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本辑由传播与社会、乡村传播、国际传播、智能传播、经济传播和博物馆传播专题研究六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播创新研究现状。
本次推送《建党百年纪录片的跨文化价值传播与启示——以新媒体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例》,作者袁凌钰。
建党百年纪录片的跨文化价值传播与启示——以新媒体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例
袁凌钰
摘要:建党百年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Making a New China)在国际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播出并取得较好的跨文化传播效果。本文在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指导下对影视文本及评论文本展开定性分析发现,该纪录片展示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直面历史,未来导向”“绿色家园,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发表评论的国际观众对“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展开回应并由此引发“钦佩”与“祝福”的情感共鸣。“讲好中国故事”不再是中国的单向传播,而是世界各国寻求多元发展的取经之道。微小叙事“以情动人”的策略和宏大叙事“以民动人”的视角引领,是该纪录片取得较好跨文化传播效果的主要原因,因而对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具有跨文化启示意义。
关键词:《敢教日月换新天》;跨文化价值;新媒体纪录片;跨文化传播
一、新媒体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以及对外话语体系的建构,尤其指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在新一轮数字全球化浪潮中,新媒体的无门槛传播方式为纪录片占领海外大众消费文化舆论场提供了有效助力。它们以“精准传播”为特点,打破了过去中国国际纪录片几乎无人问津的困境,在国际主流社交媒体上获得巨大关注,成为全球传播新生态下中国国际传播的有效模式之一。
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拍摄制作并推出的24集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由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翻译为Making a New China,于2021年7月1日在国际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CGTN频道播出。仅两个月时间,该片的点击量就超过百万人次,点赞量与留言量也达十万人次。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该片以中国共产党党史为切入口,为国际观众讲述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与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国际舆论的正面回应,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叙事的影像呈现。《敢教日月换新天》以生动的叙事话语配合影像资料回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演绎。相较于其他同期同类型在国际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上播放的建党百年纪录片,如《百炼成钢》(Refinement of Faith)、《山河岁月》等,该纪录片取得了较高的播放量、点赞量以及回复量,成为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的成功案例。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本文通过文献回溯发现,从千禧年开始,纪录片便被认为是对外传播国家叙事的重要手段之一。学者们通过对《大国崛起》《故宫》《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舌尖上的中国》这些传统纪录片展开跨文化叙事策略研究发现,注重纪录片的海外营销与中国故事的“去政治化”跨文化表达是纪录片实现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国海外文化市场的发展,“借船出海”逐渐成为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又一发展趋势。中国纪录片借助国外知名导演或者IP的品牌效应,构建了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但是,这些纪录片仍多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描绘东方异域风情来博人眼球,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的直接讲述。
近年来,随着国际传播新格局的形成,纪录片逐渐发挥传播优势并尝试“再政治化”。比如,《习近平治国方略》便首次面向国际观众对当代中国体制与发展进行世界性解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的各种新兴视频作品,如《武汉战疫纪》《同心战“疫”》等将中国的抗疫经验和管理体制通过国际新媒体平台传播给全世界。由此可见,中国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从关注中国故事的异域文化审美,开始逐渐进入中国生活方式、思想体系、道路理念的对话与传播阶段。已有研究多从影视文本的叙述和传播策略分析了“中国故事”新媒体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效果,认为新媒体纪录片以个性化的“平民叙事视角”以及激发共情的“国际化表达”为中国赢得巨大的正向海外舆论市场。
然而,当新媒体纪录片融入宏大立体的国家叙事时,其跨文化传播研究就不能停留在叙事层面,而应更加关注价值传播。长久以来,我国对外传播的影视剧始终未能获得国际观众对其价值方面的认可与接受。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影视剧在价值呈现方面,出现诸如表达散乱、内涵不清、特点不鲜明等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影视剧未能解决文化误读带来的价值折扣问题。因此,探索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纪录片的价值呈现不能想当然的“自说自话”,需从国际观众视角解读纪录片的价值呈现与传播效果。
基于此,本文将从国际观众视角入手,在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影视文本及评论文本的分析与对照,探究新媒体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跨文化价值呈现及其传播效果。具体回答以下研究问题:
1. 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呈现了哪些跨文化价值?
2. 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跨文化价值传播效果如何?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
作为跨文化价值研究的奠基人,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在社会文化实践基础上提出以下三种假设:“第一,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是有限且需要解决的;第二,各种解决方案虽然在不同文化群体中有所不同,但有规律可循;第三,不同文化群体对解决方案有执行优先的选择。”基于这三种基本假设,克拉克洪提出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他提出任何一个文化群体都要面对的五个“人类共同问题”并定义为“价值取向”,并将不同文化群体给出的可能回答定义为“维度”,人类普遍价值取向分为“人的本性”“人与自然”“时间取向”“活动导向”“社会组织”(见表1)。
表1 五个“人类共同问题”以及其可能的回答
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的提出为人们了解陌生群体或文化提供了方向与依据。美国学者就曾在此理论指导下,研究美洲的本土文化,总结其主要文化特征等。对于长期受西方主流文化影响的国际观众来说,《敢教日月换新天》讲述的是陌生的中国文化群体的故事。因此,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为本研究从国际观众视角入手提供理论框架,探索纪录片的价值呈现。
(二)研究方法
为探究纪录片的跨文化价值呈现及其传播效果,本研究分别对《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影视文本和评论文本展开定性分析。其中,影视文本数据来自国际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上的CGTN频道,于2021年7月1日上映的《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全英文版本Making a New China,该英文版本共24集,每集时长平均30分钟,围绕一个独立的主题展开;评论文本来自每一集纪录片播出后的公开评论区。笔者借助Python软件爬取纪录片自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2月13日,24集纪录片的评论区下方出现的所有评论,共计3395条,剔除纯表情样本、纯网页链接文本、重复样本以及不相关样本,最终获得3025条评论,以英语为主,同时包含个别泰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共38条)。本研究将分别对《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影视文本和评论文本进行叙事主题分析和文本主题分析,具体研究方法与步骤如下。
1. 叙事主题分析
第一步,对影视文本展开叙事主题分析。叙事分析指一种对叙事内容进行文本解释的方法,影视文本叙事主题分析由瑞丝曼(Riessman)提出,分析过程中不关注叙述形式,而只关注故事本身的意义,创造出社会身份、群体归属感和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本研究运用瑞丝曼的影视文本叙事主题分析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视频分析功能对影视文本展开质性分析,试图在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框架下归纳故事要点,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上述影片的集体身份和行动,提炼出“社会组织”“活动导向”“时间取向”“人与自然”四个取向下的跨文化价值呈现。
2. 文本主题分析
第二步,在影视文本叙事主题分析结果的基础之上,对评论文本展开文本主题分析,考察评论文本中国际观众对纪录片跨文化价值呈现的认同与接受程度,分析跨文化传播效果。文本主题分析是“一种确定、分析和报告数据中的主题模式的定性研究方法。它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文字去组织和描述(丰富的)数据集”,并解释研究主题的各个方面。笔者借鉴布劳恩(Braun)等人提出的主题分析六阶段模式(见表2),立足评论文本资料,展开主题分析。编码成员为两名英语博士生,均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借助质性研究软件NVivo12对所有评论文本进行整理、归纳与分析,从中提炼出关键性的类别,然后经成员开会讨论,根据一致意见确定类别。
表2 主题分析研究步骤
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跨文化价值呈现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的献礼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全英文解说和中英双语字幕在国际主流视频网站播出,具有较高的国际意义与价值。本文通过叙事主题分析法,从克拉克洪的四个人类普遍价值取向,即“社会组织”“活动导向”“时间取向”“人与自然”探究该纪录片的跨文化价值呈现,发现该纪录片具有“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直面历史,未来导向”“绿色家园,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价值取向。
(一)社会组织: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通过影视文本的叙事主题分析发现,在《敢教日月换新天》中,“集体意识”是中国社会的主要模式,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纪录片以线性叙事从中国与世界两个时空维度,为国际观众勾勒出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而贯穿这一发展历程始终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紧密相连的叙事线索。由此,“人民叙事”是该纪录片“国家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共产党的故事是“党民同心”的故事
从第1集《开天辟地》到第8集《艰辛探索》,纪录片通过黑白历史影像将中国的发展放入世界局势之中,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的发展历程。与以往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不同,该纪录片的英语旁白以全新视角将每一个历史事件与人民叙事相连。该纪录片善于运用真实的影像资料对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鱼水情”进行深描,同时借助人民群众的口述刻画党员形象。比如在第2集《星火燎原》中,影片插入对英勇就义的共产党员澎湃孙女的采访:
爷爷澎湃是一个对信仰非常坚守的革命者,面对死亡他说,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建立全国的苏维埃,到那个时候我们中国人民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目光是穿透黑暗看到曙光的。(18分36秒至18分57秒)
在对“长征”“抗日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回顾时,影片通过穿插对历史亲历者的采访,极大地增加了纪录片的真实性和故事性。比如在第4集《中流砥柱》和第5集《命运对决》中,亲历者饱含深情地回忆:
游击战时,如果敌人(日本)来了,老百姓就一户认定一名党员,年轻的妇女能够承认是她的丈夫,小孩就叫你爸爸。(13分36秒至13分49秒)
当时我才14岁,和我大哥一条船,当天晚上连来连去,装了六趟解放军,我这里还被敌人打了一枪,(但仍然)连续运了七天七夜。(22分22秒至22分36秒)
这些朴素的话语以第一人称叙事视角生动再现了历史故事,进一步证实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全力支持是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关键因素。影片通过口述与史料两方面的历时梳理,为国际观众建构了“人民与党”的共同体语境。
2. 共产党的故事是“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随着叙事线的推进,影像资料也由黑白转为彩色。纪录片从世界人民共同关注的贫困、医疗、养老、税收、就业、教育等议题切入,将中国的国家叙事纳入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统一议程。影片摒弃以往纪录片“重结果,轻细节”的叙事模式,通过共产党服务群众的真情故事为国际观众解读中国。
纪录片第14集《摆脱贫困》以案例回溯展示了中国扶贫取得的种种成就,同时重点刻画了成功背后默默付出的“扶贫党员干部”形象。面对镜头,党员干部姜海泉红着眼眶说:“对,对我姑娘确实缺失挺大的。我来这边的时候她(姑娘)才刚三岁,现在已经快小学二年级了。”纪录片从“亲情”切入,让“牺牲小我,奉献大我”的精神更加饱满与动人。随着时间的推进,纪录片进入2020年疫情防控的国家叙事。在“与时间赛跑”“普通人披上战袍”“保卫武汉”等话语的生动刻画下,纪录片突出了抗疫背后的无数平凡英雄形象,并对武汉张定宇医生的个人事迹进行深描。然而,当他面对分隔两地、感染疫情的妻子所流露出的担心与牵挂之情时,这位奔波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人物”显得脆弱但真实,让屏幕外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最后,英语旁白“every life matters”(重视每一个生命)的画外音将叙事推向高潮,同时对这一切的奋斗与牺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至此,肇始于建党初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一脉相承“不负人民”的精神之源,均以“以人为本,人民至上”贯穿影片始终。
(二)活动导向:全力奋斗,追梦中国
在叙事研究中,“聚焦”指的是“看”与“被看”之间的关系,“看”的对象指谁在观察并决定呈现给公众什么内容,“被看”的对象指涉人物、行为和相对于公众的客体。《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聚焦共产党超凡的行动力,逐一攻克难关,经受住考验,努力追逐中国梦,强调了“活动导向”中“强调努力的结果”的维度,具体表现为“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的跨文化价值取向。
在第10集《春风浩荡》中,影片没有从中国经济的伟大成就讲起,而在“小岗村”事件的来龙去脉上着浓墨,以蒙太奇手法展示了带头人严宏昌青年时期和老年时期的影像,渲染了这一来自人民智慧的“小事件”在中国发展上的大影响,克制却真实地展现了共产党员对于建设新中国破釜沉舟的决心与行动力,与之后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相呼应。在第15集《复兴之梦》中,影片交错展现历史影像与当代画面,将“中国梦”融入现代中国建设,使之成为奋斗目标和动力。其中,“中国女排”的流汗拼搏和“袁隆平”的辛勤钻研是对“中国梦”在国家层面的阐释;“技术工人”“快递小哥”的努力工作是对“中国梦”在个人层面的阐释;“蒙古族党员”“澳门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奋斗是对“中国梦”在民族层面的阐释。这三个层面相互补充,共同宣告了“中国梦”作为人民美好未来的图景是中国共产党努力奋斗的动力来源与行动指南。
此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叙事节奏和背景配乐突显了人物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因而能够与叙事内容形成合力,使得纪录片在“活动导向”中呈现“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充分阐释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动力来源,二者构成了纪录片的核心价值。
(三)时间取向:直面历史,未来导向
从文化记忆的角度来说,回顾历史是为了重塑过去、回应来自当下的呼唤。因此,在对外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纪录片中,重塑什么样的过去、回应何种呼唤,是决定此类纪录片价值的重要表达。大多数国际观众对中国近代史一知半解或有所误解,建党百年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则是通过真诚直率的叙事方式,在时间取向中呈现了“直面历史,未来导向”的跨文化价值取向,为国际观众开创全面立体的视角去理解当代中国。
作为官方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选择通过客观的表述与真实的影像资料直面历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史为鉴的勇气与智慧,突出了人类普遍价值取向中“看重历史”的维度。比如在对“大跃进”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阐述中,纪录片运用英语旁白的外部视角,以冷静客观的话语陈述了这是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所走的弯路,同时运用“画面+英语旁白”的叙事模式展现了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纠正的过程。在面对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纪录片则从“家”这个概念出发,将“家”“共产党”“人民”“国家”纳入同一个话语体系。纪录片通过呈现1987年两岸人民自1949年后的第一次团圆时的种种纪实画面,表明台湾的“回家”并不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厢情愿,而是两岸人民的殷切希望,更是中华民族对领土完整、人民团聚的正当诉求,理应被纳入中国国家规划。
影片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叙事总会以总结与展望进行收尾,这种前后呼应的表达方式彰显了一种“看重历史”的同时,“注重未来”的价值追求。影片中,“宗旨”“目标规划”“不忘初心”“文化自信”等话语的阐释,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反思能力与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能力。比如,第19集《文化自信》则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从5000年的中华文化、党和人民的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层面解读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充分体现了“直面历史,未来导向”的跨文化价值取向。
(四)人与自然:绿色家园,美美与共
作为人类普遍价值取向之一,中国的“自然环境”是常被西方利用、刻画负面“刻板印象”的高频话题。这也使得中国长期以来未能树立与其承担的国际责任相匹配的大国形象。中国为国际生态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很少走进国际观众的视野。究其原因是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形象总是进行碎片化解读,缺少完整的认知。《敢教日月换新天》则充分发挥主场身份的优势,通过直接回应“他者”视角下的“刻板印象”,讲述了中国的环保故事,展现“绿色家园,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价值取向。
在第20集《美丽中国》中,纪录片运用新旧纪实影像对比,向国际观众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对经过改造的城市与地区中有代表性的三个,即浙江余村、湖北黄石,以及塞罕坝沙漠进行绿化改造的故事。一开始,影片通过“灰色的天空”“不断开采的土地”等黑白影像,引出彼时中国选择“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种种污染问题。这种全面而完整的叙事结构解释了“刻板印象”背后的历史、经济等原因。随后,纪录片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两个方面展开“绿色家园”的价值叙事。一是通过“治沙人”的感人故事和巨大成就彰显了共产党建设“绿色家园”的决心和魄力;二是借助普通老百姓对如今居住环境的称赞以及政策的拥护体现了共产党的“绿色事业”的惠民意义。最后,习近平主席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峰会的影像资料进一步突显了中国对全人类环保事业的付出与贡献,传递了“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
由此可见,上述纪录片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双向叙事逻辑,串联国内与国际的影像资料,向国际观众展示了当代中国在生态保护中所承担的大国责任,呈现“绿色家园,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价值取向。
五、《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作为新媒体纪录片,CGTN频道开放的评论区为探究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效果提供了大量可供分析的一手资料。本文通过对所有评论文本的整理、归纳、分析发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这两个跨文化价值取向得到较多国际观众的回应与认可,评论区呈现“钦佩”和“祝福”的情感基调。中国的成功经验给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观众带来极大的鼓舞,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的民众均展现对“中国之声”的渴望。
(一)“钦佩”和“祝福”:情感基调
通过NVivo12的词频统计功能可知,“Great”(伟大)、“Long live”(万岁)、“love”(爱戴)(见表3)这些富有真挚情感的词语构成了评论区国际话语的主要情感基调。国际观众给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诞辰纷纷送上祝福,比如以下高赞评论。
表 3 评论文本实词词频统计
“I had tears in my eyes the whole time not even exaggerating...Love,respect and revolutionary greetings from India.”(毫不夸张地说,我饱含热泪地看完整部纪录片!爱与敬佩!来自印度的革命问候。)(Vatsala,2021年7月)
“Long live China...the dragon is alive.Thanks to the foresight of the founding leaders;Chairman Mao,Deng,and the current leaders to move China ahead in the world. The Chinese salute and may you be blessed!”(中国万岁,巨龙醒来了!感谢开国领袖的真知灼见!从毛泽东、邓小平到现任领导人,正是他们带领着中国一步一步走向世界!向你们致敬!祝福你,中国!)(Boon,Teoh,2021年7月)
“I'm moved by learning about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sacrifices made by the Chinese People;Their courage has again built a great Chinese society into the 21st century.”(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统一做出的牺牲让我感动!这勇气让21世纪的中国得以再一次伟大。)(RalfKluin,2021年8月)
“How can u not succeed when u work so hard China...lots of love from your friendly nation.”(你们这么勤劳努力,怎么可能不成功呢?祝福中国!来自您的友好邦交国。)(Sanjaya Sharma,2021年9月)
从这些评论中可以看出,围绕“勤劳勇敢”“保家卫国”“英明领袖”等主题展开的感人事迹能够引发世界人民的共情与共鸣。纪录片通过展现共产党领导人为国奔波的影像资料、普通党员为社会主义事业“牺牲小我”的感人事迹,以及人民群众全心全意建设新中国的影像画面,将人物叙事和国家叙事紧密融合,使得国际观众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产生钦佩之情,并对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示祝福。由此可见,评论区的情感话语奠定了评论文本的主要情感基调。
(二)“为人民服务”:核心价值的认同
虽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造成不同国家的人民对政府有不同的定义,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造福的政府永远是最受欢迎的。根据词频分析可以看出,“China”(中国)、“Chinese”(中国人民)、“CPC”(中国共产党)是评论文本中出现较多的实词。本文对评论文本进一步编码归纳可以发现,评论围绕“中国政府为人民真的做了很多”“我们应该向中国学习”等话语展开对纪录片跨文化价值取向“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的回应。比如以下高赞评论。
“Any one who knows this part of Chinese history will understand why Chinese are sounited and why CPC gets so much support from Chinese today.And that's why Chinese call CPC‘our party’.”(任何知道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民如此团结,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得到中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并将其称为“人民的党”。)(SetevnX,2021年7月)
“Very interesting history and that of all nations so far in the 21st century having a positive effect on human history it is China.The steps the CPC took this country is remarkable.Free the Mind of Ideology.”(非常有意思的历史,21世纪对全人类历史产生最积极影响的国家非中国莫属!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解放被意识形态控制的思想吧!)(DXR,2021年9月)
“Amazing!Poverty Alleviation for hundreds of millions Chinese,what a great achievements.Can you imagine Trump or Biden visiting distressed areas Of Detroit or West Virginia?”(中国的扶贫工程帮助亿万名中国人民脱离贫困,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你能想象川普或者拜登去访问底特律或者西弗吉尼亚吗?)(Axel Schroeder,2021年9月)
以上评论通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话语并置,不仅表达了对纪录片跨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也证实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此外,本文通过对“Long live”(万岁)、“love”(爱戴)等词语的回溯发现,在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周年的留言中,有62%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民众。他们期盼中国能够“传递成功经验”,从而实现“共同繁荣”。可见,中国的百年探索之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通过非资本主义道路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为人类发展注入新的希望。
(三)“真诚发声”:世界渴望聆听中国
本文通过对评论文本的主题分析发现,国际观众对于这部完全由中国自主制作翻译的纪录片表现出极大的认可与称赞,评论话语主要从“叙事真实性”和“史料丰富性”两个方面展开。这部纪录片对历史事件的忠实叙事重塑了国际观众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官方媒体的认知。一则获得高赞的评论这样写道:“even a Conservative like me must admit that...This is however the CPC's own story,and must be seen as such.But surprisingly much is true.”[我这样的保守人士(美国)也必须承认,虽然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己讲自己的故事,可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讲述历史的真实和坦诚。](Fredrik Larsson,YouTube,2021年8月)
除了叙事真实性,纪录片翔实连贯的历时叙事,让长期接受西方媒体讯息的国际观众大为震撼。一些西方网友表示,“在中国,二战被称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而“大多数欧洲历史书籍从不提及”。这些评论均呼应了一则高赞留言:“Well.Time to listen and understand both side of the history. We have been listening to1-sided story for a long time.”[是时候聆听和了解历史的两面了。我们(西方观众)听单方面故事的时间实在太久了。](A Random Perfectionist Guy,YouTube,2021年8月)
此外,观众还有针对性地给出很多建议,比如增加纪录片的字幕、音乐选取,以及内容增补等。其中一则来自中国香港观众的高赞评论强烈建议:“CGTN could you please dodocumentary on that Hong Kong drought and the Dongjiang-Shenzhen Water Supply Project.It seems like the new generation has no knowledge of that project.”(CGTN应该拍一部关于香港干旱和东深供水工程的纪录片,因为香港新一代对那个项目一无所知。)(Thian Ro Uk Lian ZanniatLaizo,YouTube,2021年9月)
由此可见,该纪录片完美实现了历史再现与价值传播的意义功能,纪录片的制作方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观众期望看到更多的优秀作品。此外,更有一些海外华人善意地对片中的翻译细节进行了详细指正。如此种种均从受众角度展现了当下国际舆情对中国友好与开放的态度。
六、总结与启示
本研究以国际主流视频网站YouTube上CGTN频道播出的建党百年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Making a New China)的影视文本和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理论指导下展开定性分析。研究发现纪录片呈现“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直面历史,未来导向”“绿色家园,美美与共”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其中,“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得到了更多国际受众的认同与回应,评论呈现“钦佩”与“祝福”的情感基调,同时表达了对聆听“中国之声”的渴望。
在研究中发现,该纪录片在上映过程中一度将影片从CGTN频道搬运至新建的CGTN Documentary频道,使得部分观众无法找到之后影片的播放源,因而对纪录片的播放量和传播效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可见,长期稳定的频道维护以及保持视频播放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是新媒体纪录片实现成功传播的重要前提条件。本研究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具有以下启示意义。
(一)“以情动人”讲好“微小”故事
在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史进程中,既有史诗意义的宏大叙事,也有平常人家的微小叙事。作为由中国独立制作播出的建党百年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将两种叙事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宏大叙事串联历史、微小叙事情感演绎的特点。对于没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教育体系、家国情怀认知的国际观众来说,“以情动人”是比“以理服人”或者“以德服人”更能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敢教日月换新天》通过讲述个人的“微小”故事让观众了解共产党员“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动机与思想背景,并通过“亲情”“爱情”等小情怀进行渲染与升华。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互联网信息的传播效果是一个从认知到情感再到行动的效果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纪录片的评论文本所呈现的“钦佩”“感动”“祝福”“激动”等情绪表达正是实现信息传播的环节之一。因此,以国家叙事为主题的纪录片在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时,应注重从人类共通的情感入手,借助“微小”故事的情感共鸣促进“宏大”故事的价值认同,从而让英雄变得鲜活,让史料变得生动。
(二)“以民动人”讲好“宏大”故事
当今国际局势风起云涌,西方资本主义出现诸多危机与困境,世界舆论逐渐对西方帝国主义零和博弈话语表示厌倦,转而更加关注本国自身和平与发展问题。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国际观众更能对纪录片“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全力奋斗,追梦中国”这两个跨文化价值取向表示认同并展开回应。中国的成功使得世界人民渴望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共产党。可以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不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而是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双向奔赴”。
作为跨文化价值传播的成功案例,《敢教日月换新天》充分验证了在当今国际新格局之下,讲好“宏大”故事应从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生进程开始,也就是从“优化教育资源”“帮助贫困人群”“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生命安全”“完善医疗体系”等具体故事开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民生惠及中国人民,而其宝贵经验可以惠及世界人民,“人民”因而成为中国故事的逻辑主线。正如学者吴建民等人所说,中国对外传播需走“群众路线”,新媒体时代的“草根赋权”使得“人民”所讲更易为“人民”所听,继而所信。因此,从国内外“人民”视角展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是实现对外传播国家叙事的关键突破口。
新媒体时代对外讲述中国故事应从“他者”视角展开,通过关注“想听”与“想讲”的落差、平衡“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落差,探究文化折扣或价值折扣的根本原因,进而有效增强跨文化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与话语权。最后,本研究虽然文本数据可观,但由于研究人员与研究时间限制,未能将更多相关纪录片纳入研究,仍属于个案分析,因而未能升华到理论层面。鉴于此,未来研究可以对此展开进一步探讨。
备注:全文引用及参考文献从略
本文系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202208320276)资助;2021年度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社交媒体的跨文化草根功效比较研究——以网红视频中外评论为例”(项目编号:KYCX21_3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用参考
袁凌钰.建党百年纪录片的跨文化价值传播与启示——以新媒体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为例[J].传播创新研究,2022(02):93-109+247-248.
作者信息
袁凌钰,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新西兰梅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