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8日至10日,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20余所高校的学者共同参与了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与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纪莉教授联合召集的本次会议,共同探讨“数字沟通时代的情感共同体与跨文化传播”。
会议海报
会议由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会长、ICA会士周树华教授首先发表开幕式致辞。周树华教授指出情感是人类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情感表达存在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对情感共同体的构建进行学术研究,有利于帮助人们生活在一个共情的世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理解彼此的差异,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
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会长、ICA会士周树华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接着发表致辞。强月新教授首先代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向莅临会议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强月新教授表示,武汉大学刚刚度过了130岁的华诞,新闻与传播学院也刚举办了40周年的院庆。回顾学院40年的发展历程,跨文化传播研究已经成为学院最有代表性的学术发展方向。强月新教授还结合他本人早年在新华社工作的经历,强调了情感研究在后真相时代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重要性,期待与会的嘉宾在此次会议上畅所欲言、贡献智慧。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强月新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最后发表致辞。单波教授指出,在民族文化共同体内,走出自我中心的人们,可以通过交流分享共情带来的力量。由于人们通常受到“以民族为中心”的情感训导,在对民族情感“恒常不变的”纽带般的想象中,逐渐难以理解民族情感的历史与人性内容,也不考虑文化间情感的共通性,使“差异”成为一种可以用来压制“他者”并自我辩白的工具。单波教授提出,在当下这个逆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正在悲剧性地承受民族中心主义的后果。期望大家从珞珈山出发,通过本次会议的反思与探究,寻找重建情感共同体的路径,为数字沟通时代的跨文化传播开辟新的道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波教授
开幕式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纪莉教授主持。
武汉大学纪莉教授
在3位开幕式嘉宾的精彩致辞后,延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教授等8位嘉宾共同完成了《跨文化传播研究(第八辑)》的首发式。
《跨文化传播研究(第八辑)》的首发式
会议合影
主旨演讲
本次会议共有123篇文章投稿,经过精心挑选与安排,共安排了30场主旨演讲和6场学子论坛,对研究议题进行充分讨论。
会议共分为六个论坛展开。
主旨演讲第一场
主持人:武汉大学吴世文教授
评议人:香港城市大学周树华教授
瑞典哥德堡大学延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
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迈克尔·莱斯利(Michael Leslie)
斐济南太平洋大学卡林加·赛维拉特(Kalinga Seneviratne)
暨南大学刘涛
武汉大学纪莉
评议人:香港城市大学周树华教授
主持人:武汉大学吴世文教授
在第一场主旨报告中,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延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第一个发言。他用11个提问指出厘清跨文化传播中的情感与情绪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问题。他认为,情感在跨文化传播中可以促进或者抑制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传播行为。情感的表达方式虽然在身体动作上似乎是普遍的,但表达方式的合适语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对于群体性情感和个体性情感之间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我们要注意积极情感的学术重要性。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苏钥机第二位发言,他为我们分析了粤语歌词的五十年变迁,以发现五十年来湾区大众的社会心态变迁以及社会情感变化。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副教授迈克尔·莱斯利(Michael Leslie)通过审视中非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网民言论,提出中非网民应共同努力,克服仇恨言论等负面情感对中非合作的威胁。斐济南太平洋大学教授卡林加·赛维拉特(Kalinga Seneviratne)在发言中提出,亚洲国家应该寻找更好的发展报道模式,发挥跨文化传播的作用,促进亚洲合作建立一个让所有人受益,且没有贪婪压倒需求的全球秩序与情感共同体。对此,他通过对“为可持续发展的正念传播”的解释提供了应对危机的东方传统智慧和新思维方式。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涛提出了用“邀请”修辞探索建立自由的、平等的沟通情景。他认为,面对跨文化沟通中普遍存在的偏见与冲突问题,邀请修辞所强调的“以情景为方法”的理论路径从修辞学视角拓展了跨文化情感沟通的认识视角和实践模式。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纪莉教授提出,当前“情感共同体”在跨文化传播中主要是被当成一种策略性概念使用,这一学术研究路径存在不足,并没有立足中国历史与现实语境建立对情感共同体进行概念确认。在费孝通“多元一体”等研究启发下,需要重建对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的规范性概念,对中华民族团结向上、爱好和平发展的民族情感予以学术关怀。
在接下来的一半天时间里,30位学者还就“跨文化传播中的情感共同体形成” “跨文化传播中的情感冲突与应对“ “数字技术对跨文化情感传播的影响研究”以及“中国对外传播中的共情问题”等主题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和热烈的现场讨论。
主旨演讲第二场
主持人: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武汉大学彭增军教授
评议人: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朱顺慈
福建师范大学王金礼
南京大学袁光锋
同济大学王晓平
四川外国语大学王媛
湖北大学郑忠明
评议人:香港中文大学苏钥机教授
主持人: 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武汉大学彭增军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朱顺慈在演讲中指出,沉闷(Boredom)是数字时代青少年的普遍情绪。通过对六十多名介乎12-18岁的香港中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她提出了数字时代的情感悖论:手机(即数字媒介)既让我们摆脱时代的困境,用以解闷,又是我们的沉闷情感的来源。我们既依赖数字媒介寻找自我,又被数字媒介深深捆绑。在接下来的发言中,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金礼和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袁光锋分别从文化间性、数字化时代“感受的共同体”两个学术维度对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情感共同体概念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讨论。王金礼教授提出文化间性的关键在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异质性,以开放的方式进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从而促发新的意义生成,扩大彼此的交往渠道和空间。情感的流动需要文化间距和心理间距,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间性思维可以触发人类接受差异性的情感本能,以异文化主体间共通的情感机制有效消解对他者的排斥和抵触意识,创造个体或群体间的意义共享。袁光锋教授认为数字媒介时代生成了一种新的情感结构,影响了人们讲述“我们是谁”的形式,改变了情感流通的过程。同胞、他者等这些原本抽象的概念都变得直观可见。情感主体在具象化的数字空间浮现,并借助语言、符号系统把个体连接成集体。因此,他强调在对情感共同体的研究中要增强对以感受、情感形成的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关注,并以“感受的共同体”概念丰富了情感共同体的概念层次。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晓平通过对贾樟柯的最新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文本分析,探讨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应该如何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并提醒我们关注当下所谓“微观史学”与“口述史”等叙述所隐藏的后现代史观的偏颇,也给我们反思新时代中国文化界如何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深入思考的契机。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媛提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实践已经从“自我中心”转向具有不同解释目标、解释策略和解释意义的解释共同体的参与。研究提出,应准确理解多主体解释策略与沟通效果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并警惕焦点分离和情感极化。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忠明探讨了“边缘人“这一学术共同体的情感体验。他提出,网络世界后真相、回音室、群体极化等现象张扬敌意对抗而拒斥理性对话,将社会卷入了交流困境。而无论是诉诸启蒙主义主体独立自主的理性批判能力,还是诉诸主体间性理性商谈,都难以让对立冲突的意识形态群体从排斥蔑视走向承认包容,更难以构建基本共识。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主体心灵世界,寻找能够在心灵世界容纳对立冲突意识形态并展开对话的主体,继而从封闭心灵走向开放心灵。
主旨演讲第三场
主持人:武汉大学肖珺教授
评议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佳梅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江凌
重庆大学赵飞格
东北师范大学刘绩宏
湖北大学陈天依
暨南大学万木春
中国人民大学候为刚
成都大学夏迪鑫
评议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佳梅教授
主持人:武汉大学肖珺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江凌介绍了情感类电台用声音引发的受众情感共鸣,产生共情效应,生产情感共同体的现象。同时,他也通过研究提出情感类电台的声音共情存在文本内容质量不高、情感被商业利益操纵、情感共同体趋向圈层化、打三俗内容“擦边球”等情感伦理问题,并对这一情感共同体维持良性发展的方式提出建议。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吴明华提出作为“文化中间人”的华侨华人具备融通中外视角的话语优势,更易引发共情和共鸣,从而降低误解和冲突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升华侨华人对中国发展的系统认知,促进跨文化碰撞与个体化叙事的融合。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绩宏对中国国际援助信息的跨文化共情策略进行了研究,发现情感传染作为跨文化情感共情的关键机制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通过培养亲密关系、增强情感意识和建立信任来有效推动跨文化理解。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天依关注到了“一带一路”电影中的“共同体美学”建构,从“共情叙事”探讨了共情、共鸣、共振以及“共同利益观”机制下的双赢、多赢、共赢问题,探讨了“一带一路”电影的“共同体美学”的建构方式。暨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万木春将“科技强国”与“品牌强国”挂钩,探讨建立中国特色科技品牌的对外传播广义品牌关系概念模型,以提供新时代中国企业科技形象对外传播的理论依据。中国人民大学助理研究员候为刚提出多民族国家建构本质上是跨文化族群间的信息沟通过程,数字时代的信息机制联结了“我是谁”与“我们是谁”这二元身份。受众基于特定的心理机制来表达相应的信息需求并期待政府的回应。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整合实践提供了一个融合宏观权力结构和微观认知心理因素的整合性分析框架。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夏迪鑫以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作为案例,挖掘了美食纪录片叙事仪式下的当代中外家庭风貌及其引领低语境跨文化交流的可能与可为。
主旨演讲第四场
主持人:美国密苏里大学王烨教授
评议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陈欢副教授
四川大学杨恬
郑州大学褚金勇
华中师范大学辛静
重庆大学董薇
湖北大学刘瑀钒
评议人: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陈欢副教授
主持人: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王烨教授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杨恬对在华外国人参与涉华误传信息纠偏的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用“共意的协商”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涉华误传信息纠偏机制。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褚金勇从跨文化传播视角分析了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十周年之际在中文互联网上出现的舆论争议,以此深入理解中西对抗中的民族创伤记忆心理问题,并提出中华民族创伤记忆如何言说与疗愈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辛静以线上慈善演唱会为对象对跨文化共情的数字共同体家园塑造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对封闭在家后人类建立的虚拟空间跨文化传播行动的分析,提出共情与传播的联系不仅在虚拟空间可以得到延伸,而且由于虚拟空间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使得社会关系延续与超越,体现出接近空间正义的特征。重庆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薇将情感研究与女性主义媒体研究相结合,通过对《乘风破浪的姐姐》的话语分析,研究了中年女性的情感共同体话语建构。她将真人秀节目理论化为一种情感-表演性媒体,认为这类节目通过围绕情感流动展开叙述、安排图像,从而构建了特定的女性主体性,卷入到这一情感共同体之中。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刘瑀钒提出了数字依赖角度下社交媒体时代青年人的孤独感问题,认为从信息互通的虚拟世界到万物互联的技术空间,人类社会已从福柯笔下的“规训社会”转向德勒兹所说的“控制社会”,智能算法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控制,包括情感控制无所不在,将人们禁锢在数据空间中。
主旨演讲第五场
主持人:福建师范大学王金礼教授
评议人:瑞典哥德堡大学延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教授
瑞典哥德堡大学伊丽莎白·阿尔森(Elisabeth Ahlsén)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珂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陈欢
美国密苏里大学王烨
武汉大学皮特·费诺(Peter Finocchiaro)
评议人:瑞典哥德堡大学延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教授
主持人:福建师范大学王金礼教授
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伊丽莎白·阿尔森(Elisabeth Ahlsén)在发言中分析了4个瑞典社会的情感态度案例,她描述了瑞典作为被移民国,其公众对作为文化偏移者的移民情感态度的转变。她提出社会环境的变化会激发公众情感上的“动荡”以及亟须变革的冲动,并提示在逆全球化的冲击下,人类面对信任危机,此时对被移民国的公众文化心理与集体情感的转变的研究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王珂从社交媒体使用的角度对广州日籍社区居民的跨文化适应及其情感认同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日籍旅居者通过在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同时构建多重空间的方式来帮助自身进行跨文化的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以缓解乡愁,消解负面情绪。在这个过程中,新媒体嵌入了跨文化适应过程,成为跨文化适应和维持情感共同体的子系统。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陈欢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消费者对虚拟偶像的感知问题。她通过对文化维度如何影响中国虚拟偶像的行为和接受进行了探究,用特殊主义、社群主义、扩散性、情感性、归属感、时间顺序取向和内部导向文化(particularism, communitarianism, diffuseness, affectivity, ascription, sequential time orientation, and internal-directed culture)等维度探讨人类与虚拟偶像的情感联结。她提出,虚拟偶像不仅有可能重塑数字营销的格局,还能促进有意义的联系、激发信任并推动积极的变革。要了解和利用这种潜力,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需要对文化的细微差别和人类心理有深刻的了解。这种技术与人性的融合将决定虚拟偶像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发展轨迹。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分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传播与新闻系教授王烨在发言中提供了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模型助力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可能性探索。她提出尖端的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为我们打开了向量空间的大门。应用这一技术,未来的研究有望涉足未知领域,其中文化差异在情感、认知和交流方面的量化、可视化和分析将成为重要关注点。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方法揭示新的见解,拓宽我们对跨文化复杂性的理解。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特聘副研究员皮特·费诺(Peter Finocchiaro)根据其在武汉大学哲学院教授写作的经验,提出了母语者主义对跨文化传播的危害。他认为语言不公正的现状不仅体现在英语教学中,也体现在非母语哲学学者被英语哲学界出版物排挤的现象中。他提出作为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解语体和语言标准在社会层面的复杂性,并意识到自身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上的潜在影响。
平行专场 学子论坛
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甘丽华副教授
评议人:武汉大学欧阳敏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王龙博
中国人民大学王诗萁
武汉大学陈嘉淇
澳门科技大学熊月蕾
中南民族大学翟梦迪
中央民族大学尹梦涵
西北民族大学杨艳萍
评议人:武汉大学欧阳敏副教授
主持人:华中师范大学甘丽华副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生王龙博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与西方民族话语存在文化间性,我们应以间性叙事赋能民族共同体话语的跨文化传播。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陈嘉淇以冬奥运会期间归化运动员的报道为对象,对情感话语策略与情感共同体的建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中国媒体在报道归化运动员时使用的情感话语策略呼应了中华民族由自发到自觉的民族认同进程,将代表全球主义的归化现象勾连入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之中,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情感想象。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翟梦迪对土叙地震期间微博平台上关于土耳其籍人“唐小强”的贴文进行了情感话语分析,发现私人的“疗愈式”情感话语占据此次事件主导。研究尝试提出“反讽式共情”概念,用以理解网民这一情感话语。
闭幕式
10日上午,本次会议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楼举行了闭幕式。纪莉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
武汉大学纪莉教授
纪莉教授首先感谢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学术演讲,并指出了会议凝聚的5个跨文化情感传播的研究方向。纪莉教授指出,本次会议尤其集中在跨文化传播研究中情感主体的主体性问题进行了概念追问与辨析,其中的文化间性思维再次凸显了情感传播对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纪莉教授表示,本次会议还显示一定的学术主张,即呼吁通过对积极情感建构的探索,凝聚人类情感共同体。随后,纪莉教授向参加此次会议的学者、嘉宾志愿者表达了真切的感激,展示了纪念视频,向对会议提供了技术支持的赫爽老师、庄健老师陈凯宁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最后,纪莉教授宣布,下一届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的主题为“数字时代的跨文化记忆与认同研究”,期待大家下届会议再聚。
12月10日下午,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同与会嘉宾共同研讨《跨文化传播研究》集刊发展,与会中外专家积极讨论,高度评价《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论文质量、国际视野和学术对话风格,同时也提出了国际化办刊、多种路径征集稿件等建议。
集刊发展研讨
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主办,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网三家媒体对会议内容做了报道,内容可扫码获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