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珺、石丽、方亚东
作者简介:肖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石丽,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方亚东,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日益增多的在华留学生成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跨文化使者。本文聚焦在华留学生群体的跨文化媒介接触和中国形象感知,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深入调研其跨文化媒介接触行为模式及其认知中国的方式和深层动因。研究发现: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与其人际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紧密相关,并呈现出三维圈层特征;国际关系、经济发展、教育、人际交往是其感知中国形象的四大维度;跨文化媒介接触和直接经验是影响其对中国形象感知的主因。由此,需要根据在华留学生跨文化媒介接触和直接经验的特征,优化跨文化传播基础上的中国形象建构路径。
关键词:在华留学生 跨文化传播 跨文化媒介接触 中国形象感知
留学生群体凭借其在母国和东道国的双重直接经验,加之具备较为充分的语言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国家形象对外传播、公共外交等国家间交往活动的重要实践者和跨文化使者。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感知,受其媒介接触习惯和在中国的直接经验的影响。目前,对于在华留学生的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多以直观呈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快照式”分析为主,缺乏深层次的多维分析。基于此,从在华留学生的视角探讨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有效传播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研究将首先了解留学生来华前后获取中国信息的渠道、与中国人的交往程度、其母国与中国的关系感知等,进而揭示影响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感知的因素。
一、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华留学生。24位受访者主要依靠人际网络搭建完成。考虑到深度访谈的可执行性问题, 以及地域障碍等状况, 因此选取的访谈对象应会使用中文或英文中的一种,以确保访谈者和受访者的无障碍交流。
为与访谈对象建立信任关系,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访谈者提前与受访者联系, 告知其访谈者的个人情况、访谈目的、访谈结构序列、访谈时长和主要访谈内容等信息, 获取受访者的知情同意。 秉持自愿原则, 充分尊重受访者的意愿预约正式的访谈。 访谈结束后,通过社交媒体与受访者保持联系。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法,深度探析在华留学生的媒介接触使用行为模式及其对中国形象的感知状况,并结合内容分析法,深度挖掘访谈文本中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的显现的或隐藏的相关概念,试图深入调研中文语境下的在华留学生媒介接触使用行为模式及其深层动因,还原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感知的现状并分析原因,为提升中国形象提供战略和策略建议。
访谈法是一种质化研究方法,也是一种基本的调查研究手段。深度访谈的核心是, 了解其他人的“鲜活”经历,理解他们对其经历生成的意义。访谈法是评估研究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直接与访谈对象进行深入交流,能够获得关于访谈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真实还原受访者对某项事物的评价。因此,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深度访谈,能够直观地了解针对在华留学生的媒介接触使用行为模式及其动因,直观获取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感知情况。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访谈问题主要包括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主要问题、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访谈对象的获取主要基于方便抽样的原则;访谈对象的数量选取依据样本的代表性和充分性、访谈信息的饱和性来判定;访谈完全建立在知情同意和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访谈资料的使用也严格恪守了研究道德。 此外,对访谈资料文本的分析, 还结合了内容分析法,旨在识别和提炼访谈文本中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要点、重要概念和主题。
三、研究发现与研究结论
(1)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使用行为模式
研究发现,受访留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使用行为与其人际交往和跨文化适应紧密相关,并呈现出明显的圈层特征:①获取中国相关信息或与中国人交流时,多倾向于使用中国媒介;②获取国际信息和母国信息时,多倾向于使用国际性媒体以及母国主流新闻媒体,并且与母国同胞如在母国的家人、朋友交流时,多使用母国主流社交媒体;③与同在中国的其他在华留学生交流时,以主流的国际性社交媒体作为沟通交互的媒介渠道。
无论是何种媒介使用模式,都融合了中国主流媒体和国际性媒体以及留学生母国主流媒体的使用。因此,针对在华留学生,应积极提升中国主流媒介对其的影响力,帮助其融入中国文化,用中国叙事传播中国声音,通过媒介建构良好的中国形象。
(2)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感知现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维度:对中国政府形象感知中的国际关系的感知,对中国国情感知中的经济发展和教育的感知,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民素质感知中的对人际交往的感知。
1、国际关系感知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国际关系的感知,受其信赖的国际媒体叙事的影响。在“一带一路”倡议合作背景下,凭借积极的人文交流和政治互信以及经济利好优势,大部分在华留学生认为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对外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国际关系的良好发展。选择来华留学的留学生,其对中国国际关系的感知整体上呈现出正面积极态度。在华留学生对多双边国际关系的认知,多从其母国国家利益和个人情感偏好的角度出发。
2. 经济发展感知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感知,是构成留学生对中国形象认知的一个重要维度。相比文化、对外政策、价值观等软实力资源,中国的互联网经济正以其强渗透、高频使用的特征吸引在华留学生,并成为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成好感与认同的一个重要来源。经济发展仍然是在华留学生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中国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及其不断提升、扩大化的全球影响力,逐步成为吸引在华留学生的新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资源,也成为我国吸引跨国人才的竞争性优势。
3. 教育状况感知
在华留学生倾向于对比其母国教育和现在的中国教育体验,跨文化的横向对比建构了其中国教育体验。此外,对中国政府奖学金等奖励政策的正面感知,让留学生形成对中国教育感知的正面体验。一般情况下,在华留学生在适应中国教育方面,存在语言、信息媒介、文化差异等障碍,学术适应的成功与否会影响其对中国教育的感知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声誉和学生信任也是留学生对中国教育机构及中国教育认同的重要预测因素,留学生对其留学所在大学的认同依据其直接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中国教育的感知。因此,留学生关系管理策略应注重加强高校声誉,提高留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4. 人际交往感知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形象感知的一个普遍的关键词是“害羞”。在华留学生的线上和线下的与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是构成其对中国人的形象感知的直接来源。在华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交流,及在华留学生群体内的对中国人的形象的讨论,都形塑了其对中国人形象的认知。
整体上,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感知,是最频繁地被提及的中国形象感知的构成要素。在华留学生普遍表现出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青睐,并表达出强烈的学习中国互联网经济模式的意愿和在这些跨国互联网公司的就业意愿。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中国硬实力资源,成为中国形象传播的关键要素。此外,我国还需要掌握国际关系建构的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传播的影响力,用中国媒体的国际叙事自我建构中国的国际想象。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宏观的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层面,中国高校还应提升留学生对其的信任和认同,通过与在华留学生直接接触的高校教育提升其对中国形象的正面感知;积极举办在华留学生与中国人的人际交流活动,借由一切有效触点与在华留学生积极沟通与交流,打造官方与民间协同的跨文化交流体系。
(3)影响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感知的因素
在华留学生感知中国形象主要有两大来源:一是跨文化媒介使用,二是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在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直接经验,能够与媒介对中国形象的形塑形成交叉互补、互为验证的效果。直接经验往往能够颠覆媒介对认知的影响,媒介和直接经验的统一会致使形象感知更加固化,而当这两种认知来源产生冲突时,直接经验往往能纠正媒介对认知的偏差。
整体上,在华留学生的留学动机,其对中国的国际关系的感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知,对中国教育的深度参与式体验,和在中国的人际交往现状,都是在华留学生感知中国形象的重要来源。
研究表明,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敏感程度较高,兴趣也最大,这表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较为关键的中国形象构成要素,对建构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具有正面效应。而教育交流、人际交往等直接经验,也影响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教育和中国人的印象。中国媒体和国际媒体的竞争性叙事,影响着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以媒介和直接经验为体系的国家形象感知来源,构成了在华留学生感知中国形象的完整图景。
(4)提升在华留学生感知的中国形象的对策建议
综上,为了提升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良好感知,应积极从媒介和直接经验两个层面着手,形成完整的形象建构和传播体系。
媒介层面,应深入了解在华留学生的媒介接触使用行为模式,发现其跨文化媒介适应的问题,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中国丰富的媒体资源,提升中国媒体在留学生群体内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用中国叙事替代国际媒体的他者叙述。
在直接经验方面,应注重完善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体系。高校教育是在华留学生了解中国的直接途径,也涵盖了在华留学生在中国的社会交往经验。因此,应通过教学资源和校园活动等形式,提升在华留学生对高校的信任和认同,帮助在华留学生更好地与中国人实现良好的人际交往。实时了解在华留学生的心理健康,获悉在华留学生关切的议题,引导其积极融入中国生活,摆脱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是有效提升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直观感知的关键。
本文选自:肖珺、石丽、方亚东,《在华留学生的跨文化媒介接触与中国形象感知》,载于《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总第17辑)》,主编单波,执行主编王松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第104-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