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创新研究》(第1辑)已于2021年7月出版。该集刊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深深扎根中国传播创新实践,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
本辑由热点研究、专题研究、乡村传播研究、智能传播研究和附录五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分分析了2020年传播创新研究现状。中心公众号将陆续对集刊中文章或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推送。
本次推送《卫星新闻新探索——基于新华社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作者李梦婷。(推送为缩略版本,全文请查阅刊物)
2019年初,新华社开始系统化、规模化地将卫星技术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是国内首家将新闻和卫星进行深度跨界融合的新闻媒体。经过两年探索,团队在卫星数据采集、处理及新闻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卫星技术已被应用在主题新闻、突发新闻、调查新闻等新闻报道领域,逐渐成为记者的报道工具,是记者的新闻发现力在太空的延伸。
一、卫星新闻国内外发展总体概况
西方媒体将卫星技术应用到新闻领域的实践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1986年美国广播公司( 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 ABC)使用 法国地球观测系统卫星(Systeme Probatoired’ Observation de la Terre, SPOT) 热红外影像, 报道了切尔诺贝利核反应堆爆炸事故。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充、供应商产能提升与服务应用的细分和成熟, 国际卫星图像产业已经在产业规模、产品供应、优质服务以及跨领域协作等方面呈现不断进化的趋势。
国内,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积极探索遥感影像在主题新闻、调查新闻、突发新闻、日常新闻等方面的应用。《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卫星遥感影像,展现中国34个省区市的特点和历史变迁, 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太空见证历史! “最高机位” 瞰阅兵》是卫星遥感应用史上第一次对阅兵现场进行实时成像报道,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使用卫星实时拍摄重大新闻事件。
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实施,中国商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正在迅猛发展。数据应用成效显著,卫星遥感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已经成为遥感卫星、对地观测数据和技术的出口国,为国际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数据产品和技术服务。
二、卫星技术应用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
卫星分为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目前,新闻报道中多用遥感卫星。遥感可以理解为遥远的感知,原理是电磁波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其载有物体的有关信息;对电磁波敏感的遥感器接收载有信息的电磁波,得到含有信息的遥感数据;再经过处理,反演和解译出物体所含的信息。遥感卫星已被应用在农业、林业、海洋、环境监测、灾害管理、气象监测等领域,这些应用被“迁移”到新闻报道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卫星视角“站得高,看得远”,能打破国内、国外的空间界限,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界限,带来与众不同的新闻视角
随着技术的进步, 新闻记者开始运用摄像机、 航拍无人机等工具拍摄新闻现场,创新新闻视觉表现形式,但这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高度有限,拍摄空间范围有限;二是记者需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拍摄。
相比之下,卫星轨道高、飞行速度快,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观测幅宽可达数千米甚至上千千米,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 探测到地面遥感和航空遥感所不能涉及的区域。目前,中国民用卫星最高分辨率是0.5米, 这意味着从太空上能分辨出离地面0.5米的物体,这已能满足新闻报道需求。
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揭开了人类卫星发展的序幕。如今,世界各国发射的遥感卫星数量剧增,卫星技术发展迅猛。有了卫星的“加持”, 记者能打破国内、国外的空间界限,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界限, 通过卫星查看全球新闻现场及历史影像,丰富报道内容。
(二)卫星能到达人无法到达的区域,第一时间呈现新闻现场
在日常采访中,记者需要到偏僻地方进行采访。出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原因,记者需耗时耗力。但是,卫星不受地形影响,它能长时间监测一个地方的变化,全方位呈现一线情况, 能为记者提供有效信息,辅助记者开展采访工作。
(三)卫星数据分析能拓展新闻报道深度
有的新闻报道需要数据支撑内容,遥感卫星除了成像外,其数据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可提取区域分布、植被长势、夜光指数、热力分布等信息。记者将采访信息与遥感数据信息相结合,能够加大报道力度、丰富报道内容、延展报道空间,这对调查记者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四)卫星视角带给受众新体验,让科普更容易
卫星新闻将新闻视角放大到太空,提供了更宏观、更震撼、更深入的新闻视角。卫星新闻推出以来,收到了很多受众的评论,他们称“从未想过新闻还能这么玩,卫星视角这么酷炫”。
此外,卫星新闻还起到了科普的作用。高科技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经常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何做好科普是令很多科研工作者头疼的问题,讲专业了,担心受众听不懂;讲通俗了,又可能无法解释科学原理,但新闻就是面对大众的产品,记者做科普有天然优势。记者将科技内容进行专业层面降维处理,将新闻内容进行科技层面升维处理,通过“一降一升”,受众能很轻松地了解卫星是什么,卫星能与我们生活的哪些内容结合起来等。
三、卫星技术在不同新闻体裁中的应用
如今,近百篇卫星新闻报道证实,卫星在主题新闻、突发新闻、调查新闻、数据新闻以及新闻互动产品等新闻领域里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主题新闻:从太空视角展现中国力量
2019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推出《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报道, 总浏览量40亿次+ ,形成“刷屏”效应。该系列报道是新华社首次大规模将遥感卫星影像运用到新闻报道中,打造了“科技+新闻”的媒体融合发展典范,具有代表意义。
要对新闻、卫星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进行跨界融合,必须要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报道、平台、人才的深度融合。为此,2019年5月至9 月,团队耗时4个月对卫星新闻的新闻立意、数据处理、视觉呈现进行了系列探索。
在新闻立意上,采用“一省一脉络,一地一经纬” 的方式,团队梳理了祖国各地的地理、人文、历史特色,结合卫星视角和地面视角,展现祖国的锦绣河山、雄伟建筑、辉煌成就。例如,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特征通过卫星图像上“畺”字形标识显现无疑;连接武汉三镇的10座长江大桥在卫星图像上依次闪亮,结合航拍镜头气势恢宏;安徽采用从太空到黄山迎客松、从太空到宏村一镜到底的镜头体现“山水人文”特色,展现徽风皖韵。
在数据处理上,以人才融合带动专业融合,联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单位,调取我国历史卫星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视觉处理, 与新闻点进行深度融合。
在视觉呈现上,结合卫星视角、航拍视角、地面视角,对视频素材进行甄选、拼接、编组、特效。《60万米高空看中国》系列报道最具特色的就是从太空贯穿至地面的“一镜到底”, 大气磅礴,唯美震撼,为广大受众献上 一场视觉盛宴(见图1)。同时, 每篇报道都选用节奏感强、代入感足的背景音乐,配以富有科技感的音效,在不同桥段叠加不同的特效声,如贵州西江千户苗寨的天籁人声,“天眼”捕捉到的宇宙“心跳”等,给人视觉、听觉上的全方位冲击,引发情感共鸣。
图1
在此基础上,团队不断拓展卫星在主题报道中的空间。2020年两会期间,团队联合甘肃分社、青海分社、云南分社发出的主题为 “穿越”的系列卫星脱贫报道是新华社首次通过卫星视角报道脱贫故事,采用特写人物故事+卫星图解+微纪录片的报道方式深度展现我国近年来的脱贫成就,通过多重视角给出中国何以脱贫的答案。
卫星的优势是能通过高空视角一览地理地质特征。例如,在《卫星图鉴故事|修路老汉“穿越” 记》中,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65岁农民张登普,上半辈子住在山窝里,暴雨来袭,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就会被冲垮。从卫星看张登普老家,地表山峦入海,一片焦黄红褐,一条条被雨水冲刷、山洪撕开的沟壑就像干瘦的肋骨,将一个个坐落在陡坡、悬崖边的小山村牢牢“裹”住。
因为国家易地搬迁政策,张登普的生活发生了“穿越式”的改变。从2017年开始,国家在积石山县投入巨资,将生活在偏远山村、灾害多发、不宜人居等地区的1148户群众搬出深山。其中,包括张登普在内的18户群众搬到了县城安置小区。从卫星视角俯瞰,搬到县城的原因一目了然。积石山县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如同夹在两山间的狭长绿洲。卫星记录了县城近年来的变化,高楼建起,区域扩大。山上村民们的陆续迁入,让这里成为全县境内最具活力的希望之地。
通过张登普旧家、新家的卫星图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到张登普生存环境的变化。此时,两张卫星图就能代替“千言万语”,让人真切感受到张登普一家生存环境的变化,了解到国家扶贫政策给个体带来的巨大变化,使这篇报道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
同时, 团队还推出《卫星微纪录片|穿越》短视频, 进一步创新了新闻故事讲述方式、视觉呈现方式。该视频以微纪录片的方式,用新华社记者自述的方式,讲述大时代背景下三位农民脱贫的故事。视频以天、地、人三重视角, 用太空影像展现主人公易地搬迁前后的地理环境变化,用地面特写镜头展现搬迁前生存环境的恶劣,用主人公朴实的语言讲述生活的改变,多重叠合带来震撼感受。有网友评论“仅看前后对比卫星图就足够震撼,都快看哭了”。
(二)突发新闻:突破时空限制,第一时间还原第一现场
随着报道的深入,团队发现,卫星在突发新闻领域也有很大应用空间。像火灾、洪灾、爆炸等发生在地表上的突发事件,卫星能跨越“ 千山万水”,捕捉到第一现场画面。
例如,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2020年8月4日傍晚发生剧烈爆炸。爆炸发生后,出于爆炸区域危险、航拍高度有限等原因,爆炸区域面积、 波及范围等信息依旧未知。团队联系相关单位,了解卫星过境贝鲁特港口的时间,试图通过高空宏观视角还原贝鲁特港口大爆炸第一现场。北京时间8月5日下午五点, 团队拿到爆炸现场卫星影像, 发出了《卫星拍到黎巴嫩大爆炸现场!核心区被炸出深坑》报道。通过卫星影像能看到,核心爆炸区域散发着烟雾,有区域被炸出深坑,海水倒灌覆盖地基,爆炸点北部紧靠岸边停靠的船只被推离港口,港口附近约20个白色屋顶的建筑被损毁,现场满目疮痍。报道发出后引起强烈反响,这突破了空间限制,使身处北京的编辑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国际突发新闻事件,及时进行报道。
此外,在2020年的南方洪灾报道中,卫星也发挥了很大的优势。在《洪水来袭,鄱阳湖区的稻子咋救?用卫星一看,一目了然!》报道中,团队调取最新卫星数据发现,洪水导致鄱阳湖周边不少地方被淹,其中包括大片的农田。从鄱阳县昌洲乡的卫星影像可以看到,这个江中岛上大片规整的农田“消失”了。卫星影像直接显示出洪水淹没了哪些农田,为抢险救灾提供了依据。
除了遥感卫星外,团队还使用北斗卫星报道洪灾,发出《抗洪新“战术”!受灾点三维“CT”了解一下》报道。2020年7月21日,恩施屯堡乡马者村发生山体滑坡,并在清江上游形成堰塞湖。搭载特殊装备的无人机、无人艇,结合北斗定位技术,上下协同,快速获得水上、水下一体化三维数据,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了对灾害点的三维“CT”检查,为后期救灾提供了精准数据。通过三维立体图片,受灾区域一目了然, 记者配以简单图说就能还原一线情况。
(三)调查新闻:“天眼”取证,数据助力拓展报道深度
在调查新闻中,记者往往需要抵达核心区域调取核心数据。卫星可成为记者的取证工具,抵达记者难以到达的地方,捕捉记者难以获取的信息,使报道更具深度和说服力。
在对我国某内陆咸水湖变干涸的报道上,团队调取该湖近40年来的变化,通过专业技术手段提取湖水变化面积、区域。卫星数据充分说明,湖面面积近些年来逐渐缩减,湖面周边喷灌圈大幅度扩大,对水源造成影响。此时,卫星就相当于是记者的取证工具,解决了记者难以获取历史照片、难以找到关键人物真实讲述以往情况的问题。
同时,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将多个新源信息和卫星数据进行叠加,直观且深入地讲述湖水干涸背后的原因。该报道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此外,在违规建筑、水源污染、古迹破坏等调查新闻上,记者调取卫星数据就可提前掌握相关线索,有针对性地深入一线进行采访,发出经得起推敲的优质调查新闻报道。
(四)数据新闻:挖掘卫星数据优势,客观呈现新闻事实
结合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主题背景,团队在2020年12月30日发出《卫星物联网新闻|“胡焕庸线”以西为何越变越亮?》报 道,该报道在此前应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深度应用卫星夜光数据,叠加了路网数据、电网数据、互联网数据、经济数据等,实现了新闻+卫星+物联网的跨界深度融合。
1935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发现了隐藏在中国地图上的一条 “神秘线”。这条线不仅划分了我国东南半壁与西北半壁的人口密度,还与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地理的一条重要分界线,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空间的基本格局。这条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是最早由 “大数据”得出的中国人口地理大发现。
“胡焕庸线”西侧经济发展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话题。通过卫星,我们发现“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夜光越变越亮,这间接说明了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
卫星夜光数据显示,2013 ~2020年,“胡焕庸线”以西区域夜光面积增加了约55.3% ,夜光总量增加了约42.7% 。
通过卫星技术提取“胡焕庸线”以西乡级以上道路可发现,2015~2020年,道路长度增加了约64. 38% 。
据电网数据统计,2013~2019年,“胡焕庸线”以西方向覆盖省区的全区域用电量均有所提升。
据淘宝统计,2020年1月1日至12月2日,“胡焕庸线” 以西方向覆盖的区域,有7个省区在淘宝开店的新商家数量同比增幅居全国前十,同比增幅均超过200% 。
2013~2019年,完全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西藏、新疆、宁夏、青海的名义GDP增长率分 别为110.21%、62.64%、46.14%、41.17% 。
除了数据的展现外,该报道还讲述了在新疆沙漠架电线的工人、扶贫车间负责人的故事,用人物故事“剖析”宏观数据,生动展现了西部经济发展给当地人生活带来的改变。接下来, 卫星新闻报道将会更深入地探索卫星数据的内核,形成卫星数据+新闻故事的报道新形势。
(五)新闻互动产品:卫星视角直达C端,新形式互动更有新意
2021年春节,全国多个省区市倡导就地过年。在此背景下,新华社客户端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卫星大拜年” 融媒体互动产品。该策划将新技术与中国传统习俗相结合,以 “新玩法”“新姿势”为报道 “添温度”“增亮点”。
用户使用该功能可定位国内任意一地点,增添祝福对象姓名、祝福语等信息,快速生成一张卫星拜年贺卡(见图2)。地点既可以是日思夜想的家、过往的特殊记忆点,也可以是还未去过的地方,这一功能成为最贴合网民心理的互动点之一。产品通过摸准受众的心理需求,让 “卫星大拜年”成为一种时尚。
图2
该产品主打“卫星拜年”概念,紧抓“最有高度的新年祝福”“天降鸿福”“硬核又温暖”等关键词, 使得报道风格鲜明,易抓人眼球,极大地“激活”了用户参与度。为调动用户参与热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了高清卫星影像资源给点赞量前五的网友。这吸引了众多网友留言评论,语言质朴且充满温情。
活动推出后,全网浏览量超过8000万次,“卫星明信片”请求数量大幅上升,2月10日当天推广效果明显,单日使用次数近8万次,春节期间整体使用次数近14万次。
以往,卫星新闻仅停留在新闻报道层面,此次 “卫星明信片”首次推出面向C端用户的互动产品,这也打破了卫星公司难以直接面对C端用户推出产品的僵局。新闻+卫星技术的跨界破圈,整合了资源,提升了产品创意,将来一定还会发展出新的新闻报道形式。
四、卫星技术应用新闻报道实践的问题与挑战
从全球新闻业来讲,利用卫星图像及其衍生的信息进行多样化的新闻报道仍然处于起步和尝试的阶段,特别是在国内的新闻报道中,应用卫星技术进行多样化融合报道在题材适用、数据挖掘、人才融合等方面都受到一定局限。
(一)题材适用:不是所有新闻都可结合卫星技术
新闻报道的地理范围进一步缩小,卫星技术应用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角度和调查渠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卫星图像都可以直接应用在新闻报道中,卫星图像出现在新闻报道中,这往往需要数据的重新组合以及可视化呈现。因此,需要将新闻报道主题与卫星数据应用进行深度结合,判断哪类主题适合使用卫星技术,不能为了用卫星而用卫星,否则将无法生产出高质量的卫星新闻报道。
(二)数据挖掘:新闻内容与数据分析结合能力有待提高
卫星技术具备的高科技、大数据、算法等特点,为新闻报道提供了很多可能。然而,卫星技术与新闻的融合尚处在不断摸索与尝试的初步阶段,单一卫星图像层面的简单应用难以适应新闻报道在“融合”与“深度”上的双重要求。新华社《卫星物联网新闻 | “胡焕庸线” 以西为何越变越亮?》报道中对夜光、路网、电网以及互联网等数据的综合应用实现了“新闻+ 卫星+物联网”的深度跨界融合,对深入挖掘卫星数据内核,延展卫星视角做出了有益尝试。未来,如何深度挖掘卫星图像的新闻价值,如何在更多维度创新卫星应用视角,拓宽数据来源和信息渠道以呈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仍值得进一步思考。
(三)人才融合:专业壁垒导致跨界融合型人才匮乏
人才是新事物得以发展的基础。卫星与新闻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新闻生产的逻辑,对参与采编过程的人员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从翔实的数据和专业的图像中挖掘独到的新闻价值,如何让信息内容逻辑化,如何培养 “最懂新闻的卫星人和最了解卫星的新闻人” 的跨界融合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人才融合不是简单之事,还需要一个过程。
五、展望:拓展卫星新闻融合深度,让新华社卫星新闻经验可复制
如今,卫星新闻已从“初创”阶段转向“经验可复制”阶段,期待越来越多的新闻单位能够参与进来,挖掘卫星新闻的广阔空间,探索更多的融媒体报道形式。具体而言,今后可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人才培养,打造跨界融合人才
卫星新闻不是卫星和新闻的简单叠加,需要将新闻故事与卫星数据真正结合,进而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或可视化方式来进行呈现。这需要新闻人员加强卫星知识的学习,需要卫星专业人员加强对新闻的理解,双方人员在实践中可逐步达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合作效果, 不断创新报道方式、视觉语言、呈现效果,以人才驱动卫星新闻深入发展。
(二)加强卫星新闻平台建设,让新华社卫星新闻经验可复制
目前,新华社卫星新闻报道还局限在部门内,如何覆盖全社记者乃至全国记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加强平台建设,整合卫星数据资源与卫星领域专业人才,科普卫星技术,让媒体人懂得如何使用卫星技术来报道新闻。此外,还可探索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单位的卫星数据应用场景,开拓新的应用空间。
(三)加强“遥感新闻学”交叉学科发展,进而延伸出更多新闻+技术的新新闻报道形式
目前,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武汉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探索“遥感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业界与学界的互动能为“遥感新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良性互动之下,一定会延展卫星新闻的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从中挖掘出更多跨领域的新闻报道形式,使卫星新闻成为国内新闻+技术领域的领跑者。
本文为缩写版,引文及注释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
引用参考:李梦婷. 卫星新闻新探索——基于新华社相关新闻报道的分析[C]. //单波.传播创新研究,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110-124.
作者简介:李梦婷,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