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学术集刊《跨文化传播研究(第七辑)》已出版。中心公众号将对集刊中的文章或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推送,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本次推送《数字时代以趣缘为纽带的文化适应研究——以豆瓣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例》,作者王润珏、刘嘉音。
数字时代以趣缘为纽带的文化适应研究——以豆瓣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例
作者:王润珏 刘嘉音
摘 要: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文化之间的交流模式更加多元,接触交往频率更高,不同的文化个体均面临着数字空间中的文化适应问题。基于共同的喜爱偏好形成的趣缘纽带以其消弭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成为数字时代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可能路径。本研究以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验证了建立在层级化结构基础上的趣缘群体能够在适应动机、信息支持与情感支持三个方面助力群体成员提升文化适应水平。同时,个体在数字空间中获取的信息内容、群体归属情感以及文化价值导向也深刻影响着现实层面的个人日常工作与交际,实现了数字空间的文化交流对现实生活情境的反哺。
关键词:数字时代;文化适应;趣缘群体;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
一、研究缘起
(一)文化适应:数字时代更具普遍性的议题
文化适应是不同文化背景之间个体或群体由于直接的、持续性的文化接触,在不 断地接纳与适应中改变原有文化模式与体系的过程。数字时代,互联网平台对个人及公共生活空间实现全方位的渗透,数字空间中多元文化间的适应问题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议题。
最初,划分不同文化的主要依据是天然形成的地理文化界限。因此,文化适应的 过程是在跨地域的文化接触基础上发生的,身体所处的物理空间变化被认为是个体文 化适应需求产生的前提。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无边界性与社交开放性特点使得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方式更加多元、文化接触频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 了文化适应中“人 地”的实体物理空间变更因素的必要性。
与数字平台中日益普遍化、日常化的文化交流和互动相伴的是,越来越多的“个人”不得不面对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信息损耗、文化折扣,甚至是误读、曲解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文化适应”的话题早已突破留学生、移民、少数民族等传统研究主体范畴,成为数字化、平台化社会中每个个体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传统“文化适应”研究 语境不同的是,数字化时代人们面临的“文化适应”问题存在以下特征:一是因为文化交往的脱域,数字文化适应的压力较小、紧迫性较低;二是由于数字分身的普遍性,数字文化适应的情境和目标具有复合性;三是数字文化适应话题同时涉及对互联网原生文化的适应。
(二)趣缘:一种数字时代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可能路径
当互联网将整个世界联结在一起时,数字空间中的交往与交流脱离了地理、政治边界的限制,AI等智能技术的出现甚至证明数字交往不再局限于“人类”主体之间,个体之间的文化交流模式呈现更多元的可能性。
互联网重塑了人的文化生存空间与人际交往形态,文化交流呈现地缘、趣缘、学缘、业缘等多维度、多逻辑、多路径与多语境模式相互交织的趋势。其中,趣缘以共通的兴趣取向吸引多元个体,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特定目的进行空间选择。这种基于共识与文化喜爱偏好形成的纽带天然具有消弭地域等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实现文化交流的“脱域”,为作为“文化他者”的个体建构跨文化关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路径。同时,建立在趣缘上的交往通常是具有主动性、平等性的文化交流,而非在地域迁移等物理因素下的被动适应。
(三)豆瓣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兼具数字属性与跨文化属性的趣缘聚合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来临,国际间的人际交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面临的重要交往场景。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流间起到重要的会话媒介作用,学习和理解英语文化成为当下人们不可绕开的重要命题。
在互联网英文语境之中,英文梗(English meme)同时结合了俚语、流行元素的图文表述习惯,具有简单、易复制、易模仿的特征。个体模仿、化用、传播英文梗,与交流对象之间围绕引申含义进行对话、讨论和演绎,从而体会到共享“默契”的交流乐趣。使用流行英文梗已经成为数字社交与现实社交中重要的语言交流模式。因此,加强对 英文梗的认知有助于我们通过共同的文本含义与共通情感理解人际交流之中的潜在语境,从而做出符合语言环境的适当反应,缓解文化背景所导致的误读、尴尬等弱焦虑感知,实现新文化环境下的人际交流支持并促进文化适应。
当下的社交媒体上也已经形成了以“英文梗”为主题的兴趣小组,例如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成员数量已突破21万人。小组成员通过发帖、评论的方式对英文梗、俚语、中英文的精准互译、地道表达等英文相关内容进行发布或询问,帖子下会有其他成员进行语境、翻译表达等内容的阐释与解读,成员在互动之中更加精准地理解英文梗,从而也进一步加强对于英语文化的内化与吸收。
基于此,本文以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研究对象,尝试回答以下三个问题:“趣缘”能否在个体对于异文化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纽带作用?若以异文化为主题的趣缘群体对成员的文化适应存在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趣缘群体的内部结构如何影响组内成员的文化适应过程?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最早由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于1936年提出, 最初的含义是指不同文化群体的持续的文化接触所导致的一方或双方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
从研究层面看,最初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多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察文化交往引起的社会中的文化变迁。随后,心理学开始关注个体层面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多聚焦外国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化。早期,国内学者对文化适应相关理论出现了引入与述评,并对文化适应领域模型理论进行阐述与分析,但初期研究大多视角单一,缺乏对文化适应 理论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在传播学角度的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关注文化与传播的同构,将传播视为创造、修改与转变共享文化的过程。近年来,学者们梳理了跨文化传播之中文化适应的路径与框架,研究理论模型不断被修正和完善,该命题下出现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研究对象也从移民、难民转变为留学生、商业人士、外交人员与旅行者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媒介化、平台化的文化适应研究成为热点议题。新媒介是跨文化传播、文化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需要对跨文化接触中的数字理论进行探讨。新媒介能够促进旅居者的社会化、信息交换并缓解其文化适应压力。国内对于数字文化适应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留学生等跨国旅居者的社交媒体使用与跨文化人际关系建构方面。董晨宇等探究了不同类型的在美留学生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分配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视为在不同文化环境下自我身份的调适。杨恬等发现旅居者在中美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策略呈现差异化驱动状态,并将其定义为“跨文化逆反效应”。林昱君发现媒体国别会通过国别、语言、使用惯性等差异因素影响媒体使用意愿,从而对旅居者文化适应产生影响。虽然聚焦的文化群体有所不同,但是研究成果表明,数字化平台对于文化适应具有联动性、多元化的影响。
(二)趣缘群体
趣缘群体是社会学意义上基于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上建立起趣缘关系并结合起来共同活动的一类社会群体。对于趣缘群体的研究最初起于美国社会学家Fischer,他认为城市中的居民脱离地缘的限制,基于某些特定的关系(如共同的兴趣爱好等)建立新的群体,这种群体在当时被称为“脱域的共同体”。随后RobertD.Putnam从社会资本学的角度出发,将以兴趣爱好为纽带组成的社会团体或各类俱乐 部之中进行的人际与社会交往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本,在群体内的参与行为也成为人们拓展社会交往范围与人际网络的重要渠道。林南在其著作中也指出,这种依靠共享的信息资源或经历所形成的非正式关系,促进成员进入超越单纯由地缘、业缘组成的社会交际圈,扩大了个人的社会交际网络。Manuel Castells指出,出于共同兴趣和价值加入网络线上团体能够为个人提供实质上的情感支持。
蔡骐对趣缘群体的缘起与发展进行了综述,他认为,不同趣缘圈子的层级是外部社会文化权力的植入,展现出各自不同的话语模式及文化实践。罗自文认为网络趣缘群体的聚众传播实现了传播渠道与传播内容的融合,趣缘群体成员参与传播的过程本身成为一种目的和效果。对趣缘群体研究较集中的方面是对其形成原因与传播机制进行探讨,如孙信茹、王东林关注四驱车趣缘群体如何将对童年的记忆寄托并重 构于“玩四驱”的过程中,并使群体拥有共享的经验与文化。同时,也有研究者关注在新媒体环境下趣缘群体的传播机制。
与学缘、业缘、血缘等基于物理纽带的联系不同,趣缘群体的形成完全出于个体主体的情感偏好,超越了结构性的社会角色划分,能够为个体的信息获取与内化提供动 力和依托。作为个体表征自我的渠道,成员能够在群体中跳脱出原有的文化身份,在新的文化氛围中找到“新的身份”,形成潜移默化的、长期的、持续性的对异质文化的适应。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跨文化适应的辩证模式认为驱力与动机是旅居者学习适应新文化的力量,因此动机是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学习、发展解决策略的前提条件。同时,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对于跨文化接触的想象与期望会影响旅居者的心理适应,事实上也是适应动机的一种心理体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成员的适应动机能够促进文化适应。
趣缘的核心在于共有的兴趣爱好与价值取向,个体基于对趣缘主题的兴趣与情感偏好,通过主动的、有目的的搜索进入群体。这种趣缘纽带连接群体的过程反映出个体本身对于趣缘主题及其所处的文化氛围环境的喜爱与期望,在这种兴趣驱动之下进行文化接触与学习会面临更少的阻碍。同时,动态减压模式认为,跨文化适应事实上是旅居者面对陌生文化时减轻面临压力与挑战的心理不平衡状态的过程,即文化适应是消减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心理焦虑,对焦虑的感知会促进旅居者进行文化接触,从而消除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应与压力感。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a:成员的兴趣取向有助于提升文化适应水平;
H1b:成员的焦虑感知会促进提升文化适应水平。
在跨地域的文化适应过程中,有关文化的知识与技能有助于增强人们对新社会环境的心理适应。互联网拓宽了信息接收渠道、丰富了信息传递的形式,将人直截了当地与信息内容连接起来,极大地丰富了个人接收、内化、运用信息与知识的过程。而数字社群是人们获得线上信息的重要地点,碎片化的信息不断流动、交汇并聚合,在群体内部形成密布的信息网络,使得成员们更轻易、更高效地获得异文化的相关知识。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成员在趣缘群体中获得的信息支持能够提升文化适应水平。
在以趣缘为纽带所建立起的数字环境中,人与内容的连接被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互动与信息交换中通过创作生产呈现在群体之中。具有扎实文化基础、熟悉异文化生活环境或是群内资历较高的成员通过经验贴、工具/资源集合等渠道向新进入群体的成员提供既有的文化经验与知识,促进新成员与异文化的初步接触。
在文化跨域传播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与文化鸿沟的存在,异文化的本土呈现面临被误读与曲解的问题。在以异文化为主题的趣缘群体中,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基于共通的文化经验与社会价值判断,结合语境与语言表述习惯,对现有的异文化信息进行转译,把人对内容的单线理解转化为与他人互动之中的双线内化与运用,在互助中进一步提升对共同所处异文化氛围的适应程度。
趣缘群体建立在兴趣与共同文化判断之上,具有准入门槛与垂直领域划分。细分化的信息扩散路径为成员提供经过筛选与整理的特定信息,在流动循环中通过热度、关注度等指标,在非人工参与的条件下,筛选过滤冗杂信息,提升信息纯度并增大有效信息密度,提高成员文化适应效率。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a:趣缘群体中的知识获取有助于成员的文化适应;
H2b:趣缘群体中的转译解读有助于成员的文化适应;
H2c:趣缘群体中的时效信息有助于成员的文化适应。
社会支持是预测心理适应的显著因素,其中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跨文化者的情感支持。大众媒体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跨文化者的语言能力,帮助其在良好交流与文化应用之中提升自尊与信心,并产生社会归属感和情感依赖。在趣缘群体 中,成员的信息生产与讨论交流与趣缘主题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广泛的情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成员间的互动能够提供以自我表达、文化困惑等内容为主的正向反馈,给予彼此积极的情感支持。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3:成员在趣缘群体中获得的情感支持能够提升文化适应水平;
H3a:趣缘群体所提供的信心增强有助于成员的文化适应;
H3b:趣缘群体所提供的焦虑缓解有助于成员的文化适应。
根据上述变量之间的假设,本研究概括出如图1所示的基于趣缘纽带的数字文化适应影响机制模型假设。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豆瓣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作为研究对象。
豆瓣小组是趣缘群体在我国数字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发展形式,在中国文化传播语境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的趣缘主题,从其命名来看为英文模因,即一种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传递方式。
作为互联网的原生文化,英文梗的话语表述模式、隐含语境与解读方式会随着社 会发展与互联网的潮流变迁持续变化,其背后事实上是不断发展流变的英语文化语境与社会价值判断,反映在英文梗中就使其具有语义动态化的特征。同时,对英文梗的解读与社会背景及语言表述语境密切相关,人们在对英文梗的理解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文化误读与文化折扣等现象。因此,对于英文梗的认知理解与解读阐释难以通过书本教材等形式进行,而须借助互联网环境下的人际信息交换与获取,结合文化语境与动态语义进行。
在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中,成员们询问具有理解难度的meme(模因)、分享与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影视作品、网络流行内容相关的英文meme(模因)、讨论一切与英文相关的知识询问。互动与信息交换,促进了成员们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学习。
目前,该小组共有210868个成员(统计时间为2023年4月28日),日均活跃度较高,是以英语文化表征为趣缘主题的较有代表性的趣缘群体。因此,出于与研究主题契合度与可操作性的考虑,本文选取该小组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并将问卷调查作为研究的主体。
以既往文化适应模型理论研究中的逻辑框架为基础,本研究在进行问卷设计时参考了文化适应的现有框架结构,对其进行操作化定义,并在前人既有的量表基础上修改问卷内容。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情境变量与文化适应量表。
人口统计学变量部分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英文水平、现居住地等。情境变量包括适应动机、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与平台使用情况。其中,适应动机包括兴趣取向、焦虑感知两个维度;信息支持又分为知识获取、转译解读、时效信息三个维度;情感支持分为信心增强与焦虑缓解两个部分。在实际操作中,文化适应量表部分借鉴了Zhang等人基于Berry提出的二维模型设计的量表,该量表包含融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四个维度,并参考王祖嫘包含语言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和文化适应四个 维度的量表对既有文化适应量表进行完善。
2.参与式观察法
参与式观察是质性研究中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其作为对量化结果的补充与完善。在实际操作中,研究者将作为参与者实际进入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并参与小组内的讨论与互动,观察讨论内容的进展与偏向,包括用词表达、情绪态度等。
四、数据结果与分析
本次研究在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内进行了问卷发放。研究筛除填答时长小于1分钟与答案一致性过于明显的问卷后,得到有效样本共计229份。其中,男性28人,占 比12.1%;女性203人,占比87.88%。大学本科学历成员占比 64.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比 26.41%。样本年龄分布集中在18~25岁,占比 80.1%。小组内部成员数据调查帖的信息表明,样本的性别、年龄以及学历分布与小组用户数据基本相契合。
本研究根据变量与类目设计,对问卷量表各维度进行了基本的数据处理。首先, 对量表各部分进行信效度分析;其次,对量表各部分进行均值与标准差计算,以评估量表的可靠性与有效性,以及各维度的样本态度与整体测量效果。
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量表各部分信效度良好且因子与维度设计基本保持一致,说明量表本身具有较好的可信度与稳定的结构。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样本的适应动机均值为4.142,说明小组成员普遍对英文梗的兴趣取向性强,存在对英文梗学习的焦虑感知。同时,小组成员在组内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资源与一定的情感慰藉,可能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文化适应程度。据此,研究者进一步根据研究假设对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与回归性进行数据分析。
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适应动机、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三个变量以及变量下的各个维度分别与文化适应变量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向相关。其中,适应动机与文化适应的相关系数最高,两者具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性。与此同时,当地文化适应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时,各变量维度均能够在0.01的显著水平上对文化适应起到正向解释作用。在已有的设计变量之外,成员对于英文梗(English meme) 小组的关注时长也在0.05的显著水平上对小组成员的文化适应程度起到正向作用,关注时间越长,文化适应水平越高。
将适应动机、信息支持、情感支持三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相关系数与多元拟合方程回归系数表明,影响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动机、情感支持与信息支持,即适应动机对文化适应的解释能力最高,情感支持次之,信息支持最后。
基于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本研究可验证假设结果并完善模型如下。
五、研究发现与讨论
趣缘之“趣”即在于群体基于同质兴趣所形成的本质特征。个体围绕特定的趣缘 主题聚合成为趣缘群体,并在群体内进行信息交换、互动交流。本研究以豆瓣平台的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例,发现趣缘群体成员积极参与趣缘群体的文化互动活动,并在沟通共享的空间中不断获取知识信息与情感支持,加深个体对新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对文化氛围的理解,从而推动提升数字空间中的文化适应。
在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中,对于英文梗有趣、巧妙的共同认知以及兴趣取向能够作为个体主动学习、接受、适应新文化的动机和驱动力,有利于成员们维持探知和学习新文化的积极情感。同时,个体进入新文化环境(英语文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压力会使之感受到学习英文的迫切性与重要性,从而促使个体选择通过持续的自我学习来缓解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焦虑心理,提升对于新文化环境的适应水平。
第一,个体获得群体(如英文梗小组)成员的身份后,基于兴趣取向与焦虑感知的文化适应动机进行持续的自我发展实践,反映在趣缘群体之中最明显和最主要的方式即为信息的交流与互动。成员在小组内通过浏览、发帖、回复等形式,理解、吸收群体内流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支撑自己进行文化适应学习的知识信息,同时也参与到了信息生产和文化实践之中。在英文梗趣缘群体中,成员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小组成员通过其他成员的学习经验分享、工具资源帖发布以及信息归纳等 方式获取知识。经由同质文化背景的其他组员汇总或提供的学习软件、小众语法知识点、资料资源与链接等,能够为成员的文化学习提供指领性、纲目性或辅助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轻松、更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与思维模式的转变。
二是,组内成员能够帮助彼此对英语文化的语言表述、阐释习惯以及所隐含的社 会价值判断导向进行理解与讨论。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孕育出各异的表述习惯,经由本土化编码与转译解读的阐释,能够在中文思维方式下对英文表述进行情境回应,帮助正在进行文化适应的个体逐渐了解跨文化互动的核心经验,即在新文化环境中以非原生文化的意识与思维模式进行表述与互动,从而使个人与所处文化环境之间实现意识与体验感知的统一。
三是,组内成员通过特定的、细分化的信息网络提升知识获取的纯度与密度,从而提高文化适应的效率。在组规管理限定下,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首页的信息流集中于英文梗图、英语知识、关于英文表述的讨论等高度垂直的信息,包含当下的流行表述与文化元素,能够使进入组内浏览的成员沉浸在高密度的英文知识学习的赛博 环境中。同时,个体对英语文化知识从获取到应用的过程,事实上也是达成文化信息内化的过程,有利于个体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提高文化适应程度。
第二,趣缘群体能够为成员的文化适应提供情感支持。个体在最初接触或进入新的文化时,常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迷失感。这种迷失感体现在焦虑、无助的心理状态与犹豫、迟疑的行为之中。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提供了一个将新文化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交往焦虑场景进行预演的空间,把他人已经经历的情境放到组内讨论与复 盘。个体在语言交流环境中遭遇或使用在组内已了解到的英文梗或语境时,因为有信息基础,就能够更加自信地回应。在这个随时能够与身处世界各地且具有同质文化背景的组员交流英文相关知识的群体空间中,成员们通过虚拟在场的形式回到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在原生文化的支持下适应新文化。互动与情感的不断深化与叠加,促使媒体文本表达形式被不断编辑、改写,文化的内涵在持续的信息更新与观点汇聚中被不断充实、扩展,个体在参与互动与情感累积的过程中接纳并内化媒体文本意义与隐含的文化思想价值,也在共通的互动形式、共建的情感信任与共享的文化信息之中串联整合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文化身份。
第三,在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中,英文梗作为趣缘主题,具有突出的数字时代特质,体现出多语态与视听结合的特征。小组中的英文梗主要分为模因图与英文流行语两种形式。模因图多以人物、动物的图片与解释性文字组成,其内容涵盖历史、政治、日常生活与文化等方方面面,通过描述现象表达一定的戏谑与幽默消遣的成分。模因图能够通过改变文字进行梗的复制与模仿,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递,并在不断传播之中达成文化的进化。在小组中,成员除了关注模因图本身所传达的含义之外,更多的是可以学到某句英文表达应当如何结合图片进行理解。图片本身成为语境的一部分,承担着表达隐藏含义的语用价值,与文字一同随着复制与传递行为活跃在数字空间之中。这种流行的衍生文化,事实上正是互联网环境对英语文化甚至文学的再编码与数字化文本创作。趣缘群体中的成员浏览信息流中的英文梗,通过分享与讨论对梗进行理解与记忆,并在不同的、与梗契合的场景中再次表达与传输,这一过程也是对梗背后的表述与隐含文本意义进行的记忆与传播,大家在“玩梗”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语言与语境的文化认知。
第四,个体在数字空间中获取的信息内容、群体归属感以及文化价值导向深刻影响着现实层面的个人认知、语言表述、生活习惯以及社会交往。小组成员在趣缘群体数字虚拟空间中所获取的文化信息与情感支持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个体对异文化的感知与理解,在帮助其实现在异文化语境中自由交流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在异文化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信心。例如,有组员在群内讨论客户在工作场景下的困惑表述,该帖得到了许多来自其他组员的解释与建议。后续帖主表达了感谢,并表示自己在对接 沟通结束后获得了客户的赞赏。这体现出数字空间中的文化事件对现实世界的反哺。在此过程中,人的感性认知、知性认知和理性认知再度进行数字化调和,线上与线下情境在“趣缘”这一作为不同文化之间求同存异纽带的联结下交汇融合。新的数字文化形态对接现实空间,赋予真实的个体以情感、生活、文化等层面的现实加成。
第五,趣缘作为纽带促进成员文化适应的过程,建立在趣缘群体内部层级化的结构之上。从纵向结构来看,趣缘群体内部展现出层级链条形态的话语模式。除平台管理层,如组长、管理员等组织者之外,居于链条顶端的成员通常具有更高的学历水平、更丰富的文化储备与更扎实的语言根基。他们可能是英语国家长期居住者、英语专业人士或外企工作人员等。这些人掌握较多的文化资本,主动参与信息文本的生产、传播与再生产,在现实情境中表现为向其他成员提供权威信息的分享与阐释,并从中获取以自我表达、自我赋权等形式实现的情感支持。居于链条中部的成员在群体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仪式化的行为,如点赞、留言、鼓励、建议等,给生产者们提供文化信息的正反馈,也在互动与情感交流中内化知识储备,进一步积累自我文化资本,提升其在群体内的文化地位。更多的普通成员在群体内聚集,以关注与浏览的形式与群体产生联结与交流,在信息接触中初步对接文化适应场景。非实体信息的获取与趣缘群体情感的感知赋予个体极大的主动权,群体成员在本土数字环境中共享异文化的信息与知识储备。趣缘在结构化的文化信息与地位的流动之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赋予个体更多元的跨文化机会以及主动掌控文化适应过程的能力。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数字化时代世界性通讯社的权力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FXWB027)的阶段性成果。
引用参考
王润珏,刘嘉音.数字时代以趣缘为纽带的文化适应研究——以豆瓣英文梗(English meme)小组为例[J].跨文化传播研究,2023(01):135-152.
作者简介
王润珏,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刘嘉音,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