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心新闻|第六届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工作坊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2-21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23年12月1—2日,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传播创新研究工作坊,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顺利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老师和同学,带来了13篇最新研究作品,从多维度对传播创新研究展开讨论。

图1:工作坊成员合影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以《在传播创新的田野寻找普遍交往的路径》为题在开幕式上致辞。单波教授表示,人类创造智能机器人的过程,既是身心延伸的过程,也是人与技术共生、丰富人类传播关系的过程。传播的理性存在于“把人类自我的完整性建立在与一切思考着的智能存在者”的交往实践之中,因而需要以交往为目标找到传播创新的路径。中心研究员吴世文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图2: 单波教授致辞

   

主旨发言

随后,五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主持。

重庆大学董天策教授以《为传播创新托底》为题,从三个层次阐释传播创新,并提出“要为社会发展进行托底,我们需要做什么?”的问题。他通过辨析“网络舆论聚集”和“网络公共事件”等概念,阐释了舆论治理与传播创新中存在的概念不符等问题。

图3:董天策教授主旨发言    

刺猬公社主理人叶铁桥以《过去十五年传播的变化与特征》为题,以媒介变迁作为传播创新研究的主要出发点,追溯了从纸媒的黄金时代到互联网崛起,再到今天的智能传播时代的变迁与传媒产业的变化。他结合自身从业经历,深度探讨媒介变迁对于低教育阶层的赋权、传播与语态变化和新闻专业者退场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图4:刺猬公社主理人叶铁桥主旨发言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卫东教授以《万物互联网和智能云传播:数字传播体系变革》为题,通过介绍智能云传播的本质属性,深度探讨智能云传播的基础架构、工作机理和四大基本特征,指出当前智能云传播发展仍存在基础设置层、个人层、终端层信息较难共享和协同等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从整体层面推动数字传播的生态变革。

图5: 李卫东教授主旨发言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王辰瑶教授以《网络化新闻业:关系视角下的中国媒体创新》为题对新闻领域的创新研究展开讨论,通过回答“为什么要重新理解新闻业”“ 为什么从‘网络化’视角重新理解新闻业”“ 如何‘可视化’网络化新闻业”等问题,从网络关系的视角切入,重新理解新闻业态的运行逻辑,并提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核心逻辑。  

图6:王辰瑶教授主旨发言   

武汉大学珞珈特聘讲座教授、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大众传播系终身教授彭增军关注于如何培养在学术研究中的想象力,以《想象力、偶联与传播创新》为题进行演讲,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介绍艺术与科研之间的关系,鼓励广大师生激发自身传播学研究的想象力,将生活中、艺术中的现象与传播学研究的问题产生“偶联”,延展传播学研究的问题视野与研究的创造力。 

图7:彭增军教授主旨发言    

图8:工作坊主持人肖珺教授、吴世文教授  

本次工作坊共设置两个分论坛。分论坛一由华中农业大学赵珞琳主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编辑张萍和华中师范大学黄月琴教授担任总评议人。

 

分论坛一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孙新和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郭愚,在媒体泛化背景下,探究智能技术如何形塑中国社会的人与媒介的关系,围绕中国智能主流媒体是什么、应该是什么以及如何建构中国智能主流媒体展开讨论。他指出,不管是定义中国智能主流媒体,还是探索中国智能主流媒体的创构逻辑,都离不开对象化媒介实践。互评人为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图9:新疆大学讲师孙新发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生王齐欣,关注Z世代情感内核的代际延展和价值流通,从情感流通和代际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出发,探索当下历史维度下国风消费中Z世代群体情感的生成机制。她发现,情感文化和国风消费并轨,Z世代既认同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也热衷于探索时尚表达的新兴形式。互评人是湖北大学研究生王家欢。

图10:复旦大学博士生王齐欣发言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李杉副教授指出,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一方面要激发地方政府的活力,将刚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另一方面国际传播资源配置应从经营媒体转向经营城市,创新综合话语与复调叙事。互评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黄艺彤。

图11: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杉发言

日本东京大学学际情报学府博士生徐曳恺,使用情感分析和主题分析等研究方法,以YouTube平台上对中国主旋律电视剧和电视新闻的外文评论为研究对象,探讨两种视频产品在促进海外受众积极的“中国认知”方面的特征和效果。研究发现,主旋律电视剧和电视新闻相辅相成,有助于向海外受众传递一个立体的中国形象。复旦大学博士生王齐欣进行了评价。

图12 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生徐曳恺发言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王家欢,以地方媒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评估长江文明在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传播现状和效果,探索开发一套适合地方媒体的长江文明国际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他总结,要提振“央-地”协作机制,激活地方媒体国际传播在地性优势,同时,要注重媒介平台的差异化特性,提升选题策划与内容生产的精准化水平。互评人是日本东京大学博士生徐曳恺。

图13:湖北大学硕士生王家欢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黄艺彤和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潘瑜清、范子嘉,聚焦于参观者在沉浸式艺术展中的体验,以及此类体验产生的过程和诱因。通过对6个展览的大众点评数据爬取和主题编码分析,她发现,从最初的临场感和卷入感,到自我超越性情感和自我超越性思考,沉浸式艺术展对观众产生了“感官-情感-认知”三个层面、层层递进的影响,因此,沉浸式展览可以带给人自我超越的媒介体验,可以作为提升和传播幸福感的实现型媒介。该论文互评人为新疆大学讲师孙新。 

图14:上海交通大学助理研究员黄艺彤发言 

总评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编辑张萍和华中师范大学黄月琴教授分别对六篇文章进行了点评,就如何优化研究设计和措辞细节给出了具体建议。最后,分享人回应了组内互评人和两位总评人的提问、意见和建议。  

图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编辑张萍点评

图16: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黄月琴点评

 

分论坛二

分论坛二由武汉大学聘期制讲师罗晨主持,由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郝永华和武汉大学副教授贾煜共同担任评议人。

上海交通大学的助理教授张连珊和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陈梦通过探究错误认知和事实核查对虚假生育信息接触对生育健康行为的中介作用,数字健康素养对上述的调节作用发现相较于数字健康素养较高的育龄女性,虚假健康信息接触对事实核查的显著正向关系在数字素养较低的育龄女性中更为明显。互评人是中南民族大学讲师邵婉霞。

图17: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张连珊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肖鹏、曲亚宁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潘文静采用了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影响病患求助视频可见性的影响因素及其组态关系。总结出两种帮助普通病患有效提升求助视频可见性的可行路径,为减轻疾病患者的健康负担推动解决网络信息传播不平等的问题提供参考。互评人为江苏海洋大学校聘副教授解芳。  

图18: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肖鹏发言

辽宁大学研究生曲奕同基于“双系统认知”理论,聚焦于社会化搜索中的社会化媒体这一搜索分支形式,剖析信息搜索行为的演变以及用户在社交媒体搜索中的感知和情境,试图阐释用户进行社会化媒体搜索的行为倾向。呼吁公众更为积极带动和引导社交媒体成为驱动虚拟空间与真实社会的信息搜索平台“引擎”,成为社交媒体信息场域的主动方和社会化议题动向的掌控者。互评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肖鹏。

图19:辽宁大学研究生曲奕同发言

新疆大学教授王红缨和新疆大学研究生曹卓栋、郑月以情感劳动的视角切入,探究技术型男主播入驻游戏平台,处于技术统治边缘的女主播受制于平台规则与公会工资分成的压力,将身体作为商品进行展演与互动的策略。揭示出在“劳-资-客”三方权力关系彼此交错的网络直播空间内,女主播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会通过情感表演为观众带来“情感和亲密关系”,在不同的关系情境中采取不同的情感表达和关系策略。互评人为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张连珊。

图20:新疆大学教授王红缨发言 

江苏海洋大学校聘副教授解芳和西华大学的张浩打破了传统视角中人们对于综艺中明星的刻板印象,通过差异性符号表意的构建,构建出偶像符号消费体系,推动新农人构建与传播。互评人为浙江大学博士生刘汀芷。

图21:江苏海洋大学校聘副教授解芳发言       

中南民族大学讲师邵婉霞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阴晴霞以AIGC发展历程为依据,结合该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突破性应用,将AIGC新闻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呈现出偏利合作、共利伴生和偏害共栖的人机动态平衡关系。人机互动实践经历了由专业场向生活场扩散下的人与机器准社会交往转型。从业者在人机协作环境下应当发挥主体教练思维驯化智能生成工具、强化人工审核的控制力量以及建立完善机器治理机制,以迎接新闻生产新阶段下的责任挑战。互评人为新疆大学教授王红缨。

图22:中南民族大学讲师邵婉霞发言 

浙江大学博士生刘汀芷主要探讨了城市漫步者的身体行走和感官参与对塑造城市地方感的影响,勾勒在现代性社会结构中,异质性、流动化的社会个体与遍在化的城市空间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共存模式,并揭示身体转向、媒介书写、地方感塑造这三者的共在与互动对构建“可沟通性城市”的意义所在。互评人为辽宁大学研究生曲奕同。

图23:浙江大学博士生刘汀芷发言 

总评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郝永华和武汉大学副教授贾煜从不同角度分别对七篇文章进行了点评,就如何优化研究设计、概念阐释、变量测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最后,分享嘉宾回应了组内互评人和两位总评人的提问、意见和建议。

图24: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郝永华点评  

图25:武汉大学副教授贾煜点评

 

闭幕式

两个分论坛结束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敏主持闭幕式。张萍从两个方向总结了此次工作坊的研究主题,并据此延伸出对传播创新研究展望。贾煜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维度出发,总结了此次工作坊来稿的主要内容,并由此出发,提出了对于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与畅想。

图26: 工作坊闭幕式合照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