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上午十点,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胡翼青教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邀请,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33报告厅做了主题为“技术哲学视角下的后真相社会”的学术讲座。“技术哲学视角与后真相社会”是胡翼青教授近期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的热点话题。讲座中,胡教授主要从技术哲学的三个维度——“空间”、“时间”和“结构”出发,对“后真相社会”进行了解析。
首先,胡教授为大家厘清了相关概念。胡教授认为,“后真相”的概念是否成立还有待商榷,与其说“后真相”,不如称其为“后事实”,“真相”必须建立在“事实”的“物质”基础上。“后真相社会”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没有“真相”,而首先是“事实”出了问题。由于“事实”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中言说,所以便有可能与技术哲学发生关联。
“技术哲学”诞生于20世纪后半叶,经历了从“反思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到“讨论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这一演进历程。“技术哲学”研究有四种传统:一是分析传统,讨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这一类学者认为,技术具有自主性,先于科学存在,与科学并非天然相关。二是马克思主义传统,认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意识形态。三是现象学传统,认为技术是一种关系的汇集,即技术作为“物”的隐喻,是一种意义的汇聚。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的观念、价值、思想等都会因技术而汇聚,进而发生关系的重组和观念的重构,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即是如此。四是文化批判传统,讨论技术与人的共生与延伸关系。技术是人类身体的延伸,例如语言也是一种技术。
接着,胡教授从技术哲学的三个维度出发,对“后真相社会”进行了深入解读。从“空间”维度看,“后事实”是如何被看见的?胡教授指出,技术对空间的意义在于显现,即可视化空间的不断延伸与扩大。“后事实”被看见正是因为新媒体建构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隐喻——网络社群。网络空间中的多元主体带来了多样的叙事和表达,让人看到了事实的众多向面,媒体的言说权威被来自社群的信息逐步解构。
第二,从“时间”维度看,如何解析“时间”与“事实的建构、解构”间的关系?胡教授指出,事实的建构基于时间,时距越长事实就越容易被完整的陈述,越接近“真相”。新闻报道追求时效性的理念,让事实的书写高度“事件化”。起初,这种时效性战胜了历史叙事。人们认同传媒的 “事件化”书写,将其等同于事实,传媒成为共识的代言人,传媒工业制造着大量的时间客体——即各种事件化的事实,人们共同观看并形成一种新的事件结构和意识结构。但时效性仍需要时距,消灭时距意味着消灭对事实的完整书写,意味着消灭真相。如今的社交媒体,将新闻线索与公众直接勾联,通常不需要专业的事件制造者,毁灭了大众传媒制造的事实,但又无法让人对这种新的事实形态达成共识。这种“去组织化”的叙事终结了人们关于事实和真相存在的信念。时效性成就了,也消灭了大众传媒的意义。
第三,从“结构”维度看,大众传媒构建的权力结构被摧毁,这不仅仅是公信力丧失的问题,而是随着社交媒体带来的社群知识革新导致了认知秩序的崩塌,受众原有对“事实”、“真相”的判断体系与认同感等全部被破坏。公众不再将大众传媒看作是事实的来源,而是将其看作情感消费的来源,真诚(主要靠道德直觉和生活经验)而非真实变成了大家的判断标准。即公众将日常生活中的传统召唤进了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