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2日上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陆晔应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举办了主题为“媒介融合时代的公众生活:以手机短视频为例”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陆教授以澎湃新闻、上观新闻、VICE News的短视频为例探讨技术驱动的媒介融合,案例显示媒介融合已发生在多个维度。那么,如何准确理解媒介融合呢?陆教授指出,手机短视频作为媒介技术融合的一种形态,它不仅仅是平台和渠道的融合,还是跨界与跨学科的融合、媒介技术与身体的融合。她强调,媒介融合不仅是新闻创新的迭代性实践,更是一种全新的力量,它正在重塑新闻与社会公众之间关系。
陆晔教授
接着,陆教授梳理了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以三种技术逻辑理解媒介与公共生活的关系:1.古登堡星系:字母、纸张、印刷术;2.麦克卢汉星系:大众媒介;3.互联网星系:网络社会。陆教授认为,互联网作为多点对多点的虚拟互动社区始终和媒介融合联系在一起。基于此她试图提出一种理解新的公共生活可能——“亚文化公共性”,以期解释亚文化群体的公共行为。NancyFraser认为subalterncounter publics意味着平行的话语主体,通过互联网进行的话语实践是对其所处的社会现实的另类描述,有可能形成特殊的公共领域,改善其原本屈从和劣势境况。
随后,陆教授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指出,手机上网已成为受众第一媒介接触方式。手机上网的日常生活实践充分展示了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技术间的新型关系,即人类身份的肉身实体(表现的身体)和电子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形式(在现的身体)即可分离也可融合。
讲座最后,陆教授回到当下,和现场师生探讨了技术的具身性与新型公共空间等问题。对此,陆教授结合自身对刺猬公社、快手和抖音的的调研,分享了她对手机短视频的看法,并强调手机短视频作为新的表达和观看方式,在当下中国,尤其具有创造新型公共生活的可能性。当然研究者在看到这种“亚文化公共性”作为一种公共生活积极实践形态的同时,也要注意移动互联网展现的“可见性”并不直接等同于基于“公共善”的公共生活,要辨析其中的利益诉求并对民粹倾向保持高度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