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创新研究》是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集刊,以中国传播问题为出发点,“在场”地感知中国传播的难点、疑点与热点,创新重建交流与社会连接的传播行动,发掘比较视角下的传播智慧,进而激活传播创新的实践与理论发展,纾解人类交流的困境与无奈。本辑由前沿访谈、乡村传播、经济传播、健康传播、媒介记忆、智能传播专题研究六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传播创新研究现状。
本次推送《“卫星之眼”何以实现从“瞰”地球到“管”地球?——关于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学术对谈》,作者苏俊斌、尹江滕。
“卫星之眼”何以实现从“瞰”地球到“管”地球?——关于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学术对谈
苏俊斌 尹江滕
嘉宾介绍(按文中出现顺序)
苏俊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李艺: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教授
朱旭东: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王程: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
张过: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史安斌: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毛伟:阿里巴巴集团高级专家、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从现代新闻业的诞生之初起,其范围就经常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改变,有线电报、无线电报、广播电视、数字音像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新闻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一个个里程碑。人工智能、虚拟(增强)现实、卫星遥感等当代信息技术革命,被认为正在改变当代新闻业的范围。习近平主席在给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致贺信时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当下的信息技术革命将怎样改变当代新闻业的范围?思考当代新闻业“地平线”上出现的空间新闻学、计算新闻学、传感器新闻学等新兴领域,无疑需要融合多学科方法和视角,以新文科范式来审视一系列问题:新技术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对当代新闻业赋能,其“新”的意义何在,等等。卫星遥感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俯瞰地球的“卫星之眼”,那么将“卫星之眼”用在新闻业,如何实现从“瞰”地球到“管”地球呢?本文邀请来自新闻传播学、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的学者,通过跨学科的学术对谈探讨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发展。
一 卫星遥感的技术赋能
苏俊斌:我比较好奇,卫星遥感技术除了用在测绘之外,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李艺:我们主要利用遥感数据分析海岸带城市化导致的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卫星遥感的长时间序列数据获取中国海岸带甚至全球沿海区域的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探索海岸带主要人类活动对沿海生态环境造成的具体影响类型及其程度范围等。我们课题组曾利用遥感卫星影像获取1990年以来,中国和东南亚沿海养殖鱼塘空间分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在30年中红树林变成养殖鱼塘的区域,以及未来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的优先区。“海丝一号”“海丝二号”重点关注的就是海岸带以及近海区域,有了相关遥感数据的支持,未来能在滨海湿地及近海生态系统监测与生态修复方面做更多的特色研究。
朱旭东:在近海海洋的研究领域中,遥感数据可以应用于海洋的物理过程监测,比如浪高、海浪、台风等方面,也可以应用于海洋生态的研究,比如对赤潮的研究。除此之外,遥感数据也会作为一些基本参数应用于海洋化学的研究。遥感数据还可以为国家“双碳”战略的决策部署提供非常重要的支撑。“双碳”关心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我们希望用各种手段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者增加碳吸收。利用遥感,我们可以做到直接通过卫星观测空气当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变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苏俊斌:从海岸带和近海区域的监测用途来看,卫星遥感技术的特点应该是长时序和大视野。其实具备这个特点的技术,固然可以用在生态环境保护,何尝不能用在新闻业呢?毕竟新闻报道不仅需要近在眼前的图片摄影,还需要长时序、大视野的数据。那么,卫星遥感技术有可能怎样赋能新闻业呢?
王程:遥感本质上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发现信息、获得信息的手段,这个特点和新闻的需求也非常契合。遥感其实就是一个站在天上无时不在拍摄的摄像机,我们只需要从这个大的摄像机网络里面获取信息以及新闻图片。遥感它本身也将形成一种智能体,因此“遥感+人工智能”获取信息就不再需要或者不完全需要人去确定时间、地点或事件,我们要观察的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那么,如何把数据源变成我们的信息源并进一步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如何用这些新闻中的中国话语、中国方式讲好中国的故事、讲好全球的故事,这些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向。新闻也许会因为遥感的运用产生一些研究范式的变化,“遥感+新闻+人工智能”应该会给我们带来一个更加透明、更加有信任感的世界。
苏俊斌:确实,遥感就是一个无时不在拍摄,而且视角超大的新闻摄像机。如果卫星遥感本质上是“遥感+人工智能”,那么这些技术能给新闻业带来什么?
张过:遥感在视觉的延伸、突破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限制以及新闻客观真实性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在主题新闻、突发新闻、调查新闻、日常新闻中发挥作用。比如针对主题新闻,我们能从太空视角展现中国力量;针对突发新闻,我们能突破时空限制,第一时间还原现场;针对调查新闻,我们能进行风险取证、数据处理;等等。未来,希望能将卫星遥感当成一个与摄像机、话筒一样的采访工具,扩展遥感在新闻领域中更多的应用。但是,遥感新闻学也有它的学科问题,比如新闻主题的可实现性、遥感新闻的叙事机制以及遥感镜头语言体系等,遥感新闻学涉及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是真正文理交叉的学科。实际来说,现在从航天遥感卫星拍摄传到用户手里需要两三个小时,我们的实时性还不是特别强。另外,遥感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以及遥感数据对于不同新闻主题的表现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卫星遥感技术对新闻业的赋能一方面在于“遥”的空间特性。从遥远的卫星上俯瞰地球,这样的超长距离和超大视角是前所未有的。毫无疑问,遥感卫星作为媒介,对人的延伸远超媒介史上的任何其他媒介物。通过缩短认知器官与认知对象的空间距离,卫星遥感可以作为中介帮助人到达之前到达不了的空间领域。另一方面在于“感”的时间特性。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特定区域(卫星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定点卫星还可以对固定区域进行长时段的数据采集。新闻业讲究时效性,遥感卫星数据不仅能提供实时数据,还能提供长时段数据,这是地面摄影机所不具备的技术优势。正是卫星遥感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使其具有再次赋能新闻自动化生产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目前仍需批判地看待卫星遥感技术对新闻业的赋能。卫星遥感技术的确可以提高生产效能、拓宽行业领域,然而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否能够支持卫星对地面绝大部分区域的观测以及对卫星信号覆盖区域进行实时长时段的数据传输?其数据是否可用于新闻叙事?可供应用的新闻类型是否有所局限?无论是“卫星遥感+新闻”还是“遥感+人工智能+新闻”,都涉及文理交叉,学科壁垒能否得以打通?这些技术困境、伦理问题以及学科交叉难点将是未来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融合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二 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融合
技术从来不是单向赋能,任何技术对社会行动主体的“赋能”,在本质上都离不开行动主体的能动性,不仅包括主体对技术在提供合目的性方面所具有可能性的识别,还包括技术可能性与主体目的性的匹配程度。这使得我们在考虑卫星遥感技术赋能的基础上走得更远: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的交叉融合对于新闻业有何重要意义?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将会走向何处?
苏俊斌:第一次接触卫星遥感技术的时候,我认为它对于新闻业来讲,至少可以在三个方面带来新的意义:一是新闻线索的发现,任何大尺度的空间位移都逃不过俯瞰地面的“卫星之眼”;二是新闻事实的核查,分属不同国家的卫星提供实时长时段数据,使得在某些特定范围内捏造新闻事实变得非常困难;三是,“遥感+人工智能”可以让我们更生动形象地对整个新闻事件的过程进行数据综合与情景再现。关于卫星遥感技术给新闻业可能带来的新意义,我们可以在近期的研究中结合具体案例再进一步深入探讨。
肖珺:现在我们做的可能只是卫星遥感技术在新闻学中应用的研究,未来如果我们要去做一个学科,或者是要做一个理论和教学的设计,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前期探索。所以我是把遥感新闻学描述为一个跨学科和交叉领域的新兴方向。目前,我们采用的是卫星遥感新闻的地理叙事视角。卫星遥感新闻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种地理模式。在遥感学科的描述中,遥感科学与技术最开始是建立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所有学科基础上的,因此遥感本身也是个融合学科。我们从空间地理、时间地理、文化地理等一些不同的视角,对当下卫星遥感新闻的地理叙事做了一个整体性的叙事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去构建这种地理叙事的新态势。如果这种地理叙事通过卫星遥感新闻真的能够整理出一种逻辑,或许可以对新闻传播业自身有一些新的探索。
苏俊斌:卫星遥感技术在新闻叙事“5W1H”六要素中的“Where”(何处)中确实有它特殊的优势,这种特殊的优势在处理一些跟地理概念直接相关的议题时,包括“一带一路”、国际传播,似乎有天然的应用潜质。我们也在思考,遥感技术引进来之后,它会多大程度地给新闻叙事带来新的东西。
朱旭东:作为普通受众,我们确实看到遥感技术带来了新的东西。现在各媒体在传统的图文新闻报道基础之上,也在用卫星遥感或者无人机遥感做新闻报道或一些非常漂亮的电视专题,比如《航拍中国》。我们也希望能够做科学家科普,就是如何把专业的东西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出去。从普通受众的角度来说,遥感可以提供一个比较新颖的视角,这应该就是它所能带来的传播优势。
李艺:卫星遥感新闻可以让大家以一种更接地气的方式理解卫星遥感的工作。比如微信公众号“中科院之声”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的科普,就是以一种轻松新颖的方式介绍卫星的基本信息和功能。我们学院正在建设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遥感数据库平台,要想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平台上提供的遥感数据和算法,扩大学院和学校在海岸带遥感领域的综合影响力,就需要借助新闻传播的专业力量。在卫星遥感方面,以前中国在国际上属于“跟跑”,但是现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贡献是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因此,未来我国的卫星遥感技术应该更好地发挥技术优势和国家优势,在国际上展现更大的影响力。
苏俊斌:在新闻传播学科中,生态议题至少在两个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第一,生态问题是跨国界的,因而它天然就是国际传播的、跨文化的、跨意识形态的。我们要跟其他国家的人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故事和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可能不太容易引起对方的共鸣,但如果讲“双碳”、海洋、生态的故事,是比较容易引起对方的共情反应的。第二,如朱老师所说的“科学家科普”,向非专业人士讲清楚专业的事情,这是科学共同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生态议题显然是需要生态科学家做科普的,因为生态问题需要借助传播的力量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同时教育影响社会公众,从而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史安斌:我认为我们探讨卫星遥感、传感器、人工智能等这些前沿的技术应用都是很有意义的。互联网的大势所趋是从Web2.0到Web3.0的过渡,各国正在抢占这一赛道的主导权。从技术与国际传播融合的方面来看,卫星遥感新闻是“元软实力”争夺的一个主要方向。现在大国的地缘政治格局因为“元宇宙”的出现,特别是Web3.0技术的出现变成了“网缘政治”,因此“元软实力”领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技术将会是国际传播中一个非常好的角度,比如,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NFT能够为传统媒体机构提供内容版权保护,以及像“双碳”、卫星遥感等多重信息技术驱动的视角,都是未来国际传播中很重要的方向,因为这些都深受公众关注,都是自带流量的。目前,国际传播关注比较多的其实是国际政治传播,我们在讲政治的同时怎么把技术的视角融入国际传播并且取得效果,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苏俊斌:史老师谈到了多重信息技术驱动的视角。我们大概可以联想到除了“元软实力”之外,信息技术与新闻业的融合还会出现更多的可能。但是我们反过来,站在社会科学的角度看,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对这些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是可以有所选择、有所取舍的,识别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并且对可能性进行选择、取舍是我们作为行动主体具有能动性的体现。
毛伟:长期以来,新闻媒体行业都在发挥其能动性,尝试利用新技术来调整乃至重塑产业链,引入卫星遥感技术其实更多的是为新闻产业带来新的驱动力。在这方面,有几个关键问题是需要不断探索的。第一,如何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可靠、有用和有价值的信息;第二,如何把专业的遥感监测和分析结果进行简化,将遥感数据转化为可供社会经济发展决策的依据;第三,我们不是为了把数据简单地呈现出来,而是为了用成熟的遥感技术反映真正的社会热点和公共利益。在未来,借助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传输速度和分析速度,新闻的自动化生产领域可望出现一些新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可能出现一些转变,媒体的事后追踪、被动报道可能转变为全球全时监测、主动报道,从带着问题寻找数据支持转变为从实时动态的数据中发现问题,以此拓展新闻业务的边界。
三 从“瞰”地球走向“管”地球
在这场学术对谈中,来自新闻传播学、信息科学、海洋科学、生态科学的学者分别从卫星遥感新闻的叙事方式、生态传播、国际传播、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各抒己见,探讨了卫星遥感技术可能的应用、卫星遥感技术为新闻传播带来的地理叙事、卫星遥感技术融入国际传播、卫星遥感技术对新闻产业的重塑等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对当下卫星遥感新闻的地理叙事进行系统的分析,有助于发现卫星遥感新闻所预示的一种新地理叙事,在此基础上或可揭示新的新闻叙事逻辑并由此拓展新闻传播实践的领域;从中观层面来看,遥感卫星、新闻工作者、算法工程师等多元行动者构建行动者网络,以有效地整合实时长时段遥感数据、自动化内容生产、可视化沉浸式呈现以及专家型记者的职业素养,仍需一番流程再造的努力;从宏观层面来看,诸如卫星遥感新闻之类的信息技术与新闻业融合发展的新应用或将成为各国展示“元软实力”的新场域,这个场域不仅涉及新闻传播学和信息科学,而且涉及生态科学、海洋科学、国际关系等多个学科。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卫星遥感新闻从新应用到新方向,再从新方向到新学科,还有较长的路要走,问题在于学科壁垒如何打破、文理学科怎样交叉融合。
目前,卫星遥感新闻广受关注的主要是在应用的层面。无论是《航拍中国》《500公里高空瞰火神山》《60万米高空看中国》等国内优秀卫星遥感新闻作品,抑或是《来自奴隶之手的海鲜》《燃烧的缅甸》等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其鲜明特色和报道优势主要源自遥感卫星的高空俯瞰。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卫星遥感影像作为媒介无疑是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卫星之眼”从天空“瞰”地球,其观察不受国界的限制,这是对记者“眼力”的极大延伸。这种延伸使得传统手段无法涉足的某些报道成为可能:俯瞰大尺度壮阔景观的变化,俯瞰危险、灾难、敏感的事件现场,等等。
超越应用层面思考信息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新方向和新学科,除了目前从技术赋能、技术驱动视角针对诸如“遥感+新闻”“遥感+人工智能+新闻”等方向的探讨之外,有没有可能从新闻传播学科出发,以新闻传播学为主体去整合其他学科资源的思考进路呢?无论是技术赋能的进路还是技术驱动的进路,都缺少新闻业处于消极被动地位的假设,只能靠外来技术革命来“点石成金”或推动进步。这种进路尽管对思考技术的社会影响方面富有启发意义,却不是技术与社会演化故事的全部。“把地球管起来”提出于1955年,而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却在两年之后(1957年)才上天。技术史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还有另一个面向,就是社会需求,卫星遥感新闻就是新闻业源自内在逻辑的业务需求。这说明从新闻业的主体地位出发、从自身的业务逻辑和学科逻辑出发,主动拥抱“新闻+X”的进路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从这个进路出发,以什么方式“瞰”地球的问题重要性,就要让步于新闻传播怎样服务于“管”地球的最终目的了。
备注:全文引用及参考文献从略
引用参考
苏俊斌,尹江滕.“卫星之眼”何以实现从“瞰”地球到“管”地球?——关于卫星遥感技术与新闻业融合的学术对谈[J].传播创新研究,2023(01):10-18.
作者简介
苏俊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新闻算法伦理、社会网络分析、国际传播等。
尹江滕,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媒介技术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