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上午8点半,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章戈浩老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的邀请,举办了主题为“物是人非: 媒体研究的物质性转向”的学术讲座。
讲座从概念辨析开始,章老师辨析了各领域与物质(性)相关的概念:Material、Thing、Object、Stuff、Matter与Artifact。同时梳理了对物质性概念产生影响的两种思潮,其一是新物质主义(New/Neo Materialism)。从历史上看,学者Manuel Delanda于1996年首先提出新物质主义的概念,Rosi Braidotti对新物质主义的概念进行了修订,Coole等学者编写的New Materiaisms:Ontology,Agenc,and Politic对新物质主义的阐述与我们联系较为紧密,产生了较大影响。有期刊曾对新物质主义进行重新思考,提到新物质主义的三条特征:强调理论的新;无论是潜在的,还是显在的,特别强调“物”的本性及其影响;在方法上,专门去研究物质或具有物质形态的东西。其二是来自Graham Harman 的物向本体论(Object Oriented Ontology)。新物质主义和物向本体论来源于不同的传统,其一来源于德勒兹的传统,其二来源于海德格尔传统。
无论是主流的美国传播学,还是批判的学派;无论是将传播视为传递,还是视为仪式,以往的研究并未谈及传播的“物”的维度,甚至伴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走进了非物质性的文化。而新闻传播领域近年来有学者开始较多地关注物质性,在媒体研究中加入物质性视角,向物质性转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节点:2010年,学者Bennet与Joyce编写的Material Power:Cultural Studies, History and the Material Turn从文化研究和文化史的角度思考了物质转向,强调文化变迁背后的物质因素;2015年,Mukerji撰写的The Material Turn:Emerging Trends in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在行为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了物质性转向的基本理论脉络;2015年,Hondros撰写的Internet and Material Turn提到了数字物质主义,集中讨论了在数字时代下,媒体如何考虑物质(性)问题。
新闻传播领域的物质性转向一方面引发了不少关于物质性本身的讨论,涉及媒介物质性、技术物质性、数字物质性等。章老师着重谈及了数字物质性,并介绍了研究数字物质性的常见维度:技术和记忆保存;用户体验;数字文本与传统文本的差异;研究留下痕迹的东西;媒介考古学;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的数字劳动。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新闻传播领域与物质性相结合的讨论:(1)当代文化的非物质性的神话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2)对物质性的坚持;(3)借助来自于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理论与物理论,试图在媒体研究中加入物质文化研究的维度;(4)物的媒体生态学,即研究媒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研究人的身体姿势、姿态如何去面对物质性的事物。
在上述基础上,章老师讲解了物质性研究可以采用的方法。首先是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在传统的质性研究中,已有学者尝试用民族志研究“物”,如数字民族志、技术志、多物种民族志;其次是媒介考古学;复次是批判性研究研究、批判数据分析、批判软件研究、批判算法研究;再次是将物质的研究与传统的话语分析结合一起,研究物质性怎样通过特定的话语被接受;最后是源于传统考古学的Material Object Analysis,它认为世界上的“物”皆为其研究对象。
随后,章老师向在场的师生分享了自己的媒介考古学研究成果,探讨汉字被机械化书写、被数字化记录的历史过程,试图探寻数字化时代网页竖排的可能性,为中国古籍的数字化保存及检索寻求解决之道。
章老师的演讲引起热烈互动,在场的师生就批判界面研究、采用物质性视角研究互联网历史的路径与方法等问题展开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