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心成果丨陈波、邓时: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4-10-12 作者:CSMD 来源:CSMD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研究

陈波、邓时

【摘 要】城市公共阅读空间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而产生,成为囊括公共图书馆、书店、阅报栏、城市书房、社区书屋等在内的总体性称谓。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由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等前台要素和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等后台要素构成,二者经由读者在空间中的行动产生关联,促成场域内权力、知识、符号、情感、风格、趣味等的再生产。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功能以再生产价值为目标,通过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在行动者和社会世界中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四个维度上实现,从而支持人的全面发展并建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

【关键词】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

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致贺电指出:”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全民阅读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工程和国家发展战略,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阅读空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主阵地,是城市人文景观的重要构成,更是社会公众接触阅读的第一渠道。公众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知识并形成有关自身合法性的认识,城市阅读空间得以在身份认同、情感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建构作用。与此同时,城市阅读空间的功能实现过于依赖其文化产品物质载体属性,各空间构成要素未能紧密联结,空间内在价值往往没有完整地展现和沉淀,读者的空间感知因此是即时的、零碎的、浅显的,这将为城市阅读空间功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阻碍。

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为依据,尝试厘清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概念、结构和运行机制,划分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价值维度,并搭建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社会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价值表达框架,以期为城市阅读空间理论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尽管空间生产理论是空间本体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而文化再生产理论是以实践为基本立场切入空间议题,"场域"和"空间"概念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二者均揭示了空间的价值产生功能: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赋予了空间以意义,空间因此不再等同于方位、距离、坐标等地理学或几何学概念;其次,空间具有指示边界的作用,在框定和塑造空间特质的同时也是在完成社会区分。这为我们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视角结合起来观察城市阅读空间提供了可能。因为,城市阅读空间既是政府实现柔性治理的公共文化空间,也是阅读行为发生的文化生产场。后者内含的惯习、趣味、文化资本以及诗意、情感、想象等因素往往为现有研究所忽视,有关阅读空间转型的讨论隐晦地局限在"(物质)生产的空间(物质)空间的生产多维(物质)空间的生产”思维模式中。

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结构与机制

在空间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视域下其实暗含着:第一,空间是不断生成的;第二,这种生成过程趋向于使内外部力量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城市阅读空间既非单纯的公共阅读服务设施,也非简单存在于规划和设计图纸上的预设之物。以此为前提,本文对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内涵、结构和运行机制作进一步阐释。

(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内涵

为明晰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内涵,首先需要界定“城市阅读空间”指涉对象。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是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而诞生的一个概念,被用于概括公共图书馆的新发展理念,与实体书店由单一售书场所向文化空间转型相呼应。但在实际应用中,城市阅读空间逐渐覆盖了原先“城市公共阅读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含义,成为囊括公共图书馆、书店、阅报栏、城市书房、社区书屋等在内的总体性称谓。在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时,学者们一般会对城市阅读空间作出“广义/狭义”或“传统/新型”之分,用于强调新式公共阅读空间的选择性、便利性、交互性和功能复合性特征。

本文选用整体视角把握城市阅读空间概念,认为城市阅读空间是在社会世界和读者共同作用下生成的阅读场域,对内形成特定实体空间的阅读文化形态,对外参与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1)位于城市中;(2)提供文本及其载体;(3)鼓励读者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智力进行理解、吸收和加工;(4)促进知识交流、传播与创新;(5)使人感觉愉悦的;(6)为开放性实体空间。当阅读场域能够抵抗外部社会性力量的干扰,且场域内规则与秩序的运行可以满足各方空间主体的需求时,现有文化形态得以保持;反之,则会产生演化或变革。阅读场域内文化形态实现自我维持或自我更新的过程,就是城市阅读空间的文化再生产。

(二)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结构

阅读文化形态是空间生产的产物,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论”为我们抽象出该生产过程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分析范式。在他看来,空间生产是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空间表征 (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和表征的空间( representational spaces) 三者的辩证统一。空间实践是指创造社会空间的物质活动,包括生产与再生产,以及每一种社会形态的特殊位置与空间特征集合。空间实践生产出空间的可感知方面,即无意识的与物质性的物理领域;空间表征是通过科学家、规划师、城市学家等的理性的空间操控活动,所编织出的概念化或构想的空间。在这里,空间的概念倾向于一种语言(因此是作为知识而生产出来的)符号体系,即逻辑的与形式化的抽象精神领域;表征的空间是社会成员直接经历或活生生的空间,它有一个情感的内核或中心并表现为形形色色的象征手法,与社会生活的隐藏方面和艺术相关。换句话说,表征的空间关涉意义的生产,它以日常生活为基础,在物质与想象、具体与象征结合后形成了一个直观的与体验性的社会领域。需要注意的是,社会空间从广义上说包含了上述感知的、构想的与亲历的空间,但在狭义上,则是与被批判理解的精神空间和物理空间相对立的空间,本文后续采用狭义的社会空间概念。

三元辩证法意味着空间生产的每一要素均会影响其他两个要素,并以它们为前提。为便于观察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选用“物理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作为空间的“前台”构成,“空间实践—空间表征—表征的空间”作为空间的“后台”构成。二者经由读者的行为产生关联。这些行为过程包括阅读参与、阅读认知、阅读体验,既对应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运动、认知、情感的发生,也指涉其他空间主体为影响读者阅读行为过程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而言,空间实践以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阅读参与作用于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知识、情感的再生产;空间表征以逻辑和秩序的形式,通过阅读认知作用于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权力、符号的再生产;表征的空间以关系和象征物的形式,通过阅读体验作用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完成城市阅读空间内风格、趣味的再生产。知识、情感、权力、符号、风格、趣味经再生产后会彼此竞争、对抗和协调,其中,能够巩固该阅读空间核心价值表达的种类或在阅读场域中占据支配力量的种类,凝结成为阅读文化形态。拥有相对稳定结构和一定文化维系力的阅读文化形态是阅读场域自主性的根基,即存在于更大场域内的独立性与必要性。

(三)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运行机制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运行有赖于人的能动性。一方面,读者在阅读参与、阅读认知和阅读体验过程中产生的行为活动以及相关心理反应形塑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形态;另一方面,由特定阅读文化形态生发出的“前台”限定了读者当时当地所处的空间情境,这将指导、支持、建构个体的认知世界并影响其随后的认知过程。通过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可以探知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双向机制的运行过程。

1.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物质性层面的运行结果表现为物理空间的规制与抵抗以及行动者的具身认知,该运行过程至少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作用于物理空间“前台”。依据前文分析,空间表征经行动者的阅读认知过程——个体内隐阅读过程,包含了读者为满足需要而寻找阅读内容的加工过程,以及大脑面对阅读对象文字解码及策略应对等理性认知活动——作用于物理空间;表征的空间经行动者的阅读体验过程——读者个性心理、外部环境影响以及行为表现交互,强调阅读并非仅是学习情境下的一种纯粹中立的认知过程,还会从内部塑造人的精神和情感意志——作用于物理空间;物理空间被规制或抵抗,并以空间中物的形态或实践活动的对象形式参与维持或更新阅读文化形态。

第二个步骤是如何使空间“前台”反作用于“后台”。当物理空间发生规制与抵抗时将影响行动者身体与外界的互动,即通过改变身体在空间中的协调作用,影响行动者从空间获得的感觉输入和由主体到空间的运动输出,由此触发其具身认知过程——“在我们看、听、摸、尝、闻的时候,身体本身和大脑都参与了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身体(感知与运动)影响认知,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具身认知因生理结构和感受能力而存在个体差异,行动者对于物理空间规制或抵抗的感知可能无法外化为行动,可能传递新的空间实践反作用于空间表征和表征的空间,也可能与自身认知世界融合从而延伸至阅读空间之外。

重庆图书馆启用的“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体现了上述过程。该系统采用置顶式RFID超高频芯片感知设备、AI摄像头感知设备,可以利用智能数据算法主动收集、关联读者及图书信息,读者除选择借阅图书外,无需寻找借阅设备、了解借阅操作步骤或通过专门的通道或闸机,真正实现“零感知”“零操作”“零停留”的图书自动借阅。其中,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和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为背书的空间表征对物理空间产生规制,大数据分析、无线射频、集成声光控制、虚拟现实等现代先进技术陆续被组合进各类智慧服务场景中;同时,读者的亲历经验可能对物理空间产生抵抗,如在采访中,部分受访者表示“无感智慧借阅系统”相较于预期并无出奇之处。与卡片目录借阅、人工扫码借阅或快递送书上门等借阅方式不同,无感式借阅从集中读者注意力和节约时间成本着手,其目的是通过调控读者在阅读空间中的身体使用来尽可能高效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这或许还将改变他们的空间使用习惯和阅读参与方式。

2.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精神性层面的运行结果表现为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以及行动者的表征认知。该运行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空间实践和表征的空间的作用显现于精神空间。空间实践经行动者的阅读参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行为事实,包含不同群体呈现出的行为状态、特征和模式——作用于精神空间;表征的空间经行动者的阅读体验作用于精神空间;精神空间被阐发或重构,并以知识、能力以及纯符号化的形式参与维持或更新阅读文化形态。

第二个步骤是“台前的”精神性结果反作用于空间实践与表征的空间。当精神空间被阐发与重构时将影响行动者用于思维的概念网络,即当面对空间逻辑、秩序和符码表征,我们的理解方式倾向于将这些抽象物与已经掌握的一系列表征、概念建立语义联系,并将之划分进语义类似的类别中加以处理,由此触发表征认知过程——以相关概念来解释(新)概念;表征认知依赖个体知识储备和社会学习能力,因此,同样存在着无法外化为行动、传递新的空间表征反作用于空间实践和表征的空间、延续至阅读空间外认知活动等三种可能。

上海图书馆东馆展示了精神空间阐发与重构的过程。该阅读空间总面积达11.5万平方米,整合有图书文献信息、科技创新研发、社科智库研究和上海地情研究资源,配备22个主题阅读服务空间、智慧文创区、团队研讨室、终身学习室、阅读静音舱和报告厅、放映厅、音乐厅等,知识在其中以不同的形式被传授与分享。在布局方面,建筑中庭以“林上太湖石”为灵感,采用了挑高设计,营造出重峦叠嶂的立体感和“瘦、漏、透”的中式美感,墙体则选用竹子贴面,喻义淡泊、坚毅、虚怀若谷的文人气节;同时,场馆内外展陈有徐冰、申凡、Emily Floyd等10位中外著名艺术家定制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它们以“中国文化发展中不断演变的文字载体”为主线,构成联通整个阅读场域的空间标识。通过以上这些空间实践,上海图书馆东馆演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交织的美学符号,充分诠释了“阅人、阅城、阅科技”“读文、读艺、读科技”的阅读精神。此外,2022年既是上海图书馆东馆的开馆之年,也是上海图书馆建馆70周年,由本馆到分馆,反映出建设理念上从专业图情服务向兼顾公共阅读推广的转向,而这一重构过程是被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需求群体的阅读体验所推动的。总的来看,精神空间的阐发与重构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得到了较好的展现,到访这里的市民将会对“智慧图书馆”“可阅读的建筑”“‘阅读+’公共空间”“城市会客厅”乃至“公共文化服务”等概念产生新的理解与认识。

3.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社会性层面的运行结果表现为社会空间的区隔与联结以及行动者的隐喻认知。该运行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空间表征和空间实践的作用显现于社会空间。空间表征经行动者的阅读认知作用于社会空间;空间实践经行动者的阅读参与作用社会空间;社会空间被区隔或联结,并以风格、趣味、意象的形式参与维持或更新阅读文化形态。

第二个步骤是“台前的”社会性结果反作用于空间表征与空间实践。社会空间在被区隔和联结时会影响行动者与他人、世界的关联,通过改变空间中的交往、交流和生活方式,社会空间影响行动者获得的意义、记忆输入和由主体到空间的情感输出,由此触发其隐喻认知过程——用一个在传统认知观上属于不同类别的概念来理解(新)概念。隐喻就是要达到某种非语义上的相似,并在概念的某种属性上产生共鸣,我们的日常用语习惯和朴素概念就充斥着大量隐喻。隐喻认知因个人经历、性格和想象力而异,故而存在着无法外化为行动、传递新的表征的空间反作用于空间表征和空间实践、延续至阅读空间外认知活动等三种可能。

南京朴阅书店主要展现了社会空间的区隔过程。这家独立书店位于江南水师学堂旧址,也曾是鲁迅先生早年学习过的地方,周围环境幽静,历史氛围浓厚。在面对电商折扣、网络媒体的双重打击下,朴阅将经营重心放在挖掘好书价值和独特空间营造上。对此,书店实施了三类颇具特色的措施:其一,书店采取会员制。入店需刷会员码,而对于非会员的读者,则明确入店落座需要消费且另收场地费;其二,书目由书店主理人选择,店内多有典藏版或孤本的书籍,同时,工作人员还多了一重“图书师”的身份,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其三,书店以服务会员线下阅读学习和文化交流为宗旨,持续举办各种类型的创意阅读活动,区别于传统读书会和名作家签售。通过这些方式,朴阅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阅读参与群体的筛选,并为建构意义共享和情感维系的阅读社群提供了可能。

另一个例证是武汉诚与真书店,它突出展现的是社会空间的联结过程。“诚与真”店名取自文学批判家莱昂内尔·特里林的演讲集,“希望人在面临生存意义的拷问时能将对智性、诚实的生活追求放在首位,以此守护内心的理想主义”。店主王国林是一位颇具名气的书店从业者,他曾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街开办过独立书店百草园,还参加过《最强大脑》节目,所参与拍摄的《百草园》纪录片先后在多个城市的书店进行展映。更为特别的一点是,店内挂有《书店使用指南》,包括“书店内所有图书均可拆阅,不必征询店员”“店内允许自由拍照”“在书店内请不要太拘谨,自由地阅读”“鼓励读者间正常的读书交流,鼓励认真看书”等。一方面,王国林将整个阅读空间——包括他自身在内——符号化了,这使得他所开设的书店不再局限于物理形态,即便地点搬迁,依然拥有一批忠实读者和持续的高关注度;另一方面,《书店使用指南》是对阅读空间秩序的传达,其中大部分是对行为的允许而非禁止。这些空间表征共同促成了诚与真书店社会空间的联结。

二、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分析

空间价值构成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形态的核心,是其维系力的来源,也是其实现自我更新的动力来源。下面将从内容、维度和表达机理三个视角,对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价值进行分析。

(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阐释

从词源学上看,“价值”概念一般被界定为物对人需求的满足。而在实际应用上,具体的“价值分析”应放置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进行考察,即分析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探寻的、可以满足自身或社会需要的实践活动及其所属的社会关系。从此种意义上来说,价值与个人主观的兴趣、喜好、愿望有所区别,是一种关乎“值得的” ( the desirable)  而不是“想要的”  ( the desired)  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规律性:既表现为价值追求或价值取向,为行动选择提供方向;也表现为价值尺度或价值准则,为行动提供正当性。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是阅读文化形态在不同阶段依靠阅读空间所展现或应该展现出来的本质特征,由阅读的功能和城市社会情境决定。

首先,这种判断由阅读本身的功能决定。自语言文字诞生之日起,阅读就成为人类认识世界、进行社会习得和文化传递的主要手段。但在第二次“阅读革命”以前,传统阅读方式仍以个体默读为主,阅读仍是个体的私密行为。阅读的社会化得益于世俗读物的出现与兴盛。根据曼古埃尔的《阅读史》研究,西方较有规模的阅读社会是从18世纪末期开始出现的,以现代报纸、杂志、公共图书馆以及城市中产阶级和“小说的兴起”为标志。阅读由此成为一种社会交往行为和社会文化活动,被推向具有政治意蕴和经济效益的新领域。而在当下,以新技术、新平台、新媒体和多模态文本为代表的第三次“阅读革命”方兴未艾,阅读成为一种“了解并创造文化”的复合行为,兼顾线上与线下以及知识、审美、道德等价值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

其次,这种判断由城市公共空间所处的社会情境决定。城市是位于一定地域空间内由于要素集聚而形成的、具有系统性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辐射中心,它提供给阅读空间生产所需的物质资料和资本关系,并承载着阅读空间生产的社会性。不同于“弱连接”的线上阅读社区,人们是以真实的“社会人”身份在阅读空间中相遇的,阅读空间映射并构成着城市社会事实;也不同于乡村,城市为公共生活和意义丰富的集体戏剧创造出了各不相同的良机,阅读空间因此成为多样且多面城市生活的一个展演舞台。通过物与人,社会情境得以嵌入城市阅读空间,并引导着他们对于什么是快乐的、厌恶的、美丽的、丑陋的等意义的追求。

(二)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维度

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维度主要包括政治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

1.政治价值

政治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城市乃至国家共同体塑造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阅读内容向度和阅读活动尺度是为政治制度及意识形态所主导的,同时,国民享有获取知识和谋求信息对称的文化权利,二者共同影响着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政治效用,囊括公共性、取用性和正式性三个次级维度。公共性,代表文本开放性、空间形式开放性等公众自由出入及平等享受文化服务的权利。阿伦特曾具体定义过公共性的两方面涵义:其一,公共性意味着“透明”,即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为在场的人所见所闻;其二,公共性还意味着公众直接参与公共事务,强调参与者的主体性。取用性(appropriated)是与支配性(dominated)相对应的概念,代表公众差异化使用阅读空间的权利。列斐伏尔曾使用“取用性空间”——一种反霸权空间,强调人与空间的关系是一种身体化的具体“使用”关系,人对空间的改造是为了满足社会群体的差异化需要以及可能的创造性活动。正式性(formilaty)代表空间传达的引导和制约规范。受城市公共空间属性的影响,阅读空间是被高度仪式化的,物品的摆放,人们的着装、仪态、交流方式和对话内容等需要符合既定的“常识”与标准。

2.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组织和调节社会关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阅读是人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城市阅读空间作为建设书香社会、提升整体社会阅读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主阵地理应发挥相应的社会效用,提炼为互动性、包容度、传承性三个次级维度。互动性,代表阅读空间能否回应公共议题、建构社群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研究表明,通过阅读,群体内部及群体之间可能达成协商整合,他们实时接触相同的读物信息,共同探讨同一的话题,逐渐形成基于文本交流的社群,将个人阅读经验同社会活动关联起来。这种社会自为组织通常在政府管理空白领域起到社会凝聚的作用。包容度,表示阅读空间提供的读物内容和读物形式宽广度能否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阅读需求。这些不同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也包括老年人、残障人士和学习困难者等阅读弱势群体。多样化阅读需求,依照马斯洛“生理、安全、社交、被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层次,宽泛来说可以分为基础读写需求、娱乐消遣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应试学习需求和学术研究需求。传承性,表示空间内所开展的阅读活动是否有利于鼓励社会学习并将那些有效指导行为的文化特质进行良好传递。社会历史文化的积累与传递是社会生存、运转和变迁的根本条件之一。

3.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提升生产力、生产效率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加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城市阅读空间愈发显现准公共物品性质,其文化再生产的经济效用可以归纳为公益性、拥挤度和外部性三个次级维度。公益性,表示阅读空间内信息能否免费、公平、自由地获取。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的社会性和私人性在任何时期都是并存的。但在“全民阅读”推广背景下,阅读以公益性文化活动的方式开展更容易扩大和影响受众。公益性应与经营性相统一。从我国目前的建设运营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实体书店、城市文化综合体和城市特色阅读空间等正日益构成一种合作竞争关系。拥挤性,即空间品质与个性的强调程度。从经济意义上,同质性阅读空间的集聚将会产生拥挤,导致产出效益降低以及资源过剩;同时,拥挤也是与“宽敞”相对应的个体主观感受,因此在心理意义上,个体在阅读空间中文化消费的重复性将产生拥挤感,导致人们的探索欲及空间体验下降。较低的拥挤性是阅读空间可以通过吸引人流、提升访客停留时间和重复到访率实现商业价值的关键。外部性,是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促进地区局部和整体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来的溢出效应。首先,个体在进行阅读时除了获取知识信息用于认识世界和自我外,生产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物质财富;其次,文本及其载体即读物具有商品属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直观消费;再次,多数城市阅读空间构成阅读产业链的展示和销售终端,而阅读产业同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息息相关,它们对于人才也都有着迫切的需求,因此客观上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影响着社会劳动力市场。

4.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指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在保存和创新城市文化生态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质量的城市产生不同文化,而不同文化最终孕育出不同的人类。城市阅读空间是传习文化的设施和机构,既应当存留当地文明体系,表现为在地性;也应当教育人民,提供城市文化生态创新需要的养分和动力,表现为知识性和审美性。在地性是与普适性相对应的概念,表示城市阅读空间呈现城市文化特色的关联度、丰富度和活化度。特色是关联的,而不仅仅是要素的片段体现;特色是丰富的,而不仅仅是盆景式的凸显;特色是活化的,而不仅仅是地域符号的简单表征。知识性,是指城市阅读空间应将知识可得性当做空间专业属性,包括知识获取机会均等化和知识获取类型均等化。通过提升公众知识可得性,加强他们进行对比和反思的能力以及摆脱经验世界束缚的能力,促进新的城市文明的产生。审美性,即在支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面,阅读空间不仅应重视“明理”,还应重视“修身”和“娱情”,营造符合审美需求并使人感觉愉悦的空间体验。在这里,人们既可以进行美术、戏剧、书法等多种题材的艺术鉴赏活动,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感受美的内容和美的形式,也可以享受舒适、安静和轻松的“美”的环境。

(三)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机理

杜威曾具体论述过价值表达的可证实性。在他看来,价值表达并非心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或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是可以接受公共观察和描述的。表达价值需求直接涉及的是现存状况,间接涉及的是意欲达到的、所期望引起的未来状况。因此,价值表达就是人们用来引起从当前状况到合乎期望的未来状况的转变的一种媒介。

价值表达以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机制为中枢,再生产机制为再生产价值提供表达路径,再生产价值为再生产机制提供表达内涵。同时,基于再生产机制的“双向性”形成两种价值表达方式。

方式一:以“阅读反馈”为导向的价值表达方式。该方式以行动者“阅读期待”为逻辑起点,行动者的阅读需求、阅读兴趣及其惯习、掌握的文化资本构成期待视域;促使行动者发生实际的“阅读行为”,包含阅读参与、阅读认知、阅读体验三个层次;在经过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后,形成“阅读反馈”给社会世界;由此产生政策条文、法律法规、专项资金和基础设施等“阅读社会保障与控制”,作为阶段性结果回馈给行动者,并可能重新界定他们阅读的期待视域。

方式二:以“情境指导”为导向的价值表达方式。该方式以社会世界“情境设计”为逻辑起点;在提供生产资料和客观制约条件时,将“社会情境”嵌入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后,社会情境转变为空间情境,为行动者在具身认知、表征认知、隐喻认知上提供“情境指导”;行动者的思想、行为、经验和意义归属是不断生成的,其内在智识不断地对环境作出适应性调整,并外化为他们的“情境性社会行为”,作为阶段性结果回馈给社会世界,社会现实可能因为这种持续地对环境特性的利用而发生改变。

三、结论与展望

全民阅读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城市居民通过阅读空间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构成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城市阅读空间功能实现依赖其物质载体属性,空间要素结构松散、空间深层价值表达低效、读者空间感知弱化等问题亟待优化。本文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文化再生产理论,探索性地提出“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概念,分析其内涵、结构与机制,划分出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的四重价值维度,并搭建了以“阅读反馈”和“情境指导”为导向的价值表达互馈框架。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为未来城市阅读空间研究提供以下几点思路:一是对于城市阅读空间的观察应跳脱出文化产品物质载体的单一层面,综合考量其内部在读者、著者、运营者、出版商和规划制定者等之间不断进行的力量博弈,以及随之不断生成的阅读文化形态,才能更好地把握不同阅读空间的共性和异质性。二是以阅读知识性为本位重新思考城市阅读空间的价值体系。依靠规模和品牌的综合化发展道路并非适用于所有城市阅读空间。为规避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各种困扰,城市阅读空间应立足文本资源和阅读活动的专业性和特色性,找准受众;以读者为中心,注意复合功能衍生的边界和尺度,力求通过恢复文本意义和阅读兴趣,重建个体被现代性所消解的时间—空间秩序,缓解城市焦虑,并以此增加城市阅读空间的用户黏性和情感吸附。三是城市阅读空间文化再生产价值表达还需进一步思考可及性问题。本文讨论了阅读空间对读者身体使用、概念网络和关系网络的影响,同时,读者的空间感知又因生理结构、感受能力、知识储备、社会学习能力及个人经历、性格、想象力等因素而存在个体差异。可以预见,营造多触点情境、深化分众阅读、建立多渠道反馈是解决价值表达可及性的有效途径,但它们的组合方式、模式识别及效用最大化问题尚待研究。

本文发表于《思想战线》2024年第5期。

备注:全文引用及参考文献从略。

作者简介

陈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