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作为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与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已深深嵌入研究生的教学培养中。那么如何突破学科定式,打开思维,提升问题意识,有效地实现跨学科阅读?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单波教授主持的“随波逐流”读书会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传播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处在不同学科的“十字交叉路口”。对于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而言,跨学科阅读不是可有可无之事,而是不得不为之事。学科是现代大学适应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它一方面关涉标准和度量,致力于培养和“产出”有良好“质量”和“品控”的人才,适应工业社会对“标准化”“普遍化”“量化”与“可替代性”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科关涉训练、规训乃至惩罚,即因循特定的规范和目的展开教学研讨。这些有抑制求真与创新的风险。当今社会,媒介深度融合,网络社会迅速发展,传播领域中的新现象、新挑战已再难依靠单一学科的力量来思考、理解和解决,它们不断召唤研究者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汲取不同领域的智慧,汇聚学人进行创新。
以问题式阅读跨越学科区隔
如何消解知识分割、交流区隔和学科规训对思考传播现象的不利影响?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阅读应是“破圈”的必备工具。但提不出问题,问题无意义,或者问题太大、太抽象、太琐碎,超出自身的学力等是学生面临的首要困难。好的研究常源于对议题和现象的兴趣,通过阅读和分析找出若干有价值且有解决希望的问题,经过进一步的交流和研讨,最后形成研究选题。
这一过程需要广泛和深入地涉猎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文本,但这类文本有阅读的门槛,要想“六经注我”需先“我注六经”,“沉入”文本,以文本的问题为向导,解剖文本,澄清思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学生便有机会从文本中“浮起来”,将文本作为思考的参照,这时文本的角色从读者的老师转变为读者的对话者、提问者和辩论者,读者有力量就文本本身、经验本身或文本同经验的关系形成自己的问题和见解。问题形成后,还需总结由来,确定内涵,辨析它的意义与价值,在后续的阅读和写作中打开问题的空间与层次,确定自己的选题。
问题和选题明晰后,阅读将变快,学生迅速地在文本中捕捉自己所需的材料、线索、思路和方法。此时学生进入求解的阶段,心明眼亮,一本又一本地“消化”各种“原料”。“六经”不是学生任意肢解的片段,而是铸就学生的养分。学生不仅运用文本,而且尊重文本,辩证地肯定各类知识传统的价值与地位,开辟出“我”与文本的交流空间。“六经注我”变为含有了敬意的“六经助我”。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要求学生在“文本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间不断地切换和碰撞。拘泥于“文本的问题”则易沉沦,只顾自己又难免轻浮,只有不断地沉沉浮浮、浮浮沉沉,方能读出别样的滋味。
一名读书会的参与者,带着关于“修辞与说服”“辩证法与对话”的疑问进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由解码“理性、受众与操控”三者关系的问题进入柏拉图的《理想国》,通过对“媒介技术与思维方式”的关切切入《斐德罗篇》,带着对“职业伦理与美德伦理”的思考进入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揭示现代西方传播学文本同古希腊思想的关联,探索古希腊思想进入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路与进路,撰写发表了《思想的阴影:西方传播学古希腊渊源的批评性考察》,提出“思想的阴影”这一新范畴。
以批判性阅读切入文本思想
跨学科阅读要“沉入”陌生的文本,而非简单利用文本。这需要方法和路径,需要在阅读中体现批判性,把握好文本所处的背景、语言和思想。了解背景即通过了解历史来切中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常常为了应对当下的问题阅读年代久远的文本和经验,但照搬结论通常只会带来不合时宜与难接地气。如果想让文本和经验与当下发生互动,一个必要步骤就是了解文本和经验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了解作者论述的资源与路径。当我们理解了作者对其时代和问题的理解,具有现实意义的“营养”就能自然地显现。文本和经验都有自身的语言。有些文本的作者是语言的“怪咖”,新概念、新叙述、新语言是他们进行思考的方式。为了了解伟大文本,我们不得不首先学习他的语言,弄清术语的内涵、外延、分类、层次以及它们与惯常含义、相似概念的区别,弄清术语含义演变的脉络与理由。最后是切中思想。思想是我们最关注的东西,但它总躲到最后才出现。思想不同于结论。关注思想要把握文本切中问题角度,厘清论证的前提与假设,论证的方式、路径、层次和结论等。考察思想切忌丢掉论证看结论,思想通常栖居于论证之中。
关注文本的“生产”与“产生”是“沉入”文本的另一路径。《德意志意识形态》提醒我们关注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不仅具有个人性,还具有历史与社会性。在阅读作品时,读者应关注作者的创作过程,作者的生活背景和他的生命历程,当作品的作者不再仅是个人,而是某条“流水线”,某家“工厂”,某种社会机制,某种社会运动时,理解这类作品的社会生产过程和环境,就如同理解伟大作家的生命历程一样重要。有了对作品生产过程和来由的理解,能增进我们对作品的把握,看到作品内外的社会历史意义。在生产之外,我们还能广泛地观察到读者或是“用户”对文本、符号等作品的误读、使用、解构、重构和“消费”。这些活动形成了作品之外的衍生意义场域,我们可以观察作品是如何被“玩坏的”,经是如何被“念歪的”,作品中什么元素被关注和使用,什么内容被遗忘和遮蔽,这能给阅读带来新启发、新乐趣,以供发掘作品与社会互动背后的逻辑,提供多元的批判性视野。
以诠释性阅读提炼文本价值
理解和运用不同学科的思想,让跨学科研究从思想中汲取养分,离不开对思想的诠释。诠释学提醒我们,诠释并非消除读者的前见,把握作品客观含义的活动。对问题的已有关切和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是跨学科研究者最主要的前见。前见可能是否定性的,也可能是肯定性的,但它必定是理解发生的条件。诠释的过程有如“攀谈”。把某某东西作为关于某某东西加以理解,把某某作为关于某某问题的思想,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视见与先行掌握来发挥作用的。“将……作为……来理解”“将……作为……来运用”“将……作为……来思考”是我们进行理解和运用的框架,其包含了我们对问题先行的关切和领悟。我们的前见在与文本互动的过程中显现,并在某种程度上获得诠释。
带着前见诠释文本,在阅读中反思自己的前见。这让学生从文本中慢慢“浮”上来,形成自身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互动。一位在读书会分享《社会学的想象力》《街角社会》的同学撰文强调,可以“将跨学科文本作为方法和工具”来诠释,从中提炼社会调查、田野访谈、记录观察的方法与思路,将激发社会学想象力的“梳理档案、琢磨核心术语、塑造类型、思考对立面、颠倒比例感、不断比较以及分类和阐明主题”转化为思考传播问题的思维工具。带着这些方法和思路,这位同学找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传播学的“田野”,完成了博士论文《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分享过《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同学强调“将跨学科文本作为启发问题意识的来源”来诠释,跨学科阅读引领她从隐喻的维度思考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新闻报道中找到了适合深入研究的选题,撰写并发表了《海外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以参照式阅读拓宽思考疆域
不同思考间的相互参照,思想和实践的相互比对,是跨学科研究的必备环节,也是重要的阅读方式。通过比较,我们容易发现“相似”和“差异”,并从它们出发,寻找知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场域和路径,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但比较也有让学生陷入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危险,使学生得出一些简化、极化的结论。
如何克服这种二元对立呢?第一步是留意你我之外的“第三者”。以盲人摸象为例,故事中的盲人认为自己感知到的部分是大象的全体,彼此无法通约,以己为是,以彼为非,自说自话,比不出所以然。化解这种困局的方法就是注意到彼此把握的可能只是部分而非整体。整体是这里破局的“第三者”。比较能帮自我和他者意识到整体和边界,找到自己在整体中的位置,梳理部分之间的关系。“二元”之外的“第三者”还可以是关系、互动、结构,或抽象的范式等,范式让人意识到自己可能只是某种具体特例,让人意识到“分殊”与层次。要捕捉到“第三者”,需要比较者悬置自身判断的绝对性,在观察比较中保持真诚,保持开放的心态和视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跳出自身、跳出他者、跳出文本,听见域外之音,读出“跨越边界”的惊喜。
一位博士生曾在读书会分享过《小镇喧嚣》。这本书以民族志的方式研究中国当代农村的政治生活与政治交往,被视为以民族志方式考察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重要参考。在回忆读书会的文章中,她强调通过与研究东南亚农村社会的《弱者的武器》《农民的道义经济学》比较,她逐步觉察到《小镇喧嚣》存在理论与材料的叙事割裂,以本土材料印证外来理论的不足,缺乏提出概念,发现新维度的理论透视。其博士论文《逃避孤独:乡镇退休老人的日常交流与再社会化》挣脱了“外来理论,本土运用”的二元思维方式,在广泛参照西方理论的同时,给出透视乡镇老年人社会化的新模式。
以体验式阅读提升阅读动力
体验激发阅读,为研究提供动力。跨学科阅读、跨学科研究需不断进出陌生领域,容易碰壁,遭受挫败,面对庞杂的材料和不断更新的方法,跨学科研究也无法避免大量工具式的阅读,因此强大、持续的阅读动力非常重要。这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兴趣关切进行选择,以便熬过“黎明前的黑暗”。
体验常常经由中介获得。阅读有着“中介之境”,即通过某种中介之物与文本发生联系,如情境、山水、草木、事件、仪式和文化等。读书会曾邀请武汉音乐学院的专家介绍鄂西民歌的传承和传播情况,并请房县诗经民歌传承人在读书会现场演唱《黑暗传》《诗经》民歌选段,创造研究生与传统文化传承人直接交流的机会,以此丰富研究生对文化传播的体验与感受,激发研究的动力与活力。读书会还邀请了自闭症就业题材微电影《星愿》的主创团队、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来读书会分享微电影拍摄过程,介绍自闭症儿童的日常生活,邀请了自闭症儿童现场演出《星愿》的主题曲《小蜗牛》,引导研究生身临其境地探寻不同群体间的交流与理解。另外,读书会还邀请过《戏梦纽约》的作者周龙章先生分享其在纽约从事中国传统戏剧的传播和推广经历,创造与跨文化传播实践者面对面沟通的体验。
以上种种权将阅读视为手段和工具,但无论如何跨学科,新闻传播学亦是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人的存在和精神家园是其底色。以阅读泽润自身,让阅读成为自身的存在方式,以独立和丰富的精神与世界交往,或许是培育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作者简介:肖劲草,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跨文化传播研究》《传播创新研究》《新闻与传播评论》编辑
参阅原文:肖劲草.跨学科阅读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J].中国研究生,2021(09):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