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跨文化传播研究》| 肖珺、常乐: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4 作者:CSMD 来源:CSMD

摘  要  基于5个分析维度、19个有效案例的分析,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在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方面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观念创新表现在开放多元文化叙事中的情感关系建构。内容创新表现为在互惠性理解中推动对话式理解。平台创新表现为自有平台的功能细分化和精确化,包括网络文学阅读平台对流行文化消费体验的细分化,通过AI市场调研实现超越空间限制的精准传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界互为方法是建立文化间沟通和理解的基础,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需要持续探索人际间跨文化交往的动态机制。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

本文在2017年以来研究的基础上,将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的分析维度调整为:其一,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是否主动尊重相异文化的主体地位,尊重文化间性,增进“互惠性理解”,进而减少文化冲突和矛盾;其二,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是否结合历史情境或时代语境不断提高文化间互动的质量;其三,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能否有意识地聚焦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拓展和深化文化对话的共情空间;其四,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是否具有构建可信任、可沟通、可理解的中国的传播能力;其五,跨文化传播实践是否有利于不断增强跨文化传播创新能力,进而推动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发展。

分析维度的丰富实则源于跨文化传播理念转变的双重需要。作为世界之中国,我国需要在全人类的共通性议题中,通过文化间对话和交往,实现文化间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构建与世界互为方法的跨文化共同体。作为文化之中国,我们需要秉持扎根于本土的全球思维,超越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向世界开放自我,通过文化间的互惠分享,在理性认知和情感共鸣的维度上兼容“他者”。当然,面对充斥着高度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实现互惠性理解的文化间和谐共处绝非易事。危机之下,我们更需要作为彼此间相互依存和支持的整体,调适文化间传播的观念、内容和平台。由此,聚焦跨文化传播实践的丰富内涵,对其进行归纳和反思十分必要。那么,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的具体表现如何?

根据研究需要,研究小组按照目的性抽样(purposive sampling)原则,采用典型案例抽样(typical case sampling)的方法逐步筛选,最终获取有效案例完成本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步骤1:研究小组分别在海内外的互动平台上开展初步案例检索。抽样平台包括社交媒体平台(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视频平台(bilibili、YouTube、TikTok等)、信息门户网站(环球网、CGTN官网、Google、Yahoo!JAPAN等)、学术期刊杂志等。检索关键词包括“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等复合检索词。初步筛选共获文本资料逾14万字,案例86个。

步骤2:研究小组对所获86个案例逐一核查,小组成员对案例有效性进行多轮讨论后取得一致,进而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案例43个。

步骤3:研究小组对上述43个案例进行海内外传播效果的数据核实,所依据的指标包括观看量、点赞量、转发量、评论量、评论文本的丰富度等,最终获得19个有效案例作为本文主要研究对象。

步骤4:研究小组对19个有效案例按照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进行归类,重点分析跨文化传播的观念呈现、内容生产、平台建构等细节。

下文将根据19个有效案例展开多案例分析,以期勾勒和反思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的整体样貌、典型呈现和理念发展。

一、观念创新:开放多元文化叙事中的情感关系建构

从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创新观之,我们正在更主动地建构一种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让文化上的“他者”步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在个体间的感知、交往与叙事中建构更为紧密和强烈的情感关系。从观念层面看,多元文化叙事的空间更多地源自于主体间的日常生活场景,既包括不同个体追求幸福生活的事实,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象。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在建构情感关系方面呈现三点创新:其一是由“自我论证”转向“他者叙事”,通过跨越文化的体验和叙事,感知人类间共通的情感联结;其二是在全人类共同议题中,通过本土的情感故事与全球形成连接;其三是在偶发性的自然现象中开展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化叙事。

(一)中外合拍纪录片:由“自我论证”转向“他者叙事

由“自我论证”转向“他者叙事”是2021年重要的观念转变。这一观念在一系列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均有集中表达,从效果看,其有助于从扎根中国真实生活的体验中实现多维叙述,体现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进而生成可被理解的中国。

1.由“数据真实”转向“情感真实”的文化间叙事

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面向世界陈述2021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实?2021年7月15日起,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解读中国工作室联合出品、英国导演柯文思执导的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A Long Cherished Dream)在腾讯视频、Discovery探索频道、英国天空电视台等国内外平台上先后播出。该纪录片通过真实的个体奋斗故事展示了中国人为实现美好生活付出的努力。截至2022年1月10日,该片在YouTube上的总播放量已超过11万次,成为中国驻美大使馆在该平台的账号(@Chinese Embassy in the U.S.)所发布的观看数和评论数最高的一条视频。

“小康”一词源自《诗经》,表达了人民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渐渐发展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目标。导演柯文思认为,通过统计数据展现事实容易在西方社会中引起排斥和不信任,而包含个体真实情感的叙事方式更容易得到理解。基于这样的初衷,该纪录片在拍摄中坚持“情感真实”代替“数据真实”的传播观念,将统计数据中的事实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真实的平凡个体的经历。

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全球观众通过观看真实的个体故事,达成了相对丰富的情感共鸣。比如,第一集《开勇》(A Room of Their Own)中,云南省的一位村支书常开勇对乡土的热爱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之情让网友感受到平凡人的普遍愿望:“Secretary Chang and his wife are such wonderful and extraordinary ordinary Chinese people, you really can feel the love he has for his community, well done series, it really show cases the universal human aspiration of providing a good life for one’s family.(常支书和他的妻子是多么优秀和非凡的普通中国人啊,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对他的社区的爱,这个纪录片做得很好,它真正展示了人类为家庭提供美好生活的普遍愿望。)”(@Frog in a well,2021年11月)再如,第二集《琳宝》(Drive Like A Girl)中,女卡车司机张琳面对原生家庭的不幸、婚姻生活的不顺、长途工作的艰辛时的辛酸让网友也为这种无力感到悲伤:“l cried like a baby watching it.(我看的时候哭得像个孩子。)”(@lester9722,2021年12月)而她面对困难时的乐观则让网友深深感动:“Smily face, says everything about her optimism, resilience, determination.(笑脸,说明她乐观、坚韧、有决心。)”(@Longyou,2021年8月)

“数据真实”转向“情感真实”的他者叙事呈现出一定的情绪感染力,令中国日常生活的画面具有明显的文化冲击力。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柴米油盐之上》的传播还是以中国官方机构为主体,他文化个体的自发选择和传播并不多。

2.旅行体验呈现中国的多样性

日本导演竹内亮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亲访武汉,拍摄《好久不见,武汉》纪录片广受好评后,持续采用“旅行体验”的拍摄模式,展示立体多元的中国。2021年4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社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竹内亮执导的纪录片《走近大凉山》(Beyond the Mountain)在海内外网络视频平台同步上线。截至2021年12月,该视频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海外主要视频社交网站的观看次数累计超过1000万。其中,竹内亮成立的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YouTube账号@和之梦发布的视频下有14772条评论。

《走近大凉山》仍旧采用竹内亮导演擅长的“旅行体验”的拍摄模式,竹内亮以旅行者的身份出现在纪录片中,与大凉山中的彝族人同吃同住,并参与他们的务农、教育、休闲活动,以期通过该片让外国人了解中国14亿人生活的多样性。该片用导演作为旅行者的跨文化亲身交往揭示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的丰富细节。比如,竹内亮在社区彝绣工坊中看到身穿民族服饰的彝族妇女用传统民族手工艺绣制现代商品,在当地校园里看到了热爱足球运动的彝族孩子正在接受大凉山与皇家马德里俱乐部合作项目的培训,在旅行途中看到了彝族文字与汉字并列出现的路标,他还记录了西班牙外教、汉族教师和彝族人其乐融融相处的生活现实。

不同国家的网友从中看到了更立体多元的中国。有德国网友描述他眼中淳朴和谐的乡村生活,感叹父母在教育过程中的舐犊之情:“I am from Germany and when friends and I are talking about China, we always think about the megacities and large scale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t was very interesting to see another side of it and how the people see education for their children as a way to a better life for future generations.(我来自德国,当我和朋友们谈到中国时,我们总是想到超大城市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看到中国的另一面,以及人们如何将子女的教育视作为后代创造更好生活的途径,这非常有趣。)”(@Nico Gau,2021年11月)还有的网友被中国各民族之间平等融洽的和谐交往状态所触动:“The people living in those high mountains are LI minority ethnic group, and majority of Chinese are HAN ethnicity.I don’t see any discrimination or condescending whatnot. I see pure love towards one another.(住在那些大山上的人是黎族人,大多数中国人是汉族人,我没有看到任何歧视或居高临下的东西。我看到了他们之间纯洁的爱。)”(@pwd88tube,2021年5月)

《走近大凉山》以“他者”亲身旅行的第一视角展示中国内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他者叙事在展现中国为保护民族文化多元性所做出的努力时显得更加自然。

3.回归生活事实的跨文化理解

回归生活事实的观念体现在全面开放生活的细节呈现中,进而得以全方位展示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比如,在海内外网络平台播出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Shanghai Through Our Eyes)就是其中出色的代表。该节目邀请了100位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讲述他们在上海的经历和体验。该片在“他者”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体验上都拓宽了作品的辐射面,力求展示全面的中国。出镜的外国人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他们全面地呈现自己和中国人在不同场合下交往的细节。

细节之一是中国节日中的“家”认同:来自克罗地亚的古兰兰(Franka Gulin)讲到她在上海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的故事,她在春节的习俗和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国的人情味,产生了归属感,将中国当作自己的家。细节之二是中国共享和谐的生活状态:来自希腊的孔文卓(Alex Kopitsas)说,中国城市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很绿色、很美丽、很干净”,从路上摆放整齐的共享单车到公园里打太极的老人都让他激动,担任强生全球人才招聘负责人的他还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环境对年轻人的包容和支持。细节之三是中国人在交往中给予彼此的理解和善意:友成晓子是一名来自日本北海道的医生,她讲述每当自己带着两个小孩遇到不便时,在场的陌生人都会走上前来伸出援助之手,这些经历令她十分感动。2021年4月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新民晚报社共同策划的这个节目正式推送,每天一集,持续播出100天。该节目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境外平台累计点击量近9000万次。

人际间交往细节的呈现有助于达成互惠性理解,采用回归生活事实的叙事方式实现了更广范围的文化间连接,形成了可被理解的跨文化文本。

(二)脱贫故事:贫困作为全人类共同议题的共情传播

2021年1月12日,电视剧《山海情》(Minning Town)在国内首播。1月13日,该剧在海外网络视频平台YouTube和凤凰卫视覆盖的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区的电视及新媒体平台上播出。当地时间11月25日上午,在塞内加尔达喀尔和中国北京同步举行了2021年中非视听推介会暨中国电视剧《山海情》(法语版)开播仪式。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西海固的人民通过易地搬迁、对口帮扶、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脱贫实践,逐渐摆脱贫困,发挥个人潜能,建设美好家园的故事。截至2021年1月12日,YouTube单个账号下的播放量已超1290万次、点赞量超过5万次。

在情感上,《山海情》通过相似经历和典型人物形象来与各国受众达成共情。聚焦“贫困”这一全球议题,《山海情》将地域、语言、文化各异的受众连接,引发了相似的经历回忆与深层的情感交流。有网友评论说:“By the time my mother and I got to the end of the season we were in tears, and had a bette understanding too about how different our poverty in a developed country was compared to their’s in a developing nation. There were many similarities but many differences too. (看到该剧结束时,我和妈妈已经泪流满面,也更加了解发达国家的贫困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有何不同。这其中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SeraJadeAtPSA,2021年10月)

此外,《山海情》以小人物为切口,无论是兢兢业业的村干部马德福,还是坚韧聪慧的女村民水花,甚至移民工作的“刺头”大有叔,都深深触动了全球各地的观众,引起情感共鸣。“Each character was beautifully acted, especially  ShuiHua(acted by Rayzha Alimjan). She embodies warmth, tenacity, and resilience and you can’t help but root for her in every scene you see her in.(每个角色都表演得很漂亮,特别是热依扎饰演的水花。她体现了温暖、坚毅和韧性,你在看她的每一场戏时都忍不住为她加油。)”(@Wildswans,2021年7月)

在主旨上,海外受众以共情为基础,超越差异,理解中国方案惠及全人类的可能性。有网友评论道:“The story of Minning Town should be able to inspire a wider global working-class audience. It first shows and warns us what poverty could lead to...More importantly, the show also teaches us that the destruction of poverty is a task that is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workers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assist: fully unite and integrate human resources of various provinces, and extensively mobilise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in addition to financial aid...Science rejuvenates the country...Improve the environment.(闽宁镇的故事应该能够启发更广泛的全球工人阶级观众。它先是向我们展示并警告我们贫穷会导致什么...更重要的是,该剧还告诉我们,消除贫困是工人阶级必须完成的任务,可以做的包括:充分整合各省人力资源,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在经济援助外,提供技术支持……科学振兴国家……改善环境。)”(@Zhiying,2021年2月)《山海情》从剧作的现实意义出发,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既是利他,也是利己,从而实现中国与他国、中国与世界的互惠。

除了电视剧外,纪录片在讲述中国脱贫故事方面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由新华社、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出品的纪录片《中国减贫密码》(China:Prescription for Poverty)于2021年2月28日在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上线播出,并分中、英、法、西、日、俄等多语种面向全球推出。该纪录片选取了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不同领域的九个生动案例,讨论了将这些具体而丰富的中国式扶贫经验应用到其他地方的可能性。印度海得拉巴媒体《西亚萨特日报》表示:“这部纪录片传达了这样一则信息:在通往更好生活的道路上,我们永远不会孤单。”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20年3月,一群栖息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亚洲象开始向北迁徙,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网友的高度关注。象群的迁徙是一个自然的、突发性的事件,但中国对保护象群和保障居民安全的平衡则遵循“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内部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文化思想。对这一事件的媒介呈现则有助于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体而言,有关媒体报道以故事本身的趣味性塑造可爱中国形象;以中国政府和当地民众保护象群的举措和决心描绘可敬中国形象。

可信指跨文化主体间的信任关系,而对能力的信任是跨文化虚拟共同体中信任关系的重要维度。在象群北迁事件中,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为展示客观而全面的画面叙事提供了可能性。在追踪记录野象群动态的过程中,中国使用无人机,红外仪和北斗、天通卫星电话,高通量卫星便携站等卫星通信设备来记录并传输画面。央视频推出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节目《一路“象”北》,以多机位、长时段的现场直播呈现人象共处的真实画面,展现中国为避免人象冲突采取的具体措施。其中,画面叙事用图像语言代替文字语言,是一种既自信又谦和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真实的影像资料,得到了国外媒体和网友的认可。美联社在当地时间6月8日发布题为“China’s Wangdering Elephants Becoming International Stars”(中国野象群正成为国际明星)的报道,@BBC News中文在YouTube上发布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3万次,有网友留言表达了自己看到大象迁徙画面的感受:“People in China really have a smart way to deal with nature, and it is so respect the animals’ instinct. I see a lot of nice pictures in this video and just can not express the feelings of the moment of beauty of nature in China. A new supper power, I believe U can and will bring something different to the whole world!(中国人具有善待自然的智慧,尊重动物的天性。我在这个视频里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图片,欣赏中国自然之美的感觉难以用语言表达。这是一种超能力,我相信你们可以而且将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些不同的东西!)”(@Calos Lee,2021年8月)

大象在世界大多数民族文化中都有美好的含义,其常被表征为“智慧”“友善”和“可爱”。在大象北迁事件中,大象被拟人化,大象的“逸闻趣事”促进了不同文化语境的人共同表达对其“可爱”形象的理解。具体来说,有两点突出的创新。

其一是对动物行为的拟人化理解,将小象的行为赋予孩童“调皮”的意义,从而将人与动物置于平等的地位去理解。例如,CGTN于2021年6月8日发布的一则关于象群睡觉的短视频获得了超过12万的点击量,网友被其中小象“调皮”的动作吸引并留言:“All so lovely! Especially the cute baby cuddled so closed to one adult(momperhaps).(太可爱了!尤其是那个可爱的宝宝象紧紧地拥着一头成年象,那头象也许是它妈妈。)”(@Mayfair,2021年6月)还有网友调侃称:“0:09Doesn’t matter if they are humans or elephants.The kid is always awake when adults try to sleep.(看第9秒,不管是人类还是大象,当成年人试图睡觉时,孩子总是醒着的。)”(@Ghelma,2021年6月)BBC News(World)在Twitter上发布:“Sweet dreams! Wandering elephants take a snooze!(好梦!游荡的大象打个盹儿!)”

其二是善意理解人象共处反映人类对自然的关心,用可爱象群折射可爱的中国民众的形象。例如,当象群吃了农户的玉米、荔枝、芒果、芭蕉等经济作物,沿路一些村民表示理解:“大象也饿了,它也不是故意的”“没吃多少玉米,这些玉米无所谓”“可能它走掉,我可能还会关切,还会想它”。在这种人象关系中,大象不是人类空间的“入侵者”,而被拟人化为“访客”,得到了人们的善待。这种关系令海外网友感叹:“I love how the villagers understand when the elephants ‘break and steal’ stuff and they didn’t even seem mad about it.(我喜欢村民们对大象“偷”东西的理解,他们甚至似乎并不生气。)”(@Marcellinus Chrisnada Putra,2021年7月)

动物形象的拟人化令非人类的自然现象也具有了被共情理解的可能。拟人化的情节处理一方面让人类理解象群迁移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为人象互动模式提供了情感理解的可能性。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共同的环境压力,偶发的象群北迁事件,令世界无意中发现了中国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和成果。在该事件中,媒体客观地呈现了中国为保障人象安全、缓解人与动物矛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这些举措得到了国际媒体和海外网友的尊敬。美联社评价说:“Elephants are given the top level of protection in China, allowing their numbers to steadily increase even as their natural habitat shrinks.(大象在中国得到了最高级别的保护,因而即使自然栖息地缩小,大象的数量也稳定增多。)”CNN于2021年6月9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发布帖文称:“Aerial footage shows a herd of elephants resting after they trekked 500km(310miles)north from a nature reserve in south China.(航拍画面显示,象群从中国南方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向北跋涉500公里,即约310英里,正在休息。)”一位海外网友评论道:“China GOV is protecting them and let them walk freely.(中国政府正在保护它们,让它们自由行走。)”(@oceanlll,2021年6月)还有海外网友评价说:“U need to admit n admire the patienc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n the people too. The people in Yunnan are tolerance even can says it’s good omen even though the herds had destroyed their crops.(你得承认,当地政府和人民的耐心令人敬佩。云南人很宽容,甚至即使象群破坏了他们的庄稼,也认为那是好兆头。)”(@ass Chock,2021年7月)

象群北迁事件中的跨文化传播实践集中呈现了人与动物的亲密关系,令全球对中国高度关注。从全球网民对这一偶发事件的积极评价来看,这一事件促进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解。

二、内容创新:在互惠性理解中推动对话式理解

文化差异一方面是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往往也会诱发种种消极的群际反应。而决定其效果积极与否的重要因素就是人们理解文化差异的方式。在2021年的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中,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实践者正通过符号的言说,拓展文化差异的积极意义,追寻“互惠性理解”(reciprocal  understanding),即在文化差异中形成互补性知识,在文化观念的相互印证中,基于生活事实和动态的文化发展达成对话与合作式的理解。在内容层面,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化符号的创造性转化和网络空间的展演,融合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影视创作通过融通中外的流行文化,打造多元文化空间;西方网民通过转变对刮痧的态度,迎向文化冲突的探索式和解;“无性别”模特通过展示创意造型,促进跨越性别差异的审美传播。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

1.中国节日:传统仪式在现代生活中的续写

作为公共性、周期性、主题性的公共文化活动,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仍然通过各种仪式活动来发展延续,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文化变迁。而当代生活中的媒介使用则为其延续的更多可能性提供了条件。2021年,河南卫视采用“网剧+网综”的形式,围绕中国传统节日策划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2021年河南春晚起头,包括后续的《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和《重阳奇妙游》,共7档节目。这一系列节目的创新性主要是节目内容巧妙地连接了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文化符号,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有:其一,用现代的“人设”符号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如《端午奇妙游》以“唐小妹”为主体设计故事,每一位“唐小妹”因“人设”化而拥有了鲜明的个性;再如水下舞蹈节目《洛神水赋》(原名《祈》)的主角洛神女让古诗词和古画中的形象更加生动化。其二,用时事热点赋予传统文化符号新的所指,如2021年河南春晚中豫剧《白衣执甲》表达了人们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务工作者的感谢;《元宵奇妙夜》中的豫剧表演《五世请缨》表达了全社会对边防军人的敬意。其三,通过现代媒介技术来重新演绎传统美学符号,如《龙门金刚》这个节目运用AR、360°拍摄和“子弹时间”等科技手段,增强了“飞天”舞蹈姿态的视觉效果。

这一系列节目在海内外均有突出的传播效果。截至2021年12月15日,微博相关话题已有266万次讨论、27亿次阅读;据不完全统计,YouTube上相关视频的点击量超过48万。在微博话题#唐宫夜宴#下,网友通过上传自己手绘的卡通版“唐小妹”造型来表达对其的喜爱。在YouTube上,有网友对水下舞蹈«洛神水赋»评论道:“Это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 уникальное, впечатляющее зрелище.(这真是一个独特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景象。)”(@Вэйцзюнь Ху,2021年7月)“Love this dance.So elegant and so powerful.(我喜欢这个舞蹈。它如此优雅,如此有力。)”(@Frau Rosa,2021年9月)还有网友说:“Un voyage traversant 1500 ans, plein de sensations et d’émotions.(一次跨越1500年的旅程,充满了感性和情感。)”(@YUKELI,2021年9月)

2.传统技艺: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中的展演

自2018年以来,从李子柒到阿木爷爷,传统技艺与个体日常生活实践的连接在网络空间中收获的关注度渐渐提高。在2021年,这一跨文化实践呈现出了新的内容,即不同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短视频多次的“差异化的重复”后形成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其中的手工艺类型非常广泛,较突出的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是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传统技艺和当代生活具有极强的关联性。2021年6月,一位中国大妈用简单的工具娴熟地在街头摊煎饼的视频在YouTube的点击量超过24万次,这项传统技艺引起了网友的惊叹:“That thing that makes it perfect circular pancake is epic!(那个完美的圆形煎饼是史诗般的!)”(@bilinas mini,2021年7月)另有网友评论说:“She grabbed that sizzling hot batter like it’s nothing, she can rival Gordon Ramsay.(她抓起那摊热腾腾的面糊像没什么一样,她可以和戈登·拉姆齐匹敌。)”(@ほのほの,2021年7月)随后,大量外国网友通过模仿在网络空间中延续了对这项手艺的展演,YouTube上相关视频的播放量累计2971万次,在TikTok上,#jianbing(煎饼)和#jianbingguozi(煎饼果子)的话题点击量已超过四千万,谷歌趋势(GoogleTrends)数据显示,2021年10月,“jianbing”的流行指数为100,为历年来最高。

其二是竹编工艺。手工艺人潘云峰用竹子编制遮阳伞、手机支架、婴儿摇篮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短视频引起了海外网友的关注,他的竹编作品兼具美观性和实用价值,展示了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其中单个视频在YouTube平台上点击量超过289万,海外网友表示:“Maravilhoso o seu trabalho mere ce a maior nota só peçoa deus que continua abençoado a sua mente pra fazerbelas artes parabéns.(太棒了,你的作品应该得到最高的分数,我只向上帝祈祷,愿你的心灵永远幸福,让你的作品成为艺术品。)”(@Geilson Teixeira,2021年6月)“This man is amazing! He is gifted with the skills in handicraft. He will become successful if he focus on his skills. An excellent work of Art.(这个人真了不起!他有手工艺方面的天赋。如果他专注于自己的技能,他就会成功。一件优秀的艺术品。)”(@Nelly,2021年7月)此外,还有一位中国陶艺师傅的一段特殊的陶艺视频在TikTok上收获了4500万次的播放量和420万人次的点赞。

传统技艺在网络空间内的展演呈现出类型多元化、场景生活化的新特征。当然,跨文化传播不能只关注数据效果而忽视对文化自身内涵的理解和认同。例如,在TikTok平台上,词条#tanghulu(糖葫芦)下有大量模仿制作糖葫芦的视频,网友以此为传播模因,选择不同食材进行模仿,但多是戏谑式创作,缺少对糖葫芦这一具有历史内涵的中国传统美食的深入理解。

(二)流行文化:打造融通中外的多元文化空间

流行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为中西文化对话提供了空间。

2021年8月14日,由优酷推出的街舞选拔类真人秀《这!就是街舞4》(Street Dance of China4)的多语种字幕版视频节目在海内外平台同步上映。这一季节目以“为和平而舞”(dancing for peace)为理念,邀请了来自日本、法国、瑞士、越南等多个国家的舞者与中国选手同台表演。该节目在YouTube的官方频道播放量超过1763万次,单集播放量最高达237万。谷歌趋势数据显示,其影响力已延伸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巴西等28个国家和地区。在舞蹈视听内容上,《这!就是街舞4》的相关表演通过文化符号混搭呈现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例如,舞蹈《承》展现中国侠义文化,融入武术元素,舞者在巨型酒缸中舞狮,展现传统侠客风范;马晓龙的《棋》将中国围棋与太极拳融合,在刚硬热烈的街舞中展现了一丝独属于中国儒士的飘逸。这些对街舞进行中国风改编的尝试让外国舞者与观众更真切地了解了中国文化,越南舞者MT-pop表示:“This time, it’s not only about dance…They teach me some things about Chinese culture.(这次的演出不仅仅是关于舞蹈的……他们教会了我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事情。)”在舞者的文化身份上,多国多民族的选手通过各式各样的舞种与呈现风格,体现出了文化多元、族裔多元、舞种多元的多元文化特征。在赛制创新上,该节目通过合作的赛制促进跨文化理解与文化整合。以中国舞者马晓龙与法国嘻哈舞者Zyko的合作舞蹈《授之以琴》为例,该舞蹈改编自中国典故“高山流水”,两名舞者围绕着一张古琴演绎了伯牙子期的故事,通过伯牙和子期的知音情,建立情感的连接与共鸣,打动了全球观众。YouTube上的一名海外网友表达了自己对这支舞蹈的理解:“I interpreted this as a dance about a student that was eager to play the instrument but the mentor wanted him to learn the small things…he receives the instrument and the mentor leaves him because he is ready to do it alone.(我对这支舞蹈的理解是:一个学生急迫地希望弹奏古琴,但他的导师希望他更专注于细节的修炼……最后,学生收下了古琴,而导师也离开了他,因为学生可以独自完成这件事了。)”(@Natasha M,2021年10月)在这名网友的评论下方,也有中国网友的回应:“You understand well.(你的理解是正确的。)”(@温喜)这位网友随后还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故事。由此可见,《这!就是街舞4》不仅打造了一个多元文化共舞的平台,还在节目之外打通了不同文化背景观众之间的沟通、理解的互动空间,用舞蹈的方式建立起跨文化的友谊。

但是,也有传播遇冷的创新实践案例。2021年2月12日,由追光人动画设计(北京)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新神榜:哪吒重生》(New Gods: Nezha Reborn)正式在中国上映,这是一个将中国神话现代化的故事,但同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Ne Zha)在海外市场的传播情况类似,该电影在海外市场未受到较多关注。

可见,流行文化可以为多元文化提供符号互动的空间,但是如何进一步为其创设深度对话和理解的条件,这有待流行文化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进一步思考。

(三)刮痧:迎向文化冲突的探索式和解

2001年上映的电影《刮痧》(The Treatment)讲述了一个由文化差异引起文化冲突的故事。电影中,华人家庭的孩子因刮痧背上留下红色伤痕,这被西方社会误认为孩子受到了父母的虐待,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跨文化冲突。20年后,刮痧再次进入海外大众的视野,2021年5月,“guasha”一词在谷歌趋势网站上的搜索指数从低于25达到了顶峰数值100。其中,截至2022年2月25日,YouTube上关于“guasha”的视频内容累计播放量为1378万次,TikTok上与#guasha有关的话题点击量已超过3.6亿次。

其中个体的跨文化探索在缓和跨文化冲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社交媒体上,时尚博主分享他们的刮痧经历,用视频记录自己刮痧前后的身体变化。首先,这些视频展现出刮痧对改善皮肤状况的实际效果有助于消除误解,提高观看者进行跨文化探索的兴趣:“Omg, I need this facial so badly! Your skin looks so radiant.(天哪,我太需要这种面部护理了!你的皮肤看起来很有光泽。)”(@Senta Tsantilis,2021年12月)在此基础上,网友们在追问刮痧具体操作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善意的跨文化探索式对话:“How long do you use it for each night?(你每晚刮痧多久?)”(@ibi,2021年12月)“What kind of face oil ur guys using?(你们用哪种护肤油?)”(@rosiee, 2021年12月)“Excuse me,can we use gel instead of face oil?(请问我们可以用凝胶代替护肤油吗?)”(@Sanne Vloets,2021年10月)

刮痧从跨文化冲突转向一种对互惠性理解的探索,生动说明了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向冲突,而且既有的文化冲突也具有走向和解的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通过跨文化传播实践,网友对刮痧的态度逐渐转变,但刮痧本质上是一项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在文化冲突被化解之后,人们如何用科学而客观的态度真正理解它并合理地使用它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将是跨文化传播实践的要点。

(四)“无性别”:跨越别差异的审美

“无性别”是一种不以男性、女性的二元性别作为区分标准的审美趋势,提倡无差异化性别的审美,是一种性别价值观的呈现。在近年的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中,“无性别”作为文化实践活动出现在互联网空间中。2019年,来自广西的陆仙人(本名陆开港)曾穿着长裙、高跟鞋等在废弃工厂模仿超模走秀,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无性别审美的讨论在中国出现。2021年,另一位中国模特雯方(本名屈闯)以“无性别”作为个人形象标识走进大众视野,之后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无性别”文化的代表人物,雯方曾说:“我不希望把美束缚在一个局限内,我觉得女生的衣服男生也可以穿。”在走秀视频中,他不拘泥于刻板的性别差异形象,有时留起长发自信地穿着纱裙,有时理了寸头搭配利落的夹克,有时装扮成难辨性别的“敦煌佛像”和“山精树怪”,他的单条视频播放量超过400万次。雯方通过个体的影像创作活动来实现跨越性别文化差异的对话,从而延展出跨越性别的、充满包容性的审美空间。对于这些视频,有网友留言:“看up的视频感觉都忘记性别了,就是不在意性别到底是啥。”(@今天要向丞哥学习,2021年11月)“想了很久,越来越觉得性别仅仅是性别而已,人类越是伟大的部分就越是无性,比如对美的追求(看雯方,我从未在意过他的性别,他追求美的样子就很迷人)。”(@多比欧移动电话公司,2021年12月)雯方的作品让网友认为:“我们不应该给任何事物一个定式。”(@shley黎,2021年8月)雯方的“无性别”形象就像一尊佛像带给世人的感动一样,已然跨越了文化的隔阂。在审美的精神内核层面,雯方作品的接受度渐渐提高,对其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有网友用诗意的语言评论这些作品,形成了用户与传播者的审美互动:“像广袤黑土上的野火,像燥热沙漠中的韧草。”(@初雪不知春,2021年7月)有网友认为此类跨文化作品可以获得广泛的跨文化理解,建议他把作品发布到YouTube上(@草王木,2021年7月)。还有网友愿意用西、法、德、意四种语言帮他翻译:“希望您这么美好的作品能够被世界人民看到。”(@喝遍全世界的奶盖,2021年8月)

尽管雯方的作品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人们在互动中体现出的高度的包容和审美追求,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内性别文化开放度的提升,中国的观众还期待雯方到世界的文化平台上展示“无性别”审美,这让“无性别”具有了成为跨越性别差异的文化对话点的可能性。

三、平台创新:自有平台的功能细分化和精确化

自2018年以来,中国商业性的平台依托技术创新,根据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双重需要,逐步开拓了海外市场。2021年,平台层面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通过功能细分进一步丰富平台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通过融通线上和线下空间,来为跨文化传播实践创造机遇。

(一)网络文学阅读平台:流行文化消费体验的细分化

中国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流行文化产品,早在2009年就开始在海外传播。2017年5月,起点国际(起点中文网官方英文版)上线,开始搭建自有的海外阅读平台。2021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搭建的阅读平台种类日益多样化,功能也不断细分。其中TikTok在2020年4月形成的阅读社区BookTok,中文在线在2020年8月上线的Spotlight以及掌阅科技在2021年2月上线的Storyaholic-Short Story在2021年均有较为突出的创新表现。

其一,以社区化功能为特点的BookTok。BookTok是依托TikTok的话题标签而形成的阅读社区,用户用发布短视频的形式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该社区在2021年渐渐发展成熟,截至2021年1月10日,该社区的浏览量已超过341亿次。就功能来看,首先,BookTok依托其网络社区的特点,在创作者和受众之间形成了基于信任的情感联结。例如,创作型读书博主@amyjordanj在2021年11月20日发布的名为“Books I think everyone should read at least once in their life”(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读不止一遍的那些书)的短视频获得了110万的点赞量。在评论区,有网友留言:“My Grandma bought me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6years ago & I have never picked it up. I never saw it recommended until now, on her anniversary.(6年前,我奶奶给我买了《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我从来没有拿起过它。直到现在,在她的周年纪念日,我才看到它被推荐。)”(@caseylouiseuk,2021年11月20日)其次,BookTok依托短视频的媒介特性,激发了用户的创造力。例如,用户@thatvintagecouple通过角色扮演,在短视频中呈现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中故事主人公安妮与吉尔伯特跳舞的经典桥段,获250万次点赞。

其二,以互动叙事为特点的Spotlight。Spotlight:Choose Your Romance是中文在线继2017年推出的Chapters-Interactive Stories之后的又一款以海外女性用户为目标受众的互动叙事类阅读产品。截至2022年1月,该产品在Google Play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与Chapters不同,Spotlight在受众层面进一步细分,主要受众是13—18岁的年轻女性用户。中文在线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基于不同文化圈的受众对“浪漫”的理解差异和情感需求差异,不断细分产品的功能特点。在内容呈现上,Spotlight针对北美的年轻女性用户,主要选用了校园文学题材作为叙事背景,将爱情与友情加入情节设计之中,增加产品的戏剧性叙事效果,例如Spotlight的剧本中每隔3分钟、1分钟、0.5分钟就会出现剧情冲突或高潮。在交互设计上,Spotlight给予用户更大的创作空间和更自主可控的互动阅读体验,例如为作品中的主人公添加更丰富的肢体动作,用户还可以通过捏脸和换装改变角色呈现的形象,等等。

其三,以短篇阅读为特点的Storyaholic。Storyaholic-Short Story上的作品主要是“一天内可以读完的短篇小说”,截至2022年1月10日,该软件在App Store的评分为4.9分(共14892人次参与评分),在Google Play的评分为5分(共54204人次参与评分)。Storyaholic因为其作品的丰富性而受到网友的好评:“This is my first time reading this site and I find that it is exciting, fascinated and very much addictive!!! I find that I cannot put my phone down once I get started reading cause some of the books are that good!!!(这是我第一次阅读这个网站,我发现它令人兴奋、着迷和上瘾!我发现一旦开始阅读,就放不下手机,因为有些书很好!)”(@Amanda Hawkins,2021年3月7日)不过,Storyaholic的用户也对其付费方式存在相对负面的评价,Storyaholic采取的分章节购买的方式和定价可能不符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一款文化消费产品在海外运营时,既要迎合当地用户的阅读习惯,也要对当地用户的消费习惯加以考量。

总体而言,以社区化功能为特点的BookTok、以互动叙事为特点的Spotlight和以短篇阅读为特点的Storyaholic都体现了平台在文化消费体验上的细分化。

(二)AI市场调研:超越空间限制的精准传播

受限于物理空间,现实空间中文化需求调研的方式较为粗糙,这会削弱跨文化传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2021年互联网平台数字化传播能力的提升对此有所突破,其中SHEIN的创新实践值得关注。

SHEIN品牌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服饰销售为主要品类的跨境电商平台,在广州、新加坡、洛杉矶及其他主要市场设有运营中心。2021年5月,SHEIN超过亚马逊,成为美国下载次数最多的购物类应用,其搜索指数远高于同类竞品ZARA和H&M等。与传统产业模式不同,作为一家没有线下门店的时尚企业,SHEIN通过AI技术开展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就站外的第三方数据而言,SHEIN利用Google的Trend Finder和网页抓取工具广泛地追踪并收集第三方数据,并从中分析得出与色彩、面料和款式等内容有关的数据,再结合相关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中的搜索频率变化,对服装设计工作提供精准指导。就站内的一手数据而言,SHEIN的移动端时刻捕捉用户的动态信息,并进行个性化推荐,这一做法超越了亚马逊通过卖家优化关键词等手段来提升搜索排名的做法,能精准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推荐产品。SimilarWeb的统计数据显示,用户访问SHEIN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长为8分36秒,跳出率不到40%,具有较高的用户黏性。

SHEIN 利用 AI技术开展市场调研是跨文化传播在平台层面的有益尝试,物理空间区隔在全球性的连接中渐渐弱化,数字平台能利用其数字化优势更加精准地感知文化需求,从而形成更精准的跨文化连接。

结语

2021年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在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这三方面都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第一,在全人类共同议题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能力有所提升。面对“谁来讲”的问题,2021年的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为中国故事讲述者提供了新选择,纪录片和融媒体节目中的他者视角向世界展示了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议题的探讨中,2021年的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为提供中国经验的方式提供了一些新思路。一方面,以中国的脱贫故事和变革故事为载体的传播策略推动了对全人类的共通情感的普遍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独特性的软着陆;另一方面,在突发性的事件中,2021年的中国跨文化传播抓住机遇,将中国的发展实践寓于画面语言,创造新的跨文化叙事,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第二,中国不断拓宽与世界对话、合作、理解的空间,展现了面向文化差异进行沟通的智慧。文化差异并不必然导致冲突,它也可以导向文化间自由、平等、创造性的互动并形成知识互补,进而通往互惠性理解。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个体正在为跨文化传播之桥的搭建发挥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个体使用数字媒介展演其文化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跨文化传播活动,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丰富文化群体的形象,在创造性的内容生产中为多元对话提供更多可能性。

第三,平台蕴含的技术价值与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活动之间产生了更多良性的互动式建构。一方面,技术平台为跨文化连接的形成提供了基础设施,为中国文化的全球倾听提供了支持。现实空间中的文化活动在虚拟空间中拥有了更多的受众,个体对地方文化生活的记录在网络空间中收获来自全球的关注。另一方面,复杂的文化间交往活动也为技术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技术平台根据目标用户的文化背景进行功能细分,改善使用体验,推动了产品优化的进程。

跨文化传播实践通常需要回应三个问题,即“如何做”“做什么”“依托什么”。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呈现了一些可贵的创新。“如何做”主要体现在观念创新层面。研究发现,实践者更加积极主动地建构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者通过个体的亲身体验,在紧密而自然的情感关系中感知具有多样性的文化中国,他们将日常生活交往转换为文化间叙事,促进我与他者彼此间观念的变迁。这些观念对中国传播创新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做什么”主要体现在内容创新方面。本研究聚焦的案例在文化差异中创造对话空间,这些跨文化对话能更好地实现互惠性理解。比如,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对话使文化中国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文化间的理解在消解刻板印象的同时,也能促进不同文化群体对既往冲突性议题的认知和解。“依托什么”则体现平台创新层面。研究发现,中国自有平台的不断完善和技术创新拓展传播创新实践更多的可能性,跨境消费平台也能综合不同文化情景下的消费者需求,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本文主要呈现中国跨文化传播实践的创新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将应对更加不确定的世界格局。从跨文化传播的愿景出发,与世界互为方法是我们建立更好的文化间沟通和理解的认知基础,人际间的文化交往也必须持续探索动态的、可持续的互动机制。

引用参考:

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肖珺,常乐.2021年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实践研究[J].跨文化传播研究,2022(01):121-145.

作者信息:

肖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常乐,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