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我国新闻传播学七个基地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发布时间:2005-03-30 作者:CSMD 来源:CSMD

我国新闻传播学的七个基地于今日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合作交流机制,被认为是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合作交流的里程碑。 26、27日,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三个创新基地联席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创新基地的负责人郑保卫(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童兵和罗以澄、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丁淦林、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顾问赵玉明、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金海、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丁俊杰参加了会议;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副校长胡德坤、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谈广鸣、社会科学部部长沈壮海、副部长谭玉敏到会讲话,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石义彬、单波、张昆、秦志希、饶德江、王瀚东、李卓钧、强月新参加了会议讨论。

联席会议确立了七个研究基地、教育部社科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共同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并做出了合作交流的具体安排:一、以七个基地为基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作与交流的机制。与会者主要由七个基地负责人、教育部社科委员、中国新闻史学会负责人构成;二、新闻传播学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8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联席会议每年召开一次,由各基地负责人轮流召集并主持。当年联席会议的主持人作为全年七个基地合作的联络人;三、七个基地同意首先在媒介数据库和学术数据库建设方面展开合作。相关数据库建设具体分工为:中国人民大学基地负责东北和华北地区,复旦大学基地负责华东及华南地区,武汉大学基地负责其他省、市、自治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负责广播电视系统。各基地定期进行数据库信息交换。以上工作待资金到位后,再进一步明确实施细则;四、建立以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为主的民意调查网络,为传媒业发展,新闻传播效果研究,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七个基地同意以分工协作的方式合作,展开以北京、上海、武汉为中心的民意调查研究;五、七个基地要开放学术资源,相互之间交换学术刊物和学术信息,不定期交流基地运作情况和经验。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编印《中国新闻传播学基地建设简报》(暂名);六、七个基地应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展开积极的合作,如共同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共同组团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共同申报海外科研课题、共同展开海外媒体研究等;七、七个基地要保持各自的特色,在基地重大课题规划与设计方面及时交换信息、互通有无;八、七个基地应实现图书、音像资料、实验设备等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发挥其学术效用;九、七个基地应在高级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展开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闻传播人才高地。

与会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七个基地建立制度化的合作交流机制,对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新闻传播学展开校际合作交流的里程碑。

(通讯员  刘学)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