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单学刚:网络舆情新趋势与舆情产业现状
发布时间:2016-12-09 作者:CSMD 来源:CSMD

    12月5日上午十点,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人民在线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网络舆情》副总编辑单学刚为中心师生带来了题为“网络舆情研判与产业发展”的讲座。单总编是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筹建者之一,多次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网络评论《打通“两个舆论场”》一文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新闻奖”。

    围绕讲座主题,单总编结合传播技术的发展现状与网络热门事件的发酵历程,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舆论新版图,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方法,舆情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攀升,“舆情”与“网络”的关系也愈发紧密。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数据,2015年1-10月最火的500件社会热点事件中,44.4%是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公共关注的。另外,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信源的来源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影响了舆情的生成和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悄然来临也带来了网络舆情环境的新变化——移动传播的快速、全媒体和互动性凸显,“十亿量级”的全民围观时代到来。

    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具体来看,舆情的新变化有哪些呢?单总编分别从舆情载体的新趋势、网络舆情热点传播的新特点,网络舆情的新意见阶层,以及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目前,网络社交媒体高速发展,网络舆情载体呈现出多平台,多媒体的新趋势。新兴的网络信息平台(如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知乎、果壳、秒拍)与传统网络信息平台共存,在舆情事件的发酵中共同发挥着作用。网络舆情载体的新趋势使得舆情热点话题的分布规律,舆情热点发酵的规律以及舆情传播中产生的问题也有了新的特点。单总编将热点舆情归结为四大突发公共事件、六大敏感关系和十六大热点话题,这些热点舆情在发酵过程中呈现出了如下规律:第一,跨平台融合助推了舆情传播;第二,群体利益诉求呈频发多发趋势;第三,风险社会下的安全感不足在网络产生折射;第四,社会阶层的话语冲突日趋激化;第四,网络标签与定义影响公众思维;第五,资本对舆论产生影响。舆情传播中产生的新问题也值得关注,这些问题包括:“人肉搜索”的边界和尺度;吐槽与恶搞等娱乐化的传播模式;“刻板印象”和扶弱抗强的“罗宾汉情结”对网民的影响;“搭车效应”导致的连锁反应,问题复杂化;网络炒作与水军,以及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传播所带来的问题。

    网络舆情的“新意见阶层”是指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草根、中产阶级、专家名人、明星、媒体人等群体都是新意见阶层的组成部分。当前,新意见阶层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一是“年轻化”;二是草根群体话语权的崛起;三是形成了“职业共同体”的网络话语体系;四是网络“意见人士”从无所不谈的时政大V向专业型大V转型,在舆情事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单总编认为,强势机构组建,理顺管理体制,大力发展依法管网是网络管理和舆论引导的最佳途径。

    最后,单总编还对网络舆情分析研判的基本方法及舆情产业的现状进行了介绍。网络舆情分析的关键环节包括舆情信息的收集,敏感舆情信息的预警,和舆情的追踪分析和研判。目前,舆情服务的提供商包括媒体、高校及社科院所,技术公司,网络公关咨询公司以及党政机构舆情部门五类。舆情产业具有知识、智力、技术密集型的特征,不确定性强、渗透性高。舆情产业对政府治理、国家安全、企业发展等均有重要影响,但舆情市场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讲座末尾,肖珺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提到,这次讲述把整个人民网舆情研究发展的历史和中国网络舆情发展的大历史进行了一个对应式的讲述,所以同学们可以从历史的维度,非常清晰地看到,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为代表的中国网络舆情研究团队的成长脉络,以及舆情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研究问题的变迁。在互动环节,同学结合学习中遇到的舆情分析的困难向单总编提问,单总编向同学们推荐了人民网舆情研究室的“众云”平台,并提醒同学们要实时跟进和长期关注舆情事件,随时保存事件的相关文本和图片,有技巧地使用互联网上简单的统计数据。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