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1日,中心研究员甘丽华、助理研究员张春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雪霖老师副研究员受邀参加“新冠肺炎全球流行期间的情绪及调节”(Emotion in the Ag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国际研讨会。本次国际研讨会在ZOOM虚拟会议室举行,由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和英国班戈大学联合发起,近30位国际传播学者参加。
在本次研讨会上,3位学者从网络人设(persona)的建构、AI技术、危机传播以及公众行为改变等角度讨论公众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情绪是如何被唤起、媒介化以及影响到个体认知和行为的。
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教授戴维·马歇尔(David Marshall)首先发表演讲,他认为网络上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新闻、数据、图片等都会引发个体的焦虑和恐惧,这些情绪会改变我们在网络上的自我表达和人设建构,比如网友通过对一些世界名画或者广为流传的图片进行技术改造来传达情绪,并用这些作品来构建其在疫情期间的人设。
英国班戈大学的安德鲁·麦克斯泰(Andrew McStay)教授则讨论了当前新冠肺炎的同情技术(empathic technologies),他认为人们在新冠时期产生的同情情绪是媒介化的体现,受到各种各样的数字传播技术的影响,比如信息图表、视频、社交网络的标签(hashtag)、网络舆论、大数据、甚至是股市走向,都会影响到个体的公民决策,而这些同情技术的影响甚至会延伸到个人交往、国内的社会情境中。
最后,英国班戈大学的维安·巴金(Vian Bakin)教授从风险传播(risk communication)和公众行为改变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政府如何引导公众情绪。她认为,在英国,由于媒体以及政府对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呈现不同,大众对其风险的认知也不同,从而存在风险传播的问题,而公众对新冠肺炎病毒的危机应对行动有时也跟其风险认知不统一,导致政府在引导公众在抗疫行动上的困难。因此,政府在处理公众情绪时,需要综合考虑和解决关于新冠肺炎病毒的风险传播问题以及公众行为改变问题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研讨会就会议主题进行了互动讨论,中心助理研究员张春雨就中国一些省市发放电子消费券对公众情绪的影响进行发言。不少参会学者从自身对于所在国家或地区的观察出发,分享了其所在地区的抗疫经验、网络舆论焦点、以及政府的一政策举动等。
会议回放地址为:https://deakin.zoom.us/rec/share/te1eCpWurH9OSInX4WfeBo0KR9nDaaa80HcX-6dcnx76PZcmEXYCPXTkKghYY7ml 密码: 3u?JL$F2
撰文:张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