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媒体报道 |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9)》(蓝皮书)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19-10-24 作者:CSMD 来源:CSMD

中心研究成果《2018年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载于《中国传播创新研究报告(2019)》(蓝皮书)——于10月14日为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报道概括了《2018年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具体如下。

报告指出,2018年是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总体呈现以下特点:在短视频应用上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是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短视频元年”;在政务与媒体的双重属性中力求取得平衡,绝大多数机构将新媒体作为政务信息发布的第一平台;教育政务新媒体全局性的联动初步形成。调查显示,教育部门和高校通过新媒体首发和与其他平台同步发送政务信息的比例占80%以上,教育政策和教育动态依然是教育政务新媒体平台的重要内容。同时,教育政务新媒体也在不断努力为公众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分数查询、教育信息查询、教育业务办理等政务服务功能在很多教育政务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日常。问卷调查显示,80%以上的教育部门和高校将新媒体作为了解公众意见、回应公众关切的重要平台。此外,教育政务新媒体还通过入驻短视频平台、实现智能化传播、强化交互性传播等方式,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报告显示,近90%的教育政务新媒体在视觉呈现方面运用过动画短片、短视频的方式。

报告指出,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诉求更加多元的背景下,作为教育政策的发布和解读平台、教育热点的回应平台,教育政务新媒体在传播力、影响力以及融合发展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教育政务新媒体改进建议:
       建议一是坚持移动优先。教育政务新媒体要统筹好现有的新媒体平台,作为优先建设发展的前端,从机制、人员上保证不同平台运转的流畅。多方合作借力,加强与各互联网应用平台、有影响力的自媒体的沟通。条件成熟时可探索移动新媒体技术的深层应用,真正实现在价值引领、舆论引导、服务公众方面占领传播制高点。
       建议二是突出政务服务。以政务为特质,强化政务属性,借助新媒体,回归内容、创新传播,是教育政务新媒体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教育政务新媒体需要将教育政务服务优势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优势相结合,作为连接政府、学校与公众、师生沟通的桥梁,做好政策“发布厅”,在政务传播上让新媒体平台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作用。
       建议三是推动融合发展。教育政务新媒体应在全网、全渠道推动融合发展,一体化运作,持续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孤岛。打造教育政务新媒体的“中央厨房”,从内容生产、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资源整合、全局联动,使之成为教育部门和高校的主流舆论阵地和综合服务平台。
报告作为一项连续性的年度研究,此次是对123个省级教育部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政务新媒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考察了40余个重点案例。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标题为:《<2018年中国教育政务新媒体发展报告>显示教育政务新媒体成为教育部门和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原文链接为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1910/t20191014_267026_wap.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