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学术快讯 |《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8-11-19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18年11月17日上午,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发布会暨中国特色的传播创新研讨会在京召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皮书研究院院长蔡继辉与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唐绪军分别致辞,皮书主编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介绍了本年度中国传播创新蓝皮书的主要内容,作者代表央视市场研究CTR总经理助理姜涛,教育部新闻宣传中心执行副主任余冠仕,武汉大学大数据研究院传媒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朱静雯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进行了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国际新闻界》主编、中心研究员刘海龙,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郭志法,九派(武汉)全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记者陆阳,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沈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王润泽,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教授、中心研究员张毓强等作为嘉宾进行了点评。


《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组织撰写,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担任主编,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中心研究员吴世文担任执行主编。


据《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主编单波教授介绍,蓝皮书汇聚国内外20余位专家学者及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聚焦基于互联网传播形态的中国传播创新体系建构,围绕社会传播、政治传播、跨文化传播、经济传播、媒体传播等五个维度,在调查研究中深入分析2017年中国传播创新,为提升中国传播能力提供方法与路径。


总体报告强调,该蓝皮书以“呈现中国传播创新的发展过程,关注中国传播创新的前沿问题”为宗旨,认为互联网传播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形态、政治形态、文化形态、经济形态以及媒介形态的变化,多元形态的变化又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体系与传播方式,带来了深刻的传播革命,因此,单一地关注“中国媒介改革”尚无法回应当下媒体与社会的复杂变迁,必须转向“中国传播创新”的深入探讨之中。


通过深入分析社会传播、政治传播、文化传播、对外传播、媒体传播中代表性的创新案例,本书发现2017年5个领域的传播创新呈现如下样态。社会传播创新覆盖面广、话题多样、主体多元,呈现出主动作为的状态。这些创新顺应互联网的特质,不断开辟可能的公共话语空间,强化互动性,致力于建立新的社会连接(例如城市与乡村、受捐者与捐助者、成人与儿童等),有助于推动人们把目光投向农村、西部地区的儿童、特定的弱势群体以及伪健康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代人的“交流的贫困”与“理解的焦虑”,并在引发人们关注这些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建立了新的社会连接。


政治传播创新领域,政府和官方媒体对新传播技术的反应越来越灵敏,主动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和媒介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深圳罗湖社区家园网)网站等)沟通政府与民众、开启对话,推动双向了解,尤其是注重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抓住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同时,普通人的视角在政治传播中得到重视,基层政府在完成自上而下的“规定动作”的同时,也做出了不少创新性的探索。这些探索正在开启互联网时代民主沟通的多种可能性。


文化传播创新与“文化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涉及到文化中国的三个“圈层”,主要体现为发掘与生产可以传播的内容(例如网络青年文化、博物馆文化、隐士文化、德文版《三国演义》、俄文版《中国通史》),然后运用新形式、新方法创新性地传播文化内容,以使得更大范围的人群能够接收、共享之,从而尽可能地实现文化的价值。


经济传播创新聚焦传媒经济中知识付费、区块链等,热点话题,研究发现,2017年,传媒上市公司在经历2015—2016年高增长后,绩效增速大幅放缓,但政策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不断优化。广告程序化购买技术2017年在我国继续发展,针对程序化购买广告交易存在的数据垄断、虚假流量、欺诈等问题,区块链为我国广告跨屏程序化购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路径。


媒介传播创新致力于提升媒体组织的传播能力,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是媒介融合与采用新的技术形态(例如人工智能等)。其创新表现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因媒介转型发展以及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而获得了创新的动能。与会专家指出,蓝皮书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集中体现在:一是聚焦中国传播创新中的典型现象、案例、人物等,对年度传播创新进行原创性的探索研究;二是以深度调研类作品为主,包括,前沿访谈、民族志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访谈等,强调“在场”的调查研究;三是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关注全球趋势下的中国本土实践,提炼中国传播创新的典型性。


蓝皮书的专题研究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发现。例如,女书传播的创新。基于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女书传播的研究发现,城市文化空间为女书开辟新的传播空间与建立新的社会连接提供了可能,但需要警惕重书写、轻吟唱,重形式、轻内涵的危险,并注重发挥女书发源地传承人的作用。皮书关注裕固族的文化传承与创新问题。裕固族已建立一个包括网络社区、仪式场域、学术场域、教育培训场域、演出场域、产业场域等多元而又立体的活态传承场域系统,网络社区是这个系统的重要节点,年轻人是文化传承的主要争取对象,知识精英是文化传承的意见领袖,建立了裕固族文化传播新的连接。


据了解,蓝皮书较为系统地研究了2017年公益传播的创新事件。发现它们都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科技创新而产生的新媒体事件。不仅如此,互联网企业还有意识地通过创立公益节日,将公益传播低门槛、娱乐化和社交化,引发舆论关注和全民参与。年度创新典型人物有流量明星和社会企业家为代表的慈善公众人物,和掀起公益行业本质之争的公益领域意见领袖。绿色发展成为2017年关键词,不论是蚂蚁森林还是菜鸟绿色联盟,低碳环保理念已经被政府、金融业、互联网和快递产业广泛接受和提倡。但是,商业和公益的关系是什么?商业和公益的边界在哪里?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蓝皮书关注智能传播等前沿话题。专题研究发现,2017年是中国智能传播技术的创新突破之年。该年度内,中国智能传播技术在基础层、架构层、应用层得到了大幅度创新发展。研究发现,中国智能传播技术体自身进入了创新爆发的“加速带”,正在推进互联网的演进,并将重构“在线社会信息传播系统”。


据介绍,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大力倡导中国特色的传播创新研究,将“中国传播”作为国际传播新秩序的重要一元,希冀和专家学者们共同记录、追问和探索互联网时代传播体系重构过程中的创新实践。2017年以来,该中心已连续主办两届“中国传播创新论坛”,此次正式推出了《传播创新蓝皮书: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8)》,并还将开展工作坊等系列学术活动。

撰文:吴世文,摄影:肖劲草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