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视域下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研究 ———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陈波、张靖煜
【摘 要】提升民族村寨旅游品质不仅能转变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方式,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及民族认同。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基于场景理论与旅游品质生成模型,建构由“民族符号象征性”“民族文化体验性”“社会认可性” 三大主维度及其子维度组成的民族村寨场景分析框架。结果显示,西江千户苗寨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而初具旅游品质,而文化互动性不足则阻碍了游客深入参与民族村寨旅游, 客观本真与舞台化本真不协调导致民族村寨社会空间异化。民族村寨可从深挖民族文化价值观、更新舒适物设施组合、凝练吸引物文化符号等方面提升旅游品质。
民族村寨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基础单位,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场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 民族村寨因其鲜明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民居建筑而受到游客的青睐,成为游客追寻原始文化和自然风貌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在旅游业态发展的同时,民族村寨也逐渐成为资本围猎下“千村一面”的标准化工程(何燕冰等,2020),面临价值科学甄别及运用不足,旅游资源挖掘程度不深,品质提升进程迟滞,旅游者情感体验不佳等问题。《“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22)明确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转变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式,促进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更好实现文化赋能、旅游带动,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由此可见,当前是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以旅游品质提升为导向,探讨民族村寨价值表达进而总结民族村寨型景区品质提升路径,不仅能解决民族村寨旅游价值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也能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场景借助于舒适物设施和活动,能将融入其中的价值与符号意义具体化,并与地方发展、社会生活产生联系(丹尼尔·亚伦·西尔等,2019)。在此思路下,一方面,改变民族村寨场景中的舒适物设施组合,能促进具有旅游品质的文化符号生成,实现民族村寨与高品质旅游体验的关联。另一方面,对民族村寨的价值功能进行更新,能实现民族地区社会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增长间的良性循环。本文立足于场景理论对民族村寨旅游进行分析,设计与其相匹配的15个价值维度,并选取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进而探索民族村寨旅游场景的价值表达,阐释如何实现价值与品质的提升,以期为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既要探讨民族村寨价值表达,又要探讨民族村寨中具有品质的文化符号。 特里克拉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场景理论能有效识别旅游空间的价值取向及符号意义,并通过科学的理论工具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在城市、农村和民族问题的研究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aniel Silver,Terry Nichols Clark.Scenes,2010),但当前尚未有研究者将场景理论应用于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方面。
(一)逻辑起点: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价值认知
民族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领略、感悟、探索民族文化、民族社区甚至民族共同体为主要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中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杨建春,2017)。作为民族旅游的子类,民族村寨旅游兼具民族旅游的文化特征与乡村旅游的价值属性,是指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以民族文化资源、建筑聚落及自然生态环境为吸引因素,通过原真性、互动性旅游服务来满足游客原生态旅游需求的现象及关系总和,涉及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及环境价值的生成转化过程。围绕民族村寨旅游价值,学界产生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逐渐深入的特征。在西方的研究中,民族村寨旅游与价值生产、主客互动、文化变迁、民族符号象征性等概念紧密相连。Likun Chen(2014)区分了民族村寨物质文化变迁及非物质文化变迁的动力机制,强调物质文化变迁由现代化建设的压力造成,而非物质文化重塑由旅游现象推动。Vu(2020)则强调了民族文化资源对价值生产的重要性,将其视作民族村寨旅游的价值基础,认为疏离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商业活动会对本真性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价值生产异化。关于旅游中的主客互动,Jingjing Yang等人(2016)考察了戈夫曼拟剧论在旅游表演中的应用,认为异质文化符号是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重要来源,游客通过对不同于日常的期望初步构建旅游体验。Kelley(2021)研究了民族仪式、表演与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认为场所营造与多元文化形式有助于民族社区可持续性发展。针对当前亚太地区民族村寨旅游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问题,Aaron等(2020)认为需要从当代社会与民族村寨旅游如何互动的问题出发来展开研究。
国内研究则以民族村寨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基点来展开对民族村寨旅游的讨论。曾韬(2022)强调民族村寨旅游价值被弱化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对民族村寨文化资源的理解, 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具有体验性的元素则是价值提升的关键。张春艳等(2022)将民族村寨旅游视作促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并以经济价值为衡量指标,对影响民族村寨旅游经济收入的因素进行分析。李瑞等(2022)认为,民族村寨是主客文化互动的重要载体,并以民族村寨旅游中的符号化仪式为切入点,分析主客互动中的游客唤醒机制,为构建民族村寨情感体验价值提供借鉴。刘朦等(2021)考察了民族村寨景观符号对民族认同的作用,认为景观符号根植于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记忆,通过景观营造的方式能实现内在文化资源视觉化,从而直观地影响着民族认同。
(二)提升基础:民族村寨场景营造
在大众旅游的背景下,民族村寨被卷入市场化、资本化的形塑道路(陶慧等,2023),其蕴含的文化价值观经历解构、重塑及重新组合,以碎片化形式嵌入民族村寨旅游设施中,通过建筑形态、旅游活动、文化符号的空间组合展现旅游品质。民族村寨场景营造是指以民族村寨文化价值观为基底,改变民族村寨场景中各要素间的联系,重塑民族村寨社会文化空间。这也就意味着,以提升旅游品质为目标,需要动态优化民族村寨文化场景,更新民族村寨舒适物设施组合,建构影响广泛的文化符号。
特里克拉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提出的场景理论具有启发性意义。该理论聚焦于解析不同舒适物设施组成的文化场景,重点探讨了具有符号意义的社会文化空间如何实现人、设施与文化活动的耦合(Daniel Silver,Terry Nichols Clark.Scenes,2010),强调舒适物蕴含差异化的价值取向,能通过舒适物设施的灵活排列实现对不同人群的吸引。
在此基础上,场景理论对民族村寨场景营造及符号建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场景理论以整体性视角看待民族村寨所蕴含的价值,提供了透视民族村寨价值取向的“观察点”。场景视域下,民族村寨由舒适物设施构成一个旅游品质组合,通过挖掘文化资源、统一建筑风格、改变村寨布局等多种方式,能引导其成为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突出的社会文化空间。这种旅游空间能引发游客与场景的互动,引导游客追忆民族村寨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而创造出游客独特的情感体验。
第二,场景理论强调了民族村寨场景对符号建构和传播的积极作用。符号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事物的重要方式(黄华新,2020),对民族村寨而言,文化价值观符号化及其传播能够更直接地向游客表达其独特的文化特征。特里克拉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关注在场景中如何用语言、建筑、服饰、举止、活动等符号来“表现自我”,并强调不同符号根植于场景中差异化的文化价值观。在此思路下,民族村寨场景赋予传统社会文化空间新的呈现方式,基于民族村寨内在的文化价值观重塑舒适物设施,凸显出民族村寨文化特征,从而更准确地展示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
(三)提升路径: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生成
旅游品质感知是推介旅游品牌的基础,包含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产品或服务的认识及评价(夏天添,邹波,2019)。作为文化背景独特的旅游目的地,民族村寨凭借少数民族文化特质激发游客旅游动机,吸引游客进行在地体验,进而影响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感知。因此,民族村寨高品质旅游体验以民族村寨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以文化符号及场景为主要介质, 研究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问题,需要对文化价值观、符号及场景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旅游吸引物是指旅游地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张进福,2020)。旅游吸引物模型由麦肯耐尔(Mac Cannell D)提出,借鉴了皮尔斯符号三元论,将旅游吸引物的互动关系限定于游客、景物和标志(价值符号)三者之间。麦肯耐尔认为,游客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符号影响,在其引导下前往旅游目的地,并通过对景物的预期和实际感受构建起旅游体验(董培海,李庆雷,李伟,2016)。同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反映了特定的社会认同,伴随社会变迁,主流价值理想发生变化,旅游吸引物也随之不断更新,从而需要持续提升旅游品质(马凌,2019)。
借鉴旅游吸引物生成模型,本文将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路径概括为以民族村寨价值认知为起点,经由民族村寨场景价值维度,通过民族村寨场景营造与符号建构,最终满足游客旅游需求的过程。在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模型中,民族村寨的价值认知代表社会各界对民族村寨旅游的期望,是民族村寨场景的理想状态,与之相对应的是民族村寨场景价值维度,通过量化分析,能明确当前民族村寨场景的现实状况。基于现实情况优化民族村寨舒适物设施组合方式,使民族村寨成为社会价值理想的承接者,在更高层次满足社会各界对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期待。而文化价值观符号化及旅游形象传播构建起民族村寨品质提升的另一进路, 丰富了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感知。民族村寨的场景和符号由此表征为高品质旅游体验, 实现对游客和潜在游客的吸引,并在游客与民族村寨价值认知的转移路径中实现价值传播及价值增值(见图1)。
二、民族村寨场景价值维度建构
在城市化和现代化加速的背景下,民族村寨旅游代表着对快节奏生活的逃离,是满足游客回归“原生态”心理需求的旅游形式,表现出异于游客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场景的分析框架兼具开放性和与时俱进性,可以根据研究实践调适价值维度,从而更适配于实际情况。本文基于民族村寨的文化价值观,结合场景理论及旅游吸引物模型搭建起由三大主维度和十五个子维度组成的民族村寨场景分析框架,通过量化民族村寨的价值取向为旅游品质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一)民族村寨场景价值维度构建依据
民族村寨旅游品质以文化价值观为内核,以舒适物设施为载体,在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生成中连接社会价值理想、场景与游客。游客是感知旅游品质的主体,在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中至关重要。麦肯耐尔认为,作为“现代朝圣者”的游客考量的因素包括异于日常生活的事物与景观、具有符号意义的景点或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地的居民及文化(董培海,李伟,2016)。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出发,民族村寨旅游可以被视作游客收集价值符号,与民族村寨中人、景物、符号交织互动的过程。而民族村寨场景是互动发生的具体场域,场景视域下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是通过改变资源要素及空间关系,塑造出民族村寨景观奇特性和异域性,使游客更加向往民族村寨旅游的实践。民族村寨场景相较于城市文化场景更具原生态属性,二者价值内核与外在表征皆不相同。在场景理论中,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构成了场景分析维度。真实性是实存的而非伪造的东西,蕴含着主体对场景的肯定否定;戏剧性指向呈现方式,体现了场景价值符号生成及转移的过程;合法性构成了是非判断的基础,是价值取向、个人行为能否匹配于场景的判断依据。民族村寨场景主维度由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衍生而来,对民族村寨文化场景更具解释力。
民族符号象征性与真实性相对应。在民族村寨场景中,民族文化符号是当地文化特色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代表,客观真实地反映民族村寨的独特文化价值观,指向民族村寨中留存下来的客观本真及通过各种方法营造的舞台化本真。游客通过民族文化符号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及其历史传承,从而产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民族文化体验性则与戏剧性相关联。民族村寨场景通过展示民族历史文化、再现民族传统仪式和歌舞表演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展现自我”,引导游客深入民族文化场景。游客通过参与上述文化活动获得情感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情感共鸣。社会认可性与合法性的关联则凸显了民族村寨旅游场景在社会中的认可度及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民族村寨场景是民族文化价值观的载体,游客在民族村寨场景中领略民族风情,并在传播旅游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对民族村寨场景的价值判断。同时,社会各界的价值判断反映出对民族村寨场景的价值认同,民族村寨开发者在平衡社会各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真实性、戏剧性、合法性的启发下,本文将民族符号象征性、民族文化体验性及社会认可性纳入民族村寨场景的解析框架,从不同维度呈现民族村寨的旅游品质。
(二)民族村寨场景主维度
民族符号象征性、民族文化体验性及社会认可性是民族村寨场景的分析维度,三者相互关联,共同影响民族村寨场景的旅游品质。民族符号象征性是民族村寨场景的基础性维度,强调以文化符号象征物表达民族文化价值观,促进民族村寨的文化感知。民族文化体验性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情感互动维度,突出游客置身民族文化场景并参与文化互动的过程,反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对游客情感体验的影响。社会认可性是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表征性维度,代表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对民族村寨场景的价值判断,与民族符号象征性和民族文化体验性合为层次鲜明的民族村寨旅游品质分析维度(见图2)。
民族符号象征性来源于民族村寨中的建筑、服饰、饮食、习俗等文化符号,体现出民族文化价值观符号化程度,是文化价值内核与外在表征的统一,其目标指向游客炫耀性消费。民族符号象征性是民族村寨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形式之所在,民族村寨建筑形态、空间组合与民俗、民风、民族价值观等原真性符号结合越紧密,其表现分数越高。在旅游形象推广过程中,游客受到民族村寨文化符号刺激,产生旅游动机,进而展开对民族村寨历史文化和集体记忆的探索。同时,游客在收集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唤起身份认同及地方感知,在旅游实践中获得丰富体验,从而建立起情感认同及地方依恋。
民族文化体验性来源于民族村寨舒适的旅游设施及热情好客的民风民俗,这一概念既可以衡量游客在民族村寨场景中的情感反应,也体现了民族村寨文化价值观对游客的影响程度。民族村寨场景是游客旅游体验生成的物质载体,经由民族文化价值观、旅游开发、主客互动的延伸路径,形成由迷人、活泼、睦邻友好等文化特质组成的氛围场,触发游客愉悦、奇特、神圣等异于日常生活的情感。在民族村寨旅游场景中,游客则通过消费仪式、凝视仪式将旅游客体情感化,构筑起独特的旅游记忆并表达对场景符号化的价值认同。
社会认可性贯穿旅游品质塑造的全过程,体现了游客对民族村寨场景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判断,反映了民族村寨场景及文化符号在社会范围内的接受程度,蕴含专家学者、开发者、游客、政府等多元利益主体对民族村寨旅游的价值取向。基于社会认可性,民族村寨型景区优化场景设计,通过深挖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场景营造的文化内核,进而重塑场景外在表现形式。同时,社会认可性是品牌推介、旅游形象宣传的基础,有助于分析社会各界对民族村寨旅游形象的认可程度。在民族村寨型景区品质提升的过程中应明确多方需求,找到行之有效的对话及协商途径。
(三)民族村寨旅游场景子维度
民族符号象征性可细分为在地性、炫耀性、血缘性、适应性及生态和谐性五个子维度。民族村寨依托于地方而存在,与气候、水文、植被、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因素相协调,与所在地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匹配,表现为在地性。体验经济下的民族村寨场景,在提供休闲娱乐活动的同时还具有炫耀性消费的意义,集合了差异性文化标志,象征着对日常生活的逃离,因此具有炫耀性。血缘性则是少数民族群众建立纽带和产生认同的基础,展示了民族村寨的社会关系,是游客透视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观察点。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群众立足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不断调适社会文化空间和社会组织形态,在保护客观本真的同时塑造舞台化本真,体现出对民族村寨场景演变的适应性。民族村寨原住居民对“超自然”的崇拜形成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伦理道德,生产生活实践中“天人合一”的朴素认知与禁忌观念塑造了民族村寨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格局,可概括为生态和谐性。
民族文化体验性涵盖活泼性、具身性、互动性、睦邻友好性、娱乐性,包含旅游场景中客体“自我展示”和主客体情感互动的价值意蕴。活泼性是自我展示的关键要素,强调有张力的文化表现,通过文化特色的有机组合和场景创新性调动游客积极情感体验。具身性突出了游客沉浸于民族村寨场景的过程,意味着游客通过具身参与民族村寨场景,能体悟少数民族发展变迁中的社会生产关系,进而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互动性和睦邻友好性则解构了游客与少数民族间的二元对立关系,互动性指游客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在文化活动中实现情感交互与情感共鸣;睦邻友好性从民族村寨的角度进行考量,东道主诚挚的态度、友善的言辞等表征为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有助于引领游客深入民族村寨旅游场景。作为民族文化体验性中最核心的维度,娱乐性反映了民族村寨场景如何供给身心愉悦、精神放松的旅游体验,突出了舒适物设施对情感价值生成的作用。
社会认可性具体表现为民族性、整体性、利民性、再创造性及共同体意识。民族性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代表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和审美特征,是民族村寨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区别开来的重要因素。整体性表示在民族村寨场景营造及旅游形象推介过程中,需要遵循整体性思维,从整体性视角对民族村寨建筑、民族风情、民族文化与民族村寨旅游符号的组合关系进行把握。利民性强调民族村寨场景与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政策目标的关联性,体现为民族村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幸福指数的提升。再创造性则是民族村寨旅游的意义所在,强调游客在旅游实践中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解读和再生产,象征着游客从世俗生活中脱离,探索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此外,民族村寨场景为游客和当地少数民族提供了生成内聚性情感的特殊场域,强化了作为民族共同体一员的责任与义务,抵御了狭隘民族观,对构建民族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梁兆桢,2023),这可概括为共同体意识。
三、实证分析: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品质评价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集中体现了苗族的历史、语言、艺术、宗教、风俗习惯。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过程中,西江千户苗寨逐渐形成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共生共融的关系结构及发展业态,打造出诸如苗族文化博物馆、风雨桥、西江夜景、苗寨歌舞等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景观与特色文化符号。作为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村寨,西江千户苗寨见证了苗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发展变迁,为了解和观察少数民族文化提供窗口。千户苗寨旅游业态逐渐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寨内的旅游业、手工艺品业、餐饮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向外界展现了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潜力,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一)西江千户苗寨场景舒适物分类
作为供给愉悦体验的服务设施,舒适物承载了场景价值取向,是构成旅游场景的基础单元,舒适物组合则为实现相互的、更具灵活性的当地价值提供了可能性(特里·N·克拉克,李鹭,2017)。本文将西江千户苗寨舒适物划分为美食餐饮、酒店住宿、休闲娱乐、旅游服务、购物消费、文化设施、风景名胜七大类,并通过高德地图POI开源数据抓取西江千户苗寨舒适物。
POl是“Point of Interest”的缩写,也被称为“兴趣点”,是地理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场景理解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研究者对空间结构、分布格局和发展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张景奇等,2021)。在获得西江千户苗寨的1668条原始POI数据后,通过人工清洗、整合、细分将西江千户苗寨七大类别舒适物归为30个小类,最终得到舒适物数据1108条。总体而言,西江千户苗寨舒适物集中于旅居业态和餐饮业态,休闲娱乐、旅游服务及文化设施则相对较少。
(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场景表现评价
场景表现评价是场景研究的重要环节,是价值维度得以量化的关键,主要经历场景价值维度建立、专家打分、加权平均计算三个步骤。
首先,依托场景理论的研究思路,结合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品质提升的实际需求,建立民族村寨旅游场景价值维度,并选取西江千户苗寨7个大类30个小类的旅游舒适物。其次,邀请业内6位专家对民族村寨旅游场景进行赋分,主要分两轮进行。在首轮打分中,专家对西江千户苗寨旅游舒适物反映出的价值维度进行赋值,范围介于1~5之间。1~2分的分数区间表示舒适物排斥或抑制此价值维度,也就是说,空间内的实践不凸显此价值维度;3分说明舒适物及其实践活动在此价值维度上是中立的; 4~5分则代表舒适物强化了此价值维度,即相关活动在此空间内突出反映了这一价值维度。在得到第一轮打分数据后,计算7个大类30个小类的均值,邀请专家对分值差异过大的舒适物进行二次确认,通过再次协商调整以获得舒适物在各个价值维度的得分。最后,对西江千户苗寨在15个子维度上的表现得分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民族村寨场景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
(三)民族村寨场景品质特征及典型问题分析
西江千户苗寨场景在社会认可性主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民族符号象征性主维度,而民族文化体验性主维度得分最低。研究结果表明,西江千户苗寨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及异质文化符号产生旅游吸引力,场景一定程度上助力旅游体验提升,为拓展西江干户苗寨旅游市场作出贡献,但具身性、互动性及适应性的较低得分反映出旅游品质仍在多个价值维度中存在短板,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体验性不强、主客情感互动受阻、空间同质化现象突出、整体性布局谋划不足等典型问题。
社会认可性主维度表现得分最高,按贡献度依次为共同体意识、再创造性、利民性、民族性和整体性。伴随着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的发展,大量游客参与到民族村寨的社会文化空间中,西江千户苗寨成为苗族与其他各民族交流交往的具体场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呈现出较高程度的价值表达。再创造性同样表现出较高的支持性,这表明西江千户苗寨场景能引起游客找寻异于日常生活的文化价值观的兴趣,并通过到访旅游目的地实现价值转化及意义再生产。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传承及发展问题,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在利民性上体现出较强的价值表达。而西江千户苗寨的民族性及整体性的支持作用则相对较弱,旅游品质受限于民族文化挖掘程度不深、整体规划理念不强两方面,景区内以苗族文化群体的文化元素、历史传统、价值观和符号为主题的文化场景合力较弱,多元化的旅游设施以自身经济利益为主要导向,缺乏协作提升的实践基础,需要进一步对苗族文化传统及社区利益关系进行整合,从中提炼出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文化符号,进而打造具有整体价值取向的苗族文化场景。
民族符号象征性主维度的表现得分较低,其中炫耀性、在地性、生态和谐性、血缘性均对总维度产生贡献作用,而适应性则呈现出抑制作用。这表明,作为旅游业态塑造出的特定空间组合,西江千户苗寨供给的旅游活动既具有休闲娱乐性质,又能为游客提供表现个性和生活状态的象征性意义。商业化带来日常生活生产空间的改变,将西江千户苗寨的功能属性提升至标准化程度,方便了游客在景区内的饮食起居,但对原真性文化价值把握不足引发舞台化本真与客观本真的冲突,民族村寨内旅游产品也因此趋于同质化,对游客呈现出弱吸附性。血缘性对民族符号象征性的贡献较弱,这表明千户苗寨邻里关系在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下呈现出逐渐疏离的趋势,景区内逐渐形成以市场利益为主、多元而破碎的价值取向,传统利益规范、伦理道德规范、家庭邻里交往规范需要在旅游业态发展过程中重塑。生态和谐性与在地性的表现得分则反映出西江千户苗寨具有稳定的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基因,具有特定的活动特色和人群特征,是一个结构有序、审美特征明显的苗族地域文化体。
民族文化体验性维度在三个主维度中得分最低,活泼性、娱乐性及睦邻友好性均对该维度具有支持作用,而具身性与互动性则呈现出抑制作用。这表明当前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互动机制勉强满足游客需求,但微观层面的文化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与景区整体文化价值观念感知相冲突,对西江千户苗寨文化场景的定位和功能史新促山」协BK。us,立I明P人筑口一式体定的万动行为还是以动的形式较为单一,不论是以文化分享为目的的苗族文化演示、文化习俗、文化体验、文化服务等日常或特定的互动行为,还是以文化传播为基础的自我发现与延伸,都难以形成完整的千户苗寨“互动仪式链”,主客情感互动通道受阻,导致游客在文化场景中收获的情感能量不足。
四、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策略
本文借鉴于场景理论搭建了民族村寨场景的分析框架,并选取西江千户苗寨为案例地对其旅游品质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促进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民族村寨旅游品质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一)深挖民族文化价值观,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品质内核
民族文化价值观渗透于民族村寨的各类舒适物设施及文化符号中,游客以解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获得精神文化需求上的享受。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价值观是苗族同胞长期社会生产生活的产物,反映了苗族的理想信念,是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价值内核。
民族村寨旅游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游客旅游体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着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游客对民族村寨旅游的追求已从传统的观赏行为转变为以场景为中介的文化深度体验。场景视域下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提升,要以民族文化价值观为核心,与日渐多元化的旅游需求相对接,增强游客的价值感知。民族文化价值观是鲜明地方特色的来源,基于游客视角,与民族文化价值观相关联的物品不仅仅具有消费属性,还具有鲜明的文化象征性。民族村寨场景应从不同向度展现民族文化价值观,以差异化的价值表达,增进游客对民族文化、民族信仰及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空间的接受程度,全面提升民族村寨的旅游品质。同时,游客以文化符号为介质感知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价值观进行多样化的文化符号设计,在民族村寨场景中为游客提供丰富的符号,能促进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生成,也能塑造出旅游客体独特的审美价值及经济文化价值。
(二)更新舒适物设施组合,协调好客观本真与舞台化本真
舒适物设施是民族村寨提供情感体验的微观单位,是构成民族村寨文化场景的基础性元素。通过多样化的排列组合方式,民族村寨中的舒适物设施能呈现出不同的内在品质。根据民族村寨场景分析结果,西江千户苗寨对商业化活动的适应程度不足,村寨内客观本真与旅游业态发展所催生出的舞台化本真存在协调程度不佳的问题。
在民族村寨中,客观本真与舞台化本真各具优势,客观本真体现了民族村寨传统的价值取向,而舞台化本真往往能提供更具象征意义的旅游体验。提升民族村寨旅游品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平衡客观本真与舞台化本真。也就是说,在深入挖掘民族村寨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提炼营造舞台化本真的价值维度,通过融合传统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创造出符合当地文化特征的民族村寨场景。同时,要整体把握村寨内的舒适物组合方式,应避免出现新旧舒适物设施风格不统一的问题,通过旅游目的地形象管理增强民族村寨文化特征的感染力及可传播性,从而提升民族村寨旅游品质,刺激更多的游客产生旅游动机。
(三)凝练吸引物文化符号,提升民族村寨旅游的价值互动
民族村寨文化符号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标识或元素,能标识出游客所处的特定文化背景,是民族村寨旅游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基于场景理论,民族村寨是拥有独特文化、艺术、民俗特征的场域,包含民族特色的服饰、器具、建筑以及民族节日、仪式及传说等象征性符号。民族村寨文化符号在游客和文化价值观之间发挥桥梁作用。在民族村寨旅游中,游客通过文旅消费的实践解码文化符号,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及文化认同。
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能塑造出更具旅游品质的文化符号。例如,利用声光电技术与民族歌舞表演相结合,能增强游客感官,供给更加生动、趣味的旅游体验。同时,需不断增强民族村寨符号的传播能力,依托当地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民族符号象征性,能构建起民族村寨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形象社会影响力。从游客价值转移的角度出发,以民族性为核心统一民族村寨文化主题,增强民族村寨旅游中价值感知及情感体验的一致性,能为游客留下完整鲜明的旅游印象,形成兼具文化体验与文化感知的品质提升样本。
本文发表于《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
备注:全文引用及参考文献从略。
作者简介:
陈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靖煜,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