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代表着喜丧文化的“黑人抬棺”在丧葬文化以悲伤、肃穆为主要特征的中西方社会意外走红,引发大量恶搞创作和模仿行为,成为流行全球互联网的文化迷因。本文通过对“黑人抬棺”全球走红这一跨文化传播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发现:“黑人抬棺”凭借其文化独特性在中西方社会引发关注,中西方网友的亚文化实践打破了传统文化中的死亡禁忌,也因模仿“翻车”招致冲突。此外,本文比较“黑人抬棺”在中西方社会的传播发现:在恶搞文化情境中,中西方网友的生死观具有一定的共性,但中西方网友对“黑人抬棺”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感知。这一网络迷因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并引发了不同生死观之间的冲突,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仍在一定程度上被感知和欣赏,并在交流中启示人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死亡,超越死亡,并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黑人抬棺;生死观;丧葬文化
在公共危机频发的当下,死亡成为了社会的日常议题,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不得不面对病毒所带来的死亡恐惧和焦虑、承受生离死别的悲痛。然而,正当各国社会笼罩在疫情死亡阴影之下时,来自非洲加纳的“黑人抬棺”却在全球流行,就在这一与主流丧葬文化迥异的丧葬仪式引发各国网友模仿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当模仿引发争议的现象。“黑人抬棺”的全球走红,既是由于其具备网络迷因(meme)病毒性传播的特征,也有新冠疫情特殊时代背景的助力,更为重要的是,其体现了文化间不同生死观的交流与碰撞。
2017年7月25日,BBC发布了《加纳的抬棺舞者为葬礼带来欢乐》(Ghana’s Dancing Pallbearers Bring Funeral Joy)这部短片,旨在介绍非洲加纳特殊的丧葬文化,但视频并未引起广泛的关注。2020年2月26日,TikTok用户@lawyer_ggmu发布的一则“黑人抬棺”短视频却意外走红网络。像许多恶搞视频一样,其运用“拼贴”的方式,将一段滑雪失误的视频与“黑人抬棺”视频剪辑在一起,用戏谑的方式来表达滑雪者受到的“致命”伤害。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与“黑人抬棺”相关的恶搞视频、表情包和流行语在Twitter、Instagram、YouTube等国外平台,哔哩哔哩等国内平台获得了更大范围的传播和新的文化含义,除代表“死亡警告”以外,其还被用以告诫人们遵守隔离措施。世界多家主流媒体报道“黑人抬棺”,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也使用了“黑人抬棺舞”来讽刺其竞选对手拜登。“黑人抬棺”获得了全球性的关注度。
“黑人抬棺”所代表的非洲独特丧葬文化为何能在中西方社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下,人们为何接受或排斥“黑人抬棺”?这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生死观?本文将通过对“黑人抬棺”全球走红这一跨文化传播事件进行案例分析,回应上述问题。
一、悲与喜:从丧葬仪式看文化间生死观差异
“生”和“死”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如何看待生死是人的基本命题,不仅影响人生选择,也决定着社会的文明轨迹。生死观是指“对生死这两件事的看法,主要包括对生死的理解和态度”。不同社会和文化的生死观存在差异。生死观的差异体现着文化的差异,丧葬仪式的不同正是其体现。
“黑人抬棺”视频呈现了非洲加纳独特的丧葬仪式和文化。加纳人几乎每周末都会参加葬礼,其第二大城市库马西被称为“加纳葬礼之都”,在那里,葬礼仪式支持着当地多种商业和服务活动,如艺术家制作棺材、印制有死者照片的T恤等,“黑人抬棺”视频中的主角便是加纳的专业抬棺人,加纳的葬礼也一直以舞蹈为特色。比起阴沉的基督教葬礼,加纳人的葬礼更加色彩斑斓、充满活力。棺材被制作成千奇百怪的形状,并被涂上如珐琅一般的色彩,好的葬礼和好的棺材被认为对生者、死者甚至尚未出生的婴儿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对于中国人的回避死亡和西方人的直面死亡,加纳人对死亡持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几乎将死亡主题融入了日常生活,并对自己的葬礼充满了憧憬,如加纳作家G.K.Sarpong写道:“我的许多非洲父辈们都梦想着举行盛大的葬礼,仿佛他们可以活着见证自己的盛大葬礼一样。”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在葬礼上抬着棺材跳舞都是一件闻所未闻的事情,这也使得“黑人抬棺”凭借其文化独特性在中西方社会引发关注。
心理学认为,人们在不断求新求异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驱动力。在跨文化传播中,人的求异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异质文化的好奇与关注。文化的独特性能产生跨国吸引力。如学者Napier强调日本流行文化产品体现的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必然会对其在日本以外的传播和接受造成影响。Hyunji Lee在研究了韩剧在西方的传播后,认为韩剧的浪漫情节、儒家价值观等独特结构和文化特性是吸引西方粉丝的最重要因素。文化独特性部分解释了为何彰显“喜丧”文化的“黑人抬棺”视频得以在以“悲丧”文化为主流的社会中流行。
二、疫情期间的不同生死观
由于生死观差异,“黑人抬棺”在被传播和模仿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黑人抬棺”视频拍摄于2017年,当时并未引起较大反响,但在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爆发期间突然实现了现象级的传播。其流行大致可以分为恶搞视频走红阶段和恶搞文化圈“破圈出道”后走入大众视野两个阶段,反映了不同生死观之间的交流与冲突。
(一)恶搞文化中的死亡主题
恶搞是通过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对经典、权威的人或事物进行解构、重组、颠覆,以达到搞笑、滑稽等目的的文化现象。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恶搞的生产门槛降低,且被恶搞的对象更加广泛,借助网络媒介平台,新的青年亚文化样态即网络恶搞文化形成了。消费传统、消费权威、消费政治则是恶搞文化群体的时尚。作为西方主流媒体,BBC拍摄了大量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的纪录片,是文化传播领域的权威。2017年,BBC发布了这则介绍加纳丧葬文化的短片,但并未引起大的反响。2020年,TikTok网友通过对BBC原视频进行恶搞,使这则沉寂多年的新闻报道获得了“重生”。除给各类视频片段拼贴上“黑人抬棺”作为死亡结局、制作表情包、流行语外,网友还为其重新配乐,甚至模仿再现视频内容等。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恶搞作品是给“黑人抬棺”配上了电音《黑人抬棺曲》 (Astronomia)的版本,棺材、舞蹈和电音的组合给人强烈的文化反差,“这种真实出现在葬礼上的抬棺人抬着棺材跳舞的场景,极大地撞击了人们的三观”。
网友借“黑人抬棺”以玩梗、恶搞的形式打破传统文化中的死亡禁忌,解构主流文化中严肃的死亡话语,反映了青年人对主流和传统的抵抗。在恶搞文化语境中,死亡是其文化实践的常见主题,而非禁忌。青年网民对反常、反主流的文化内容更加包容。越具备独特性、反差感的内容,越可能成为其恶搞的对象。因此,与主流丧葬仪式形成强烈反差、有违传统文化禁忌的“黑人抬棺”不但没有引起青年人的反感,反而成为其绝佳的创作素材。
(二)“黑人抬棺”冲淡死亡恐惧
具备不同生死观的文化群体,在面对死亡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心理反应,心理学上将死亡态度的内涵分为:死亡恐惧、死亡逃避和死亡接受。死亡恐惧(fear of death)往往伴随着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两者常被交互使用,恐惧具体指对环境中具体、特定之人、事、物害怕的情绪反应,而焦虑则指对不具体的、非特定对象的模糊、不安的感觉。在不少文化中,死亡是一个禁忌话题,人们忌讳谈论死亡,并由此衍生出许多与死亡相关的文化禁忌,这在死亡态度的研究中是死亡逃避的表现。死亡逃避具体指的是人们尽可能地回避与死亡相关的、可引发死亡恐惧的象征物,尽量不去想到死亡或讨论死亡,如死人、曾发生死亡的场所、医院、殡仪馆、墓地等,对“死亡”字眼感到不自在或忌讳,因此尽可能地以其他用语来代替。人们逃避谈论死亡,实则是一种减少死亡恐惧和焦虑的方式。死亡接受指的是人为生命的最后结束(final exit)做好心理准备,坦然接受,愿意面对自己必死的结局且对此认知有正面情绪反应。
面对新冠病毒的高感染率和不确定性,人们在不同程度上处于死亡恐惧和焦虑的状态。原本作为文化禁忌的死亡话题,也频繁出现在媒体报道和网络讨论之中,与死亡相关的词汇与细节被事无巨细地描述,更加强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感知、焦虑和恐惧。不同于疫情期间更为常见的诉诸理性或恐惧的防疫提醒,“黑人抬棺”作为“死亡警告”提供了一种诉诸趣味、易于接受、让公众更乐于主动传播的方式。例如,哥伦比亚基布多的几位警察在街头模仿了一段“黑人抬棺”舞,一边跳舞一边通过扩音器敦促居民待在家中不要乱跑;在巴西,“黑人抬棺”警告的宣传图甚至被张贴在大型广告牌上。抬棺舞创始人Benjamin Aidoo在网上爆红后,借势在Twitter平台发布了其团队感谢全世界的医护人员并劝说人们居家隔离的视频,视频中,他们戴着口罩说:“记住,待在家里或者与我们共舞。”网友也以一种愉快的心态纷纷在社交网络上转发“待在家中或与他们共舞”的防疫宣传语,并利用“黑人抬棺”宣传诸如洗手消毒等防疫知识。
对此现象,各国网友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认为:“‘黑人抬棺‘在这种末日般的场景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转折”“给了(自己)积极的态度和能量”“在亚洲国家的文化中,直接谈论死亡是非常禁忌的,而‘黑人抬棺’使气氛轻松起来”。BBC称“黑人抬棺”成为了新冠疫情期间“死亡的黑色幽默象征”,华盛顿邮报则认为“这种幽默似乎成为了普通大众的一种应对机制”。
(三)疫情期间不同生死观的冲突
人们交流时所表达的意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流所发生的场景,文化与情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霍尔提出的高低情境文化(又译高低语境),可以从宏观层面指导人们在高低两种不同情境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从微观来看,同种文化的不同情境中,人们也可能对同一行为存在感知差异。对死亡的黑色幽默式表达并不适用于一切文化情境,在网络亚文化情境中,恶搞死亡是一件非禁忌的事情,但在现实具体情境下,对死亡的诙谐演绎则可能触犯文化禁忌。
尽管人们对“黑人抬棺”迷因的理解大多是轻松幽默的,但与新冠病毒相关的迷因在网上却引发了一些争议,许多人认为这种迷因是不合适的,没有表达出疫情的严重性。疫情期间英国几名救护车工作人员拍摄的一段抬棺舞在上传TikTok之后就遭到了网友的批评,网友认为“拿死亡开玩笑是不正确的”。一则由美国波多黎各圣胡安医院护士扛着假尸袋模仿抬棺舞暗示有人死于新冠肺炎的视频也同样引发了争议,有网友批评道:“如果我的家人在这个医院,我一定会起诉这群人。”此外,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名公墓员工因在墓地模仿抬棺舞而被解雇。尽管网络恶搞中的“黑人抬棺”让人们暂时从压抑的氛围中逃离,但现实中的疫情仍然严峻。当代表着生命希望的医护人员以恶搞的方式对待死亡时,当“黑人抬棺”的模仿秀出现在需要严肃对待生命的真实场景中时,公众的心理接受程度会相对较低。
疫情期间,现实与网络中,医护人员和其他一线工作者因抗疫而牺牲、普通人因感染病毒而不得不面对生离死别的故事随处可见,人们在此期间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重生敬死的生死观更加被凸显。因此,医护人员和公墓员工模仿“黑人抬棺”引发争议,是不考虑具体文化情境而进行亚文化实践导致的文化冲突,也是恶搞文化生死观与疫情期间重生敬死的生死观之间的冲突。
三、比较“黑人抬棺”在中西社会的传播
在中西方社会的恶搞文化情境中,死亡都是一个比较常见的主题,但中西方主流生死观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那么“黑人抬棺”在中西方的传播是否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本文选取中西方互联网平台上“黑人抬棺”相关视频的评论内容进行分析。其中,中国网站选取哔哩哔哩中播放量最高的视频《黑人抬棺原版视频》,西方网站选取YouTube中播放量最高的《黑人抬棺舞》(Coffin Dance)视频(视频播放量统计截至2020年12月16日)。两则视频在内容、时长和发布时间上基本一致,且都使用了配乐《黑人抬棺曲》,因此具备较强的可比性。通过对两则视频的前100条热门评论进行编码分析,本文发现,中西方网友对“黑人抬棺”的文化感知存在一定相似性与差异性,反映出中西方网友生死观的共性与不同。
(一)对喜丧文化的恶搞与向往
哔哩哔哩和YouTube是中西方青年亚文化的聚集地,两则视频的评论区所体现出的中西方网友的死亡态度具备相似的亚文化特征。中西方网友都对“黑人抬棺”进行了恶搞式的再创作,将其当作“玩梗”的素材,并不认为该视频触犯了死亡禁忌或不尊重死亡。中国网友评论中的“欢乐送(@你知不知这里打几大)”“初听不识曲,识曲已是棺中人(@哦夜sir)”“愉悦送走(@驴主人)”“不会晕棺吗(@川合奏)”等,都是对视频中所呈现的喜丧文化元素的恶搞。西方网友在评论中则更明显地提及了“meme”(迷因、梗)这个词,如“Let’s have a moment of dance for the person who died to give us this meme.(为给我们创造这个梗而死去的人跳一会儿舞。@jakotz)”“The person in the coffin doesn’t even know they’re a meme …(棺材里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成了一个梗。@Echo Prime)”。在中西方网友的恶搞中,比较典型的是将“黑人抬棺”当作死亡警告,寓意死亡来临。疫情期间,和新冠肺炎的症状相似的感冒症状都成了恶搞中接受死亡警告的对象,如西方网友@Blacklight4称:“My Parents:'It's just a cough.' My Doctor:'It's just your allergies.' My friends:'...'(我父母说:‘你只是咳嗽。’我的医生说:‘你只是过敏了。’我朋友说:‘……’)”中国网友@gugery则创作了死亡警告的顺口溜:“黑哥一笑,生死难料;棺材一抬,人间白来。”
此外,中西方网友都共同表达了对视频中“喜丧”式葬礼的欣赏,希望自己的葬礼也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尽管其表达可能是玩笑式的。如有中国网友评论:“我死后,希望也能这样,因为我不喜欢悲伤(@吃草的昆)”“我死了一定也请一群人笑着给我送走(@魔法少女Asuna)”“等我死了我也想这样,就像办喜事一样,主要是不想看到家人趴在我的棺材前哭泣(@麋鹿_哟)”。西方网友则以更加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向往,如:“If my funeral isn't this lit, just throw me in the trash.(如果我的葬礼没这么精彩,就把我扔进垃圾桶吧。@Jaime Cabrera)”“My funeral has to be like this, else I ain't goin.(我的葬礼必须是这样的,否则我不会去。@Jaime Cabrera)”。这种来自异文化的丧葬仪式,不仅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新鲜感,还让中西方网友从另一个角度认知死亡,即死亡并不一定是悲伤的事。
(二)不同社会背景下的文化感知差异
受社会背景和生死观的影响,中西方网友对“黑人抬棺”的文化感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主流丧葬文化更倾向于回避死亡,并且将“笑”视为对死者的不尊敬,因此与西方网友相比,中国网友能够更强烈地感知“黑人抬棺”视频所传递的“喜丧”文化。中国网友在评论区更多地强调抬棺舞的文化特殊性,如:“加纳人认为葬礼是人生新的开始,所以要开心,同时还要符合逝者生前意愿。”(@Adolph-筱狼°)有网友将“黑人抬棺”类比于中国的“喜丧”文化,呼吁大家不要歧视和嘲笑他人的文化,“土家族丧葬文化也是喜丧,也是用跳丧舞的形式送死者最后一程,所以这仅仅是对死亡的看法理念不同而已”(@丶ylimhs 灬)。有网友强调应尊重各国丧葬文化差异,接受不同文化对生死有相异的看法,“各国有各国的送葬方式,你可能觉得别国欢快的氛围很奇怪,别人可能觉得中国悲伤沉重的形式很怪异”(@b站的仌)。不少中国网友借视频中对待死亡的乐观态度,表达自己不同于社会主流观点的生死观,如:“蛮好的,生是起点,死是终点,如果能看开,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甲鱼1029)有的网友甚至表示想要打破传统文化中的死亡禁忌:“我死后也想这样,不开玩笑,我就想做第一个打破死葬必须哭这种规矩的人……”(@糖叔爱香烟)
在西方社会,“黑人抬棺”与防疫宣传结合在了一起,因此 YouTube视频的评论中更多提及“corona(冠状病毒)”“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virus(病毒)”等词。“黑人抬棺”被西方网友感知为积极对抗疫情的文化象征,其电音配乐则被称为“胜利之歌”,这体现了西方网友面对灾难时的乐观态度,如有网友评论:“Petition to make this a victory song when corona is defeated.(当冠状病毒被击败时,希望这首歌成为胜利之歌。@KyogreRider)”“When corona is defeated,news channels all over the world should give this song a share and document it.(当新冠肺炎被击败时,全世界的新闻频道都应该分享这首歌并记录下来。@OLYMPIAN 777)”“黑人抬棺”给予处于死亡恐惧之中的人们一种勇敢面对疫情和死亡的精神力量,正如西方网友@Laavanay Aggarwal所言:“The coffin dance meme came at just the right time in our world history.(抬棺舞在我们的世界历史上来得正是时候。)”
四、结语
虽然不同民族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形式有所差异,但全部死亡文化的本质都在于:超越死亡。中国文化受儒家影响,提倡人要建功立业、造福社会以扬名后世,从而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永恒,西方文化受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影响,追求死后的精神和灵魂永生。超越死亡,本质上是为了冲淡对死亡的恐惧,让生命在某种层面上得以延续。对失去自我身份(identities)、成就和热爱事物的恐惧,是死亡焦虑的根本来源,也是建构死亡禁忌的关键,不去看、听或者讨论和死亡相关的事情只是回避死亡焦虑的一种夸张形式。新冠肺炎是全球性的危机,任何以回避为手段的死亡禁忌已经不足以消弭它给人类带来的焦虑,而 “黑人抬棺”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冲淡了这种焦虑。中西方网友也通过玩梗或评论的方式对“黑人抬棺”这一来自异文化的生死观表示了理解和欣赏。尽管“黑人抬棺”这一网络迷因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存在一定娱乐化、狂欢化的倾向,并引发了不同生死观之间的冲突,但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被感知和欣赏,并在交流中启示着人们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死亡,超越死亡,并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
引用参考:
本文注释及参考文献从略,详情请参阅原文:郭苏南.“黑人抬棺”全球走红:文化间生死观的交流与冲突[J].跨文化传播研究,2022(01):146-158.
作者信息:
郭苏南,工作单位为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