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与行为:理解粉丝圈异质性的两个维度
(一) 粉丝的心理认知特征
布朗芬布伦纳等心理学家从个体认知层面出发,较早研究了敏感性这个学术概念。在对“敏感性”概念的研究基础上,学者们又将其应用于跨文化交流情境,并提出了一个衍生概念一跨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敏感性反映了个人对他者文化的认知倾向性,它主要取决于:(1)个人是在个体主义还是集体主义文化中进行互动的;(2)个人接触到文化差异时所持有的开放态度;(3)个人在不熟悉的文化规范中表现出的行为灵活性。基于以上观点,他们建立了跨文化敏感性量表。笔者认为,跨文化敏感性以及对待他者文化的态度构成了全球化语境下理解粉丝认知特征的重要维度。
(二) 粉丝的行为投入特征
在考察粉丝文化现象时,除了需要关注粉丝主观认知层面的因素外,也要注意到不同粉丝围绕趣缘对象的行为投人强度同样存在差异性。
通过梳理与粉丝分类有关的文献,笔者注意到已经有学者从粉丝行为特征着手来探析粉丝群体的类型差异。由此可知,粉丝的行为特征差异确实反映出粉丝群体的类型分化趋势。
二、粉丝跨文化认知和追星行为的测量
(一)粉丝跨文化认知特征的测量
表1列出了粉丝样本的跨文化敏感性测量结果,从中可见,多数粉丝在跨文化敏感性因子上的得分以及总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同时,由标准差大小判断,不同粉丝的跨文化敏感性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性。
笔者在问卷中还询问了粉丝对迪玛希母国背景的认知状况。初步结果显示,在追星过程中,有较大比例(约90%)的中国粉丝会选择去接触跨国明星的母国社会文化,这也间接说明跨文化粉丝圈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二)粉丝跨文化行为特征的测量
在粉丝行为特征方面,本次调查包含一系列与“跨文化追星”有关的题目,笔者也调查了迪玛希粉丝的消费行为强度。表2显示了粉丝样本的消费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为便于后面的分析,笔者继续使用因子分析法,将跨文化敏感性(总分)、对哈萨克斯坦社会文化的认知程度、跨文化追星指数、现场演唱会参与和实体专辑消费情况等五个指标予以降维处理,表3为因子分析结果。这些数据表明,对关涉粉丝认知和行为特征的五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是比较合理的。
三、粉丝圈分化模式的聚类分析结果
上文已经对粉丝的跨文化认知和行为特征进行了操作化测量。以此为基础,运用聚类分析法(cluster analysis)进一步探究跨文化粉丝社群的分化特征。表4为聚类分析的统计结果。
通过观察表4数据可知,迪玛希粉丝圈占比最多的一类是隐遁型粉丝(44.2%),其次是常规参与型粉丝(27.6%)和文化包容型粉丝(20.8%),占比最少的则是跨文化参与型粉丝(仅有7.4%)。这四种粉丝类型集中体现出粉丝圈异质性的构成特征。
四、粉丝认知倾向与行为模式的现实表征
结合“认知-行为”分析框架以及网络民族志观察所获取的质性资料,笔者总结了四种类型粉丝的认知倾向与行为模式在现实中的具体表征。
(一)跨文化参与型粉丝
迪玛希的中国粉丝圈就是一个跨文化社群,粉丝所喜爱与消费的偶像来自哈萨克斯坦。跨文化参与型粉丝往往承担着“资源搬运”的日常工作,他(她)们的外语水平较高,并且熟练掌握着各种获取偶像信息的媒介渠道,除各类国内媒介渠道外,还包括各大国外社交网站(Instagram、Facebook),以及来自国外媒体的新闻报道。他(她)们会主动参加迪玛希的各类线上、线下活动,并积极购买迪玛希的音乐专辑。出于对迪玛希的喜爱,他(她)们会主动搜寻和了解更多哈萨克斯坦的历史、风俗和文化。此外,他(她)们通常会加入国际粉丝群组,并积极寻求与外国粉丝的交流与合作,因而结识了许多外国粉丝朋友;在与文化他者交流的时候,他(她)们也始终保持着一种求同存异的态度。部分跨文化参与型粉丝还会借机向那些喜爱迪玛希的外国粉丝传播中国文化。由此可见,尽管跨文化参与型粉丝在整个粉丝圈中占比最小(本研究中仅占7.4%),但他(她)们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推动跨文化粉丝圈中不同文化背景的粉丝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互动,甚至能够对本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二)常规参与型粉丝
这一类型表现为一些追星投人程度较高,但跨文化认知和交际能力较弱的粉丝。这类中国粉丝在跨国追星的过程中也会与外国粉丝产生各种类型的接触与交流,但是由于他(她)们的跨文化敏感性程度较低,难以保持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粉丝群体之间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因而导致最初的接触与交流逐渐演变为摩擦和冲突。久而久之,这类中国粉丝便不再喜欢与那些跟自己有着文化差异的外国粉丝交往,并把他(她)们视为相对于中国粉丝的“外群体”,进而形成一种清晰甚至极化的“我群”和“他群”的边界意识。从本质上来说,他(她)们是持有“本民族优越感”的一类粉丝,例如他(她)们日常称呼哈萨克斯坦为“土哈”和“他哈”,并认为我群的粉丝文化理应成为他国粉丝学习和效仿的对象。
(三)文化包容型粉丝
出于对偶像迪玛希的迷恋和崇拜,文化包容型粉丝通常会对其母国哈萨克斯坦的文化和习俗产生爱屋及乌式的兴趣;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比如时间和收入的限制,他(她)们无法展开深度的跨文化追星实践,因而这些主观意愿很少被转化为实际行动。从本质上来说,这类粉丝主观上产生的跨文化学习和交流的意愿与动机来源于他(她)们对更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偶像的渴望,而非出于对异国文化本身的浓厚兴趣。然而,由于这类粉丝的跨文化敏感度普遍较高,他(她)们在跨文化追星的过程中能够尊重和包容文化差异,能够平等地对待文化他者,并从他者出发来思考问题。
(四)隐遁型粉丝
这类粉丝属于跨文化追星投人度和跨文化敏感性都比较低的粉丝。他(她)们的追星行为也是比较简单的。在跨文化认知方面,这类粉丝并不会因为喜欢一位哈萨克斯坦明星而产生结交外国粉丝朋友、了解哈萨克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行动,因为他(她)们认为这些行为既无必要,也不影响自己对偶像的喜爱。然而,由于这类粉丝的跨文化敏感性普遍较低,他(她)们在与文化他者有限的接触过程中(主要是被动的间接的接触),很容易受到粉丝圈中一些与文化他者相关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进而导致他(她)们对文化他者形成刻板印象和排斥心理。由此可见,对于隐遁型粉丝而言,文化接触并不一定能带来“文化理解”,反而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文化误解”。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针对粉丝社群的类型学分析表明,不同粉丝个体在跨文化追星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实践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检验不同类型粉丝的跨文化特征以及他(她)们与异国偶像或其他跨国流行文化产品之间的关系。媒介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粉丝圈彰显出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跨文化互动体系,本研究为进一步从跨文化认知与行为的视角来理解和诠释粉丝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
作者简介:
侯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讲师。
本次推送为内容摘编,全文可在“中国知网”查看,注释与参考文献从略,如需查看或引用原文,请参考如下信息:
侯雨. 跨文化粉丝圈分化模式的类型学探究——基于迪玛希粉丝社群的实证分析[M].单波.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二辑).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149-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