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总第17辑)| 在穗非裔群体的健康信息寻求与健康促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4 作者:CSMD 来源:CSMD

文/ 唐佳梅  何国平  王筱玥

作者介绍:唐佳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新闻、健康传播、跨文化传播;何国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健康传播;王筱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
 

摘 要:本研究通过问卷、深访和实地调研等量化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对在穗非洲裔群体的健康信息寻求及其影响因素、健康促进的组织机构与促进活动的开展途径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建言提升策略。实证研究发现,女性、高学历、受健康信息影响程度高、 自我效能越高的在穗非裔人士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年龄和居住时长对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在穗非裔人士的健康信息寻求主动性与健康促进效果呈正相关关系。质化调查梳理了广州市非洲裔群体健康促进活动的组织机构与途径,得到了在穗非裔群体获得健康促进信息的途径与参与健康促进活动现状等大量一手信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穗非裔人士的健康信息传播和健康促进的提升策略有:健康促进活动与规划应与非裔群体特征匹配、健康促进活动与规划须尊重非裔群体的健康信息寻求习惯以及公立医疗机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有待加强等。

关键词:在穗非裔群体 健康信息寻求 健康促进


一、背景

非裔人士因国际贸易而与广州 (简称 “穗”) 这座城市结缘。但由于广州和非洲距离遥远, 文化与生活等方面差异巨大,在穗非洲裔群体的居住成集中式片区分布。

非洲裔人士在穗生活遭遇不同程度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医疗健康方面尤甚。 由于非洲人更乐于生活在族裔聚居社区,群体内高度同质化属性导致他们获取外部有效医疗健康信息困难,信息传播渠道单一,语言和文化导致沟通障碍。在穗非裔人士多为青壮年,健康问题风险感知较弱。健康问题成为在穗非裔人士适应异国生活的最重要的难题之一。


二、研究问题

在 “健康中国 2030” 背景下,对非裔群体健康问题的研究具有理论建构与现状改进的双重意义。本研究从健康信息寻求和健康促进两个维度切入,旨在通过对在穗非洲裔群体健康信息寻求和健康促进的调查,进一步推动针对在华各国外籍人士的健康传播和健康促进服务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升外籍居民在华期间寻求健康信息与医疗服务的有效性,最终能更好地融入和适应在华工作、学习与生活。


三、文献综述

(一)健康信息寻求及其影响因素

健康信息寻求行为(Health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HISB),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研究已在健康传播领域中渐居主导地位。

在针对外籍移民和少数族裔的健康信息寻求研究中,Islam,Thomson等的研究表明语言文化是影响HISB的重要因素。Kyeung Mi Oh等发现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及其所在地的社会文化也会影响个体的信息选择积极性。

Nikoloudakis 等(2016)指出女性对健康信息寻求的积极性更高。Rowley等指出虽然互联网已经普及,但个体对于通过网络传播的健康信息仍无法达成共识,信息来源的信任程度将影响个体对信息寻求渠道的选择。

随着媒介融合进入社会应用场景,受众寻求信息的主动性、交互性也越来越明显。新媒体为居住在非母语国的外籍人士提供了便利的信息渠道,但信息的可信度、有效性,以及寻找信息的难易程度依然是信息寻求过程中亟待完善的问题。

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是威尔逊的信息寻求行为模型, 如图1所示:


图1 威尔逊健康信息寻求模型

图片说明:宋美杰、喻国明:《行为理论下的健康信息寻求模型构建———基于北京居民健康信息调查》,《现代传播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第35~39页

(二)健康促进的发展与研究

健康促进 (Health Promotion) 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健康促进是不断增强人们控制健康影响因素能力以及促进自身健康的过程。

侯磊发现内外向人格、 压力应对与人际关系是影响不同族裔进行健康促进的重要因素。Meyer等指出国际社区整体治理水平的加强有助于提升在非母语环境下生活的移民妇女对健康促进活动的参与积极性。Torres等则是探讨移民妇女对健康的敏感性与参与程度。

目前国外有关健康促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社区服务与治理上,我国一些城市形成了规模呈扩张趋势的外国人聚居区,但健康促进依然主要停留在卫生宣传教育与健康教育层面, 亟待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外籍社区治理和外籍人士的健康促进服务。


四、在穗非洲裔群体医疗健康调查的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在两年内,以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社区宝汉直街为中心,采用街访、入户访问、滚雪球或受访者驱动等方式寻找和积累调查对象,8名调查员回收203份有效问卷。访谈对象包括常居广州的非裔人士,非裔人士的中国友人,登峰街社区医院的负责人,疾控中心相关人士等,以对这些人的访谈来补充问卷调查的发现。此外,研究团队还以志愿者身份参与“ 中文堂” 语言教学服务获取研究资料。

在预调查阶段,问卷以在穗非裔群体常用语言英文和法文的形式呈现,涉及人口学基本信息、 健康信息寻求方式及内容、健康认知提高、 健康行为改变及创造性环境支持等内容, 包含单选、多选及开放性答题等不同形式的题型。

本次研究中, 问卷调查对象来自23个非洲国家,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非裔人士在总调查人数中占比29.4%。调查对象包括男性151名,女性50名,基本符合过往调查所呈现的男女人口比例,表明在穗非洲人以男性为主, 不少女性是随同家属。 年龄构成方面,18~35 岁的群体共175位,占比超过87% ,受访者年龄分布结果符合访谈及现场调研情况,在穗非裔群体中青壮年男性占主导。

学历分布上,所调查的非裔人群约五成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与既有的非裔 “低学历” 的刻板印象有出入。有关来穗目的的调查,大部分调查对象选择教育 (53.2%) 和从事商业活动 (30.0%)。 居住方面, 大多数人选择单独居住 (37.4%) 或跟朋友合住 (36.9% ), 居住时间小于六个月 (39.9%) 占比最高。这说明不少非裔人士常常往返中非之间, 流动性较大,却又始终保持一定的聚居规模。


五、在穗非裔群体健康信息寻求与健康促进的量化分析及质化调查

本部分研究设计主要通过实地调研、 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量化统计分析非洲裔群体健康信息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与健康促进之间的关系,在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基础上通过质化方法厘清非洲裔社区的健康促进现状,结合两种实证研究路径的发现进一步探讨如何更有效促进非洲裔群体规划健康信息传播和实施健康促进工作。

(一)非洲裔群体健康信息寻求与健康促进的实证分析

基于统计分析结果,可对健康信息寻求行为主动性和健康促进的相关假设进行检验。

H1.在穗非裔人士的人口学统计特征会影响他们是否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具体影响包括: 相对于男性,女性更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P<0.01 );年龄越大的人越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 P>0.05,无法验证假设);本科或同等学力及以下学历时,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 P<0.05),但硕士或以上学历时,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不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 P<0.05);在穗居住时间越长的人越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 P>0.05, 无法验证假设) 。

H2.受健康信息影响程度越高的在穗非裔人士, 越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 (P<0.05)。

H3.自我效能越高的在穗非裔人士, 越倾向于主动寻求健康信息(P<0.01)。

H4.在穗非裔人士的健康信息寻求主动性与其健康促进效果呈正相关关系 (P<0.01)。

(二)非洲裔群体健康促进的质化调查

1. 针对非裔群体进行健康促进的机构与途径

当前针对在穗非裔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主要包括: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部门组织的健康防治宣传;公立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民营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政府购买服务的登峰街外国人管理服务中心的健康促进活动;社会组织广州红十字会组织的健康促进服务。对在穗非裔群体进行健康促进的主体包括公共卫生机构、 公立和民营医院、 社区相关机构以及医疗健康社会组织。健康促进活动途径包括入户宣传、 街道摊宣、 策划活动、 义诊讲座等多种形式。

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促进活动频率更高,形式更多样化,公立医院、卫生机构和社会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频率较低,形式单一。相对于民营医院,公立医院针对外国人的健康宣传影响力较弱。公立医院服务本地居民任务繁重,而民营医院将非裔人群视为医疗服务市场的增长点。公共卫生与疾控中心存在跟公立医院相似的资源分配难题,现有的信息传播主要针对国内居民,通过组织现场活动或网络平台对外籍居民传播医疗信息相对较少。

2. 非裔人士对健康促进活动的参与与反馈

多语种 (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的健康信息小册子最受欢迎,其次为医院组织的咨询宣传服务和各方发起的健康宣传讲座。

在穗非裔群体对免费义诊服务的方式认同比例较低,一些外籍人士对体检义诊类活动比较警惕,担心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不少非裔人士对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比较抵触,认为有意针对非裔人士。许多非裔人士并没有接触或参与过本地医疗机构组织的健康促进信息和医院推广活动,仍通过国外的非中文网站或社交媒体去了解健康信息,对中国公立医院能够提供外语诊疗的情况并不了解。多数认为语言是外国人就医的重要障碍,却也不会通过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六、在穗非洲裔人士健康信息传播与健康促进的提升策略

(一)健康促进活动与规划应与非裔群体特征匹配

对在穗非裔人口的健康促进需要以目标群体的人口学特征以及健康信息寻求行为习惯为依据,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行。

(二)健康促进活动与规划需尊重非裔群体的健康信息寻求习惯

健康促进设计者应当重视和考虑非裔女性信息寻求的使用习惯和易获得性。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对非裔群体健康信息寻求的影响力比大众传播渠道更大;在健康促进传播各方主体中加强医疗机构的参与力度;在健康信息寻求的媒介使用方面,新媒体异军突起,APP应当成为今后规划设计传播媒体的重点。

(三)公立医疗机构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有待加强

本调研结果揭示了在穗非裔人士对医疗机构作为寻求健康信息来源的信任与公立医疗机构对外籍人士推广健康医疗信息严重不足之间的不平衡。随着较大规模外籍人群聚集的发展,相关公卫与疾控部门已经开始关注和开展相关工作。比如让医院的英文网站兼具健康信息和医疗服务功能。

另外, 相关医疗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的缺位也将随着在华外籍社区的不断发展而改变。随着中国国力不断强大, 越来越多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和生活, 针对外籍居民的健康传播和促进工作将会逐渐成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重要工作。


七、结论

目前针对在穗非裔群体开展健康促进活动的机构主要为民营医疗机构,政府卫生部门与公立医院的参与度较低,这一群体较少获知和参与各类机构组织的健康促进活动。本次调查成果可以为规划和开展针对外籍群体的健康信息传播与健康促进活动提供经验性研究结果与可靠调研数据。


本文选自:唐佳梅、何国平、王筱玥,《在穗非裔群体的健康信息寻求与健康促进研究》,载于《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总第17辑)》,主编单波,执行主编王松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北京,第126-152页。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