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越来越多的情感问题和心理问题相继显现。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求助信号和实施求助行为,是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尝试。研究发现,大学生遭遇情感问题更倾向于向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非正式求助源的选择较为多样化,并且可能发生从强关系到弱关系求助的转变;影响大学生情感问题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的因素与社会关系结构相关;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两种社会支持类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可靠性和诚实的网络人际信任认知与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呈正相关,而问题本身的严重性与紧急性反向影响了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
关键词: 非正式在线求助;情感问题;大学生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起源
早在 1987 年,医学界专家Jablensky就在研究中证明,轻微情感障碍是所有工业化国家最常见的疾病。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的首次提出,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到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制定,我国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推进,个别群体的社会压力不断增大,情感障碍和情感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养成的关键时期,年龄和人生阅历的限制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处理好面临的情感问题或情绪困扰。因此,情感求助成为解决情感问题的一种方式,也是关系到求助者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而网络的普惠发展与互联网使用的持续深化,使人际交往融入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交媒体日益成为人们交往、表达和自我展现需求的重要载体。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情感求助而言,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求助在可获得性、 匿名性、及时便捷和低门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因此,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以社交媒体为自我披露、情感宣泄和问题求助的平台进行情感问题的在线求助,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情感问题所带来的焦虑、抑郁、愤怒、担忧等消极心理症状,可能成为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发展的前兆。目前,学者多聚焦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而忽视了其具体的在人际关系处理中萌生的情感问题。已有的研究指出,多数大学生在向外界寻求帮助时, 更倾向于向父母、 朋友等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而非向心理咨询师、情感咨询师等专业机构人士求助。众多研究已较为深入地探讨了正式求助的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并且在量化研究方面已有所建树,却鲜有在非正式求助领域的深耕。因此,这迫切需要一种探索性研究,来探讨和深描非正式在线求助这种行为是怎样的一种行为,以及有着何种行为特征。
本研究希望通过研究大学生群体情感问题非正式求助行为的产生与发展,并将其限定在基于社交媒体的在线求助上,试图探索影响这种非正式求助行为的因素与维度,为促进大学生心理情感健康提供理论指导。
二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关键概念明晰
1、求助行为
要想研究非正式求助行为,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求助行为。关于求助行为( Help - seeking Behavior)的概念,目前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从求助结果的视角出发,将求助行为定义为个人认为自己在某个问题上需要被他人帮助而做出的行为,这种行为的预期结果是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Stretton等注重探索行为的过程,认为寻求帮助是个人试图解决问题的应对过程;Debra等站在关系的视角,认为求助是一种个人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通常基于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技巧。上述定义虽基于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解读,但也有着共同之处,即均认可和体现了求助行为是一种由个人发起的、与社会支持来源接触的、试图解决问题的行为链条。本研究也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展开。
根据分类标准不同,求助行为被划分为不同类别。从帮助源来看,求助行为可以分为正式求助和非正式求助。正式求助顾名思义,其帮助源一般是正式服务的提供机构或专业人士,也就是在提供帮助和建议方面具有公认角色和受过适当培训的专业人员,例如顾问、医务人员、咨询师。而非正式求助指的是向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例如朋友、 家庭成员,是本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
国内外学者对非正式求助的研究不多。在仅有的研究中,Nicholas 和 Paul 从进化的角度阐释了在资源充足的社交网络中,非正式求助行为具有重要的适应性优势。还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许人们从非正式渠道寻求帮助的意愿会有所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不需要与他人直接接触的渠道寻求帮助,比如互联网。基于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梳理,Kauer等在正式求助行为和非正式求助行为之上撰写了在线服务对求助行为影响的综述。在线求助是指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求助的一种求助方法,为达成正式求助和非正式求助的目标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在线求助作为一种更匿名、潜在成本较低和更具吸引力的求助方法,在年轻人中较受欢迎,特别是互联网原住民、已融入在线生态系统( 如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的年轻人以及在向传统帮助源求助时可能遭遇过消极经历的年轻人。
2、情感问题
学者在概念化当代心理健康的评估时会同时关注人们情感上的幸福和痛苦。许多心理问题在发展初期未引起特定专业人员的注意,而这些未被重视的轻度心理问题中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情感问题或情感困扰引起的。尽管关于情感的准确定义仍存争议,但实际上多数学者都认为情感是具有强烈生理和主观成分的适应性经验, 通过引起认知、体验、生理反应和行为来影响发展倾向,从而发挥这种人与人交往中的适应性功能。基于现有文献对情感概念的认知,本文将情感问题的含义概括为,一种在关系处理中由于差异性认知引起的挫折性生理不适和心理体验。
情感方面的幸福和痛苦主要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最常见的压力源就是人际关系紧张,因此人际关系紧张可能导致高水平的情感困扰。Dowdy 为社会情感困扰的调查(Social Emotional Health Survey - Secondary) 提供了初步的验证信息,表明了关系处理在情感问题中的重要性。在青少年中,尽管多数都会经历情感和心理上的困难,但只有三分之一的青少年会寻求情感问题的专业帮助,而更多的是转向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其中朋友和家人是个人情感问题的首选帮助来源。
(二) 行为模式研究
目前,求助行为研究的已有文献主要分为三种议题:第一种是关于求助行为本身的研究,即研究与探讨对求助行为的描述、过程分析、动机阐释等理论内容,如有学者从社会交易理论出发描述了一种求助过程模型;第二种是聚焦于某类求助问题或求助对象的研究,如学者对企业或组织中产生问题的求助研究、学业中产生问题的求助研究、年轻人的求助行为探讨、 中风患者的求助行为探讨;第三种是关于求助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如有学者解释了他人的求助意愿和对帮助源的认知与年轻人是否求助的关系、感知到污名化与焦虑症求助的关系等。本研究试图探讨大学生群体情感问题非正式求助行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影响这种非正式求助行为的因素与维度,因此重点从求助过程和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相关文献评述。
1、求助过程
寻求帮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对于求助行为过程的探讨,目前学者们从两个方向分别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从纵向来看,不同的帮助源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的重要性不同,例如朋友可能在青春期更重要、亲密伴侣可求、获取支持、得到信息或治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链中,不同的内外部因素对不同的环节有着不同的影响。关于求助行为过程的测度,多数学者从探讨过去的求助行为、最近的求助行为和未来的求助意图入手。因此本文也沿用这一测度,从过去、最近发生的求助事件回溯入手,探讨影响实际发生的求助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尝试预测未来的求助意图和求助发展方向。
2、影响因素
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样,目前学者的研究大体上涉及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方面。主观因素对求助行为的影响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个人人格因素等;客观因素一般为求助问题的类型和程度、帮助源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的情境因素等。本文将现有文献中涉及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如表 1 所示。
总体来看,目前探讨求助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因所在学科不同,研究的重点也各异。例如心理学方向,Batterham等从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人格认知视角切入,认为影响求助行为的因素有心理健康素养、对问题的了解和态度医学方向,Blanch 等调查了精神分裂型人格特征和焦虑病状本身是否会影响寻求帮助的行为;教育学方向,Cheng 等认为自我效能和社会信任影响学生的求助行为。从传播学视角来看,不同情境下的求助行为涉及求助者和帮助源两个主体,与人际传播相关,并且具有较高的社会化属性。因此,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是影响求助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求助问题, 即情感问题本身对于求助行为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梳理了有关社会支持、 网络人际信任、情感问题影响求助行为的研究,以期对下一阶段研究做出指导。
(1)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的概念源于社区心理学,Caplan 认为社会支持是指围绕某个人的、来自各人群物质或精神上的、有形或无形的援助,使个人感到自己被关心、被爱、被尊重和被重视,社会支持的来源可以是家人、朋友、邻居等。在 Xia等的研究中,社会支持主要指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即个体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或体验。社会支持与情感问题求助的关系在于,一方面,情感问题多由社会关系引起;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网络所提供的社会支持是非正式求助行为的直接帮助源和回应对象。
有研究指出,如果一个人有求助意向,他最有可能从其社交网络中寻求帮助,那些拥有更广的支持网络的人,求助的意图更强。有学者认为,感知到或实际接收到的社会支持类型有助于情感健康。非正式在线求助的参与者采取了一种涉及在线访问个人社会支持网络的途径,他们的多数讨论都是围绕向帮助源公开情感上的困难和个人问题,而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求助与社会支持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社会支持应该是本文重点关注的非正式求助行为影响因素。在学者关于社会支持的探讨中,大部分理论研究都涉及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工具支持三种类型,下文将这三种类型作为社会支持的具体测度。
(2)网络人际信任
信任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已有的研究证明了从某个帮助源寻求帮助的主要 “ 促进者” 是信任。非正式在线的求助行为减少了社会污名化, 提供了无须承受面对面接触所带来的压力就可以公开表达情感问题的机会,因此信任在非正式求助的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Rotter 的研究中,信任被定义为 “ 个人或群体所持有的期望,而另一个人或群体的话语、承诺、口头或书面陈述可以依赖这个期望” 。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人会选择向网络上的其他人提供数据和信息的开放性访问,这就意味着网络中也存在人际信任。赵竞等将网络人际信任定义为 “在有风险的网络人际互动过程中,个体基于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对其可靠程度形成的一种概括化期望”。网络人际信任本质上也是信任的一种,因此本文认为网络人际信任会对非正式求助行为产生影响。
在有关信任变量测度的研究中,Rotenberg 等提出了研究人际信任的BDT(Base, Domains,Target dimensions)架,该框架包括三个信任基础,即可靠性,指履行相关的诺言,能够为自己的言行负责;情感化,指依赖的他人能够避免造成情感伤害,例如能够接受披露、保守秘密、避免导致尴尬的批评性言论;诚实,指说实话和由善意而非恶意意图引导行为,以及由真诚而非操纵策略引导行为。本文针对网络人际信任问题的研究也沿用了这种测度。
(3)情感问题
在本研究中,求助问题,即情感问题本身会影响求助行为。本文在求助问题的相关研究中发现, 求助问题的严重性、紧急性和敏感性等方面都可能对求助行为产生影响。Zock 等认为在患者中风的情况下,对于问题严重性的认知影响了患者求助行为的产生和发展;Seamark 等在研究中论证了对求助问题的感知,如紧急性和敏感性认知,会对青少年寻求和回避帮助行为产生影响。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本文沿用了严重性、紧急性和敏感性作为情感问题的具体测度。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
在影响求助行为的众多因素中,本研究结合非正式在线求助所具有的与人际关系相关、与互联网渠道相关的特性,筛选出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两个影响因素加以深入探讨。而在情感求助中,解决相关的情感问题必然是求助行为想要达到的效果或目的,因此情感问题本身也作为研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综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问题。
RQ1: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会产生怎样的情感问题求助行为?有何行为特征?如何选择非正式求助对象?
RQ2:情感问题、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能否影响大学生的社交媒体非正式求助行为?如何影响?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根据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主题的限定,本文将采用半结构化深度访谈(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的方式收集数据。
(一) 研究对象
本文以在社交媒体上拥有情感问题非正式求助经历的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遵循一般质性研究的抽样规律,研究对象的选取采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方式,访谈所得的文字资料作为研究的样本文本。
研究共访谈了11名受访者。在受访者中,共 5 名男性、6名女性;年龄阶段集中于20 ~ 24 岁;年级分布在本科二年级至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见表2)。研究对象因限定为大学生群体,所以职业、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等人口统计学因素基本无较大差异,可忽略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访谈过程全程采用匿名化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受访者的个人隐私安全。
访谈大纲主要包括四个维度: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 情感问题、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四个维度的具体测度根据前文的文献综述展开,具体内容如表 3 所示。
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告知受访者相关概念、背景及研究伦理后,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首先进行简单预访谈,通过交谈了解受访者表现出的性格、逻辑表达以及日常使用媒介和社交媒体的习惯等。正式访谈集中于 2020年3月,研究者与每名受访者进行了平均 38 分钟的交流。
四 、研究发现与分析讨论
根据 11名受访者的描述与阐释,本文发现大学生目前面临的情感问题大多来源于爱情关系的处理,其次是友情和亲情。大学生的情感问题非正式在线求助呈现着一定的行为特征和模式,在求助对象、渠道、关系和过程等方面显现出不同特点。而情感问题、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切实地对大学生社交媒体非正式求助行为产生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求助行为的实施。
(一) 行为特征
与正式求助相比,受访者更倾向于非正式求助。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在访谈中表示,自己对专业帮助资源和途径等了解不多,遭遇情感问题会更倾向于向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只有 3 名受访者表示自己会考虑专业帮助源,但随着访谈深入,发现这仅是他们意识层面的选择倾向,在实际求助中,他们因正式帮助资源难以接触、不够及时等因素而没有付诸实践。
受访者 6:“ 怎么说呢, 我自己就是读的师范专业。求助专业老师的话一时也不知道要问谁, 也好像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专业博主。没有想到要去找一下。”
因求助内容不同,非正式求助源的选择多样。访谈发现,一般情况下关于情感问题在社交媒体上的非正式求助,对于帮助源的选择大概有朋友、同学、亲人、师长和陌生人五个方向。根据社会关系网络的构成,朋友、同学、亲人、师长可归纳为 “ 强关系”,陌生人则可归纳为 “ 弱关系”。通过各方因素的衡量,求助者会转向不同的求助对象。例如,面对爱情关系的情感困扰,大部分受访者会对父母和师长等长辈避而不谈;面对友情关系的处理,受访者会选择或避开共同好友。受访者 1 在讲述自己的爱情困惑时说:“ 不太好和父母谈这个事”,受访者 3 和受访者 10 针对友情问题求助时均考虑了共同好友,“ 关系都很好……最重要的是他了解( 问题造成者)”。
非正式求助由强关系转向弱关系。访谈发现, 如果受访者未从朋友、亲人、师长等强关系中获得预期的求助效果或遭遇挫折经历, 后期求助则会转向陌生人,如网友。求助行为所基于的社交媒体也呈现从 “ 强关系的即时通信工具(微信、QQ 等)” 到 “弱关系的虚拟兴趣社区 ( 微博、豆瓣、贴吧等)” 的转变。受访者 1 就曾谈到以往向家人的求助尝试,“ 没有给出一个很好的建议”,印证了在以往研究中,学者指出的一些年轻人在向传统帮助源求助时, 可能遭遇过消极经历。这种 “ 碰壁” 让他们向强关系寻求帮助的倾向逐渐减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基于弱关系所提供的帮助建议,会因为去除了对求助者的刻板印象和污名化而更加客观中立;在强关系的回应中,以往的认知经验、“ 先入为主” 的印象或潜在的顾虑等,会产生带有偏向性而无实际意义的安抚或建议。另一方面,在微博等求助一般为发帖、评论、私信,具有更多更广的互动性,这种多对一的帮助提供模式有利于集思广益,为求助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灵感。Granovetter 曾在研究中探索了弱关系的重要性和优势,提出与强关系相比,弱关系更有可能成为新信息的来源,有助于找到工作。另外,弱关系有助于思想传播、公共信息传播以及技术咨询等。
受访者 1:“……忘记她( 母亲)说什么了, 反正是感觉没有给一个很好的建议。后来就想着在网上问问,因为有个博主我比较喜欢,就在他的帖子里问了一下,集思广益会好一点嘛。”
受访者 9:“ 在网上会感觉更自由,而且会得到很多同龄人的想法,他们也不会因为和你的交情好就只说你喜欢的话,会比较客观。”
(二) 影响因素
从宏观上描述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交媒体上的情感问题非正式求助模式特征后,本文也从微观视角入手,分别探讨与分析了社会支持、网络人际信任和情感问题对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的影响。
1、社会支持:以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为主
访谈发现,拥有过情感问题在线求助经历的受访者都认为自己的社交网络规模较为正常,密切的关系来源也多为个别的同学、朋友、亲人,少数情况下有交往多年较为信赖的网络好友。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能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和接收到较为强烈的社会支持与援助, 这表现为外界对自身的认可、称赞与帮助等,而自身的社交关系又成为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与组成。
受访者 3:“ 我能感受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我能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像是朋友特地来找我玩,约我出去旅游或者吃饭以及找我帮忙, 我都会认为这是重视我的表现。”
受访者4:“感到了比较强烈的社会支持。生活中有父母的关怀、朋友的关怀以及师兄师姐老师的指导帮助,有非常强烈的存在感和被支持的感觉。”
在社会网络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的支持结构和联系频率等都会影响实际的行为。访谈所反映的结论与 Litwin 的发现相吻合,即非正式的支持是由交换的伦理规范促成的也就是一种基于人情关系或利益关系的、相互往来的支持与援助。访谈的结果证明了拥有较强的社会支持感的大学生会对外界有更高的预期,因此也会有更多的非正式求助行为的选择。
研究发现,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正向促进大学生情感问题的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工具性社会支持则没有显著相关性。这与求助目的有关,因为在线求助的过程主要涉及信息收集与互动两个方面。受访者 2 表示,自己的情感问题求助 “ 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感知到的情感支持是发起非正式求助行为的助推。受访者 1 则认为,自己求助陌生网友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建议或意见,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是信息支持的一种表现。
受访者 9:“ 网络上的支持与现实中相比会让我更觉得温暖,毕竟是素不相识的人。”
受访者 2:“ 在网上没必要对陌生人恶语相向吧……网上大部分人挺友善的。”
2、网络人际信任:可靠性和诚实的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网络人际信任与大学生情感问题的非正式求助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在可靠性方面,有过线上求助经历的受访者对网络人际关系可靠性的认同度较高。信任是一个从平缓到迅速增长的过程,最初表现出信任和正向回馈会迅速促进更进一步的信任。不少受访者提到,自己在非正式线上求助时选择的对象是十分信任的虚拟社区意见领袖及其粉丝,认为他们 “ 团结一致”、有着同样的兴趣点、愿意为他人的困惑建言献策,并认可其话语是负责可靠的。已有研究论证了 “ 社区成员对虚拟社区的认同感越高,就越愿意贡献自身知识给社区网友” ,同样助推了知识信息的交流互动,提高了成员的网络人际信任可靠性认知。
在情感化方面,因求助者希望能够保守秘密和避免尴尬,会削弱向非正式求助源中强关系的求助意愿。受访者 8 说:“ 我可能不会向共同认识的人咨询意见,因为容易造成朋友间站队情况。” 受访者 10 也表达了类似感受,“ 朋友亲人都有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 可能问题已经过去) 将自己的问题或者事情透露给其他人当作谈资”。但求助者是否会对弱关系赋予更高的情感化信任,目前的研究还未明确。因此, 网络人际信任中的情感化与非正式在线求助的关系仍待探讨。
在诚实方面,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倾向于相信网络人际关系是较为诚实的,是由真诚而非操纵性策略产生的帮助回馈。这种诚实的网络人际信任认知,与已有的积极求助经验、个人性格和信念相关,促进了非正式求助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总体上,网络人际信任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会产生更多的、更积极的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因为他们对此抱有较为良好的期待和期望,认为网络人际关系能够为自己带来帮助和使问题得到解决。
3、情感问题:严重性和紧急性反向影响
关于情感问题本身对非正式求助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本研究从严重性、紧急性、敏感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考察。访谈发现,严重性和紧急性反向影响求助行为的产生。在预测未来的求助意图时,多位受访者表示,自己如果向非正式社会关系发出线上求助信号, 那么所求助的情感问题不会是十分严重和紧急的,这与访谈结果一致,即较低的问题严重性和紧急性促进了非正式求助行为的实际产生。
受访者 8:“……可能只是特殊时期遇到的常规问题。紧急性的话,可能不太紧急,不如说是放一放时间长了问题就有可能被淡化了。我觉得情感问题的敏感性很多时候会受到群体因素的影响吧,可能对待不同群体,敏感性也不同。”
受访者11:“不会太严重,因为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如果严重到影响自己心理健康了,应该会直接去找专业的咨询师求助了……也不会太紧急。”
但对正式求助的意图预测,却和实际行为截然相反。访者认为严重和紧急程度高会促使他们转向更为专业的帮助源求助,但已有研究证明,经历精神疾病的人通常不寻求专业帮助, 很大一部分有自杀想法或企图的人没有寻求任何形式的帮助,甚至没有感觉到需要帮助。因此,在正式求助方面,求助意图与实际行为有所出入,程度越高的严重性和紧急性,越会削弱求助行为。
在情感问题的敏感性上,不同情境下的敏感性会影响求助的表达和求助对象的选择。敏感性较高的情感问题和敏感性较低的情感问题都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求助行为,且对于问题是否敏感与敏感程度如何没有统一标准,更侧重于求助者的主观考量。比如在爱情关系的情感问题上,受访者 1 表示自己的问题不算太敏感, “ 比较容易和人沟通”,但是对和父母探讨就感到有一定的敏感、困难和不便。受访者 3 在关于友情关系的问题处理上认为,“ 遇到的这种问题算是比较敏感的”,“ 一般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将自己的情感问题定义为较为敏感,但也产生了真实的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
4、性别、动机与环境的影响
在纵向分析了 11 份访谈文本后,研究者根据人口统计学变量进行了横向的研究和对比,发现性别因素在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女性群体更容易向外界敞开心扉、进行情感问题的讨论与求助,并在求助方式的多样化和多渠道上有着明显的表现。研究证明,女性比男性更善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世界,也更有可能意识到和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感不适,并且与他人分享。而男性更多的是不愿意表达这些存在的情感困扰,也对意识到自我的心理痛苦、情感问题稍有迟钝。男性会避免把自己的痛苦暴露给他人,这也许与男性对自我的性别角色认知相关,倾向于认为应该有一种 “ 男子气概”,因此很少会愿意向外部世界展露自己的内心与弱点。
另外,性别因素在人际信任的影响中也较为显著。受访者中的大多数女性都对自我的社会支持水平认同度较高,因而也有着比较强烈的网络人际信任感。女性倾向于发现现实世界与未知世界的善意,如 “ 世上善良的人还挺多” “ 我的朋友都很支持我做正确的事情” “ 大多数都是友好的真诚的”。但是男性则更多地表达了一种质疑和谨慎的态度,如 “ 这并不能使我放下对陌生人的戒心” “ 永远不相信别人可以真正地设身处地地为我思考”。
研究还发现,求助的目的或动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帮助源的选择。在线求助的过程主要涉及信息收集与互动两方面。在访谈过程中,有部分受访者表示 “ 其实不太在乎可不可靠,只是需要一个倾诉的地方” “ 求助效果一般,主要就是为了倾诉一下,可能也不会咨询更多渠道了”。可见,求助者付诸求助行动的目的之一可能就是向他人倾诉和表达自己的困扰,找到同种类型的人或相似的经历,以获得同情、理解、认同和安慰。另外访谈中还发现了其他三种可能存在的求助动机,即获得支持,指内心已有解决问题的方向或偏好,只是需要外界对自我想法的肯定和做出决定的推动;受到关注,指寻求和吸引在现实世界得不到或较少感受到的他人的注意;解决问题, 指真正想要得到一种确切的答案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同程度的求助目的和动机影响着求助者对帮助源的选择,以及对未来求助方向与趋势的判断和决定。
在研究的过程中, 研究者意外发现了国内外大学生可能在对待求助行为的态度和观点间存在的差异。 受访者中的一位留学生在求助意愿和实际行为中都表达出了较为消极的态度, 并表示自己对未知事物或人群的极度不信任。这一发现支持了先前的研究成果, 因为已有的文献认为国际学生可能是一个较为脆弱的亚群体, 他们在寻求帮助方面的意愿和行为指标可能很低。因此, 生活环境和特定群体的文化差异可能也会导致求助意向和行为的不同。
五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一) 主要结论
一般大学生群体存在的情感问题大多与爱情、 友情和亲情有关,这也充分契合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社会关系结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非正式求助行为遵循着一定的行为规律。在帮助源,即求助对象的选择上,大学生遭遇情感问题更倾向于向非正式社会关系求助;因求助问题的内容不同,非正式求助源的选择也有着多样化差异;由于消极性求助效果和求助经历,非正式求助发生了从强关系的即时通信类社交媒体到弱关系的兴趣社区类社交平台的转变。
针对情感问题的非正式在线求助影响因素:在社会支持维度,情感支持和信息支持两种社会支持类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网络人际信任维度,网络人际信任程度越高可能会越多地促进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尤其是可靠性和诚实的信任认知与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呈正相关;在情感问题本身维度,严重性与紧急性反向影响了非正式求助行为,敏感性因情境和语境的变换而不同,与实际发生的非正式在线求助的关系尚待明确。
此外,本文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并提炼出了例如性别差异、求助动机、环境背景等其他可能影响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因素。
(二) 研究展望
本文的局限在于,研究对象上局限于对大学生群体的调查访谈,可能由于群体特性使得研究结果无法在较大范围内推广,但也为更广泛群体的求助行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鉴;研究内容上,本研究采用了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方式来记录受访者对事件的回溯,不可避免地存在回忆偏差和主观意向,因为人们自我报告的求助态度与真实的求助行为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方法上,线上的访谈途径无法深入了解受访者状态,其他因素也可能会干扰访谈的文本结果,这些都可能会影响研究的内外部效度。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注意研究对象的普适性和代表性,能够更大范围地得出非正式在线求助的行为模式与影响因素。
此外,本研究在特定的范围内探讨了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人格、性格、思维模式、媒介使用习惯以及目的等因素也会对非正式在线求助行为产生影响,但没有把它们作为调节变量纳入分析。因此,在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方面仍需完善,未来的研究可以拓展更多的变量以更加全面地考察求助行为,且本文所探讨的影响因素较多为建构性的,还需要未来的研究进行定量方面的验证与检验。
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
蒋晓婧.大学生情感问题的社交媒体非正式求助行为研究[J].传播创新研究,2022(01):66-84+232.
作者信息:
蒋晓婧,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届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现任职于北京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