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学术集刊《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三辑)已出版。中心公众号将对集刊中的文章或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推送,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本次推送《BBC“蛋炒饭”的反应视频研究》,作者方俊、张磊。(推送为缩略版本,全文请查阅刊物)
一、引言
在人类生活中,饮食肴馔早已被打上文化的印记。互联网延续了这种印记,还将其投射、放大、凸显,甚至演绎出充满故事张力的网络戏剧。就中国饮食文化而言,无论是《舌尖上的中国》激发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还是李子柒的全套饮食实践带来的田园想象,都提醒我们,饮食是互联网跨文化传播的一个鲜明主题。
2019年4月2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社交媒体Facebook上发布了美食博主Hersha Patel制作蛋炒饭的视频。看似平淡无奇的美食节目,却在社交媒体YouTube上引发了一场狂欢。华裔演员黄瑾瑜(Nigel Ng)在其扮演“罗杰大叔”(Uncle Roger)的脱口秀节目中对Hersha制作蛋炒饭的视频进行了吐槽,随后亚裔博主们纷纷效仿,展开了一场社交媒体吐槽大会。最后,BBC的一档新闻节目把双方请到演播室里握手言欢,两人还合拍了后续视频。一场关于蛋炒饭的互联网戏剧,折射出饮食文化、东西差异、身份认同建构、社交媒体谜因等多重因素,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
在这一事件中,“蛋炒饭”究竟有什么特殊性?它为何成为激发东西文化差异争论的导火索?互联网及社交媒体在跨文化传播方面形成了什么新的机制?它们有助于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吗?本文从这一案例出发,结合跨文化传播、饮食人类学和互联网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探索上述问题的答案。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案
蛋炒饭是中国的家常食物,以剩米饭与鸡蛋为基本原料,简单省事,不具难度。日本、韩国和东南亚诸国也都有炒饭,根据食材和烹饪方式不同而各具特色,但均属于基础的家常食物,在各方面与中式蛋炒饭是相通的。欧美国家的饮食结构中不以米饭为主食,蛋炒饭往往是中餐馆的代表性食物。
(一)事件综述
BBC的蛋炒饭烹饪视频开始并没有引起太大反响。2019年4月25日,BBC Food频道在社交媒体Facebook 上发布了印度裔美食博主Hersha Patel制作蛋炒饭的短视频,时长仅4分钟,并附上了食谱链接。不过,这条短视频在当时并未受到过多的关注。时隔一年多,2020年7月8日,居住在英国的马来西亚华裔喜剧演员、短视频博主黄瑾瑜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贴出了一个针对BBC蛋炒饭的反应视频。他以“罗杰大叔”的身份,用“愤怒”、夸张的语气和表情,吐槽Hersha Patel制作蛋炒饭的过程。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我们发现黄瑾瑜吐槽的点主要有以下8个:(1)Hersha Patel 提醒观者“不要害怕”蛋炒饭;(2)用红茶杯加水和量水(而不是用手指测水量):(3)不淘米:(4)使用无明火的电磁炉;(5)米饭煮熟后用筛子滤水,并用清水冲洗米饭;(6)米饭太湿;(7)不放味精;(8)用金属勺子刮不粘锅。他直接指出这就是“老外蛋炒饭”。这个反应视频很快在YouTube上疯狂传播,引发了其他亚裔博主的效仿,出现了许多蛋炒饭反应视频。其他亚裔博主在反应视频中不断重复吐槽的点主要集中在上述8点。除此之外,亚裔博主们还增加了更多的槽点:(9)煮米饭时加太多水;(10)用平底汤锅煮饭(而不是电饭煲);(11)用新鲜的米饭而不是剩米饭;(12)没有放盐、胡椒等调味料;(13)姜味太浓等。
一个4分钟的蛋炒饭教学视频居然引发了多方面、多角度的吐槽,吸引了越来越多粉丝的参与。引发关注后, BBC 的新闻节目对黄瑾瑜和Hersha Patel进行了连线访问,并给黄瑾瑜的反应视频打上了病毒式视频(viral video)的标签,以强调它被模仿的火爆程度。在讨论中,节目嘉宾反复提到了“文化差异”的影响。不过,“蛋炒饭事件”的发酵仅仅归因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吗?从时间线来看,有关蛋炒饭的热议是在黄瑾瑜的反应视频出现以后才出现的,反应视频这一特殊视频形式的介入开启了东西方这场有关蛋炒饭的讨论,而粉丝们在社交媒体中的狂热追捧与参与式互动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文本细读与文化实践分析
一方面,我们将这些反应视频作为文本细读的对象,分析其中的人物、语言、空间与符号表征。这些蛋炒饭反应视频的文本有一个共性,即博主皆为亚裔或者亚洲人,都是从东方饮食文化的角度去吐槽Hersha Patel制作的蛋炒饭。但是这些视频以英语为主,只有少数视频中出现了亚洲语言;拍摄空间具有私密性,大部分都是在家中拍摄的;他们会提及亚洲符号与饮食习惯,但是他们本身可能居住在西方,远离亚洲,甚至已经是二三代移民。从这些文本细读中,我们关注博主与粉丝们对东西方饮食习惯、观念与意识上的冲突的表述,从米饭及蛋炒饭在亚洲饮食中的隐喻与象征中考察参与者的文化身份认同。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社交媒体平台的架构,没有亚裔博主的吐槽反应,没有粉丝的“参与式”创作,这场互联网狂欢就不会发生。换言之,“蛋炒饭事件”是一场互联网逻辑下的文化实践。所以,我们从文本分析走向文化实践分析。其实,文化从来都不仅仅停留在精神与观点层面,而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
因此,本文将对BBC“蛋炒饭事件”的反应视频进行文化细读与文化实践分析,研究“蛋炒饭”在东西文化冲突中的特殊性,反应视频、社交媒体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新机制,以及博主和粉丝参与其中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跨越文化界限的蛋炒饭
(一)日常性与仪式感:蛋炒饭的民族隐喻
饮食人类学家西敏司认为:“不同的族群对食物往往有不同的感受,而食物本身也可以代表不同的东西。”那么,蛋炒饭这样不起眼的家常食物是否也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性呢?它在互联网视频中又是如何被表述的?
首先,我们能够从蛋炒饭里看到气候与地理环境的差异。一方面,所谓“看天吃饭”,不同的气候环境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传统。欧洲地区以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北美地区气候多样,但温带大陆性气候占优势。因此欧美地区都不适合种植水稻,而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水稻需要热带和亚热带的高温湿润气候,主要种植范围在印度和中国等国家。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与历史传统共同造就了饮食文明。欧洲地区海域辽阔,诞生了渔猎文明,在历史,上欧洲人民以渔猎为生,殖民航海时代的开启与渔猎有着很大的关联;而北美洲地区则是游牧文明,生产大量的牛羊肉。虽然现在我们可以在超市里买到全世界的食物,但是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饮食传统却不容易改变,这使得东西方在饮食观念、烹饪技巧、烹饪器具还有口味等方面都产生了差异。例如,很多西方家庭必备烤箱,但很少有电饭煲,因此BBC的蛋炒饭视频才会建议大家使用平底汤锅蒸煮米饭,进而出现了筛滤米饭、冲洗米饭等令亚洲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不仅如此,对于东亚人来说便宜又简单的家常蛋炒饭,在西方话语之下却被贴上了“有难度”的标签。Hersha Patel在蛋炒饭视频开场时就说“不要害怕”,这引发了亚裔博主的第一波吐槽:如此简单的蛋炒饭,怎么会害怕呢?这也折射出东西方对“稻米”的差异性理解。在中国和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稻米是最常见的主食之一,很多中国人在用餐时都必须吃上一口白米饭,“这类主食是膳食的焦点,尽管数量上吃多少并不重要”,仿佛没有白米饭的餐桌是不完整的。米饭饱足感强,对于草根平民来说,能吃上白米饭是生活富足的体现,正如大贯惠美子所言:“稻米象征好生活。”所谓“粒粒皆辛苦”,这种好生活映射着朴实、勤劳与节俭的劳动人民形象。因此在中国,白米饭是一种大众化、普适性的家常主食,制作白米饭也非常简单。因此,蛋炒饭是平民阶层的符号,它与精致、高雅、仪式感完全不沾边,即便在亚洲,蛋炒饭也很少出现在高级餐厅的菜单上。
不过,蛋炒饭在西方似乎没有那么平凡。对于西方人来说,蛋炒饭不是快餐,而是具有东方特色的菜肴,因此虽然Hersha Patel自称“这是一份简单易做的蛋炒饭食谱”,但是其烹饪过程比中式蛋炒饭要复杂和精细得多。例如,她使用了漂亮的不粘锅具,用小木铲翻炒,用小叉子取食;电磁炉灶无火无油烟,整个厨房干净整洁,也没有抽油烟机;做出来的菜品营养搭配均衡,色彩对比鲜艳,除了常见的鸡蛋以外,还加人了各种配菜和辅料.....Hersha Patel 按照BBC的食谱严格地执行着每一个步骤,以至于很多博主都说:“这是按照煮意大利面的方法制作蛋炒饭。”这其中多少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仪式性。宗教信仰对整个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影响颇深,各种宗教仪式的严格执行将“仪式感”浸润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饮食习惯也不例外。这就让原来平平无奇的蛋炒饭在西方文化的包裹下变成了“让人害怕”、“难做”的菜品。在“蛋炒饭事件”中,HershaPatel作为亚裔主播,来自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南亚次大陆,因此她既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互的中介,也成为东西方文化碰撞之后共同建构出来的矛盾体。
(二)嵌套式的凝视:反应视频的目光机制
BBC在2019年4月发布蛋炒饭制作视频的时候,并未获得太大的影响力,评论者寥寥无几,但是当黄瑾瑜在社交网站。上传了反应视频之后,BBC的蛋炒饭视频很快便受到网友们的关注和热议,关于煮饭和炒饭的吐槽才开始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反应视频成为这场文化碰撞的载体,人们在“看”与“被看”之中进行着文化与思想的交流。
丹尼·卡瓦拉罗(Dani Cavallaro)指出:“当我们凝视某人或某事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在看’。它同时也是在探查和控制。”我们在反应视频中观测到多重凝视线索,黄瑾瑜等亚裔博主审视着Hersha Patel,同时通过自拍的形式凝视着自我;粉丝能够在双视窗中同时观看博主和Hersha Patel的表演;粉丝的留言和评论也被展示出来,被更多人看到。如果说凝视的意义包含了福柯的权力性监视和穆尔维的欲望式窥视,那么反应视频的这种嵌套式的凝视又蕴含着怎样的意义呢?
亚裔博主在观看Hersha Patel 的表演时紧紧盯着她的一举一动,但他们不是在欣赏,而是将目光聚焦于她的失误,每当Hersha Patel操作不当的时候,他们的凝视就会演变成情绪和表情的激烈反应,然后加以吐槽。为了强调Hersha Patel的错误,博主们常用暂停、回放、慢放等方式,将审视的权力凝结在视频播放的各种形式上。蛋炒饭作为东方食物,亚裔博主对其似乎更有发言权,他们带着民族优越感,主宰着对西式蛋炒饭的吐槽与调侃。
反应视频一般为自拍,这意味着博主们在录制反应视频的时候,不仅凝视着Hersha Patel,也通 过摄像头凝视着自我。这得益于无处不在的摄像头,以及随时可用的记录设备,让每个人都成为视觉权力的主宰。录制场景也变得更加生活化,卧室、厨房、化妆间等都能成为录制空间。博主们的表情、神态、语气、动作是在机器的“凝视”之下展开的,因此,这种表演倾向于夸张与戏剧化,正如安德森提出的,反应视频的真实性受到一定的质疑。
粉丝看到的则是双视窗画面,一个是原视频,即Hersha Patel制作蛋炒饭;另一个是博主的反应,即黄瑾瑜、J Lou等人的反应表演。因此,反应视频将两个不同的时空并列起来,同时呈现给观看者;而观看者的目光则在这两个时空中跳跃着,既在屏幕背后窥视着两者的表演,也在寻找着两者的关联。一方面,博主们使用暂停、慢放、回放等方式,以及夸张的反应,给粉丝们提供了观看的重点;粉丝们则在博主的“反应”的引导下进行观看和吐槽。这也是粉丝追捧反应视频的原因之一:寻找情绪上的共鸣,可以让我们“与亿万人分享同样的经历”“我们一同尖叫”。另一方面,粉丝的观看带有窥视的意味,他们躲在屏幕后面,利用数字身份行走于互联网空间中,仿佛戴上了各色面具。例如,YouTube上的网络视频提供了浏览量数据,但不会显示到底是谁在观看,这使得观看者可以在互联网空间中隐藏自己。在这层屏障之下,观看者可以毫无顾忌地窥视着,并对视频评头论足,通过评论留言、弹幕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互联网机制下的文化实践。
不过,无论是黄瑾瑜等知名博主,还是躲在网络昵称后面的粉丝,他们的观看与浏览都在互联网上留下了痕迹,从而成为网络营销的数据。博主们自愿将自己暴露出来,迎合大众的监视,互联网成了主动展示自我与互相监看的大型真人秀现场。
(三)参与式狂欢:互联网文化实践
当黄瑾瑜的反应视频将众人的目光引向蛋炒饭时,观看者不再仅是观看而已,而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评论、转发、点赞、吐槽,甚至录制自己的反应视频,让原本静止的凝视,变成了一场互联网传播机制下的文化实践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已经由最初的门户网站时代进化到了社交媒体时代,YouTube也从一个视频网站升级成社交媒体与共享平台。它的页面设计更多的是为了促进和方便网友的交往互动。
蛋炒饭将散落在互联网大洪流中的亚裔聚集起来,建构了区别于他者的“自我”,成为“自我与他者的区隔与表征”。亚裔群体为了“捍卫”带有民族标签的稻米和蛋炒饭的正宗性,在互联网上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实践活动,一方面是创作与生产,即像黄瑾瑜等博主一样录制自己的反应视频,成为詹金斯所说的“文本盗猎者”,创造出“参与式文化”;另一方面是在社交平台上点赞、留言、评论等,体现出“反应视频主要是一种粉丝活动”。另外,Canto Mando.Kevin等博主为了证明BBC蛋炒饭的荒谬,以身试法,按照BBC菜谱烹制蛋炒饭;J Lou甚至端着一碗蛋炒饭边吃边吐槽,时不时向粉丝展示“正宗”的蛋炒饭。正是在亚裔博主与粉丝的各种网络实践的刺激下,蛋炒饭才成为一个凝结着亚洲饮食文化,并区别于西方世界的隐喻符号;亚裔与亚洲人建构了认同性的“自我”。
但是,这种区别于他者的“自我”是复杂的,表面上看,黄瑾瑜、J Lou、Kevin & Carmen、Kinryyy等亚裔博主的表演呈现出来的是东方人的形象,但其实他们塑造的形象中充满了西方人对东方人的想象,是在西方人的眼光之下的表演。这是因为,长久以来西方人对东方人产生了一定的刻板印象,在互联网的凝视与互动中,这些亚裔博主潜移默化地按照这种模板进行展演和表现,从而形成了“自我东方化”。例如,黄瑾瑜扮演的“罗杰大叔”是一个迎合了西方人目光的形象,他在表演时特意加入了口音,试图向西方人证明自己的非西方身份。他对味精的强调也体现了西方对东方的刻板印象。味精产自日本,并且在东亚、东南亚地区十分流行,但西方世界一直对味精存有一定的偏见,因此味精成了东方标志性的调味料,而黄瑾瑜在表演中特别强调了味精对于亚洲食物的重要性。不仅如此,J Lou、Kevin & Carmen等多位博主都提到了调味料的重要性。他们展演的不是自我,而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形塑着一个个带有西方印记的东方人物形象;这些形象进入西方视野之中,又重新建构了西方对于东方的想象。这就是文化交流中的互构。
这种互构基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通融与转译,而社交媒体则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推动力。第一,社交媒体中的反应视频起到了知识传播的作用,BBC Food作为英国官方美食媒体,对于东方美食似乎不甚了解,所以才发布了备受争议的蛋炒饭视频及食谱。而亚裔博主的反应视频展示了什么才是“正宗”的蛋炒饭,从而转正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饮食文化的扭曲和误解,这对于东方饮食文化来说是一次“东物西传”。第二,亚裔博主的反应视频汇聚的不仅仅是亚裔群体,也吸引了西方世界的围观,从而加深了跨文化的交流。YouTube 本身就是一个具有西方特质的社交媒体,其常用语为英语。虽然大部分反应视频是由亚裔博主录制上传的,但他们却主要使用了英语;即便使用母语,也会加上英语字幕。因此,这些反应视频的受众对象其实不是亚洲母语族群,而是英语世界的人。第三,虽然饮食人类学中强调了饮食的民族特点,但西敏司在研究美国饮食文化时认为:“一种菜肴如果没有某个族群的人煮它、吃它、对它有意见、在这些意见上交换看法等,那它怎么可能延续得下去。”没有哪一道食物是一成不变的,在特殊情境下食物会发生适应性改变,相应的饮食文化和观念也会产生“转译”性的变化。当Hersha Patel按照煮意大利面的方法冲洗米饭时,这或许就是亚洲食物适应西方世界的过程,以此满足西方世界对于东方食物的诉求。所以,西敏司才会说:“饮食不只是生理活动,也是活跃的文化活动。”
四、结语
在跨文化传播与饮食人类学的视域下,饮食文化闪烁着民族的印记,而一碗简单的蛋炒饭也折射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在这样的文化差异下,Hersha Patel制作的蛋炒饭引起了亚裔博主们的疯狂吐槽,并引发了亚裔粉丝的强烈共鸣。
反应视频将蛋炒饭的隐喻扩散开来,在多重凝视关系中拼接出文化之间的博弈。亚裔博主对于西式蛋炒饭是带有审视权力的凝视,反映出东方文化在此刻的主体性地位。粉丝们在博主的引导之下,将目光投射于西式蛋炒饭的荒谬可笑,这种目光因躲在屏幕后面而有了窥视的意味。他们通过点赞、评论与留言等形式,将所看与所想表达出来,实现了从凝视到实践的过程。而这些互联网的行动痕迹也在被他者监看着。
从总体上看,社交媒体既放大并投射了蛋炒饭的文化隐喻,也促进了网络互动与实践,凸显了一系列的参与式文化,让网络吐槽变成了充满文化差异与戏剧张力的跨文化事件。在这其中,亚裔群体凝聚起来,建构了民族认同,凸显了区别于西方的东方饮食文化。亚裔博主们传授了正宗蛋炒饭的制作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传播了东方的饮食文化与民族特质。过去“西物”频繁“东渐”,现在“东物”也开始“西传”,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传播过程中进行着“转译”与“互构”,富饶的东方文化正在牵引着全球互动与交流,正如单波所言“体验中国、看见中国、听见中国等交流实践表明,渴望自由交流的人类依然可以由此发展相互理解的能力。”借助互联网进行跨越文化的传播,其要旨也正在于此吧。
本文为缩写版,引文及注释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
引用参考:方俊 张磊. BBC“蛋炒饭”的反应视频研究[C].//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1:161-183.
作者简介:方俊,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博士生;张磊,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