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心新闻 l 重构“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的解释空间:穆青诞辰100周年系列工作坊第一期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04-27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21年4月23日-25日,由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面向世界的中国新闻人/新闻业:重思穆青‘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构想暨穆青诞辰100周年系列工作坊第一期”在郑州大学成功举办。

合影

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学以及郑州大学等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穆青研究中心,围绕在新的媒介生态、时代际遇、国际氛围和跨文化传播等历史情境下,中国新闻人/新闻业如何面向世界,展开了真诚对话和深度研讨。

工作坊启动仪式由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举玺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分别致辞。随后共完成四场主题发言和一场圆桌讨论。为方便集中叙述,下面按各位专家的分享主题略作介绍(稍异于现场实际顺序,具体议程和发言题目等参见预告!面向世界的中国新闻人/新闻业:穆青诞辰100周年系列工作坊第一期议程)。

张举玺教授致辞

单波教授致辞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人民记者穆青诞辰100周年,还是他曾任社长的新华通讯社成立90周年。1983年初,穆青代表新华社党组向中央提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世界性通讯社”的报告获得批准。工作坊上午两场发言即由此话题而起,希望重构这一极具想象力构想的解释空间。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名誉院长马胜荣教授曾经在新华社工作多年,做过副社长兼常务副总编辑,有着丰富的国际新闻报道实践经历。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以大量生动案例向与会者分享了新华社建立世界性通讯社构想的历史渊源、推进历程及发展现状。

马胜荣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与穆青和新华社亦别有渊源。1999年,他曾随同导师樊凡教授在新华社对穆青进行过三小时的访谈。随后在2001年出版的《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中考察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新闻观念演进时,他更专辟一节谈“穆青: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性通讯社”。因为这些机缘,再凭借近二十年研究跨文化传播的丰厚积累,他带领与会者重访穆青全球新闻这一历史性构想在最近四十年间的逐步演进和意义生成,以及“中国特色”与“世界性”的思想意涵,提出在对外传播领域中国与世界应互为方法与目的。

单波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郭可教授则在梳理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从革命型到发展型再到文明型三个范式演变基础上,分析了新华社国际新闻报道在新的媒体技术条件下“融起来”的创新实践、历史机遇,以及主流媒体技术属性淡化、政治属性趋同等情境下的困境与挑战。

郭可教授

新华通讯社-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研究员褚金勇副教授则把目光投向了抗战时期的新华社。通过从阶级革命到全民抗战的话语再造与世界想象,探讨新华社如何向世界发出中国(中共)的声音,进而解析1940年代的“抗战对外言说”与1980年代“改革开放对外言说”之间隐秘的历史关联。

褚金勇副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则基于2017年来中国跨文化传播的若干创新实践,以及多学科的理论积淀和学术视野,尝试提出对外跨文化传播应该迈向互惠性理解。特别是在逆全球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发展格局中,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成为多元文化的新兴价值表述。借助于互惠性理解,探索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理念与方法。

肖珺教授

然则究竟何谓世界或者世界性?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纪莉教授回访了前些年在国内讨论较多、新马克思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沃勒斯坦的历史社会学,重新思考由其开创的“世界体系”理论,试图借此增进对跨文化传播和全球传播体系的理解。

纪莉教授

在新的媒介生态、国际氛围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等历史情境下,中国新闻人/新闻业如何面向世界?工作坊下午两场发言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新闻记者》特约编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白红义教授尝试从新闻认识论的视角,探讨中国新闻业如何向世界。具体到国内媒体的国际新闻,比如驻外记者的知识生产实践、国际新闻编辑室内的知识规范与知识理念,以及受众对国际新闻的认知等,都是值得开掘的话题。

白红义教授

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专业委员会会长、浙江大学公共外交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吴飞教授则分享了他有关建设性新闻的哲学思考。如马克思所言,“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人始终处于to be之中,为此建构一种“希望新闻学”不失为可取的尝试。而现实的媒介环境,则如柏拉图《理想国》的洞穴譬喻。新闻编辑室里充斥着容易犯错的人,而这些人往往决定着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围绕各种不同媒体体制和新闻传播理论的探索,包括建设性新闻,由此也反映出人类关于新闻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的不同思考。

吴飞教授

安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林莉博士根据她在新华社的田野调查,延续其博士论文的思考,希望重构对外报道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特别是不同于惯常的“事实‘说话’”,她提出“让事实对话”,力图实现一种可对话、可沟通的对外报道或者跨文化传播。

林莉博士

后疫情时代对中国新闻人/新闻业如何面向世界也提出了很现实的挑战。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姬德强教授,从数字地缘政治的视角分享了他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新闻或者跨国新闻实践的观察。提出超越既往的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未来可能走向国际传播的降维与(媒介化)跨文化传播的升维 。

姬德强教授

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吴璟薇助理教授是德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专家。她基于个人长期持续观察,分享了疫情以来德国报刊、电视/电影、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面临的各种变化及应对。通过梳理德国媒介格局,为理解中国与世界提供了重要参照。

吴璟薇助理教授

穆青研究中心刘宪阁教授则基于现代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若干事例分享了百余年来国人有关中国与世界观念等的认知变迁。比如早期源于为中国对外发声而由国人在域外创办的通讯社,从《国闻报》到国际新闻社等背后的“国”以及“国际”观念等之酝酿、演变与成型,特别是走向世界、世界潮流等流行语背后所反映的时/空假设与秩序想象。

刘宪阁教授

圆桌论坛主题为穆青研究的问题意识、学术视野与创新取径。穆青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宪阁、王晓宁,研究员郑素侠、陈晓伟等应邀介绍了中心的历史、现状、机构定位以及面临的发展瓶颈和困惑。马胜荣教授、单波教授、吴飞教授等首先肯定了穆青研究中心的前期努力和独特价值,特别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的典型代表,穆青是一块可以从多方面深度挖掘、反复研讨的“宝”。随后三位教授分别从学术研究、教学实践、学生培养、科研立项,包括加强与新华社深度合作等方面,为中心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工作坊期间,穆青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颜景毅、李惊雷,中青年骨干研究员魏猛、褚金勇,以及新锐年轻研究员邓元兵、潘亚楠、秦静等全程参与,并积极互动讨论。大家普遍反映颇为受益,感受到学术的气息、思想的魅力,专家们的精彩分享为年轻同行打开了视野,拓宽了眼界。还有因事未能参加的研究员,也表示希望以后多搞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

郑素侠教授、陈晓伟教授

王晓宁副教授、李惊雷副教授

颜景毅教授、褚金勇副教授

魏猛副教授

邓元兵副教授

潘亚楠博士

秦静博士、邓元兵副教授

本次工作坊是穆青诞辰100周年系列工作坊的第一期,也是穆青研究中心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第一次合作。有了这次成功的尝试以后,双方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合作交流。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