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舆论环境和内容生态的变化,非虚构(Nonfiction)内容越来越受人关注,尤其是在媒体语境下的互联网传播平台上,“非虚构”最近几年日渐成为一个热词。
其后的一个行业大背景则是,在内容生产者这一端,传统的市场化媒体平台作为曾经活跃的渠道和阵地日渐式微,附属其下的深度内容生产空间收缩,人力和能力逐步流散,无力再进行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在受众这一端则是另一番景象,中国互联网用户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基数不断加大,相应地不断催生新的内容消费需求,其中自然也包括对优质深度内容的需求,对这些参差不齐的海量注意力的争夺能力,成为内容生产者和传播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而在两端之间,微信、客户端等移动传播平台勃兴,算法等技术兴起,为深度内容的传播提升了需求匹配能力,甚至一定的变现途径。无论是横向的内容业态多元化拓展,还是纵向的传播链条有效勾连,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都让内容的生产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既有对旧规则、旧秩序失效的不适,也有对新形态、新技术的跃跃欲试和想象空间。
非虚构内容作为优质深度内容的一种形态,可以说一直努力在新旧转换之间进行调适。某种程度上,这也决定了非虚构内容生产者当下的生存状态。
中国当下的非虚构内容生产主要集中在两个圈层:文学圈和媒体圈。文学圈最初以围绕在《人民文学》杂志2010年新开设的“非虚构”专栏的新人作家为主,比如李娟、梁鸿等,后来又有新的力量陆续加入。媒体圈则以《南方周末》《冰点周刊》《人物》《GQ》《南方人物周刊》等传统媒体平台为主,后来互联网平台陆续开始发力,网易、搜狐、腾讯、凤凰网和澎湃等网络平台都有自己的非虚构生产团队和传播团队,只是规模不一,打法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讨论媒体圈的非虚构生产传播情况,对文学圈的非虚构生产不做赘述。
无论是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兴互联网平台,绝大部分的非虚构内容生产还是脱胎于传统的深度内容(报道)尤其是特稿采写。原有的报道采写基本原则和职业规范依旧有效,并且是决定非虚构作品生死的首要底线,其立命之本在于“非虚构”三个字。在此基础上,非虚构作品比以往的深度报道又多走了一步,围绕真实的人和事,在价值观、审美等层面进行深度思考,然后通过细节和故事等表达技巧,进行更丰富、更具创新的呈现。所以,当下中国最旺盛、最具生产能力的非虚构团队依旧聚集在市场化杂志或有特稿传统的报刊等传统媒体,也就不足为奇了。只是它们生产出来的这些内容,其传播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在报纸、杂志等纸质载体上,而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新兴路径上。
这实际上也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团队和互联网平台的团队拉到了同一个竞技场上。相比较而言,互联网团队的大部分成员虽然来自传统媒体,但在更注重用户体验、更直接面对数据反馈、更容易被技术倒逼的互联网语境里,在选题和表达形式上面临的创新、求变压力会更大,因此也不得不表现出更有活力的一面,在流量和质量之间,不断寻求动态平衡。
概而言之,在有限的内容生存空间里,内容消费需求的海量增加、内容生产能力的此起彼伏,内容传播渠道的兴衰迭代,共同导致了生产、传播和消费均耗心耗力的非虚构内容在当下的内容领域升温。
诞生在求变、求新的互联网氛围里的腾讯“谷雨”项目,生逢其时地经历了这个发展过程,并成长为中国最重要的非虚构作品生产、传播和交流平台之一,近年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界研究非虚构作品的论文中。但碍于“谷雨”自身产品线众多、结构复杂、生产模式多元化,外部研究者在获取信息时难免出现事实错位或结论偏颇。本文会有更准确的相关阐述。
一.“谷雨”与中国非虚构内容的生产与传播
(一)阶段一:支持严肃内容和优秀作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腾讯“谷雨”作为腾讯新闻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共同发起的非营利项目,在2015年4月20日发起时,便致力于支持中国非虚构作品,尤其是重要、严肃内容的创作与传播。
当时,这个带有公益色彩的项目,由腾讯公司副总裁陈菊红推动发起,并给予大力支持,旨在扶持内容行业、繁荣内容生态。在内部,“谷雨”项目以寻找优秀的创作者和作品为己任;在外部,“谷雨”项目则备受非虚构写作、纪实摄影、纪录片等垂直领域的关注,“耕耘中国故事,繁荣业界生态”的倡议在行业内得到热烈回应和各方支持。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发起的时间可能暗合了某个时间拐点。当时,市场化的传统媒体大面积式微,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经营发行。即便是最活跃的一线市场化媒体,在经历了增长的峰值后,也开始感受到市场的寒意。行业聚集多年的优秀人才开始加速转型、离散,几代从业者传承发展下来的经典报道体例,也被认为处于衰落的阶段。
关于这种衰落的论调,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无论在学界还是在业界,都成为时髦的话题:我们所熟悉和依赖的写作技术,似乎都失效了;我们所衡量和坚持的判断标准,似乎也失效了;我们所依傍和维系的运转模式,被认为难以为继了。
很多从业者突然发现,自己竟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昔日的辉煌已经渐渐隐去,甚至消失不再,最后一点关于创造的想象和激情正在急速退场。“传统媒体渠道衰落衰亡”在成为共识和现实的同时,“严肃内容死了”的论断也相继登场。
面对这一复杂和困难的命题,置身强大的互联网平台的“谷雨”,选择了支持严肃内容和有深度思考、创作能力的作者,支持利用故事来呈现现实世界,更新写作技术并构建新的标准,和同行、同人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2015年,“谷雨”支持了知名非虚构作者南香红的作品《中日:没有结束的细菌战》等7部作品,它们均为非虚构写作或纪实摄影项目。其中摄影师韩萌拍摄的图片故事《何处是我家》,记录了被动改变命运的江南女孩儿们的故事,阅读量达3000多万次。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也让这一项目随后延展成为2016年的纪录片项目“江南女儿”。这一年,“谷雨”支持的项目也拓展到纪录片领域。
2017年,“谷雨”支持了知名纪录片导演范俭拍摄聚焦汶川地震的长纪录片《爱过》等作品,其中《爱过》获得2018年IDF“最具潜力发展计划”奖、2019年CCDF“最具国际潜力”奖、“亚洲阳光纪录片提案大会推荐”奖和“新西兰边锋纪录片节邀请”奖。2018年,“谷雨”支持的汶川地震题材的纪录片《十年:吾儿勿忘》分别获得2018年IDF“D20优秀系列纪录片”奖、2018华时代全球短片节“黑铁时代”纪录单元大奖和2018华时代全球短片节“评委会特别提及”奖。由奥斯卡奖得主、导演柯文斯监制的纪录片《初三四班》陆续上线放映。
选择这些作品的标准,在于它们是深度关注中国议题的非虚构作品,是涉及社会平等、经济、教育、贫困、重大突发事件等具备话题纵深挖掘的重要选题。它们对真实事件的切入,具备问题意识和人性洞察,同时,专业的表达让故事更具质感,观照到时代精神,并拥有对抗时间的力量。
四年的时间里,“谷雨”始终以“耕耘中国故事,繁荣业界生态”为己任,寻找优秀的创作者,也寻找优秀的作品。这些优质项目纪录、观察了中国当下的变化,及这种变化对世界、对中国未来的影响。在整个行业不乏悲情的基调里,它们见证了“非虚构”逐渐成为媒体领域热词的历程。
为此,《谷雨计划》栏目在2015年同期问世,报道非虚构创作领域重要的行业动态、前沿趋势及创作方法,探讨、研究并建立非虚构作品的规范和标准,促进业界、学界交流研讨。几年来,《谷雨计划》陆续对南香红、迟宇宙、袁凌、关军、卫毅、杜强、林珊珊等国内非虚构内容生产一线的知名作者、编辑进行访谈,总结他们在具体文章中的操作得失,以及对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的思考。
(二)阶段二:确立内容调性、满足用户需求、探索严肃内容的边界
2017年7月,致力于原创深度内容的《谷雨实验室》栏目成立,并在2018年5月定位于聚焦特稿等非虚构图文作品的生产与传播。
创立于2010年5月的图片故事栏目《活着》同期更名为《谷雨影像》,聚焦纪录片与纪实视频节目,以“耕耘中国故事”和“眼界即人生”为两大内容标准,开展了一系列纪录片的内容出品与选片工作。
2018年8月起,《谷雨影像》把目光从国内转向国际,在全球范围内找寻优质获奖纪录片,并以腾讯新闻平台为主,打通腾讯系多个平台与终端的界面矩阵,陆续上线运营播出。这批纪录片对准当下社会现实议题,用当代的、批评的、审美的纪实内容,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现实思考和议题讨论,为平台用户拓展眼界与生活维度。已播出的国际获奖纪录片有:《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威尼斯电影节入围,导演怀斯曼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我的物品》《暮年之光》《老年公寓清洁队》《新闻编辑室》《鸡王争霸赛》《纸牌人生》《勿忘我》等。
这些纪录片和栏目日常产出的内容,逐渐形成了“谷雨”在影像方面的调性,也与《谷雨实验室》一起形成相对统一的风格和趣味,满足用户对深度内容的需求,也探索着严肃内容的边界。
谷雨实验室的作者和编辑,有的是“谷雨”内部员工,有的是国内外有志于非虚构内容生产的个体,还有的是国内目前最优秀的特稿生产团队成员。这些身份不同的人能够聚在一起、共同出发,基于一个根本理念——真实而深入地呈现事实。对于人类社会来说,真实而深入地呈现事实始终、从来、永远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人类为此做过浩如烟海的工作,文明的存续也依赖于这项工作。
而今天的问题是,这项工作还有多少人在做,又该怎么去做?
借助新出现的名词——社交媒体、娱乐周边、直播、短视频、信息茧房、算法分发,种种新产品和新技术构成的信息世界,体现了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进步。置身于这个五彩斑斓、日新月异又充满巨大不确定性的新世界,那些坚持严肃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人,该如何自处?
2018年10月,谷雨工作室成立,包括《谷雨实验室》《腾讯大家》《短史记》《谷雨影像》《谷雨数据》和《谷雨计划》6个栏目,和腾讯新闻旗下其他几个工作室一起,继续承担内容原创功能。
“谷雨”品牌在非虚构领域慢慢被认知、被认可,也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平台上最优质、规模最大的非虚构创作与传播平台,乃至国际上的活跃力量。2018年11月,腾讯新闻《谷雨影像》,成为全球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史上第一个中国决策机构,评选来自全球顶级导演的纪录片项目。2019年4月,腾讯新闻《谷雨影像》团队作为决策人,成为北美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Hot Docs史上第一个中国决策机构,评选来自全球顶级导演的纪录片项目。在这届电影节上,《谷雨影像》出品和支持的三部作品从超过25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提案大会。2019年9月,《谷雨实验室》和故事硬核出品的系列报道《废物俱乐部》,在全球九百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首届“真实故事奖”第三名。
2019年4月20日,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与腾讯新闻再次携手联合发起纯公益性质的“谷雨”奖,邀请业界资深人士、学者、导演等,推选严谨、上乘、不拘一格、锐意进取的作品,鼓励承认时代变化、适应时代变化并做出革新和尝试的内容生产者。大家希望通过秉持专业和公心的努力,能够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准和活力。
二.“谷雨”的非虚构内容生产与传播
自明确定位后,《谷雨实验室》截至2019年8月已发表优质特稿二百多篇,其中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超过10万次的文章有20多篇,篇均阅读量达到4万次以上,流量增速、文本质量、爆款比率、内容口碑等互联网时代通俗意义上的考核指标,均比较亮眼。
在这些明眼可见的数据和指标背后,是编辑部、作者、合作团队在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方法论和操作理念。
(一)选题标准:公共性、故事性、时代性
新闻学者、前资深媒体人庄永志曾指出,目前中国非虚构作品的问题之一是题材单一,相当多的新手选择亚文化题材,如街头行乞者、同性恋者、跨性别者、吸毒者、COSPLAY爱好者、LO娘,以及新出现的职业人群,且多为类型化故事。
“谷雨”在日常操作中,尽力做的就是打破类型局限,尽力放弃对底层叙事的依赖。在选题的大方向上,强调公共性、故事性、时代性。
所谓公共性,就是在传统的媒体报道所强调的自由、公平、权利等公共性议题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在多元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对个体和个性的关注。
如果说传统的调查性报道呈现的面貌是“金刚怒目”,散发着“威而猛”的气质,追问的是事件的真相和原因,那么非虚构作品呈现的状态则是“进退有度”的“温而厉”,在调查报道所追求的真实、客观和平衡的底色上,更深入一步,在逻辑和情感的基础上,对事件中的人或发生在人身上的事件进行有文本质感的还原,寻求共情和理解。“人”始终是表达的目的和核心,在一篇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里,读者需要见人、见人心、见人性。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陶崇园自杀案件发生后,谷雨实验室发布了两篇文章——《陶崇园:被遮蔽与被损害的》和《导师王攀:我的道德情操超越时代50年》。从案件本身来看,当事一方陶崇园已不在人世,其他信源能提供的信息也非常有限,这一情况导致在事实层面存在一定的模糊性,要想全面、准确地还原事件本身,存在很大的挑战。但纵观事件的发展脉络,事件本身就很丰富地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从外围了解情况时,作者葛佳男把每一个愿意发声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主人公,而非仅仅将其作为功能性角色。她在努力去理解这个“人”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们跟陶崇园的关系,他们怎么看待这件事,他们在整个事件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在这样的维度下,作者发现了解释“事情如何发生的”不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不过大部分人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好的非虚构内容,意味着人们从中更能理解他人、理解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调查性报道囿于各种原因日渐式微的同时,非虚构作品以自身的艰难努力,对公共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
这种拓展一方面通过作者的作品把对主人公的深刻理解传达给用户,在多元化的环境里完成人与人的连接,促成个人与他人、某个群体与其他群体从了解到理解;另一方面,也让越来越原子化的个体在尊重个性的同时,发现共性、产生共情甚至寻求共识,塑造信息传播语境下的命运共同体。大家一起借助优质的非虚构作品,生动地感知真实世界里共同的生存困境或未来出路,也能带着更大的包容心理解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所谓故事性,是指非虚构写作的本质就是要通过对真实故事的讲述,用事实的力量去吸引、辐射或者说服别人。
故事性来自人物或事件的冲突性,即人在处理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时产生的张力,也来自叙事者自己在表述事实时的语言张力,还有被对人性的揭露所激发出来的价值和审美层面的冲突,这些内容是超越具体事件和技法层面的,并且容易和用户产生碰撞。
冲突性包括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在《谷雨实验室》推送的文章《龙泉寺高知出家人的母亲们》中,故事主人公是高知群体,却选择了出家,这个行为本身存在着强烈的内在冲突。他们的母亲既是事件的亲历者也是儿子生活的旁观者,同时自身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儿子与母亲的沟通、碰撞是第一层的外在冲突,而在更大层面上,出家的选择与世俗的标准又发生了更大的碰撞。这几层冲突与碰撞交织在一起,故事的元素不仅足够丰富,而且也具备了足够的延展性和多义性。这种立体化的复杂呈现,会引发读者的情绪共鸣和深入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猎奇层面。
所谓时代性,就是选题的重要性、呈现方式和话语风格要符合当下的语境,反映时代特征,契合用户当下的需求并挖掘潜在的需求。贯穿在“谷雨”日常业务实践中的有两个词——同构、共振。即选题覆盖的领域要与社会同构,比如在城镇化、老龄化进程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在互联网越来越渗透进生活,用户群体越来越年轻、越来越下沉的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对乡村和城市、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关注,在结构上所占的比率要相对匹配;虽然非虚构作品的选题因为追求深度和尽可能多的细节而不得不耗时太长,团队也会要求选题介入的时间与现实事件的发展尽量同步,对关注的议题尽量有自己独特的角度,但也要与社会关注的焦点尽量同频共振。优质的内容可以不迎合用户,但必须得关心用户的需求。
在当前网络环境下,用户遍布各线城市和村镇,他们对善恶、是非、美丑的理解是复杂多元的。好作品不仅呈现给用户事件本身,还要延展到非常明确的时代性,促使人们对一件事情形成多角度的理解。在《谷雨实验室》的文章《卷入女儿耽美举报案的武大教授》中,作者袁琳所讲述的故事包含了多重势力的对立,以及各自对善与恶的理解。尽管事件还在进展中,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有定论,但“谷雨”团队在讨论这个选题时,很快断定这是一个最新类型的选题。除了可以对事情本身进行讨论,还可以挖掘其延展性,它实际展现的是多重势力的对立,呈现出很多的对立面:二次元和三次元之间的对立,校园内的权力与校园之外的权力的交换。“谷雨”并没有像同行那样操作,聚焦关于具体法律问题的讨论,而是在更大层面上,让二次元世界和三次元世界产生对话,让故事的表达处在一种高度紧张的冲突中。
我们希望我们的切入视角能引人更深入地思考:在现实与虚拟越来越交互衍生的信息世界,我们的生活是由圈子组成的,圈子和圈子之间逐渐形成坚实的壁垒,人们分享着不同的语言习惯、话语规则和权力结构。在这个选题中,我们讲述的是一个逐渐走向失控的故事。作者从这些圈子的边缘出发,去逐渐理解那些壁垒和各种权力交织的世界。这个故事的丰富性,使我们能够站立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打开一个窗口,尝试着去理解在打破不同圈子的界限时会发生什么。
该文章点赞最多的一条读者留言说:“事情发展到现在,或许真的无关乎‘耽美’这类话题的刻板印象标签,而在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做到以人为基础去尊重彼此。”
“谷雨”始终强调,一个好选题应该符合时代的要求。作者和编辑都站在当下的坐标里,去理解当下人的情感、所思所想和生活方式。2019年1月,《谷雨实验室》推出《大厂程序员的老实人生结束了》。事件背景是2018年年底,特别是最后一个月,大量互联网公司开始裁员。因为涉及年终奖考核问题,很多媒体都关注到这个现象。“谷雨”的编辑和作者在做这篇深度报道的文章前,看了一些同行的稿子,觉得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切入角度,最后锁定标签性一直比较强的程序员群体。这是因为程序员是整个互联网的大基础,他们被裁员能够反映此次潮流的特殊之处——互联网公司的创业从风口到了一个新关口。这个群体的命运起伏是与整个互联网行业最息息相关的。最终确定作者姚胤米以他们作为切入点来书写这一次的裁员风波。编辑金赫在处理这个选题时,并不仅仅将裁员作为一个孤立事件,只是提供信息,而是更看重故事本身的质感——故事之中人的冲突、时代的冲突,思考其中是否有值得挖掘的当代情感和值得讨论的东西。比如,一直在人们印象中作为符号存在的程序员群体,其实象征着一种稳定的、机械的人生,符合过去几年主导科学圈的叙事。但实际上仅止于此吗?这种稳定能够持续下去吗?直到这个寒冬来临,我们发现,原来大家都是局中人。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未来能期待什么?大厂程序员的故事可以给人很多启发,最终这也成为这篇稿子能够很好地传播的关键。
(二)选题执行:点、线、面上都做到稳、准、狠
“谷雨”除了内部作者,还有大量外部作者,以及故事硬核这样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团队。如何保证不同作者的选题趣味和文本质量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团队内外都在不断地尝试和调适。
在当下几家最主要的非虚构内容生产阵地里,无一例外都是大编辑模式。作者在一线采访和写作中有充分的自由度,但编辑需要对成品的质量把关、负责。在“谷雨”,编辑更像一个内容产品经理,自始至终需要把控整个流程。针对选题的取舍、操作路径和文本故事的走向,“谷雨”要求编辑必须和作者进行充分、及时的沟通。
一旦选题确定便开始操作。作者在见访谈对象之前必须做大量功课,准备资料,列出提纲,确定访谈问题的优先级。操作《大厂程序员的老实人生结束了》时,编辑部要求作者首先对互联网裁员潮有相对充分的了解,重点关注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然后再根据程序员在公司和具体产品中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去找更微观的切入点。在切入点上怎样寻找访谈对象、怎样去突破,每个作者有不同的办法,互联网时代的写作者比前辈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有社交媒体的帮助。比如在寻找程序员时,作者姚胤米通过陌陌、知乎、微博等方式,广撒网寻找访谈对象,一边等待对方回复,一边继续做功课准备资料。确定访谈对象之后,因为还不知道谁会成为故事的主角,所以要对每人进行无差别的访谈。见了几个人之后,主角会逐渐地浮现。这个角色能够提供的故事细节等信息、能够给出的个人感受,必须跟故事最终的框架最贴近,一定是最能够服务于整个故事核心的那个存在。其他人的故事,则围绕核心故事做有效和有益的补充。而编辑和作者对文章框架的搭建过程,其实就是逐步寻找和最终确认文章主角的过程。
这也是非虚构作品的典型操作方式:在面上建好坐标系,确定要表达的内容在大背景里的位置感;在线上定明方向,确立一个相对清晰的推进思路,并预判一些不确定性,留下容错空间;在点上找准切入口,通过丰富的细节获取,确证素材是否能够支撑叙事的逻辑和框架。一旦发现有较大出入,就及时调整方向,纠偏并确立新的表达路径,以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或者往死胡同里越走越深。非虚构作品操作过程中非常强调编采及时交流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在此。大量的访谈最后需要大体量地呈现,必须在点、线、面上都做到稳、准、狠,而最准确的语言自然也是最生动的,最稳定的逻辑框架和叙事视角有助于更立体的表达。
在同一个社会现象、同一个热点事件里,非虚构作品的独到与诱人之处在于:在一个个点上,通过细节的捕捉,确定理解事实的入口,重建叙事的时空代入感;在线上,理清具体的脉络和细微的感受,将对事件的认知和思考推向纵深;在面上,注重层次感,注重主题表达时的纵横延展。GQ报道的文章《乔任梁的半途人生》,非常细节化地还原了乔任梁自杀之前做过的事情,具体到他是从二楼什么地方走下来,做了什么事情,点了一份外卖,里面有哪些菜,他吃了几口。这些细节看似细碎而不重要,但被放在具体的时间节点上就会显得非常重要,能让读者感觉到这个事情正在发生,进而把读者带入事件发生的情境。有时候,正是细节激活了读者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构成了一篇优秀非虚构作品的穿透力和生命力。而在文章《陶崇园:被遮蔽与被损害的》的具体操作中,从事实层面的信息增量来看,作者葛佳男并没有拿到有关事件更多的证据和信息,来确证一些更具体的事情或披露一些大家未知的内幕。很多愿意发声的学生,讲述的也是已经被媒体报道过的事情。但从非虚构作品角度的信息增量来看,作者清晰地还原了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这粗看起来与此前的报道相似,但细究起来则有一些具体而微妙的差别。比如采访到的内容都是老师让学生给他按摩,去他家里做训练。但是当具体的人讲,老师叫他到家里时是怎么跟他讲的;他当时是什么心态;他以为这个事情会如何进行;当他真的到了老师家时,老师是怎样让他进行这件事情的;在给老师按摩每一个部位时他自己的心理有什么样的变化;他出于自己的学生身份和师生关系,如何消化自己的内心变化,并且积极应对这个事情……这些细节描写会让读者清楚地知道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和读者只知道发生了什么相比,上述描写会让读者对整个事情有截然不同的认知。
而在文章《中产从此难续租》中,话题虽然是讲2018年夏秋之际北京房租突然暴涨后,租房的年轻人面临着突如其来的生活压力大增,编辑和作者在处理这些群体故事时,不仅停留在租房本身,而是从租房延展到一群人的生活方式。这群人原本以为可以长期在北京租房生活,并以此为基础,规划自己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人生,但现在,这个规划的根基不存在了。房租上涨,表面上是大家的生活支出很直观、很明显地增加,但内里更深层的逻辑则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被打破了。原本有序的秩序和情感被打乱后,读者很容易被文章内容触动,在外界信息的刺激下,产生碰撞和共鸣。
信息的生产传播是一个生产者编码和消费者解码的过程,尤其是体量大的非虚构内容,需要占用用户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尤其考验其耐心。生产者只有在具体的点、线、面上下功夫,用心编织出信息绵密而节奏缓急有度的内容,才能把用户留下来。一旦留下来,作者的苦心不仅会被受众感知,同时,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也会唤醒他们的感知能力、好奇心和耐心。
三.新媒体环境下非虚构内容的挑战
(一)传播情境变化下既有技术和规范失效
在传统媒体时代,篇幅长、体量大的非虚构作品传播终端主要是报纸、杂志版面和电脑屏幕上的网络页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非虚构作品的传播主阵地逐渐转向了微信公众号,辅助阵地是各种新闻资讯客户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终端都是手机屏幕。更强大的传播渠道,让非虚构作品继续验证着自己极具穿透性的影响力。
阅读场景或者说信息消费场景的大转场,也渐渐使内容生产、在运作规则不得不转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信息的获取和使用,很多时候是在手机上一划而过,继续看或者不看的切换,也就是在几秒之间决定的。传播情境的变化,会导致一些既有的技术和规范失效。
生产者在编码时的精心,会在轻阅读、快消费的使用者解码时遇到挑战,一方没有耐心去感受和理解另一方的良苦用心。谷雨工作室曾经推出有关某高校学生坠楼的近万字文章,主要信息来自学生方的家人、朋友和同学,校方工作人员只是做了简短回应。为了平衡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作者和编辑尽量采用在传统媒体时期常用的处理手法,努力做到客观和准确,期望促成人们对事件本身有全面、理性的认知,对悲剧本身有深入的反思,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但文章推送后,留言和评论几乎是非理性的一边倒。团队事后在业务例会上复盘时认为,大量用户不像报纸、杂志的读者一样有耐心把版面上的每一个字认真读完,去领会字里行间的细微表达,而文章中一旦有信息点失衡或者有容易爆发的情绪点,都会被互联网场域放大,这意味着传统的职业操作规范转移到一个新的场景后遇到了新的挑战。谷雨工作室另一个栏目推送了一篇有关年轻人生育话题的文章,其阅读量远不如预期。在推送后不久,编辑拿起手机查看时便发现,文章前少半部分是介绍日本、韩国的情况,后面绝大部分是中国的情况,在电脑上编辑时,面对大屏幕逐字逐句地仔细琢磨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打开手机在微信公众号上看的时候,手机刷过前三屏,还都是两个邻国的情况。尽管以传统的标准来看文章质量不错,而且后半部分与用户的相关性也很强,但用户没有耐心等待。文章阅读量不高,阅读完成比也不好。
“如果一篇稿子花了那么大的精力,没有被更多人看见,只有几千阅读量的时候,是让人觉得很难受的事情。”在谷雨工作室组织的“非虚构创作论坛”上,《人物》杂志兼《每日人物》主编张寒曾这样说。内容生产运营团队很大的负担来源于争夺“被看见”的压力,人们的碎片时间正被各种视频和“鸡汤”文章所切割,大家需要从成千上万的公众号中突围出来,需要被看见。
(二)基于互联网逻辑的优化尝试
当然,一篇优质内容得不到相应的广泛传播,质量没能在流量上得到体现,不能只是遗憾,而是需要去优化。在谷雨工作室,优化的方式是需要按照互联网逻辑实现的。
首先,内容产品必须尽力从需求上去匹配用户。在移动互联网用户不断下沉和年轻化的背景下,“谷雨”要求选题年轻化、未来化,在关注和记录中国当下变化的同时,期待能获得更多活跃的年轻用户,并与他们产生连接。《谷雨实验室》2018年在北京房租大幅增加的背景下推送的文章《中产从此难续租》,讲述一线城市上班族的租房故事,微信阅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90万次。文章记录和描写的年轻群体的生存状态,使用户感同身受并引起了广泛共鸣,仅仅基于北京本地人的留言就再生产出了一篇新的文章。能够观照人和时代的情感,是非虚构作品的核心,也是通常意义上一篇好文章的价值所在。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年轻人的生存、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群体的分化也会越来越明显,并构建出越来越多充满生活元气的领域。他们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所关注和表达的对象,成为内容生产的素材和源头。这种互为因果的相互塑造、往复衍生的状态,在信息时代被放大,也让非虚构作品的主题表达更有层次感和复杂性,可挖掘的空间变大而且更立体。这些选题除了具备最基本的公共性、故事性和时代性,还更多地强调亲近性。《谷雨实验室》发布的文章《终身难愈:没躲过疫苗后遗症的孩子们》,结合社会新闻热点,作者在有限的操作时间里,与几位疫苗后遗症儿童的家长深入交流,记录下他们的故事,这些故事触及了用户的情绪敏感点,激活了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力,阅读量自然也不低。
其次,内容产品需要从技术上去满足进而培养用户需求。新媒体时代,社会结构、人际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便捷,用户既可以主动搜索,也可以等待被动投喂。这样的信息环境,会让人感觉更舒适,而不是更警醒;认知更钝感,而不是更敏锐。这就是海德格尔曾经描述过的技术对人的摆置,也就是什克洛夫斯基所说的知觉的“自动化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真实生活的感觉自然也就从中脱落了。非虚构作品要做的,就是把一个好故事尽可能精彩地呈现出来,推给喜欢它的受众。这个过程是一个翻译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技巧和技术上不断尝试和更新的过程。
事实上,“谷雨”也采用了多种最新的叙事技巧,它们不属于经典的特稿模式。比如《天才球员董方卓的残酷答案》,文章中有一大段文字运用的是自由间接引语,这种表达提升了话语的效率,同时又技巧性地使作者、讲述者和读者之间产生对话,叠加了生活的经验,使文本产生一种穿越感。而在《我的太太得了产后抑郁》一文中,故事的开篇运用了第二人称写作手法,文中视角不断变化,通过丈夫和妻子两个版本的叙述,激活“产后抑郁症”这个话题。
如今,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非虚构写作,对倒金字塔结构的要求更强烈。既要求长篇文章的看点前置,也要求在故事的表达中更注重技巧、节奏,更注重用户感受,还要求在结尾时有精彩的细节或金句。毕竟能看到最后的用户一定是最忠实的或最喜欢的,他们在该作品上花费了比其他人更长的时间、更多的注意力,因此要让他们在离开时有所收获、觉得值得甚至心满意足。所以,结尾不能仓促,要有记忆点。如果说非虚构作品是互联网世界里的一款产品,那么用产品逻辑的话来说,生产运营者需要让自己的产品界面更友好。
最后,内容产品需要从形式上适应用户需求。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更愿意观看图片、视频等更直观的内容时,真相和故事也可以通过这些内容载体被认识到。“谷雨”作为国内较早尝试融合报道的团队,在PC端作为主要的传播终端时,也曾在同一篇报道里融入文字、图片、视频、数据等各种呈现形式,尽量让内容更丰富。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手机成为主要终端,算法和分发技术成为新的热词。“谷雨”依旧希望生产的内容能通过不同的形式触达用户。谷雨工作室旗下除了《谷雨实验室》,还有《谷雨影像》《谷雨数据》等二级品牌,对融合报道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变化——融合的目的不是在同一个报道里让样态或形态更多,让体量变大,这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还是传统的作者或作品的角度,而未能顾及受众的感受,毕竟依靠手机快速消费内容并且很容易被其他信息打断的受众,很难有耐心付出与作品体量相适应的精力;融合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从用户或者传播的角度出发,提高内容的传播效率,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节省用户的时间成本。
如今,“谷雨”依旧在尝试通过图片、纪录片、纪实短视频和数据等形式,互相配合、全面深入地讲述同一个主题故事,但是图文部分只会发在《谷雨实验室》,视频部分只会发在谷雨影像,数据部分只会发在《谷雨数据》,然后通过平台的分发技术,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推送给对不同内容形式最有需求的用户。
(三)有关非虚构行业的思考
时至今日,已毋庸讳言,非虚构内容领域的前一代领先者已经陆续退隐甚或离去。他们所创新的创作技术,已经开始显现流于套路的趋势,千篇一律的细节描写和文章架构,模糊化了非虚构创作本身应有的多面性和穿透力,也带来了读者的阅读疲劳。在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内容的消费也在升级。非虚构内容生产必须要不断在形式和内容上推陈出新,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但非虚构内容创作是个门槛较高的行业,正如分管谷雨工作室的腾讯网副总编杨瑞春指出的,非虚构内容生产不仅要求作者有好文笔,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好奇心和行动力。有些有时间长度的题材,还要求作者对社会环境有密切关注、深入体察,对历史和现实有深厚的认知。内容终归是作者对世界的接触、理解、认知与呈现,文字表达能力只是基础,作者与外部世界的交流、理解与共情能力,才是最终的“天花板”。显然,能掌握这些方法、积累足够知识的年轻人,还有比非虚构内容行业更好、更有诱惑的去处。
这个原本需要足够人力和智力的领域,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是,不断有优秀的人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离去。新进人员虽然也不少,但能够带领他们迅速成长、有一定从业经验和技能的编辑出现断档,这导致大量充满热情的年轻作者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不前,而整个行业非常缺乏后备人才。近几年,在不同机构组织的与非虚构内容有关的论坛或会议上,能被邀请来做分享发言的资深从业者,就是那么几张熟悉的面孔。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大家不辞辛劳地为非虚构内容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行业缺乏优秀的后继之人。非虚构行业要想发展,必须得走出“同温层”,只有更多的人加入并得到成长,才会为行业注入活力,孕育新的可能。
除了质量起伏不定,流量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而要维持一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商业变现、自我供血的能力也是不得不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长远问题。2018年以来,《谷雨实验室》有作品售出改编权,《谷雨数据》《谷雨影像》等的专业能力,也获得不少品牌的关注,并与它们进行了合作。2019年5月,《谷雨影像》推出单集时长10~20分钟的《加油!赶路人》《青潮魂动》等系列纪实视频项目,以更高的内容消费效率顺应互联网受众需求的同时,保持内容调性和媒体属性,并尝试与客户需求连接,探索属于非虚构内容体系内的商业变现渠道,使普遍叫好不叫座的纪实影像逐渐形成一个合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消费生态闭环。但这些做法都还处于尝试阶段。
作为媒体内容中比较特殊的品类,非虚构作品无论是特稿还是纪实影像,其讲故事的独到能力、独特质感及其所意味的价值,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而对传播平台来讲,无论在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非虚构作品既是内容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眼下构建内容壁垒、提升内容质量、塑造内容品牌不得不做的事情。
放眼整个内容行业,内容生产侧正面临政策空间和市场压力的双重约束,但在需求侧,随着用户数量的增长,他们对内容的消费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爆发,这些流量终究需要内容去承载,尤其是一些有价值的注意力更需要投向有价值的优质内容。这对非虚构内容来说,是挑战更是机会。《谷雨实验室》在过去一年推出的不少内容,也印证了这一点。这些触摸到时代脉搏细微搏动的选题,不少取得了成功——不仅流量好,而且获得了金字节奖、谷雨奖、湃客奖等目前最活跃的互联网平台设立的内容类奖项,还带动了《谷雨实验室》的用户增长,形成了一个相对良性的循环。眼下依旧是个优质内容相对稀缺、故事的价值还没有被充分发掘的时代,“谷雨”和同行们进行的这些尝试,仅仅提供了一个小小的样本。
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旧很多,无论如何,正如“谷雨”特别读者、著名导演贾樟柯所说:“在这个变化剧烈的年代,非虚构写作和影像让我们知道自己此时此刻正在怎么活着。”
本文原载《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总第18辑)》,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详情请参考原文。
作者王波系谷雨工作室负责人; 王世宇系谷雨工作室谷雨实验室高级编辑; 宋晓晓系谷雨工作室谷雨影像负责人; 李佳系谷雨工作室谷雨计划负责人; 刘心雨系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