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3-12-14 作者:蔡毅强 通讯员 张驰 黄靖涵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蔡毅强 通讯员 张驰 黄靖涵)12月7日,一场讨论俄罗斯汉学史的发展过程及其跨文化传播意义的读书会在武汉大学举行,读书会聚焦《俄罗斯汉学史(1917—1945)》一书,师生通过共同阅读,思考在俄罗斯汉学研究的片段史中,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历史细节和当下意义。
据悉,这场读书会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发起和组织的“基于跨文化传播问题的跨学科阅读”活动之一。读书会邀请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俄语系副教授张鸿彦作为主讲人,她同时也是《俄罗斯汉学史(1917-1945)》(下文简称“本书”)的翻译者,为大家详细解读何谓俄罗斯汉学史;重点讲解了1917年—1945年相关汉学研究的特点、重要人物、学术脉络与历史纷争,并研讨翻译作为跨文化知识连接点的重要意义。
主讲人张鸿彦 主办方/供图
张鸿彦首先介绍汉学、中国学等基本学术概念,再分阶段地总结了俄罗斯汉学史发展的历程及特点。接着,她介绍了本书作者俄罗斯学者В.Г.达岑申的研究特点及曾获得的积极学术评价。“中国学者受到地域和资料的限制很难对其作出完整系统的研究,”张鸿彦补充道,“这本书的引进为我们对该段俄罗斯汉学的研究以及中俄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宝贵史料,通过他者视角了解汉学发展,使我们更敏锐的学科视野。”
张鸿彦的讲述引起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有学生从世界汉学研究的其他成果追问,如何认知俄罗斯汉学史的学术价值?还有学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俄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近,如何通过翻译作品更科学地了解相关知识呢?张鸿彦都一一作了解答。另有学生提到,现在的跨文化学习过程会大量依托数字技术产品,但网络化的知识反而常常造成误读,比如,人机翻译造成的伦理冲突以及语言差异造成的文化隔阂。张鸿彦坚定地认为,目前机器翻译始终无法完全代替人工翻译,特别是翻译中的文学性、科学性、日常性等问题,都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价值追求和专业伦理。当然,人机结合翻译确实能提高翻译工作的效率。
读书会现场 主办方/供图
本次读书会的主持人是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珺。她在互动和总结时提到:“翻译学和跨文化传播研究可以产生很好的跨学科连接点,一旦开始翻译,也就启动了借由语言产生的跨文化传播和交往。读书会所讲解的俄罗斯汉学史让我们对世界性的,同时也是区域国别的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了解,有效补充了跨文化传播的知识版图。”
类似的读书会已在珞珈山连续举办19年,读书会创办人单波及其团队通过邀请来自哲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从业者和非遗传承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建立一种开放式、共享式的阅读、思考和学习的知识习得路径,让学生们在多元文化的沟通中拓宽跨学科、跨文化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和人生境界。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常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