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心新闻 | 第十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2019)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19-11-18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19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广西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协办的第十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合作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跨文化传播研究》)

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诺香槟分校、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国内外嘉宾代表,相聚广西艺术学院开展学术对话,共发布了7场主题演讲,6场分论坛。

图1:与会嘉宾合影

开幕式

开幕式上,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侯道辉教授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分别致辞。

广西艺术学院副校长侯道辉教授代表学校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侯道辉副校长指出,“一带一路”的倡议给中国与世界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与实践路径。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西在“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面向东盟进行跨文化传播的重要门户。广西艺术学院作为综合类艺术院校,一直致力于以视听艺术为载体的文化交流合作,需要更加重视网络社会中的跨文化交流问题,加强跨文化传播理论研究,与沿线国家增进交流,共同2019年11月16日至17日,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艺术学院主办,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广西艺术学院国际交流处、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协办的第十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广西艺术学院举办。(合作期刊:《新闻与传播评论》《跨文化传播研究》)

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诺香槟分校、瑞典哥德堡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美国罗德岛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国内外嘉宾代表,相聚广西艺术学院开展学术对话,共发布了7场主题演讲,6场分论坛。

远距离的交流,跨越文化障碍,重建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形成文化间的和谐关系。

寻找“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支点。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进行了开幕式致辞,单波教授回忆了跨文化国际传播学术会议的缘起,感谢学界同仁的支持,更为携手推进跨文化传播研究感到喜悦。单波教授指出,在“一带一路”语境和互联网技术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研究对中国建构同世界的关系有重要价值,跨文化传播和人类交往的命运共同体密不可分,但与此同时,个人交往的迷思,无限连通中的失联,文化与文化间的断裂现象时有发生。单波教授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构建虚拟共同体实现远距离的交流,跨越文化障碍,重建文化间的互惠性理解,形成文化间的和谐关系。

主题演讲

11月16日上午,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洪浚浩教授,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Clifford G. Christians教授和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David Marshall教授分别发表了三场主题演讲。

来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洪浚浩教授,发表了“从跨文化视角看国际传播的新格局和新特点”的演讲。洪教授首先指出,以往对国际传播的研究多从政治和权力的角度进行,但国际传播也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洪教授回溯了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强化国际传播能力,以应对新格局和新特点。之后他着重从跨文化的角度讨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分析与评论当前世界国际传播的新格局和新特点。第二,分析与评论中国在发展和加强国际传播方面的现状。第三,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准确把握国际传播的新格局和新特点,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Clifford G. Christians教授,发表了“互联网时代的语言哲学”的演讲。他首先追溯了语言学中源自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传统,认为该传统降低了对人本身的关怀。另一种选择就是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的哲学。教授指出支配“连接\失联”问题遵从理性主义模型,但语言作为符号互动的定义指的是人类整体的自然能力。当我们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是对语言的对话性理解时,就克服了原本的理论局限。

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David Marshall教授,发表了“情感与网络跨文化交流与联系:通过网络文化对集体和个性化角色转变的调查”的演讲。他认为虽然情感与语言交流相比是一种间接的交流形式,却可以显示人与人深层次的连接。其次他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新的情感交流系统正在进行一种变革性的重构。他通过分析在线传达情感系统来理解我们如何重新实现互联网时代的身份认同。最后,他论述了网络情感表达的相关语言和符号(如表情包),如何在网络文化中超越语言本身的范畴与他人产生联系,并实现了个人身份认同和群体认同。

11月16日下午相继开展了三场分论坛。

分论坛1

主持人:罗奕(教授,广西艺术学院)

评议人:许建(讲师,澳大利亚迪肯大学)

第一场分论坛主题为:

互联网、人机互动与跨文化交流

在第一场分论坛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唐佳梅教授演讲了“外派记者的跨文化能力研究“;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甘丽华副教授演讲了“电子游戏中的身份冲突——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红衣军团为例”;广西艺术学院的韦哲宇讲师发表了“仿真的文化身体与李建军的凡人剧场“;广东金融学院的何子杰发表了“波特新闻伦理抉择模式之外的选择——对基德模式及融入中国伦理原则的探讨“。

分论坛2

主持人:肖珺(研究员,武汉大学)

评议人:Jens Allwood(教授,瑞典哥德堡大学)

第二场分论坛的主题是: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跨文化连接(一)

在第二场分论坛中,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Usha M. Rodrigues老师,演讲了“社交媒体影响了2019年印度大选吗?”;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Elisabeth Ahlsén 教授,发表了“跨文化传播教育讨论”的演讲;华南理工大学的Nadeem Akhtar副教授,发表了“新媒体技术及其对巴基斯坦学生跨文化体验的影响”的演讲;武汉大学的张春雨老师,发表了“亚洲流行文化记忆:邓丽君音乐在Youtube平台上的跨文化、跨时空传播”的演讲。

分论坛3

主持人:张春雨(讲师,武汉大学)

评议人:唐佳梅(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第三场分论坛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的跨文化连接(二)

下午最后一场分论坛中,广西艺术学院的刘文军副教授,演讲了“浮现与消隐:花山岩画在越南传播的媒介反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杜慧贞副教授,演讲了“中国日报在YouTube平台上的海外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以“Discover China”系列短视频为例”;武汉大学的肖珺副教授,演讲了“重建连接:旅居者的新媒体使用与跨文化流动“;来自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许建老师,演讲了“名人激励、粉丝驱动:在中国通过社交媒体做慈善“。

主题演讲

三场分论坛后,来自瑞典哥德堡大学的Jens Allwood教授和美国杜克大学的Kenneth Rogerson教授,分别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和“智慧城市与公民:政府如何倾听?关于武汉、纽约网络投诉系统的比较研究“的演讲。

Jens Allwood教授在演讲中,首先将“互联网时代的跨文化传播”与面对面交流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这两种传播方式的一些缺点和优点。他将传播定义为“不同类型的内容共享”,将跨文化传播定义为具有不同民族背景的人之间的传播。此外,他还讨论了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如共时性和可识别性,又比较了与互联网时代传播特征的异同。他认为,基于数字互联网的跨文化交流将会越来越多,这种交流增加了人类交往的可能性,但也存在许多缺点。最后他总结道,技术的发展可能会促进单一文化主义,但同时文化之间也会发生越来越多的接触与影响。

Kenneth Rogerson教授在演讲中认为现代化城市进程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的增长,二是面对人口增长如何实现更好的社会治理。在比较中美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后,他提出基于数字技术的“智慧城市”方案可能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紧接着,他通过对比武汉和纽约两个城市的“智慧城市”情况,比较了两个城市间2018年的投诉总量、投诉部门和投诉响应时长。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相关处理部门和投诉类别的差异,在社会问题上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他总结了中美双方在社会治理文化上的差异,机构问责制的异同,以及公民投诉的动机。

11月17日上午,先后进行了三场分论坛。

分论坛4

主持人:黄钦(副教授,广西艺术学院)

评议人:辛静(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第四场分论坛的主题:

大众传媒与跨文化传播

在会议第四场分论坛,也是17日的第一场分论坛中,广西艺术学院的黄瑛老师演讲了“《丹行线》跨文化影像传播的创新实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杜银龙演讲了“灾难性事件短视频报道的伦理失范与引导研究——以2019年6月四川宜宾地震为例”;广西艺术学院的沈后庆副教授演讲了“论梅兰芳开创的对外艺术交流模式的文化意义”;广西艺术学院的黄艺平教授演讲了“广西天琴文化的发展与传播策略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唐一方团队演讲了“国庆70周年阅兵外媒报道的多语种比较分析——以英、日、越、缅语媒体为例”。

分论坛5

主持人:杜慧贞(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评议人:何清新(教授,广西艺术学院)

第五场分论坛的主题: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国家形象传播

第五场分论坛中,来自西安工程大学的张玉容副教授,演讲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跨文化媒体传播效能的评价与改进——基于“丝路品牌万里行”案例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的辛静副教授,演讲了“短视频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以YouTube李子柒的视频评论为例”;广西艺术学院的罗奕教授,演讲了“行走在边缘:泰国华文媒体的“三重资本””;广西艺术学院的杨康老师,演讲了“融媒时代区域性对外广播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以BBR广西北部湾之声为例”。

分论坛6

主持人:甘丽华(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

评议人:熊立(教授,广西艺术学院)

第六场分论坛主题:

中国东盟跨境传播海外民族志

最后一场分论坛中,广西民族大学的马君红老师,演讲了“印尼“郑和崇拜”的流变及其原因”;广西艺术学院的张小梅老师,演讲了“地方性知识:越南官贺民歌程式化探讨”;广西艺术学院的张倩芸老师,演讲了“越南水上木偶戏的文化书写与身份认同”;广西艺术学院的张灿老师,演讲了“中越京族“哈节”的音声表述与在地传播研究”;广西艺术学院的何清新教授,演讲了“中越边境“跨境对歌”的传播模式研究”。

主题演讲

11月17日下午,来自美国罗德岛大学的陈国明教授和武汉大学的单波教授,分别做了题为“全球网络社区的建构:一个跨文化交际视角”和“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域”的演讲。

美国罗德岛大学的陈国明教授回溯了科技所带来的全球互联网,其不仅颠覆了人类沟通的方式,更改变了社会的面貌,形成了一个全球城镇广场,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对此,陈国明教授提出可以建构一个以包容性为基础,大众在其中互动能感到安心与安全的全球网络社区。社区包含来自不同文化,不同经验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公平地创造,共同分享意义、价值观与奋斗目标的空间。陈国明教授尝试以“家”这个概念的三个属性(即:关系、过程、意义)来看待全球网络社区,并将其视为一个“文化之家”。他提出可以从跨文化交际的几个视角,如文化边际博弈、文化边际交流智慧与全球社区伦理,结合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来建构全球网络社区。

武汉大学的单波教授发表了题为“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域”的演讲。单波教授提出,随着工业革命与全球化的到来,人们进入到普遍交往的时代,也面临着交流困难的问题,将我们引导到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域。与传统的“中心—边缘”;“传者—受众”关系不同,跨文化传播主张建立的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单波教授提出构成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体间、群体间、语言间、文化间”问题框架,并从主体间交往的不确定性;群体间接触的他者;语言间交流的差异化;文化间的权力支配关系这四个问题切入,论证了问题框架。

闭幕式

闭幕式上,肖珺副教授首先对广西艺术学院的精心筹备表达了感谢,并开始对本次研讨会做总结。她回顾了历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指出会议中研究方向由国际传播到跨文化传播的转向,她认为与会学者在国家传播、对外传播、人际传播这三个研究层面都体现了这种转向。然后,肖珺副教授进一步地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总结学者们在理解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延续性问题,包括如何保持文化或文化间的连接延续,理论层面的延续性,技术层面的延续性。她指出,跨文化传播研究应当保持文化间交往与对话的延续性。最后肖珺副教授提出地域文化和区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不能仅停留在交流层面,应当更多地建构主体间性话语下的学术认同,从而实现文化间的互构。

最后,广西艺术学院的何清新教授总结了两天的会议发言,他对这场学术性、建设性的对话会议中的成果表示了衷心祝贺,并代表广西艺术学院全体师生,对全体与会学者表示了衷心感谢,大家共同期待下一届研讨会的到来。

第十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ICIC)为跨文化传播学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并对互联网时代跨文化传播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据悉本次会议得到了人民网等媒体的报道,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