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安博凯(MBK)收购台湾中嘉网路(China Network Systems)案
收购者:亚洲私募基金巨头安博凯(MBK)
交易金额:15亿美元左右
案例概要:中嘉网络80%的股份由台湾辜氏家族持有,余下20%股份由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星空传媒集团持有,2006年10月18日亚洲私募基金巨头安博凯(MBK)宣布从辜氏家族手中协议收购中嘉网络60%股份,收购作价约计15亿美元左右,安博凯(MBK)成为中嘉网路的最大股东。
交易简评:中嘉网路是台湾最大的多系统运营商,占据26%的市场份额,拥有114万用户,具有强劲的现金流和增长潜力,宽频和东森的前期高价售出引致辜氏家族作出拍卖决定,该次拍卖吸引了多家私人股本以及产业内企业参与竟购,安博凯的介入意味着台湾三大有线电视运营商均已被金融投资公司所收购,本案遵循了台湾有关"一个有线电视网络的股份持有比例,台湾以外的股份最高不能够超过60%"的规定,股份的多元化有助于中嘉网路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步入金融资本主导的新时代。
NO.2凯雷收购台湾东森媒体案
收购者:美国私人资本基金凯雷
交易金额:约13亿美元
案例概要:2006年7月美国私人资本基金凯雷斥资13亿美元收购台湾有线电视公司东森媒体科技公司59.29%的股权以及电视台东森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40%的股权,以上两家公司同属东森媒体集团,东森媒体科技是台湾第二大有线电视运营商,股份出让前曾是力霸集团旗下业绩最好的子公司。
交易简评:金融投资者参与有线电视业的整合是台湾2006年的关注热点之一,2005年12月凯雷投资将其持有的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台湾宽频通讯的控股股权以8.9亿美元出售给了麦格理银行的一家子公司,本次竟购东森媒体是凯雷投资第二次涉足台湾有线电视业,并且经历了数家金融和媒体行业公司的竞争,该案例中,东森集团的形象受到了力霸案的影响,东森新闻台的收视因此跌落谷底,这对作为金融投资者的凯雷而言是相当大的压力。
NO.3 分众传媒收购聚众传媒案
收购者:分众传媒
交易金额:3.25亿美元
案例概要:在凯雷和摩根斯坦利的推动下,2006年1月9日分众传媒宣布同其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达成收购协议,分众传媒以总计约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传媒100%的股权,其中,9400万美元以现金支付,剩余2.31亿美元以股票支付,聚众传媒董事会主席同时将进入分众传媒董事会,成为分众传媒董事会联席主席。
交易简评:两家中国领先的户外视频广告公司从竞争走向联合,搭建了中国最大的户外电视广告运营网络平台。
NO.4 中国移动收购星空传媒持有的凤凰卫视19.9%股权案
收购者:中国移动
交易金额:12.78亿港元
案例概要:2006年6月8日中国移动宣布现金收购星空传媒持有的凤凰卫视19.9%的股份,每股作价1.30港元,总体作价12.78亿港元。收购完成后,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实际控制的今日亚洲有限公司持有凤凰卫视37.5%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中移动则为第二大股东,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星空传媒持有凤凰卫视的股权比例从38%降至18.1%,为第三大股东。
交易简评:中国移动的介入改变了凤凰卫视的股权结构,刘长乐间接转为第一大股东,少了默多克的牵制;新闻集团对凤凰卫视的发展多有不满,其剩余股份保留或处置值得关注。中国移动将在其无线平台上优先并以优惠条件获得凤凰卫视的内容,积极进军手机电视领域,凤凰卫视获得进入大陆无线内容市场的机会,是中国通信运营商与电视运营商交融互补的积极尝试。
NO.5陕西广电网络公司收购地市有线网络资产案
收购者:陕西广电网络公司
交易金额:约计8亿元人民币
案例概要:"陕广电"增发8000万新股获得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用于完成对陕西11个地市有线网络资产的全额收购。
交易简评:广电网络整合是中国广播影视业最为重大的历史性任务之一,也蕴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陕西广电网络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启动整合全省广电网络资源整体上市的企业。
NO.6 TOM在线收购Infomax案
收购者:TOM在线有限公司
交易金额: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
案例概要:2006年6月12日TOM在线宣布收购中国无线娱乐公司Infomax,该交易收购价款分三期支付:(1)于股权变更登记完成后15日内付款1.5亿;(2)于2007年7月21日前现金支付2.5或3.5亿;(3)于2008年7月21日前现金支付2.5或3.5亿;(注:收购估值基于Infomax在06及07年的净利润为水平,为Infomax 06年盈利的2.5-3.5倍和07年盈利的3-4倍的总和,但最高收购价不超过6亿元人民币)。
交易简评:Infomax是一家无线娱乐公司,自2003年起通过与主流电视媒体及其他时尚娱乐媒体合作,为中国电视观众提供无线互动产品与服务,此次收购有助于TOM在线获得Infomax覆盖数亿中国家庭的主流电视媒体分销网络,是TOM在线应对中国移动政策变化冲击的策略安排,是中国门户网站拓展电视媒体分销网络的一次重大运作。
NO.7阳光媒体收购"国际广播有限公司"25.7%股份
收购者:阳光媒体
交易金额:1650万美元+1500万美元的股票认购权
案例概要:2006年9月7日阳光传媒投资集团(简称"阳光媒体")宣布以1650万美元入股"国际广播有限公司"25.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另外还获取约1500万美元的股票认购权,若全部行权,"阳光媒体"持有"国际广播有限公司"的股权将超过45%。
交易简评:"国际广播有限公司"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卫星电视网络运营商,客户包括20多家美国"财富500强"企业,"阳光媒体"入股后,意在以IPTV与网络多媒体出版技术全面更新其业务,使其成为全球业务销售量第一的企业B2BIPTV网路电视运营商,该笔交易是"阳光媒体"将投资重点转向新媒体领域一次运作,也拉开了中国民营传媒步入西方新媒体业务的序幕。
NO.8阳光媒体收购"XSTV"公司50%股份
收购者:阳光媒体
交易金额:3000万美元
案例概要:2006年9月28日阳光传媒投资集团(简称"阳光媒体")宣布通过"阳光环球体育"斥资3000万美元,以新建合资公司的形式,收购美国"XSTV"公司50%股份,并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 "XSTV"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极限体育运动与探险电视制作公司,完成收购后,阳光媒体计划通过XSTV在2007年面向全球男性青年推出极限运动与探险网络电视及播客业务。
交易简评:"XSTV"的节目在美国100大城市中的50个及104个电视台上播出,其中包括纽约、洛杉矶及迈阿密三大城市市场,到达电视用户共8700万户,并在福克斯体育频道的Rush Hour TV电视系列首季播出中,获取收视第一的佳绩,该笔交易标的公司定位专业独特,后续整合目标清晰,是中国民营传媒"智取"西方传媒的一次突破。
NO.9 《财富中国》节目制作公司转让案
收购者:北京世纪光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交易金额:4900万元
案例概要:电广传媒旗下公司北京远景东方影视传播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财富中国》系列节目,由于《财富中国》已经连续5年亏损,2006年6月26日电广传媒与北京世纪光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签署了《北京远景东方影视传播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及增资协议》,电广传媒将其持有的远景东方42.67%的股权以3200万元转让给世纪光年,同时,世纪光年将对远景东方单方增资1700万元,交易完成后,电广传媒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远景东方49% 股权,世纪光年则持有51%的股权。
交易简评:《财富中国》具有一定的节目品牌,是中国内地首家实现京、沪、深异地直播的财经节目,每周七天不间断播出,节目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180多家电视频道播出,比较众多的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而言,《财富中国》大型财经节目制作公司的频道资源并不紧缺,但是整合资源创造效益的成功路径有待确立,该案例代表了中国大型节目品牌面临的整合困境。
NO.10 "欢乐传媒"宣布已成功收购著名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
收购者:"欢乐传媒"
交易金额:超过500万美元
案例概要:国内著名的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由朱威廉创办于1999年8月,后因资金紧张朱威廉将其以20万美元出售给了贝塔斯曼,2006年4月13日"欢乐传媒"宣布斥资500多万美元收购"榕树下"。
交易简评:欢乐传媒每年有大量的影视节目制作需求,将"榕树下"网络文学作品影像化成为欢乐传媒后续整合的工作重心,该笔交易是中国民营影视节目制作公司整合影视作品源头的首次重大运作,并且是借助新兴媒体--网络。(作者:北京创宝投资顾问公司 《中国广播影视》杂志2007年6月上半月 总389期)