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学术集刊《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三辑)已出版。中心公众号将对集刊中的文章或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推送,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本次推送的文章是《互联网社区中的易受骗社群:虚假信息与认知失调》。
本文参考社会表征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探讨网络社群中的孤独现象与易受骗问题。当涉及信息(或故意的虚假信息,disinformation)传播时,社交网络催生了一个虚拟社群,本文称之为“易受骗社群”。同时,在网络上获取信息的便利性,使得这些信息具有吸引力,容易被轻信。这导致了在对待网络信息的时候,信念替代了批判性的检验。
在允许匿名的条件下,社交网络上有些信息的来源和可靠性都是未知的,但是社交媒体的可信度似乎越来越高。很多人会对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批评甚至质疑,但却可以不经过任何批判性思考就接受社交网络上的信息,网络中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受众容易上当受骗的倾向导致这一现象的产生。互联网是把我们团结在一起,还是仅仅承载着我们的孤独?社会表征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可以提供一些理论解释。
一、社会表征与认知失调
社会表征理论源于1898年由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提出的“集体表征”,该理论被著名社会学家丹尼斯·乔德莱特(Denise Jodelet)定义如下:“社会表征是知识的一种形式,由社会成员创造和共享,它有一个实际的目标,推动一个社会共同体的成员共同构建一个社会现实。”
为什么会有人盲目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可靠的呢?是什么强化了人们对互联网的信任,在何时这种信任又会被质疑?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这些问题。这一理论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在1957年定义的。该理论指出,当一个人言行不一致时,他可能会感受到一种不愉快的紧张感,为摆脱这种认知失调导致的紧张感,他会采用一种无意识的策略。
通过这两个理论框架,本文提出以下假设:为了避免孤独,互联网用户不惜任何代价采取相关策略以培育社群共享的情绪。接下来本文转向研究互联网使用特征,并以反疫苗接种的宣传来举例。
二、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谷歌是当前最强大的搜索引擎,“在法国和美国,90%的网络搜索使用谷歌”。谷歌的算法可以根据用户之前的搜索记录去匹配其想要的检索结果,这说明其实用户的自由非常有限,搜索选择也是有偏见的。在法国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易受骗者的民主》中,盖拉德·布朗纳(Gerald Bronner)指出,“谷歌上许多主题检索的前30个结果中,有60%到70%的网站都在捍卫信仰,而不是科学”。作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未决定’的人很有可能会受到这种‘信息超市’的结构方式的影响”。虽然谷歌是一个搜索引擎,允许使用者访问各种作者或中介生产的信息,但正如其名称所示,社交媒体的目的是将个人或法人聚集在一起。参与者以作者或传播者的身份生产和分享他们的信息。
在脸书(Facebook)上,信息是通过你关注的“朋友”传递的。他们可能是这些信息的作者,也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或中间人,就像谣言一样,接收到的信息在不知道其来源的情况下被传输给他人。这些匿名的、未经核实的信息就包括谎言、诽谤和诬告。社交网络成为阴谋论发展得最好的地方。
脸书有一个独特的准则,其禁止发布任何裸体的内容,即使来自世界名画,但其对暴力内容反而比较包容。正如维基百科所描述的,“脸书经常成为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和社会辩论的对象。它在公共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它对用户社会生活的影响方式,对个人数据的使用、在传播假新闻中的作用、对减少仇恨言论的责任、对违反自身规则的内容的不作为,或者它的内容监管政策,都经常在新闻中被讨论”。
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用户的心理状态就像看摔跤比赛的观众。20世纪70年代,当职业摔跤在欧洲流行时,笔者选择了这一“体育秀”作为研究课题,并发表了一些论文。作为一场“体育秀”,摔跤比赛就是一个优秀的、拥有良好的教养和公平竞争精神的摔跤运动员与一个常常打破规则、在各方面都很邪恶的对手较量,并且裁判对这些作弊违规行为视而不见。这样的场面是如此沉重,以至于观众无法真正相信比赛的结果,除了粗俗的喜剧或闹剧,也看不到拳台上发生的其他事情。这场秀犹如一场假演出,像戏剧一样经过精心排练,模拟所有状况,以唤起观众真实的情感。
类似的,媒体每天都在证明互联网上有很多不可靠的信息,但这似乎并不影响网民对网络的信任。作家兼剧作家让·克洛德·卡里埃(Jean Claude Carriere)在其《信仰》一书的开篇中写道:“让我们现实一点。经过长期的斗争,信念现在战胜了知识。几乎在世界各地,招募科学家正变得越来越困难。可能除了中国和印度,学生们已经放弃了科学的科目。在任何地方,包括这里,各种各样的信仰都在扩散、强化、诱骗、入侵和攻击我们……在法国,令人惊讶的是,20世纪末的文盲比一百年前更多了。”
接下来,本文转向讨论是什么心理导致人们相信其在互联网上搜寻到的东西,这些东西的哪一部分让他们更愿意相信,他们有多容易上当受骗,以及互联网是如何让用户接受其在网络中找到的信息的。
三、轻信的倾向
前文已经简单提到了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上的一些诱骗的方式。但是,当科学与信仰产生冲突时,还应该评估参与者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痕迹。沃特·夸特罗乔基(Walter Quattrociocchi)等人写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下文会有更多的讨论),探讨疫苗接种与自闭症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发现,在意大利的脸书上,阴谋论倡导者的活跃度是反对者的三倍。阴谋论倡导者的人数并不多,但他们表达意见的频率更高,因此在网络上更为可见,他们有时还会使用不同的假名。然而,信息的数量极为重要,正如马克西姆·德斯·加耶所指出的那样,“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会削弱信息的接收者对于有用和无用信息的辨别能力”。
认知失调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容易轻信互联网上的信息。费斯廷格的田野调查表明,为了避免失调的不适,我们的潜意识会寻找保持连贯性和认知协调的方法。因此,信息越是强化了浏览者的观点,就越容易被接受。发现自己的观点被社会所认同,就如同证明了自己的智力水平。
除此之外,哗众取宠(sensationalism)也可以使人们变得易受骗。很久以前,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黄色报刊的博士论文,这些报纸发表一些空洞但吸引眼球的文章,报道电影或音乐名人的丑闻和私生活。在正规报纸已经失去读者的时候,这些小报的销量相当不错。人们对报纸上平庸的内容不太感兴趣,但对具有挑衅性的报道很感兴趣。这种哗众取宠的方式也出现在网络上,只是稍有不同,即关注内容而不是形式。内容越涉及丑闻、越煽情,它被阅读、记住和分享的机会就越大。2018年3月9日发表在《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17年推特上被300万用户转发450万次的12.6万条信息,发现“谎言比真相传播得更快”。
这样的现象使得社交媒体上的消息变短,因为用户想立即知道信息的核心观点,而不是进行分析。肤浅的阅读使得用户不会想要真正深入地研究主题。简而言之,用户只想要结论,而不是试图去理解。肤浅的阅读鼓励了格言警句的流行,这些被广泛接受却没有实质内涵的陈词滥调在社交媒体上被人们快乐地分享。许多互联网用户更倾向于寻找简洁的、与其信仰合一的信息,这样他们才能确保可以理解并解释这些信息。因此,所有的阴谋论都可以简单概括为:“即使真相隐藏在我们面前,我们也不会被愚弄。”
事实上,心理学中有不少关于认知偏差的研究。两位法国学者出版了一本易读但又深刻的书,书中列出了许多认知偏见,他们用“意向性偏见”来解释阴谋论,即认为别人的行为是有意图的。正如皮埃尔·安德烈·塔吉耶夫(Pierre André Taguieff)所说:“在阴谋论的思维中,通常会发现一种普遍的认知机制,即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归因。因此,仅仅那些使人尴尬的行为被解释为侵略行为,存在敌意的倾向。”杰拉尔德·布朗纳在谈及信仰导致的理性丧失时补充道:“阴谋论是逻辑的一种形式,它无法处理比想象中更加混乱的世界的复杂性。通过对事件的回顾性梳理,阴谋逻辑试图揭示独立元素之间虚构的关联性。把世界的麻烦归咎于一种邪恶,并指向一个可以战斗的敌人,这样更容易被人接受。”
下文将以反疫苗接种的阴谋宣传作为案例来论述。1998年,著名的英国医学评论《柳叶刀》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称MMM疫苗(预防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可能导致自闭症。尽管该研究在方法论上存在一些缺陷,但这一假设在社交网络上被撒网式传播开来,并被视为一个有效的研究结论。该研究的负责人,英国外科医生兼研究员安德鲁·韦克菲尔德(Andrew Wakefield)被控告在数据处理上犯有欺诈罪。几个科学团队曾检测过他的研究,然而到目前为止,所有的结果都表明自闭症和MMM疫苗之间没有联系。但该研究导致在那些麻疹患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地区,疫苗接种率反而下降了,尤其是在美国和法国。
互联网在过去和现在的反疫苗运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当我们在谷歌上搜索“疫苗”和“麻疹”这两个词时,出现了187个相关链接。我们根据内容的中立、支持或反对态度进行分类。事实上,谷歌上检索到反疫苗接种的链接并不多,一是因为它们的数量不多,二是因为反对者更喜欢在社交网络而不是网站上传播。在社交网络上,信息通常被感兴趣的人分享,他们以滚雪球的方式传播这些信息。它们仅仅被发送给被标识的收件人。正如2019年3月4日《巴黎人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所述:“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反疫苗接种者’,而是‘疫苗接种的自由主义者’。在社交媒体上,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分享有关婴儿‘注射’疫苗后死亡的文章,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生病的照片,或是被英国指责的有关疫苗危害的纪录片。这些家长在网上越来越活跃,他们的身份已被当局识别。当局曾发出警告说,麻疹可能在法国卷土重来。然而这些自由主义者并不担心,因为他们声称‘有权处置自己的身体’,并谴责‘疫苗接种教条’”。
反对疫苗接种的论点通常有三种:哲学的、科学的、经济的。哲学的论点很简单,即个人可以自由处置自己的身体,并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治疗,而不必强制接受治疗。科学上的论点则认为,疫苗接种反而可能导致麻疹以外更严重的疾病。而经济方面的论点则普遍谴责政府当局和制造疫苗的实验室在合谋将疫苗商业化,通过强制接种疫苗来获利。
四、结论
技术的发展放大了人性本能中的表达潜力。人们通过学习和使用发现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为我们提供更多渠道来获取知识。互联网上内容的重要性和多样性以及索引的质量都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相反,当人们变得肤浅,而且只对文字和事物的传播感兴趣时,互联网就成为大肆兜售“真理”或不分青红皂白进行诽谤的地方。互联网看似让我们团结在一起,但它创建的社群连接通常是肤浅的。当互联网用户认为自己结识了一群朋友并加入他们时,却发现大家只是各自孤独地聚在一起,仿佛是在做一场愚蠢的交易。
本文引文及注释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
引用参考:于格·欧梯也. 跨文化理解的可能性互联网社区中的易受骗社群:虚假信息与认知失调[C]. //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三辑),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21:66-79.
作者简介:于格·欧梯也(Hugues Hotier),法国波尔多第三大学信息与传播学荣休教授,塞内加尔达喀尔国际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胡湉湉,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张春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