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珞珈问道 | 吴璟薇:“社交媒体中的公与私:数字全球化下的相似性与差别”
发布时间:2019-03-27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19年3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吴璟薇老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举办了主题为“社交媒体中的公与私:数字全球化下的相似性与差别”的学术讲座。

吴璟薇老师讲座中(图1)

社交网络鼓励人们分享和透露更多个人信息,互联网的使用拓展了公共空间,进而促进了公共领域的发展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的使用和普及,为公共与私人空间创造了新的界限。公域私域之间原有的界限变得模糊。随着互联网普及,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人们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全球互联网文化也在兴起。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吴璟薇老师在本次讲座中,为我们说明了社交网络中公与私之间的界限,辨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德社交网络公与私之界限之异同和特点。

首先,吴璟薇老师为我们梳理了理解公与私之间差别的不同理论框架。在这里,吴璟薇老师借用社交性框架,关注用户体验和社会互动,将“公”定义为人们群聚在一起,并且个人信息和观点都可见的空间。“私”则指“公”的对立面,即戈夫曼所说的“个人的领域”,个人在这里把自己与外界的他者相隔离。简单而言,公与私有以下特点:公=群聚+可见;私=个人+隔离。

随后,吴璟薇老师分析了社交网络公与私之间的界限。一方面,社交网络作为“私人领域”的特色有:

1. 社交网络被人们用来维持和发展那些已经在线下世界存在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私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用户通过社交网络与家人和朋友互动,分享个人信息、不同观点、感受和态度(私人事务);

3. 虽然社交网络让个人的“私人生活”得以在网络上公开,但仍然可以看作是一个“私人领域”,因为用户可以限制;

4. 只有和自己关系比较接近的家人和朋友看到自己的内容,而不是完全对外公开。

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作为“公共空间”的特色有:

1. 社交网络上个人主页是在“让每个人都能看到”的理念下建构起来的(分享个人信息、兴趣→交友、发展人际关系);

2. 用户可以将个人信息设置为对所有人可见,同时个人信息或者分享的内容可通过社交网络传递给更多的人,而不仅仅是他们的朋友;

3.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聚集在一起,共同获得知识,讨论和协商公共事务,分享多元意见;

4. 通过社交网络的连接,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意见因而可以更为多元。

吴璟薇老师指出,社交网络上两种重要的信息流动模式,分别是自我表露和政治表述,可将其视为因变量。根据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距离,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的社交圈。个人的信息和政治表述沿着不同的社交圈,由私人领域向公共空间传播,构成了社交网络中的可见度。因此,社交网络中的自我暴露=频率 X 可见度;社交网络中的政治表述=频率 X 可见度。根据理性选择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渗透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吴璟薇老师将影响个人自我表露和政治表述的因素分以下三类:社会规范和影响、社会收益、社会成本/风险。由此设计出理论模型。

吴璟薇老师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发现对于社交媒体使用者个人来说,公与私之间存在着一条清晰的界限。使用者管理自己发布内容存在协商的过程,受社交媒体使用时间、社会规范和影响、社会收益和成本的影响。并且界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年龄、社交媒体的使用年限、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而变化。

接下来,吴璟薇老师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德社交网络公与私之间的界限又体现出怎样的多元化或相似性。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私与公的概念在德国以及中国的语境下都一直在发生变化。根据访谈,吴璟薇老师指出在跨文化背景下同时存在差异和相似性。一方面,行为上存在差异。各国使用者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界限策略,对公私边界的不同定义。另一方面,在价值上又是相似的,在隐私保护存在担忧,认为社交媒体拓展了政治表述的空间。究其原因,吴璟薇老师认为可以通过社会学家艾里亚斯所提出的文明和文化的区分来解释数字全球化进程中异同并存的现象。

讲座现场(图2)

在讲座的最后,吴璟薇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围绕技术性因素对社交互动的影响,传播渠道的双向性,价值观与行为差异的嫁接,公私边界流动的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