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心新闻 | “文化技艺:在地与当下”学术工作坊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4-06-17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24年5月31日,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文化技艺:在地与当下”学术工作坊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的专家参与了此次工作坊。


工作坊成员合影

 

开幕式

工作坊开幕式由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主持,中心主任单波教授做开幕致辞。单波教授从托马斯·马乔的“文化技艺”概念谈起,认为“文化技艺”概念凸显了文化实践和文化参与、互动的意涵,有助于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思考文化间性、主体间性,恢复我们的文化感知。单波教授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月亮的不同理解为例,指出从不同视角解释文化可能存在“解释鸿沟”,但在以月亮为中介的文化互动中,也人人能感知文化盲点,避免唯一的解释、权威的解释,人们都在解释中参与文化。如果我们只从一套系统出发去解释人、解释文化,会过度强调某种东西在塑造人类经验中的自主性,而这种倾向存在风险。需要从媒介物质性出发,从文化技艺出发,进一步地思考文化间性与主体间性,并在文化技艺的探讨中避免认知风险,强化文化沟通,在多元的文化沟通中来丰富自身的见识。

单波老师致辞

 

第一场 交汇中西

工作坊第一场“交汇中西”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主持,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发表了题为“水气氤氲:东西方对话中的元素媒介研究”的报告。章戈浩引介了后人类主义视角下元素媒介研究的兴起,介绍了近年来海洋人文视角的咸水媒介研究以及生态批判主义视角下的空气媒介研究,也指出了元素媒介研究的日益凸现的困境。章戈浩围绕中国传统的“气”的观念在当代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建议以元素媒介的视角来思考中国文化中的“气”,并反过来丰富既有的元素媒介的讨论,尤其强调从对单一元素媒介的分析,走向对于元素媒介间状态与转换过程的分析,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概念置换。

章戈浩老师发言

第二场 披古通今

工作坊第二场“披古通今”由章戈浩老师主持,吴璟薇老师发表了题为“从文化技艺到宇宙技术:古琴与中国媒介理论的想象”的报告。吴璟薇谈到“操琴”中的文化技艺,认为古琴成为载“道”之器,从古琴的“操琴”中可以领会人与技术之间的融合;并从文化技艺与宇宙技术之间的关联中,对中国媒介理论展开想象。吴璟薇指出在文化技艺中,身体的操作可以达成和外在的沟通,中国古代传统强调天人关系合一,通过技术活动实现宇宙秩序和道德秩序的合一。这让我们跳脱西方文化对中对于人和物的二分法,跳脱主客体间性,把主体抛进更广阔的现实中来消解主体。这种消解不是消失或否定,而是让主体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有限以及同世界的关联。人和物之间皆是道的一部分,人、物和天地之间融于一种宇宙技术,是一种可能的想象。


吴璟薇老师发言

 

随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欧阳敏发表了题为“技术意向性视阈下历史模拟类电子游戏如何充实玩家的文化记忆”的报告。欧阳敏以《三国志11》和《真·三国无双》两款游戏为例,阐释了“文化记忆”和“技术意向性”;并指出电子游戏的本体性特征在于玩家与游戏中的角色是“我-我之化身”的关系,游戏中“我”的化身以其姿态充实着玩家的文化记忆。此外,游戏世界以空间和事件充实玩家的文化记忆。欧阳敏指出,电子游戏的技术意向性实质上是游戏开发者将自身意向嵌入游戏文本之中所形成的,但玩家既可能遵循也可能背离此意向性,形成一种新的主体性。文化记忆作为一种意向活动,具有“去历史化”的特征。

欧阳敏老师发言

第三场 物我之间

工作坊第三场“物我之间”由欧阳敏老师主持,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顾兴正发表了题为“技术作为意志:交往意向中的技术谋制批判”的报告。顾兴正认为,技术在媒介学研究中,一方面技术对人的交往行为起到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又被理解为中介工具,体现人们在交往中的自由意志,以此突出人们在交往中的主体性和不确定性后果。我们需要思考,技术在人们普遍交往中的介入,何以造成人们的交往行动既是被决定的又是自由的相容矛盾。顾兴正从三个方面讨论了这一问题。第一,社会加速下的技术命令。越来越快速且便捷的媒介技术使得社会已经发展出凌驾其之上的命令,它作为一种权力、意识形态亦或是秩序,已然对所有连接主体的行动意向都施加了压力。第二,对确定性的追求。机器所展现的确定性使人们找到了表达对秩序的向往。第三,对合理性的服从。由技术支配的群体共识建立,划分了允许与禁止的行为逻辑与标准。因此,技术所呈现的理性使我们可以在个人统治中获得解放,又被技术理性所支配,基于技术指令进行着技术训练,按照被训练出来的能力来设计交往行动计划,服从于具有确定性的有序状态。

顾兴正老师发言

 

接下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国华发表了题为“作为宇宙技术的节气:文化技艺,媒介与德性的日常生活”的报告。曾国华以节气作为文化操作链的典型例子,强调了节气在日常生活、生产、仪式中的重要性,并认为从文化技艺的角度出发来看,节气作为传统历法的特定形态,构建起了个体及群体和物、自然、以及宇宙之间的关系。曾国华还指出了“两种递归式回归”,即传播与媒介研究的回归,指出媒介研究应重新回归到与生活和文化操作相关的内容,而不仅只关注传统的媒介内容和形式,并探讨了如何将自然与世界的视角引入媒介运作中,从而打破媒介与传播理论、文化理论和社会理论之间的分离,以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分野,实现理论上的融合。

曾国华老师发言

 

在前三场主旨演讲结束后,参与工作坊的嘉宾们围绕媒介的物质性、人与物的关系、文化操作链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章戈浩:媒介物质性非但不是本质主义的,恰恰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在互动以及理解与阐释的过程中,被建构,并产生流变的。

吴璟薇:在讲到媒介物质性研究的时候,我们或许都会去谈到一个背景,即20世纪90年代以来整个人文社科,尤其社会学领域和人类学领域出现的本体论转向。

张磊:媒介的物质性的本意不是要把我们的眼光引到各种各样的实物上,而是把我们引到关于媒介的物质性上,哪怕是数码物或者我们看上去是纯符号性的东西,它可能也会有它的物质性。

肖珺:之所以涌现“文化技艺”的讨论,与互联网时代“物”的凸显是有相关性的。“文化技艺”视角强调人类、自然界(动植物等)、机器物种(媒介等)的共同演进,试图超越技术决定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解释局限性,甚至是误读。可以继续追问的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物的充沛、冗余,与此同时,又带来了人类注意力等身心资源的稀缺,那么,“物”的凸显是否是时空压迫环境中对物的选择的凸显?进而,我们讨论的共同演进,其实是一种选择关系的构建,被构建的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引人深思。

 


专家们互相交流

 

第四场 经天纬地

工作坊第四场“经天纬地”由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磊主持,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袁艳发表了题为“回到纺织说纹理:对德勒兹和瓜塔亚‘纹理空间’的另一种解读”的报告。袁艳指出,在艺术学、文学、政治学、地理学等领域中,纹理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物质隐喻,是间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概念。袁艳探讨了德勒兹和瓜塔亚关于纹理空间与平滑空间的理论,纹理空间源自纺织技术,代表规则和封闭,而平滑空间则代表开放和游牧。但纹理和平滑在纺织中并非绝对对立,织物可以同时具备平滑与纹理的特性。袁艳还通过平织与提花技术,解释了在纺织中的空间转换机制,平织和提花之间存在技术构造的内在关联,平滑空间纹理化的可能性得以展现。

袁艳老师发言

随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黄月琴发表了“构象的技艺与‘非’概念:德勒兹思想方法论漫议”的报告。黄月琴重点探讨了德勒兹的思想图像,从德勒兹提出的根茎理论可以看出德勒兹强调多样性和去中心化,推崇开放延伸、解域化与横贯性的根茎模式。德勒兹提出空间和时间的多重性和相互转化的可能性,强调哲学的任务是创造概念,发现和提取潜能,生成新的可能。他反对概念的传统逻辑和本质主义,以诗性思维和构象的技艺,强调概念的事件性表达和实践性。基于此,黄月琴指出德勒兹的思想方法论可转化为文化技艺,在当今网络化、全球化时代具有预见性和解释力,与当代媒介性研究有内在的契合。

黄月琴老师发言

闭幕式

最后,章戈浩老师为此次工作坊做总结。章戈浩指出,此次工作坊带来了古今中西的思维碰撞,在讨论中,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无论是理论,还是日常经验,都能以文化技艺的思路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章戈浩老师作总结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