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珞珈问道 | 程曼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行走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12-13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19年12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曼丽受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在中心331会议室举办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行走与思考”的学术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程曼丽老师结合其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南亚五国)实地考察的经历与感受,围绕中国企业的跨境经营、跨文化传播、风险防范以及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与主张。

图1:程曼丽老师在演讲

讲座伊始,程曼丽老师回忆了其在东盟五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缅甸的行走经历。她重点地介绍了与拉合尔管理科学大学等学校进行的交流,对巴基斯坦“全球智库联盟”等智库的访问,卡拉奇外交关系委员会组织的“一带一路”主题早餐会的参与,对雅万高铁、马中关丹产业园等中外合作项目的考察。

在东盟五国的行走过程中,程曼丽老师看到了我国在“一带一路”上取得的成就,但也意识到在“一带一路”共建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当地官民之间的认知差异,这种认知差异具有普遍性,具体表现为在对待“一带一路”的问题上,官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而民众的热情则相对来说不够高。其次是文化、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宗教体制、经济发展等情况都不尽相同,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着严峻的跨语言、跨地域的挑战。程曼丽老师列举了中国工人与穆斯林工人的实际案例说明了中国企业与海外国家在相互适应与磨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次是外部因素介入引发的矛盾。“一带一路”国家自古以来都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因而成为大国间角逐的重要之地,这导致东盟国家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最后是中国媒体的触达及影响力有限。东盟各国受西方媒体影响比较大,在看待事情或制作新闻时习惯于采取来自西方的信息源,这深深地影响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看法,而中国在海外的媒体往往习惯于将当地的消息发送回国,在当地的影响有限,这不仅导致中国声音的传播不尽如人意,也导致一些刻板印象或偏见难以得到纠正。

图2:讲座现场

因此,面对“一带一路”共建中存在的问题,程曼丽老师从自己行走的实际经验出发提出了四点思考与建议。第一,国家层面涉及“一带一路”共建的资源统筹与协调应进一步细化,包括做好所在国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包括舆情应对),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问题。第二,主动释疑解惑,进行针对性的传播,努力减轻当地社会对于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海外国家倾向于接受西方扩散的新闻源,以致于对中国缺少全面解读,形成误解与偏见。程曼丽老师以中缅密松水电站为例说明,对于当地社会对中国的误解与偏见,我们自己也存在着责任。尽管误解与偏见难以消除,但我们应当回应并尽量减轻。第三,继续推进惠民工程,进一步加强与共建国家的文化交流,深入当地社会,为民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不仅与中国政府相关,还与中国“走出去”的企业相关。第四,全面提高中资企业员工的素质与危机意识,不仅要讲形象塑造,还要讲形象修复,形象矫正。在近期境外发生的危机事件中,舆情事件的比重增加,作为“走出去”的个体,中国企业与员工都应当意识到其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作用。对此,程曼丽教授在东盟五国行走时,常针对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具体问题,对其员工进行在地培训。

在回忆了在东盟五国的经历后,程曼丽老师进行了总结性的思考。她认为,中资企业的海外传播以投资建厂、项目合作、劳务输出的形式出现,是一种近距离、嵌入式的传播。这种近距离的接触胜过媒体的千言万语,能够直达受众、直达民心。在中国对外传播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过程中,企业主体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成为中国海外传播的主要力量。

图3:程曼丽老师与在场师生互动

在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围绕如何进行对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企业与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等问题,程曼丽老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热烈交流。程曼丽老师认为,从事对外传播研究最好能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应从实际出发运用理论阐释问题,同时,她也肯定了政府、企业与个体应当在对外传播上形成合力,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的共建。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