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Studies of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article
中国时尚杂志市场群雄逐鹿 竞争进入白热化
发布时间:2006-02-26 作者:CSMD 来源:CSMD

中国时尚杂志市场群雄逐鹿  竞争进入白热化


时间进入2006年,时尚杂志对于目标读者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刊赠送的口红、粉底、丝巾成为杂志争夺读者的新武器。

随着2005年8月《VOGUE》登陆中国,《ELLE》(《世界时装之苑》)、《COSMOPOLITAN》(《时尚•COSMO》)、《MARIECLAIRE》(《嘉人》)、《HARPER’SBAZAAR》(《时尚•芭莎》),全球五大高档女性时尚杂志在中国可谓“一个都不少”。

男性杂志亦不甘落后。从2003年起,数本男性时尚杂志登陆中国内地市场,打破了《时尚先生》一统江湖的局面。其中包括以引领男性时尚生活为旗帜的《名牌》、《时尚财富》,在欧美市场相当红火的《FHM》(男人帮)的内地版,以及另一本畅销世界的男性生活杂志《MAXIM》。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由于香港、台湾两地杂志市场萎缩,大量的资金和资源都在图谋内地市场。香港泛华集团、南华传媒以及台湾康德纳斯特公司均已在内地开展了实质性项目。

与此同时,众多国际大刊也对内地市场显示出了浓厚兴趣。时代华纳旗下的《INSTYLE》杂志即将出版中文版,而像《名利场》这样的大刊也已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数次调研,正在等待恰当时机进入。

据2005年4月世纪华文国际传媒对北京、上海等内地十大城市时尚类杂志的市场调查显示,《瑞丽服饰美容》占21.09%的市场份额,《瑞丽伊人风尚》紧随其后,《时尚•COSMO》排名第三,市场份额基本维持在10%至15%之间,《瑞丽时尚先锋》第四,《ELLE》第五。

“我们的读者不是上升期的女性,而是经过五年努力、在职业上获得一定成功的女性。”《时尚•BAZAAR》的主编兼执行出版人苏芒这样定位自己的杂志。

“这些平均年龄在29.1岁、高收入、阅历丰富的女性读者,已经不再需要别人对她指手画脚。”苏芒说,“我们讲每季的潮流趋势,分析明星的穿衣之道,更愿意阐述高级时装背后的历史轮回,剖析女性精神层面的欲望。”

曾任《ELLE》资深编辑、《明星时代》执行主编的谢立这样预测时尚杂志的前景:“综合类时尚杂志已经没有多少市场空间了,失败的可能性很高。但是,走细分市场这条路,又要耗资金、有耐心地培育市场,也不容易。如果以后还有新的时尚杂志冒出来的话,应该会走大众化的路线。”

“时尚圣经”中国变脸  VOGUE引出战国时代?

当读者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尚杂志时,很少人是被杂志里展示着动辄上千、上万的奢侈品打动,似乎附杂志陪送的一支唇彩、一枚胸针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在中国,各类时尚杂志所能做的,只能是帮助中国读者完成时尚意识的启蒙。《VOGUE》的到来虽然还没有对中国时尚杂志带来猜测中的“地震”,但它的制作思路对于中国时尚杂志界仍然不乏新的冲击力。


来源:新华网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找到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珞珈山樱园路
  • 邮编:430072
  • 电话:027-68756616
  • 邮箱:whucsm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