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珞珈问道|蒋建国:晚清士人如何通过日记编织西书阅读的“意义之网”
发布时间:2022-06-24 作者:CSMD 来源:CSMD

2022年6月20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蒋建国教授,应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邀请,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了题为“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与意义之网——以日记史料为中心”的学术讲座,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聂长顺教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中心研究员周光明教授为本次讲座的对谈人。线上、线下共300余名听众参与讲座,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欧阳敏老师主持了本场讲座。

图1 蒋建国教授讲座中

蒋建国教授从作为研究对象的日记开始介绍,认为日记是个体日常生活的“思想史”,并能“重演”阅读经历。以日记史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可以窥见十九世纪中后期士人阅读西书的时机、心态与体悟,从具体的日记文本中“深描”士人阅读西书的“情境”和“话语”,探寻士人如何通过日记编织西书阅读的“意义之网(the web of significance)”。

蒋建国教授结合史料,从鸦片战后西学的初步引进与士人初窥门径讲起。在这一部分,蒋建国教授提出在西书较为稀缺的社会情境中,读者如何“遇见”西书,进而与之“相识”,在个体阅读史上便是一个“事件”。蒋建国教授认为,西书作为西方文明的象征,是另类的“知识树”,使士人在与作者、文本的“邂逅”中,“制造”了阅读的“事件”,并产生复杂的心理影响、情感结构和文化想象。同时,蒋建国教授指出,尽管早期西学著作的发行渠道较为有限,但少数士人“遇见”西书之后,通过各种途径扩展阅读的社会圈层和意义网络。

图2 讲座现场

接着蒋建国教授介绍了洋务运动与西书阅读的“涟漪效应”。在洋务思潮的影响下,格致之学颇受重视,读“洋书”与知洋务之间有着内在关联,大量出版的西书为士人接受西学新知提供了机缘,西书的空间延伸意味着更多的阅读自由,而阅读圈层的扩展能产生明显的“涟漪效应”。蒋建国教授从历史情境的角度指阅读的体验与感悟因人而异,读者对西学文本的解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而呈现多元的意义。因此,文本的影响在地理和文化上传播越广泛,不同读者群体之间的差异可能就越大。

到维新前后,新旧之争空前激烈,蒋建国教授指出这时士人的西书阅读体验意义多元,但西学作为“济世良方”已产生广泛影响,西书阅读“新意”蔓延。在新旧冲突加剧的过渡社会,士人通过对西书的集体选择和整体阐释,形成了更为庞大的“阅读共同体”,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变革的步伐。蒋建国教授认为阅读产生知识,知识催生信仰,从这个角度看,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图3 讲座现场交流互动

在对话环节,聂长顺教授指出从接受者角度看西学东渐、关注个人化文本与士人交往网络都是值得借鉴的研究视角,同时就“西书”的范围、类别的界定以及织排布史料的方式与蒋建国教授交流。蒋建国教授回应指出这里“西书”主要包括各类西学译著,国人撰写的相关西学著作,以及西学丛书、汇编、书目等,囿于篇幅难以进一步展开介绍。关于史料排布,蒋建国教授认为时间、个体经历、区域、阅读样本等是各有长处的组织方式,关注西方文明如何传入中国、发生影响以时间脉络组织材料更适合。

周光明教授认为大致六十年间的晚清阅读史研究非常大气、扎实,就阅读史研究的方法创新、晚清西书阅读同明末清初西书阅读的比较与蒋建国教授展开交流。蒋建国教授认为,不同历史情境下的阅读会有较大差异,阅读意义之网与读者交往之网、实践之网相结合,这种结合需要史料来证明,而阅读行为具有瞬间性,史料留存难度大,明末清初西书阅读的相关材料很少。

中心主任单波教授认为,以日记史料为中心考察晚清士人的西书阅读,更能体现中西互动关系,对于传播关系研究有很大启发;同时,通过个人阅读事件可以反证中西互动中中国主体的多元复杂性,回应“冲击-反应”论的单向视角。在方法论上,对于意义网络、关系网络的阐释是对近年来流行的网络史观的一次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transculturation”的跨文化交流,即“再文化化”,不包含另一种文化必须倾向于某一种文化的含义,而是互动主体积极贡献自己的理解,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心副主任肖珺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心研究员吴世文教授参加了本次讲座。(撰稿、摄影:刘沛恺)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