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云端对话:与迈克尔•舒德森畅谈知情权的兴起
发布时间:2018-05-14 作者:CSMD 来源:CSMD

撰稿:周夏宇

2018年5月7日上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开启 “云端对话”(Talks in the Air)项目,与远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教授进行了学术对话。“云端对话”是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首创的高端远程学术对话项目,该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就前沿学术问题与世界范围内的学者进行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国内学界更及时、更深入地了解全球学科动态,更希望推动中国学者与世界学术的对话与合作。

首期“云端对话”邀请到的嘉宾是国际知名的新闻思想史研究专家迈克尔•舒德森教授,他擅长从社会历史学的角度研究新闻传播问题,其多本著作已被翻译成中文,如:《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新闻的力量》《新闻社会学》《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等。

知情权的兴起:美国政治与透明文化(1945—1975)

[美]迈克尔·舒德森;译者:郑一卉;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第1版

本次“云端对话”聚焦于舒德森教授新近中译出版的著作《知情权的兴起:美国政治与透明文化(1945-1975)》,参与对话的中国学者包括: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郑一卉教授(本书译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王金礼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纪莉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副教授等。

上图为“云端对话”活动现场

诸位学者首先围绕作为文化权利的知情权这一概念展开讨论。王金礼表示,舒德森教授提出作为文化权利的知情权,对他有很大的触动。从最初的疑惑到最终接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思考过程。因为在通常情况下,知情权会被理解为政治权利,超出政治领域而一般地主张知情权就曾被伦理学者以塞拉·博克称为“胡说八道”(rhetorical nonsense)。但借助现象学社会学的交互性(reciprocality) 概念,并与当代自媒体的交往实践相联系,王金礼承认,作为文化权利的知情权的确是一个很有解释力的思想。纪莉则认为,若将知情权作为文化权利,则需要讨论文化的差异问题,以及是否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文化意义上的知情权。对此,舒德森回应到,在《美国宪法》之中,“知情权”其实无处可寻。《宪法第一修正案》尽管提及了对表达自由和出版自由的保护,但知情权并未得到法律层面的承认与保护。而在1960、1970年代,美国掀起追求透明文化的改革,人们开始坚信,他们有权知道任何事情。这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加是一种社会期盼与情感,因此,知情权在此时开始成为一种文化权利。尽管各国媒介体制不尽相同,如英国强大的公共广播系统,以及美国的商业垄断模式,但是个人对信息披露的渴求是一致的。因此,的确会有普遍意义上的知情权。作为本书译者的郑一卉则从社会史书写的角度与舒德森展开了细节的讨论,他们从当前的信息环境出发,探讨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革新、监督民主的内涵等多个议题。肖珺在与舒德森的对话中,介绍了武汉大学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设想,并就技术与社会转型对透明文化的影响向舒德森进行了提问。

本次“云端对话”是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传播创新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现场听众表示,这种创新性的对话形式让他们觉得有趣和兴奋,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国际知名学者进行沟通,了解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实在是一件具有学术意义的事情。本次“云端对话”的详细内容后期将以专文推出。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